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不付稿酬,我們將給每位來信被刊登者贈3本當(dāng)期雜志。
作為貴刊的一位“鐵桿”粉絲,一直以為我們已經(jīng)很熟了,似乎沒有交流的必要,所以多次提起筆卻又放下。1998年,在縣城上高中時我就對《視野》一見鐘情,那時卻舍不得花錢,往往站在那里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雖然偶爾也會擠出零花錢買幾本,但真正走近她,是這幾年的事。2008年女兒降生,我想留下些紀(jì)念和回憶,就毫不猶豫地訂了全年的《視野》。讓自己最心愛的《視野》伴隨著女兒一塊成長,等她長大了,能認(rèn)字了,再拿出來回味,一家人圍著同一本雜志,講其中的故事;等女兒出嫁時,我會把所有的《視野》作為她的嫁妝;哪怕等我老了,眼睛看不見了,卻仍能聽著外孫給我讀《視野》上的文章——想想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收到《視野》30元糾錯獎金時的興奮;第一次給編輯部寫信時的踟躕;第一次薦稿成功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視野》上的激動;成為《視野》“評刊精英”時的驚喜;為《視野》設(shè)計徽標(biāo)的不眠之夜……
驚艷的封面、精美的創(chuàng)意、精粹的手記、精彩的視點、驚悚的首譯、精心的慢遞等等,每每都讓我愛不釋手。當(dāng)然,美中也有不足:比如出現(xiàn)的文字紕漏,影響力不夠,銷售點不多只能郵局訂閱。
當(dāng)看到《誰的青春沒碰上小木塊》中為難大家的“小木塊”,我知道那是說我們物理老師;當(dāng)看到《我為什么要做題》中“家里的電燈掛在天花板上夜夜照明,就包含著電學(xué)、物理學(xué)的原理”,總想給糾正一下,“物理學(xué)”包括電學(xué),改成“力學(xué)”是不是更合適呢?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xué)三校區(qū)物理組 王洪亮
您可算我們雜志的資深糾錯人了,每次看到那么多我們都不曾關(guān)注的錯誤,比如作者、出處、不常見的異體字……記得有一次,因為一篇文章的署名是“陸靜”,您還打電話到《三聯(lián)生活周刊》,確認(rèn)了一下,結(jié)果人家那里只有個叫“孟靜”的。這次,您又給我們長見識了,“物理學(xué)”與“電學(xué)”,呵呵,仔細(xì)啊,這是校對時根本不會太去思考的問題。
雜志現(xiàn)在面臨改版的問題,希望能得到您以及廣大讀者的熱心支持。做一個編輯,最大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承認(rèn),謝謝的您的夸獎,我們不謙虛,因為我們一直都在努力。最令人動容的,是您說等女兒出嫁時,會把所有的《視野》作為她的嫁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因您的這個想法而變得神圣起來。謝謝您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做雜志是彼此交心的事業(yè),有您這樣的讀者,是《視野》的幸運。
——全體編輯
我喜歡西藏,因為仰慕喜馬拉雅山的聳入云霄,喜歡草原的一馬平川,流連于如詩如畫的風(fēng)景,醉心于文化的深厚,更震撼于那種對神靈無法超越的虔誠。一想到西藏,就想到青藏鐵路線上那些逶迤前行的朝拜者,越想越迷離,甚至感覺步步叩首的人不是他們,而是自己。我想去朝圣,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心,問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到底該怎么走。
——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qū) 鄧剛
貌似看我們雜志的驢友賊多,以后在“往來”中,希望看到你們最美的描述。
——小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