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婧[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福建 廈門 361005]
《圍城》中唐曉芙原型問題討論
⊙周 婧[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福建 廈門 361005]
《圍城》中唐曉芙這一形象與青年楊絳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把青年楊絳看作是唐曉芙的原型,這是因為她們有頗為相似的家庭環(huán)境、儀表素養(yǎng)、個性行為,作者對她們的情感態(tài)度也大致相同。
《圍城》 唐曉芙 青年楊絳 原型
《圍城》中的唐曉芙這一人物形象與青年楊絳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把青年楊絳看作是唐曉芙的藝術原型,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一、相差無幾的家庭環(huán)境;二、如出一轍的儀表素養(yǎng);三、大同小異的個性行為;四、作者相似的情感態(tài)度。由此可見,唐曉芙這一形象的塑造有著直接的生活來源,從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說唐曉芙即是青年楊絳的藝術化,因此也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楊絳在錢鍾書情感世界中的意義與價值。
家庭對于個人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有“小家碧玉”和“大家閨秀”之分就是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差異造成的?!秶恰分刑茣攒竭@一形象如曇花一現(xiàn)般僅存在于全書的第三章,因此唐曉芙的家庭環(huán)境只能從書中人物的只言片語中依稀推測得出。盡管書中提供的材料極為有限,但還是可以從中看出錢鍾書筆下唐曉芙的家庭生活條件和生活狀態(tài)、家庭成員的素質、家人之間的關系等要素與青年楊絳的家庭驚人地相似,由此可見錢鍾書著墨不多的唐曉芙家庭環(huán)境的交待正是對青年楊絳家庭的藝術重現(xiàn)。
1.家庭生活條件與生活狀態(tài)。《圍城》中唐曉芙生長在多姊妹的家庭,“姊姊姊夫在北平”①,由于“大學因戰(zhàn)事內遷,她停學在家半年”②,一直呆在父母身邊,后來隨父親“到香港轉重慶去了”③,可以看出唐曉芙仿佛家中獨女。唐曉芙家庭可以算是中產階級,唐曉芙家是從鄉(xiāng)下老家遷到上海大都市的,由此推知唐曉芙家境相當優(yōu)越。雖然唐曉芙說“舍間局促得很,不比表姐家的大花園洋房”④,但是唐曉芙家的住宅應該也是非常好的。從“女用人來說蘇小姐電話,唐小姐下去接,走到半樓梯,念頭一轉,不下去了”⑤,和她吩咐包車夫去方鴻漸處取回以前的信件⑥,這些只言片語中可以看出,她家是雙層小別墅,配有電話,有傭人若干,還有包車夫。在30年代的上海市區(qū)擁有這樣的一套住宅,可見主人有相當可觀的經(jīng)濟收入。唐曉芙讀大學因戰(zhàn)事耽擱準備復學這一細節(jié),也從側面佐證了唐曉芙家境殷實。
生活中的楊絳家中姊妹眾多。雖然“上有三個姐姐,下有兩弟兩妹,為眾多姐弟中的老四”⑦,楊絳卻得到父親楊蔭杭的特別看重,父親曾抱著哭鬧的剛出生不久的楊絳,給她唱日本催眠曲,這是各姐妹弟弟中唯獨享有的“殊榮”⑧。楊絳家世顯赫,楊絳的父親曾在蘇州買了一所叫“安徐堂”的舊宅子,精心修葺了一番,至此遷居蘇州,家里的善本書籍、古玩無數(shù)。家里雇了用人若干,生活非常富足,楊絳姊弟在外人看來儼然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少爺。這樣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狀態(tài)與唐曉芙極其相似。
2.家庭成員的素質。當方鴻漸提及要拜訪唐曉芙父親的時候,唐曉芙回答道:“你除非有法律問題要請教他,并且他常在他那法律事務所里,到老晚才回來?!雹嵋来说弥茣攒降母赣H是位大律師,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整天忙于法律事務,這樣的人物娶的妻子自然也非等閑之輩,可以推知唐曉芙的母親定是一位賢良淑德的太太。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被張騫譽為江南名士,曾留學日本、美國,為人耿直,堅持正義,是遠近聞名的大律師,曾因堅持正義而不惜“冒犯”上司。⑩后來,楊蔭杭到上海在申報館任編輯,同時也是上海律師公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擁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楊絳的母親唐須 ,曾在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學務本女中讀書,能辨別所熟悉作者的行文風格,看到署名綠漪的小說評價說是“學著蘇梅的調兒”?,是位具有一定知識素養(yǎng)的女性?!秶恰分凶钍茏髡咔嗖A的人物形象,被作者安排的姓氏是唐姓,想必這是錢鍾書和愛妻楊絳一起對死于亂世的母親唐須 的特殊緬懷。
3.家人之間的關系。唐曉芙與生活中楊絳家庭環(huán)境的相似之處還表現(xiàn)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上。從唐曉芙說的“爸爸媽媽對我姐妹們絕對信任,從不干涉。”?可以看出唐曉芙的父母對子女極其寵愛,呵護有加,更重要的是在家里享受了與父母之間的平等與自由。唐曉芙別了方鴻漸回到家后,她父母都打趣她說:“交際明星回來了”?,從這句簡單平常的家庭話語中可以看出唐曉芙的父母應該是夫妻感情深厚,且思想開明,家庭氣氛輕松和睦。
生活中的楊蔭杭夫妻琴瑟和諧,無話不談。楊蔭杭常常和夫人討論受理的官司,暢談遇到的趣聞瑣事,兩人可以說是心意相通的人生伴侶。楊絳在日后的回憶文章里還頗為驕傲地說道:“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們子女從小到大,沒聽到他們吵過一次架?!?慈愛的父母對楊絳等子女的教育理念十分先進,采取“無為而治”的方法,注重培養(yǎng)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獨立意識。楊絳在高中時還不會辨平仄,楊蔭杭也并不責備,反而安慰她以后自然會懂的,后來楊絳果然自然而然能分辨了。楊蔭杭根據(jù)楊絳的興趣愛好給她取書,對她的選擇從來都不加以干涉。
《圍城》中唐曉芙這一文學形象在儀表素養(yǎng)方面與楊絳之間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文學終歸是感性的,無論多么嚴謹理性的作者在創(chuàng)作之時難免都會流露生活中的“影子”?!秶恰芬粫?,錢鍾書在酣暢行文之際,在塑造唐曉芙的形象之時,已經(jīng)暴露出太多關于唐曉芙生活原型的蛛絲馬跡,作者在表現(xiàn)唐曉芙這一形象的儀表素養(yǎng)方面簡直就是直接從青年楊絳身上“借影”。
1.外表嬌小可人?!秶恰防锏奶茣攒教鹈揽蓯郏皨趁亩苏膱A臉,有兩個淺酒渦。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嘴饞,仿佛是好水果”?,“頭發(fā)沒燙,眉毛不鑷,口紅也沒有擦”?,天生麗質的資本讓她可以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唐曉芙魅力非凡,初次見面就使得方鴻漸一見傾心,愛到難以自拔。這一細節(jié)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錢鍾書第一次見楊絳的情形。
青年楊絳個子不高,面容白皙清秀,不愛打扮?,楊絳陪錢鍾書去法國的時候,朋友們都覺得她“圓圓的臉,笑起來像個洋娃娃”?,這與唐曉芙實在太過相似。更有錢鍾書在中年時回憶起當年初見楊絳時候的情形作詩道“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 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詩中錢鍾書形容楊絳當年面若薔薇,這與《圍城》中作者用水果比喻唐曉芙的粉嫩水潤臉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錢鍾書對愛妻楊絳的傾慕之情充溢于詩中,恐怕當年錢鍾書對楊絳也正如方鴻漸對唐曉芙一樣第一次見面就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愛慕之情吧。
2.風度落落大方。唐曉芙一出場就表現(xiàn)出一種落落大方的美感,毫無矯揉造作之態(tài)。面對方鴻漸的討好,并不小家子氣地一味羞澀,而是自然大方地應承。?最美的是她的笑,作者借方鴻漸之眼,將唐曉芙的美態(tài)描繪到了極致,“方鴻漸看唐小姐不笑的時候,臉上還依戀著笑意,像音樂停止后裊裊空中的余音?!?唐曉芙被父母打趣為“交際明星”?,被表姐蘇文紈惡言誹謗為:“這孩子人雖小,本領大得很,她抓一把男朋友在手里玩弄著呢!”?從言語間可以推測出,唐曉芙以其落落大方的儀態(tài)成為男生們競相追捧的“交際明星”,這不禁讓人想起青年楊絳當年在清華園的風采,無可否認從唐曉芙這一文學形象或多或少可以看到作者錢鍾書夫人楊絳的影子。
當女兒錢瑗問錢鍾書怎么會一眼相中媽媽的時候,錢鍾書答道,因為你媽媽與眾不同。?想來就是青年楊絳那種大家閨秀的風度打動了錢鍾書吧。當年清華大學女生如鳳毛麟角,楊絳才貌出眾,又出身名門,自然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當時盛傳楊絳為“七十二煞”?,可想而知楊絳當年的風采。
3.素養(yǎng)出類拔萃?!秶恰分械奶茣攒皆凇氨逼椒进櫇u的母校讀了一年,因戰(zhàn)事耽誤,在家停學半年后準備復學”?,可見在社會動蕩的大背景下,唐曉芙的家里仍然很注重子女的教育??上攵谶@樣家庭成長的唐曉芙素質修養(yǎng)是極高的,從她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事就可見一斑。一直在大律師的父親的熏陶漸染之下,唐曉芙的思維和口才也是非同一般的,再加上在大學念的又是“極為平常的政治系”?,唐曉芙的個人素養(yǎng)堪稱是出類拔萃。有趣的是作者把唐曉芙大學就讀的專業(yè)設置為“政治系”,雖然作者特意用“極平?!眮肀硎?,但是作者的用意想來是“極不平常”,作者在不經(jīng)意間又暴露出唐曉芙這一文學形象生活原型的端倪了。
楊絳出身名門,天資聰穎。楊絳在著名的啟明女校念書時,幾乎成為所有姆姆的“大零”,后來轉學到振華女校,成為校長王季玉的得意門生。楊絳考到就近的東吳大學念大學,在父親的竭力主張下,讀了政治系,這與唐曉芙大學所學的專業(yè)完全一致。后來楊絳放棄校方為她爭取的出國機會,順利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與錢鍾書成為清華的校友,對此楊絳的母親唐須 還常常取笑道:“阿季腳上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到后來楊絳寫出轟動一時的喜劇、翻譯《堂吉訶德》、寫散文,這一切都說明了楊絳素養(yǎng)卓爾不群。
《圍城》中唐曉芙與生活中的楊絳的個性行為大同小異,主要表現(xiàn)在她們在交往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率真、矜持、獨立等性格特質。無怪乎楊絳作為“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資格為《圍城》做注釋的”?人,在論及“作者偏愛的人物”?唐曉芙這一人物形象時僅一筆帶過敷衍了事,筆者竊以為這是人之常情,楊絳怎會不知曉錢鍾書在創(chuàng)作唐曉芙的時候正是以她自己為原型呢。
1.率真。唐曉芙一眼便看穿方鴻漸的夸夸其談完全是為了博得自己好感的表演,她并不領情反而調侃了方鴻漸一番,“我感激得很,方先生肯為我表演口才。假使我是學算學的,我想方先生一定另有一番議論,說女人是天生的計算動物?!?唐曉芙在書中給人最初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聰明直率。見到趙辛楣和方鴻漸的斗嘴,唐曉芙還戲謔方鴻漸“你不是也恨著他嗎”?,她好心告訴方鴻漸因為快嘴說出蘇文紈的舊作有抄襲之嫌而惹惱她的原委?,對方鴻漸說的那番女人和男人相處之道的大膽言辭?,受表姐蘇文紈的挑撥而與方鴻漸絕交?,唐曉芙的可愛率真在這些細節(jié)中得到了充分表現(xiàn),唐曉芙嬌俏的形象在錢鍾書的妙筆之下變得豐滿生動起來。
無獨有偶,楊絳在《記錢鍾書與〈圍城〉》一文中談到關于褚慎明“真身”的夸張的小細節(jié),將自己與唐曉芙類似的聰慧和率真表露無余。那位“真身”氣呼呼地問楊絳、錢鍾書是否真的“年少翩翩”時,楊絳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便產生了不禁想捉弄他的想法,回答道“我當然最覺得他‘翩翩’”。?當一直欽慕楊絳的費孝通得知楊絳和錢鍾書交往來清華問罪時,楊絳真率地表明自己堅定的態(tài)度“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的說法,我們不妨絕交。”?楊絳就是這樣的率性,以真誠待人,說話不拐彎抹角,或許正因為這樣楊絳一直人緣極好。
2.機靈。《圍城》中的唐曉芙雖然率真卻不失機靈,她在與人交往中察言觀色,明白世故。機靈的唐曉芙看到趙辛楣和方鴻漸斗氣,她“云端里看廝殺似的,悠遠淡漠地笑著?!?當趙辛楣請?zhí)K文紈吃飯時,唐曉芙借口時候不早便抽身回家。?當蘇文紈強詞奪理地“數(shù)落”唐曉芙不去赴宴時,唐曉芙毫不示弱地巧妙反詰蘇文紈,?蘇文紈有意在大家面前拿出自己的舊作出風頭,向唐曉芙秘密使眼色,蕙質蘭心的她“微笑點頭”。?這些細節(jié)將唐曉芙的聰慧機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楊絳的機靈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在《記錢鍾書與〈圍城〉》一文中談到的褚慎明“真身”的夸張之處,便將她自己與唐曉芙類似的聰慧和狡黠表露無余。那位“真身”詢問楊絳“少女選擇丈夫的條件”,楊絳明白他的用意,也知道他的心儀對象,便小心應對。?才貌雙全的楊絳在大學時候經(jīng)常收到男生的情書,曾經(jīng)有男生借酒壯膽給楊絳遞了封情書,楊絳坦然地應對說:“你喝酒了,醉了?——信還給你,省得你明天后悔?!?楊絳的機靈聰慧還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上,她擁有一顆玲瓏心,可以洞察人性。正如李健吾的評價“唯其有清凈的優(yōu)美的女性的敏感,臨到刻畫社會人物,她才獨具慧眼,把線條勾描得十二分勻稱”?。趙景深在看過楊絳創(chuàng)作的《稱心如意》之后,曾稱贊道:“刻畫世故人情入微?!?
3.獨立。唐曉芙天真單純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從唐曉芙不受表姐蘇文紈的教唆擺布,偏去赴方鴻漸的飯宴?,就可以看出唐曉芙遇事有自己的想法,不是逆來順受、依附他人的性格。唐曉芙對于和朋友的相處方式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她認為“做了朋友應當彼此愛見面”?,即使是在和方鴻漸交往密切的時候,對方鴻漸極為頻繁的來信也回信較少,錢鍾書設置這個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是否是對當年與楊絳談戀愛時候楊絳不愛寫信的藝術再現(xiàn)呢?這是不言自明的。
開明的家庭教育理念使楊絳從小便養(yǎng)成了遇事喜歡獨立思考,而不是一味盲目順從的性格。楊絳青年時期曾因考慮到蘇州風氣閉塞,女子上街宣傳會遭到輕薄,因此拒絕參加學校安排的宣傳活動。雖然楊絳的舉動遭到了校長的訓斥,但是事實證明楊絳的想法是正確的,后來校長也認為楊絳“很有道理”?,從這件小事上楊絳獨立自主的性格可見一斑。楊絳當年不愛寫信而更喜歡與人見面交流,這一習慣和唐曉芙驚人地相似。在楊絳和錢鍾書熱戀的時候,錢鍾書常常給楊絳寫信,幾乎每日一封,而一向不喜歡寫信的楊絳并沒有為錢鍾書破例還是很少回信。錢鍾書還曾在《壬申(1932)年秋杪雜詩》中寫道:“別后經(jīng)時無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從這個細節(jié)可以佐證楊絳當年不愛寫信。由此可以看出,楊絳是位具有獨立精神的女性,做事有自己堅持的理念,不會因為外界而隨意更改自己的初衷。
楊絳與唐曉芙之間的密切關系還突出表現(xiàn)在作者對她們相似的情感態(tài)度上?!秶恰分刑茣攒绞亲髡咦钇珢鄣娜宋?,楊絳是錢鍾書相濡以沫的愛妻,兩者在錢鍾書眼里都是獨一無二、完美無缺的。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作者對唐曉芙所有的溢美之詞都是對愛妻楊絳的由衷贊美。
1.錢鍾書眼中的唯一。唐曉芙是《圍城》中唯一沒有遭受作者冷嘲熱諷的文學形象,她顯然是錢鍾書最喜歡的人物形象。在一次采訪中當記者問道錢鍾書讓唯一沒被譏諷的人物唐曉芙悄然淡出的原因之時,錢鍾書曾以“難道你的意思是說,唐曉芙是我的dream-girl嗎”[51]的反問來搪塞提問者,由此可以見出錢鍾書對唐曉芙的偏愛。錢鍾書只在全書的第三章集中展現(xiàn)她的魅力,之后唐曉芙這一人物形象便不復出現(xiàn)在作品中,那是因為作者憐愛之心在作怪,不忍讓唐曉芙受到傷害,意在讓她淡出混沌污濁的社會。
眾所周知,學貫中西的錢鍾書眼界頗高,有任意臧否人物的狂態(tài)[52],可是對于他的妻子楊絳卻惜如珍寶。錢鍾書曾說自己和妻子只有死別,不再生離[53],錢鍾書對妻子的深情溢于言表。錢鍾書在與楊絳談戀愛的時候,寫過不少情詩,其中有首化用宋明理學家的詩作情詩,錢鍾書不無自負地說:“用理學家語作情詩,自來無第二人!”[54]錢鍾書就是別出心裁的用這樣舉世無雙的方式來表達對楊絳的款款柔情。
2.錢鍾書眼中的完美。作者讓方鴻漸在第一次見到唐曉芙就被迷得神魂顛倒,唐曉芙在方鴻漸眼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可以稱得上完美的女孩,作者更是直接把唐曉芙表述為“摩登文明社會里那樁稀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55],唐曉芙不僅清純脫俗,而且機敏過人,總之唐曉芙在錢鍾書筆下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完美女孩。作者之所以會如此喜愛她,這恰恰是錢鍾書在《圍城》中塑造的唐曉芙是以愛妻楊絳為原型的緣故。
在婚后,錢鍾書隨著對楊絳的了解進一步加深,用情愈深。錢鍾書和楊絳同甘共苦走過六十多年的風雨歷程,錢鍾書曾贊賞楊絳“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56],可見錢鍾書對妻子楊絳愛到極致。對于常常自嘆“拙手笨腳”的錢鍾書來說,楊絳是料理家務的賢內助,楊絳會花心思布置房間,變著花樣做可口的菜肴,楊絳在錢鍾書眼里簡直就像個魔法師。錢鍾書在妻子懷孕的時候,對妻子動情地說:“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盵57]錢鍾書發(fā)自肺腑的愛意可見一斑。從小就貪看書的楊絳在懷孕那年看書較少心里頗為感慨,心細的錢鍾書看在眼里還在年終的日記上寵溺地打趣夫人“以才援而能為賢妻良母,又欲做女博士”。[58]錢鍾書在妻子在醫(yī)院待產獨居的時候,時常把家里的物什弄壞,不是打翻了墨水,就是砸了臺燈,或是把門軸弄壞了,每次看著愁容滿面的錢鍾書手足無措地像個小孩似的,楊絳就會輕聲安慰他不要緊,等她回家后可以補救,錢鍾書對妻子楊絳的“不要緊”[59]深信不疑,聽到后就很放心了,可以說在家庭生活中楊絳在錢鍾書眼里就是個萬能的守護神,所有的事情交給妻子總能處理好。俗話說情人眼中出西施,楊絳就是錢鍾書心目中的“西施”,就如唐曉芙在方鴻漸心中始終是完美的夢中情人。
現(xiàn)實生活是文學作品產生的沃土,因此有了錢鍾書寫唐曉芙還跟楊絳借影[60]。從文中的蛛絲馬跡可以窺見作者的創(chuàng)作本源,清楚地看出“唐曉芙就是楊絳。雖然唐曉芙?jīng)]有與方鴻漸結婚,但是唐曉芙身上有楊絳的影子”[61]。然而文學作品是高于現(xiàn)實生活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原型總是存在一定的距離,高明的作者在塑造文學形象往往只會讓其若隱若現(xiàn)地體現(xiàn)現(xiàn)實原型。從錢鍾書創(chuàng)作的唐曉芙身上可以窺見愛妻楊絳的影子,可是由于唐曉芙這一人物形象僅在《圍城》一書的第三章集中出現(xiàn),之后便淡出讀者的視線,她的形象相對來說是比較單薄的,顯然沒有豐富的素材可與現(xiàn)實中的“真身”楊絳一一進行詳盡比照。誠如楊絳所說:“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成分是想象,經(jīng)驗好比黑暗里點上的火,想象是這個火所發(fā)的光;沒有火就沒有光,但光照所及,遠遠超過火點兒的大小?!盵62]通過從家庭環(huán)境、儀表素養(yǎng)、行為方式、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等四方面看來,唐曉芙與青年楊絳之間確實存在太多的巧合之處。唐曉芙這一人物形象在《圍城》中出現(xiàn)猶如一道閃耀著光芒萬丈的彩虹,如同楊絳在錢鍾書的世界里出現(xiàn)一樣美好。
①②③④⑤⑥⑨?????????????????????[55] 錢鍾書:《圍城》,三聯(lián)書店,2009年3月版,第116頁,第52頁,第116頁,第74頁,第74頁,第115頁,第74頁,第74頁,第74頁,第52頁,第52頁,第54頁,第53頁,第74頁,第60頁,第52頁,第53頁,第55頁,第59頁,第82頁,第72頁,第116頁,第56頁,第59頁,第76頁,第79頁,第72頁,第73頁,第52頁。
⑦ ⑧ ? ? ? [53] [56] [60] 吳 學 昭 :《聽 楊 絳 談 往 事》, 三 聯(lián) 書 店 ,2008年10月版,第5頁,第5頁,第77頁,第73頁,第55頁,第182頁,第220頁,第339頁。
⑩?[62] 楊絳:《楊絳文集》第二卷散文卷(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61頁,第62頁,第298頁。
??[57][58][59] 羅銀勝:《楊絳傳》,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7頁,第54頁,第92頁,第92頁,第92頁。
?? 孔慶茂:《楊絳評傳》,華夏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32頁,第32頁。
? 鈕先銘:《記錢鍾書夫婦》,見《錢鍾書評論》卷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27頁。
? 田蕙蘭、馬光裕等:《錢鐘書楊絳研究資料集》楊絳部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571頁。
?? 楊絳:《回憶我的父親》見《楊絳文集.散文集(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127頁,第121頁。
???? 楊絳:《記錢鐘書與〈圍城〉》見《圍城》附錄部分,三聯(lián)書店,2009年3月版,第378頁,第385頁,第384頁,第383頁。
? 孟度:《關于楊絳的話(劇作家論之一)》,原載《雜志》月刊,1944年第15卷,第2期。
? 趙景深:《文壇憶舊》,上海北新書局印行,中華民國37年4月出版,第121頁。
? 愛默:《錢鍾書傳稿》,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80頁。
[51] 水晶:《兩晤錢鍾書先生》,見沉冰主編的《不一樣的記憶:與錢鍾書在一起》,當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11頁。
[52] 鄒海文:《憶錢鐘書》,見田蕙蘭等選編《錢鐘書楊絳研究資料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頁。
[54] 李洪巖:《錢鍾書與近代學人》,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49頁。
[61] 湯晏:《一代才子錢鍾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16頁。
[62] 楊絳:《楊絳文集》,第三卷散文集(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98頁。
作 者:周 婧,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編 輯:錢 叢 E-mail:qiancong08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