作者:約翰 布什
就在今年,全球對觸控類產品近似貪婪的喜好引爆了觸摸屏市場的急劇攀升。隨著移動產品更為廣泛的應用,以及新型“必備”產品的發(fā)明,很難預言這一成長趨勢將會有所緩和或者持續(xù)增長。但無論趨緩抑或上揚,觸控技術都已經成為平板顯示家族中的一名永久成員。
我時常驚異于過去幾年觸摸屏市場的發(fā)展。3年前,我有幸成為應用材料公司位于德國的卷繞式鍍膜(卷對卷式真空鍍膜設備)事業(yè)部的主管。當年我們花費很多精力在柔性電子產品上,尋找各種應用產品的機會,如柔性太陽能電池板、顯示器、印刷線路板以及幾種基于透明導電薄膜的應用,包括觸摸屏器件等。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的團隊雖然多年執(zhí)著于這一市場,而且自20世紀80年代初已經開始銷售卷對卷式氧化銦錫(ITO)濺射鍍膜設備,但由于電阻式觸控技術的市場成長空間有限,規(guī)模相對較小且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多點觸控技術應用于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產品,觸摸屏市場才一改趨緩趨穩(wěn)的狀態(tài)。投射電容式觸控技術的應用,因其具有優(yōu)異的多點觸控性能,掀起了制造業(yè)產能增加的新一輪熱潮。起初,業(yè)界擁有彩膜工藝生產線的廠商紛紛轉換了產品線,用既有設備生產觸摸屏產品;之后,我們可應用于柔性基板的電阻式觸摸屏及投射電容式觸摸屏制造的SmartWeb卷對卷式鍍膜設備的市場需求急劇增加,而最近兩年,我們?yōu)橛|摸屏器件生產量身定制的NewAristo及AKT Aristo Twin鍍膜設備的業(yè)績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顯現(xiàn)了市場對基于薄膜基板和玻璃基板觸摸屏產品需求的強勁增長。
2010年,我開始擔任應用材料公司顯示事業(yè)群PVD產品部的總經理,繼續(xù)馳騁于觸控技術的領域,不過也取道于另一種方式,即基于玻璃基板的觸摸屏技術。從觸控技術的應用層面上看,兩種設備的工藝何其相似,兩種設備的機械設計又極其不同。相似之處在于兩者均采用最先進的ITO鍍膜技術,均采用結合額外薄膜(如SiO2,金屬等)的方式改善ITO特性,均適于投射電容式觸摸屏的生產,最終用于手機及平板電腦產品。不過,兩種設備的基板搬運裝置迥然不同(一種是單片玻璃搬運,一種是卷對卷柔性基板搬運),而且薄膜光學特性的優(yōu)化及應用方向各有所執(zhí)。例如,柔性塑料基板的觸摸屏器件更薄,更輕,更耐沖擊;而玻璃基板的觸摸屏器件則具有更佳的透光率,更強的耐劃擦性。當然,兩種方式都在積極進取,不斷強化短板的改進,玻璃基板變得更薄更輕,柔性基板變得更加透明,而且通過表面鍍膜的方式不斷強化表面硬度。
盡管柔性基板與玻璃基板兩種觸控產品存在不同,但兩種方式都在集成多層功能薄膜工藝方面共同推進著產業(yè)的技術革新。投射電容式觸摸屏的生產需要對透明導電膜(如ITO)做出圖形線條。雖然觸摸屏圖形工藝相較半導體或液晶顯示的圖形工藝相對簡單,但它們能夠被人的眼睛辨別出來(但為顯示質量而采用極致的圖形工藝及設備又大可不必)。為解決可見線條的問題,通過疊加薄膜的方式,既保持了觸摸屏器件光學特性的總體表現(xiàn)又可以在視覺上令線條圖案得以隱匿。更好的是,以上疊加膜層兼具抗反射膜的特性,令顯示器件的視覺體驗變得更佳。采用PVD(濺射)鍍膜設備的另一個優(yōu)勢在于,可以利用同一設備沉積ITO,SiO2及/或金屬膜層,對于終端產品制造商將有機會減少額外材料的消耗及后續(xù)工藝步驟,如貼膜或濕法鍍膜工藝。
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各種激動人心的新技術將支持觸摸屏產業(yè)快速地發(fā)展,繼續(xù)呈現(xiàn)出充滿活力的增長態(tài)勢。非常榮幸能夠躋身于觸摸屏產業(yè)鏈中重要的一環(huán),為滿足人們追求視覺享受及人機互動的喜好盡拳拳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