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沉沒之魚》中陳璧璧的“第三空間”身份解讀

      2011-08-15 00:42:44王曉平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201209
      名作欣賞 2011年12期
      關鍵詞:譚恩美華裔移民

      ⊙王曉平[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上海 201209]

      《沉沒之魚》中陳璧璧的“第三空間”身份解讀

      ⊙王曉平[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上海 201209]

      《沉沒之魚》不同于譚恩美以往集中于母女關系為主題的其他著作,它蘊含著多重主題,但是復雜的主題背后卻始終隱藏著作者對華裔二代移民身份探索的關注。小說表現(xiàn)了幽靈敘述者陳璧璧對自己所來自的母體文化從排斥到逐步認同的過程,而她的死亡恰似鳳凰涅槃,從此迎來了自己的新生。本文結合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間”理論來分析陳璧璧對自己的文化身份定位逐漸清晰,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傳播東方文化,改寫東、西方文化的過程。

      陳璧璧 身份定位 第三空間 文化改寫

      《沉沒之魚》是美籍華人作家譚恩美2005年的最新著作。它以小說一開端就死去的陳璧璧的幽靈為觀察視角,分兩條線索:主線講述一群美國中產(chǎn)階級人士到中國和中國的鄰國蘭納王國旅行及遇險的經(jīng)歷;副線則講述了陳璧璧的復雜身世。與其說《沉沒之魚》是關于12個美國人的故事,不如說它是陳璧璧本身的成長故事和她真正成熟,即死亡后認識到自己的“第三空間”身份時,通過敘述12個美國游客的故事,而展現(xiàn)的對美國社會的批判和美好期望。

      和前幾部作品不同的是,在這部小說里,譚恩美不僅描寫了華裔第二代移民對于自己“東方”身份從深惡痛絕到豁然頓悟的過程,同時也第一次濃墨重筆描寫了他們對自己“西方”身份的懷疑和審視。小說通過兩條線索齊頭并進,給我們展現(xiàn)了幽靈敘述者陳璧璧從一個不斷否定自己身份,從或者認同東方、或者認同西方到主動游離于兩者之外,創(chuàng)建移民者獨特空間身份,主動成為東西方文化大使的過程。

      陳璧璧這種對自己身份不斷否定的螺旋上升正體現(xiàn)了霍米·巴巴所提出的“第三空間”理論。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一書中,提出了二元對立之外的“第三空間”概念——“既非這個也非那個(自我或他者),而是之外的某物”(1994:28),為移民者身份構建提供了“第三空間”這樣一個新的視角。他認為在“第三空間”中,人們在矛盾的沖突和協(xié)商中重構自己的身份認同,即對任何一種文化符號的“挪用”、“重新解讀”、“重新構建”和“重新歷史化”。本文將分析《沉沒之魚》所反映出來的華裔二代移民不斷成熟、反客為主、重新解讀東西方文化、積極構建自己獨特“第三空間”身份的過程。對這一主題的探索將有利于我們進一步探討日益重要的移民文學,因為移民文學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代表文學之一(倪湛舸:2009)。

      一、“第三空間”身份的構建

      在《沉沒之魚》中,陳璧璧一生都在為自己文化身份而苦惱。她來自東方,卻排斥著東方,她身體力行美國人的價值觀念,但直到死都不能從中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平靜。譚恩美筆下的陳璧璧和她自己其他小說中的華裔第二代移民有所不同:在《喜福會》里,她講述了這類人的童年生活以及童年對她們日后生活的影響;在《通靈女孩》里,她則講述了姐姐(東方母文化)對她們婚姻的影響;在《接骨師之女》中,她描寫的是她們在成年后與自己華人母親的關系;而《沉沒之魚》則不僅記述了陳璧璧的童年,而且集中筆力刻畫了陳璧璧走完一生歷程、死亡后的內心世界。在譚恩美所有的作品中,這部小說里的華裔二代移民的形象最為成熟,最能體現(xiàn)她對華裔二代移民身份如何定位的理想和看法。

      首先,譚恩美描寫了陳璧璧對她自己東方身份的否定。從小說副線陳璧璧的成長過程,我們看得出,陳璧璧早年接觸的都是中國文化丑陋和落后的一面。她人生中出現(xiàn)過的中國人物形象:刻薄的甜媽、怯弱的生母、高高在上的父親、不忠的仆人老羅、身體變態(tài)的太監(jiān)、湖北的暴發(fā)戶,沒有一個是中國文明進步的代表。陳璧璧的感受恰恰也反映了作者譚恩美的一種歷史記憶,和作者關系最緊密的上一代華裔女性都曾在中國遭到極度摧殘和蹂躪,被踩到了社會的底層,在譚恩美心中,中國簡直就是野蠻落后的代名詞。

      因此不難理解以陳璧璧為代表的華裔二代移民在青少年時期,內心對自己“華裔身份”的負面情感。一面是白人主流社會竭力標榜的西方的文明和進步,蔑視和丑化處在經(jīng)濟落后狀態(tài)的他者文化;一面是他們自己對“母文化”野蠻落后的真實感知。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萌生了同“母體文化”決裂,否定自己華裔身份的思想。所以陳璧璧在美國獲得了生意上的成功后,寧愿花重金將甜媽送進養(yǎng)老院等死,從而徹底擺脫了無限的精神折磨。甜媽在陳璧璧心目中某種程度上就是中國野蠻落后的代表。擺脫甜媽象征著陳璧璧內心同“母體文化”的決裂,對自己東方身份的否定。

      其次,譚恩美又描寫了陳璧璧不斷成熟后對她自己西方身份的否定。陳璧璧的中國血統(tǒng)沒有讓她生就一張符合美國主流審美的可人面孔和驕人身材,但是她不停地奮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踐著美國的文化價值觀念。她獨立自強、樂善好施、生活富足,而且有良好品味。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擠進了美國的上流社會。但是在她死亡的一刻,她開始意識到,她的一生都在追逐資本主義價值觀下所謂的成功,這種成功卻沒有給她帶來心靈的慰藉,而是更大的空虛。因此她不免要審視自己的奮斗歷程,審視她曾奉為圣典的西方價值觀念,深刻地意識到并總結出了許多問題。雖然她不曾親自向讀者訴說,但是從她對自己生前組織的這一隊東方之旅的人馬的觀察來看,讀者已經(jīng)能看出這些弊病。她看似成功,實則空虛的一生宣布了她一心將自己變白的努力的失敗。即使她主觀上想要脫亞入歐,但是現(xiàn)實說明她擺脫不了自己作為華人的事實,也無法依靠白人的生活方式自動將自己變白。她死亡后沒有使用典型的西方棺材,而被安排躺入了一個太監(jiān)的空棺,這象征著她對自己白人身份爭取的失敗和內心對東方身份的認可。對于太監(jiān)來說,他不男不女;而作為一個華裔二代移民,陳璧璧則是不東不西。

      最后陳璧璧在“第三空間”里找到了自己的真實身份。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陳璧璧經(jīng)歷了一次次對自己身份的懷疑。她少年時因為能脫離中國,擺脫以甜媽為代表的中國落后文化的束縛而歡欣鼓舞,積極否定自己的中國身份,竭盡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像白人一樣生活。但是隨著她對真實中國的了解,她開始漸漸地重新審視起自己的華人身份。陳璧璧臨終前尋回了生母留給自己的發(fā)夾,這只發(fā)夾代表了她為之糾結的“母文化”的進步和積極的一面。從這只發(fā)夾,她不僅找回了缺失的母愛,也找到了自己的正確定位。她既是中國人,也是美國人。她既不是美國社會的邊緣,也不是美國社會的主流。她就是她自己,和白人如此不同,和純粹的中國人也大不一樣。她不必在這兩者中做出取舍,而是可以為自己設立一個獨特的“第三空間”。在“第三空間”里,她兼具了東、西方兩種文化的優(yōu)點,同時又能客觀看待兩種文化的弊病。雖然譚恩美沒有言明陳璧璧的“第三空間”身份,但是她為陳璧璧設立了一個幽靈身份,將她放到了一個生與死兩個空間之外的另外一個空間,讓她能自由穿梭于時間空間,東西方文化,賦予了她一種和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間”身份類似甚至更有主動權的“第三空間”地位。

      當陳璧璧意識到了自己的這種“第三空間”身份后,她就開始反客為主,利用自己的話語權,從朋友們開始,改寫美國人頭腦中對東方世界的刻板、陳舊印象,為中國文化為代表的第三世界文化獲取其合法性做出努力。

      二、利用“第三空間”身份對東西方文化的改寫

      譚恩美生活在美國,她意識到美國人對東方存在偏見,同時她也看到了美國社會存在的種種弊病。作為一個“第三空間”身份的移民者美國人,同時具有的東西方的兩種身份使她有責任,也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來消解東西方的誤會,因此她開始以獨特的“第三空間”身份的視角開始了對東西方文化改寫的嘗試。

      1.對西方文化的批判

      在譚恩美的其他小說中,她曾經(jīng)借助她中國母親之口,對西方文化存在的問題做過批判,但是只有在《沉沒之魚》里,作者才借助幽靈敘述者陳璧璧之口,直接揭露了西方文化價值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弊病。

      文中表現(xiàn)最多的就是西方文明帶來的人際關系的冷漠,尤其是男女間真愛的缺失。陳璧璧對此有深刻的感受,到死她都不能感受到愛。這種愛的缺失也是她的美國朋友們共同的經(jīng)歷。她最好的朋友薇拉曾經(jīng)為了愛情,不惜背叛家人,嫁給一個鼓手馬克西韋,但是最終由于丈夫不務正業(yè),酗酒無度而結束了婚姻。富家女溫迪和北達科他州“大麥大王”的兒子迪亞特是剛認識一個月的情侶。他們有男歡女愛互相卻并不了解。馴狗明星柏哈利被前列腺增生癥困擾著,還沒能找到能長廝守的伴侶。花心的農(nóng)場主莫非曾得到了無數(shù)女人的身體,卻未必得到過愛情。不能生育的馬賽夫婦,貌合神離。這些人雖然成功但是缺乏真愛,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經(jīng)歷著無窮的困擾,無處可逃。

      同時這隊美國人也都有西方文明的通病。他們肆意地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旅行中遇到的各種人和事身上,主觀地選擇看起來與自己相似的導游,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將圣龕誤當做便池。他們信奉金錢萬能,總以為樂善好施就能拯救人們于水火。他們看到無名之地的困境,想到的是用西方通用的新聞報道的方式拯救這里的人們,免遭本國政治壓迫,但是最終卻給無名之地的整個南夷部落帶來了徹底的毀滅。

      通過自己的敘述,陳璧璧用她特殊的眼光重新審視了西方的這種社會弊病,完成了對西方的重新書寫。雖然一些西方作家也曾以這些社會弊病為主題進行過創(chuàng)作,可他們的視角會受到自己單一文化的限制。而以陳璧璧為代表的華裔二代移民卻可以憑借自己的“第三空間”身份,自由穿梭于東西方文化之間。當陳璧璧完成了對自己身份的把握,眼界更加開闊,思想達到成熟,她就能更加客觀地評判兩種跟自己密切相關的文化,從而將固有的東方看待西方、或者西方看待東方的過時的、不準確的經(jīng)驗進行改寫。在故事結尾,東方之旅給每個旅行團成員都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尋回了迷失的自我。他們或者找到了真愛,或者懷上了孩子,或者開始懷疑現(xiàn)有的愛情,重新找到了真正的歸屬,或者開始了一種嶄新并有意義的事業(yè)。然而他們最大的收獲就是他們對拯救溺水之魚的感悟:“挽救不需要救助的人,侵略別人的國家。名義上是幫助他們,其實是殺了他們,就像我們在越南干的壞事。”這直接影射了美國的伊拉克戰(zhàn)爭,其實二戰(zhàn)以來美國就一直充當了不受歡迎的國際警察角色。以上顯示了作者譚恩美利用自己的“第三空間”身份,通過小說行使她的話語權——指出美國社會的通病,批判美國的霸權行為。

      2.對東方文化的改寫

      除了對西方文化的重新審視,陳璧璧也開始了對東方文化的重新認識,并嘗試著改寫美國人心目中固有的東方形象,開始有了主動作中美文化使者,改寫西方對東方固有認知范式的沖動。然而不幸的是,她在成行前一次事故中去世了。但是她的死使她徹底重生。死亡為她斬斷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顧慮,讓她有了面對西方世界改寫第三世界文化的勇氣。

      因為有了這種勇氣,陳璧璧的幽靈繼續(xù)留在了人間,陪伴著她的伙伴們一起游歷了中國的云南和蘭納王國的無名之地。她死前就想讓這次旅行成為追尋佛祖腳步的心靈之旅,讓典型的美國人親眼看看以中國和蘭納為代表的東方和第三世界,從而讓他們對東方的人和事得出自己的結論。雖然故事中并沒有言明,但我們看得出,陳璧璧生前必然走過類似的路,有過一次令她驚嘆不已、心靈為之震動的精神之旅。我們可以想象,那次旅行中她自己所親眼看到的、親身體驗到的現(xiàn)實中的中國和東方,一定和她從前的想象大有不同。這里的文明在不斷地進步,雖然還殘存著一些落后和野蠻,但從某些看起來原始的人和事的背后,她還發(fā)現(xiàn)了勞動人民無與倫比的原始智慧。比如云南那個缺了一只胳膊的老年導游,卻比看起來相對文明開化的女教師更加了解當?shù)氐牡匦?、方言和文化。再如蘭納王國無名之地的人們,雖然他們的生活原始而簡陋,卻擁有西方文明世界無法比擬的智慧——他們的食物取自天然,雖不悅目,但是健康可口;他們治療瘧疾的草藥比現(xiàn)存的任何一種西藥都安全有效;他們的土地上還擁有西方?jīng)]有的動植物資源,例如“蛇弧”,這種植物就能醫(yī)治西方人的“現(xiàn)代病”——前列腺病和各種性功能障礙。除了讓西方人經(jīng)歷這種不同的文化和精神洗禮之外,陳璧璧同時也想為她的美國朋友傳達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東方和西方如今其實有許多的共同點。比如大飯店里有西方人能適應的干凈衛(wèi)生的飯菜,和秦錚與沃特一樣,與西方人有著相似打扮和思維方式、能說外語的人也越來越多??梢哉f世界正在變成一個真正的地球村。

      陳璧璧對于自己“第三空間”身份的認同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一旦她確立了自己的“第三空間的身份”,就能更好地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更好地擔任起東西方文化大使的角色,以各種形式投入到對東西方文化的改寫過程中去,增加東西方的相互理解和互相學習,減少誤解和沖突。通過對《沉沒之魚》的寫作,譚恩美正是要傳遞一種東西方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的理想。而這種文化的共存互補狀態(tài)不僅應該存在于國與國之間,同時也應該體現(xiàn)在移民者對自己身份把握上。

      [1] [美]譚恩美.沉沒之魚[M].蔡駿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 倪湛舸.第三空間傳奇:漫談移民小說[J].小說界,2009,(03).

      [3] 生安鋒.霍米·巴巴的“流亡詩學”[J].文藝研究,2004,(05).

      [4]王寧.敘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認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評理論[J].外國文學,2002,(11).

      [5]張軍.尋找生命的平衡———譚恩美作品解讀[J].名作欣賞,2009,(11).

      [6]周凌敏,馮婭:創(chuàng)建“第三空間”———后殖民理論視野中對《跨越》的人物分析[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7).

      [7] AmyTan,SavingFishfromDrowning,BallantineBooks,2006.

      [8] Bhabha,H.K.The Location of Culture [M].New York:Routledge,1994:28,225.

      當代美籍華裔女作家譚恩美作品研究(上海市教委項目編號09YS460)

      作 者:王曉平,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學。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猜你喜歡
      譚恩美華裔移民
      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華裔新生代工作
      華人時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54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陶欣伯:熠熠生輝的華裔實業(yè)家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18
      王贛駿:首位華裔太空人
      華人時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2:58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譚恩美的多面人生
      博覽群書(2020年2期)2020-04-20 11:37:39
      簽證移民
      僑園(2016年8期)2017-01-15 13:57:27
      淺析《喜福會》的敘事結構
      試析《喜福會》中被丑化的中國男性形象書寫
      青年文學家(2015年2期)2016-05-09 14:25:28
      罗源县| 荥经县| 广元市| 香河县| 拉萨市| 全南县| 平果县| 潞城市| 介休市| 上饶市| 安龙县| 舒城县| 潮州市| 福海县| 弥渡县| 武川县| 龙岩市| 五台县| 阳谷县| 阆中市| 长阳| 裕民县| 贺州市| 三亚市| 绥德县| 安多县| 北安市| 昌图县| 云霄县| 巴里| 贡嘎县| 吴堡县| 东明县| 正镶白旗| 二连浩特市| 北京市| 壤塘县| 潜江市| 宣化县| 九寨沟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