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丹[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德語系, 上海 200093]
淺析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及其影響
⊙胡 丹[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德語系, 上海 200093]
在盛行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迷惘的一代”中,文學流派公認的代表作家就是被譽為美國2 0世紀上半期最有才華的天才小說家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他有著自己獨特的寫作方式——“冰山原則”?!氨皆瓌t”是海明威對自己多年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總結,是他處理藝術和生活所遵循的基本準則。本文主要分析了“冰山原則”在海明威一些作品中的體現(xiàn),從而得出結論,“冰山原則”對后世的影響是永恒的,它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
海明威 冰山原則 文風
海明威,美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作家,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文風獨特,是“冰山原則“的創(chuàng)始人。海明威對“冰山原則”的定義是:文字和形象是所謂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謂的“八分之七”。前兩者是具體可見的,后兩者是寓于前兩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了情感,而情感之中蘊涵著思想。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通過文字所塑造的形象,讀者能夠體會出作品中所傳遞出的深刻主題;同樣,通過對作品情感的體會,讀者能夠品味出作品中簡單的詞匯和形象的表達。海明威的大部分作品均體現(xiàn)出“冰山原則”。“露出水面的是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的是在水的下面,使作品給讀者一種思想深沉,隱而不晦的感覺。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讀者能夠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jīng)寫出來似的?!保˙ake,1980:17)
海明威的創(chuàng)作和他的生活經(jīng)歷是息息相關的。一戰(zhàn)的參戰(zhàn)經(jīng)歷,紅十字志愿者的經(jīng)歷使他對戰(zhàn)爭充滿了幻想,很多像他這樣幼稚的、不成熟的年輕人帶著拯救世界,為民主奮斗的信念一起奔赴前線,為世界、為人民而戰(zhàn)。然而殘酷的戰(zhàn)爭讓海明威逐漸清醒,看到人們由于戰(zhàn)爭受到的創(chuàng)傷而失去了信仰,甚至對生活的興趣。在某種程度上,他的這種經(jīng)歷造就了他獨特的風格。
同時還有部分的歷史因素,隨著美國文學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作家不得不面臨文學思潮的改革。他們拋棄用晦澀難懂的語言來敘述深刻的主題的風格,轉(zhuǎn)而創(chuàng)作出簡單易懂的作品。這其中,海明威是佼佼者,從這方面說,是美國文學造就了“冰山原則”。
《永別了,武器》中的“八分之七”
《永別了,武器》是海明威在20世紀20年代最重要的小說之一,作品通過一對戰(zhàn)爭中的戀人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表現(xiàn)作者對戰(zhàn)爭的客觀看法,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作者的悲觀、絕望、多變的性格。特別是作品的結尾處,作者省略了很多內(nèi)容,而這些恰恰是我們所談的“八分之七”。請看《永別了,武器》中的一段,他是這樣描寫的:
看來她是一次接連一次的出血。他們沒法子止血。我走進房去,陪著凱瑟琳,直到她死去。她始終昏迷不醒,沒拖多久就死了?!?/p>
但是我趕她們出去,關了門,滅了燈,也沒有什么好處。那簡直像是在跟石像告別。過了一會兒,我走出去,離開醫(yī)院,在雨中走回旅館。
……
在這里亨利告別的不僅僅是他的愛人,更是在對殘酷的戰(zhàn)爭說再見。他極度痛苦地走入了雨中。海明威用了最為簡單的短語,不加任何修飾,通過忍不住的淚水,孤獨的身影,黑夜的雨等描寫,把亨利的悲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作者敘述亨利和凱瑟琳道別時,那淺淺的文字卻能讓讀者體會出深刻的情感。這篇小說主題隱晦,情感表達也沒有直接敘述出來。整個故事以走進旅館結束,很突兀,卻又意義非凡,達到了故事的高潮,同時揭示了反戰(zhàn)的主題。
《太陽照常升起》中的“八分之一”
海明威是怎樣表達出他深刻的思想和主題的呢?這就要說到他作品中對“八分之一”的運用了。小說《太陽照常升起》有這樣一段場景描寫:
我穿上科恩的外衣,走到陽臺上。下面的小街空蕩蕩的。所有的陽臺上都擠滿了人。突然,從街頭涌過來一群人。他們擠擠擦擦地跑著。他們經(jīng)過旅館門前,順著小街向斗牛場跑去,后面跟著一伙人,跑得更急,隨后有幾個掉隊的在拼命地跑。人群過后有一小段間隙,接著就是四蹄騰空、上下晃動腦袋的牛群了。它們的身影消失在拐角的地方。有個人摔倒在地,滾進溝里,一動不動地躺著。但是牛群沒有理會,只顧往前跑去。它們成群地跑。
對于這幅場景的描述,海明威惜字如金,沒有過多描寫其他事物,只是以樓上人的視角,把所有的文字都用來直接描寫能看到的主要場景。他用詞簡單,沒有過多地使用修飾詞及形容詞,而是直接用簡潔的白描手法,給讀者一種直觀的感受。這就是對“八分之一”的完美運用。
海明威“冰山原則”的影響
事實上,海明威學習了前人的很多的寫作方法,并把他們?nèi)跁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所獨創(chuàng)的“冰山原則”不僅滿足了時代的需要,也是歷史所賦予他的責任。從此之后很多作家對海明威式風格進行效仿,對后人有著重大的影響。
與其他作家引導讀者逐字逐句理解作品不同,海明威式作品更側(cè)重于隱藏在簡單文字下面的深刻的內(nèi)涵。也就是說,他的寫作風格是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去品味,以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海明威獨特的寫作風格使其成為其時代作家的佼佼者,不僅對他們的一代人,而且對后代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海明威引導年輕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社會進一步反思,青年們只知道他們厭煩這無休止的戰(zhàn)爭,卻不知道該怎么去改變現(xiàn)實,過上正常的生活。就像《大雙心河》的男主人公尼克一樣,戰(zhàn)爭扭曲了他的心靈,痛苦把他折磨得筋疲力盡,每天他能做的只有兩件事:釣魚,睡覺。當青年人讀到海明威的作品時,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主人公的生活和自己是那么相似,從作品中,他們學會了怎么控制情感、思想,怎么去直面困難,再也不逃避墮落。
其次,海明威全方位激勵著學生。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青年人單單只是從課本中讀到知識,而在30年代以后,他們開始從課本中理解知識,不僅在課堂上,而且在運動、讀書、畫畫的時候,都在不斷地學習和反思。他們開始理解生命的真正含義,以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
在海明威的大多數(shù)作品中都有“冰山原則”的體現(xiàn)。它不僅對世界文壇有重要影響,促使世界文學朝著更深更遠的領域發(fā)展,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人們在閱讀時,會用心去體會作品的更深層含義。
[1] Bake,Green.Hemingway’sBiography.Beijing:American Disc Punishing Corp,1980.
[2][美]海明威.永別了,武器[M].林疑今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3] Hemingway,Ernest.The Sun Also Rises.America:Simon&Schuster Inc,1995.
作 者:胡 丹,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德語系講師,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在讀博士生,研究方向為日耳曼文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sxmzxs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