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武術禮儀文化的價值與反思

      2011-08-15 00:50:25雷軍蓉程世帥張繼生曾文超
      武術研究 2011年8期
      關鍵詞:中國武術跆拳道禮儀

      雷軍蓉 程世帥 張繼生 曾文超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中國武術禮儀文化的價值與反思

      雷軍蓉 程世帥 張繼生 曾文超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中國自古被稱作“禮儀之邦”,中國文明也被稱作“禮樂文明”。自古以來中國人就以謙謙有禮的形象而聞名于世。然而,中華民族文明的現(xiàn)狀卻并不樂觀。長久以來,中國的禮文化歷經波折。文章運用分析法、歸納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來對中國武術禮儀文化的價值與不足進行分析與總結,試圖為武術的發(fā)展以及中國文化的弘揚與傳承進行探索與研究。

      禮儀 武術禮儀 禮儀文化

      1 前言

      中華武術綿延幾千年,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崇尚禮樂的中國古代,武術也以其崇尚武德、重視禮儀的精神而為國人所熱愛。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歷史的延續(xù),武術發(fā)展到現(xiàn)在,武術禮儀卻漸漸失去了以往的神采,反而不像跆拳道、空手道等等相對簡單的運動那樣把禮義進行規(guī)范。中國的文化也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深受沖擊。面對這些問題,本文以武術禮儀為研究對象,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和分析,來對其價值和不足來進行反思。以求借此來弘揚中國武術、復興傳統(tǒng)文化,為我國的體育事業(yè)和文化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

      2 中國的“禮”及“禮”文化

      2.1 何謂“禮”

      我們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儀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條主線,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正如國學大師柳詒徵先生所說的:“中國者,禮儀之邦也。以中道立國,以禮儀立國,是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相比較而言最具特色之處?!盵1]

      關于“禮”的概念,千百年來有諸多名家學者對它作過詮釋。

      在中國古代經典中,很多思想家都闡述過自己對“禮”這一概念的理解。《禮記》有云:“禮者,天地之序也?!盵2]《左傳》有云:“夫禮,國之干也”,[3]“禮,政之輿也”[4],“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5]。《國語》有云:“夫禮,國之經也?!盵6]荀子認為:“禮者,養(yǎng)也。”[7]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則認為禮是仁的表現(xiàn)形式,行禮與為仁是互相統(tǒng)一的,提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8]

      現(xiàn)代的學者對于“禮”也做過諸多的研究與詮釋。李安宅先生認為:“‘禮’就是人類學上的‘文化’,包括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盵9]陳戍國先生認為:“禮是現(xiàn)實生活的緣飾化?!盵10]楊志剛先生則提出“‘禮’是以禮治為核心,由禮儀、禮制、禮器、禮樂、禮教、禮學等諸方面的內容融匯而成的一個文化叢體?!盵11]

      2.2 中國的“禮”文化

      早在原始時代,我國原始社會的人們生活中就充斥著禮,禮在那時候就已經孕育在人們的風俗習慣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中國文化在有文字記載以前,是以“禮”為基礎的;有文字記載以后,中國文化仍以“禮”為核心。[12]在西周時期,“周公之禮”拉開了我國禮文化的序幕。后來經過儒家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以及封建統(tǒng)治者的倡導和推行,禮文化逐漸發(fā)揚光大,禮逐漸成為統(tǒng)治者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鞏固自己的政權,以及社會和諧有序的基本規(guī)范。禮既是一種文化,也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則為大家所學習和遵從。禮治也成為我國古代社會的治國方略。

      中國的文化源于“禮”,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完全可以被稱作禮文化?!岸Y”是中國文化獨有的概念,是一個帶有中國特色而區(qū)別于世界任何國家的概念,它以“禮治”為核心,以“禮教”為手段,以人際和睦與社會和諧為目的,具體表現(xiàn)為典章制度、禮節(jié)儀式、道德律令三個層面的一系列制度、規(guī)范和準則。[13]在中國,禮既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也是人類區(qū)別于禽獸野畜的重要標志,它存在于各個民族之中,并成為野蠻與文明的分界線;禮又是儒家文化體系的總稱,是維護社會秩序的思想意識、制度規(guī)則,是約束社會成員、協(xié)調人際關系的社會規(guī)范與準則。禮既可以分為制度之禮、儀式之禮和器物之禮,也可以分為禮儀與禮義或禮俗與禮制。禮儀即是人類為了維系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需共同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

      3 中國武術禮儀

      3.1 傳統(tǒng)武術中的禮儀

      傳統(tǒng)武術界中,對于禮儀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也沒有十分嚴格的標準,并且十分繁雜混亂。最主要的禮儀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師徒之間的禮儀,二是同門師兄弟以及與其他武林同道中人之間的禮儀。

      古代武術界中,師徒之間的禮儀比較隆重。徒弟拜師學藝時要向師父行跪拜禮,向師父跪地磕頭行禮并向師父奉上茶水,師父接過徒弟手中的茶水喝一口,然后師父給徒弟一塊糕點,徒弟雙手接過吃一口,師父讓徒弟起身則禮成,這位徒弟也就正式拜在了師父的門下。同門師兄弟之間以及與其他武林同道之間見面行禮,則大多都是拱手或作揖來表示問候。

      武術禮儀在古代的江湖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武林同道見面行禮,表示了一種尊敬和友善的意思。武林中人切磋技藝前或切磋技藝后互相行禮,則傳達了一種“以武會友”的武學精神。

      3.2 現(xiàn)代武術界的禮儀

      抱拳禮是現(xiàn)代武術界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種禮儀。在現(xiàn)在主要用在武術競賽、訓練、表演中,徒弟見到師父,以及師兄弟之間見面致敬都用抱拳禮。這也是當今武術界中用得最多,也最能代表中國武術特色的一種禮儀。

      行禮時右手成拳,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左掌心掩貼右拳面,置于胸前屈臂成圓,肘尖略下垂,頭正、身直、目視受禮者,面容舉止大方。表示文武兼?zhèn)洌t虛求學,并傳達了一種恭請師友前輩指教的意思。抱拳禮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一種禮儀,也是武術的一個重要特征。在現(xiàn)代武術界中,抱拳禮主要對武術起到了一種象征和標志作用。

      4 國外同類體育運動項目中的禮儀

      4.1 跆拳道的禮儀

      跆拳道源自韓國,是奧運會項目?!耙远Y始,以禮終”是跆拳道練習者的精神內核?!岸Y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是跆拳道的根本宗旨。跆拳道的主要禮儀是鞠躬禮。在跆拳道比賽時敬禮要求自然立正,雙手握拳置于身體兩側,腰部前屈不小于30°,頭部前屈不小于45°,鞠躬。[14]在平時訓練時,每一個跆拳道練習者必須穿白色的、干凈整潔的跆拳道道服,按照要求系好道帶,光腳或穿道鞋進入場地。訓練時,進入場館后以端正姿態(tài)向國旗敬禮,然后按館長、教練和長輩的次序依次敬禮,每次與同伴或隊友合練時也要向對方行禮。運動時道服松開,要停止運動,轉身背向國旗、會旗和教練員及同伴整理道服,整理好后方可轉回。[15]

      跆拳道有著非常完備、具體的禮儀。跆拳道運動員對裁判的禮儀、對教練的禮儀、對對手的禮儀、對同伴的禮儀等等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規(guī)定,并作為每一個跆拳道運動員的行為指南指導著他們的行為舉止。也正是因為跆拳道有著這么完備的禮儀,才讓世界人民感覺到跆拳道是那么的科學、規(guī)范、高尚,使得跆拳道不僅成為一項奧運會比賽項目,也成為一項非常流行的體育運動而風靡世界。世界人民也通過跆拳道、通過跆拳道的禮儀了解了韓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從而壯大了韓國的國家形象和民族威望。與此同時,由于跆拳道禮儀中含有很深的道德教育意義,這使得韓國的青少年以及跆拳道愛好者,通過對跆拳道禮儀的學習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從而也提高了韓國人民的國民素質,其意義巨大。

      4.2 柔道的禮儀

      柔道源自日本,也是奧運會項目。出于尊重,無論是在柔道的訓練中還是比賽中都要向對方施禮。鞠躬禮是柔道的主要禮儀,具體又包括兩種形式:一、立禮。二、坐禮。從進入道館開始,運動員就要懷著無比神圣、崇敬的心情給道館和場地鞠躬;比賽或訓練時也要向對手行禮,距離4m,結束比賽或訓練時行三鞠躬;訓練過程中如果接受教練的指導,為表感謝指導前后都要行禮;從別人面前經過時要點頭。[16]

      柔道是一項極為講究禮節(jié)的運動,包含著東方人的禮儀與秩序。柔道的禮儀主要是針對運動員的,也正是因為柔道對禮儀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才使得運動員能夠懷著無比神圣的心情參加比賽和訓練。也能帶著禮貌與敬意與對手一決高下。這些都使得柔道成為一項日漸成熟的奧運項目,而為世界各國的運動員不斷競技與超越,并以此為媒,展示了東方文明的神韻。

      4.3 空手道的禮儀

      空手道也是源自日本的運動項目??帐值罉O重禮節(jié)和氣度,如果格斗中不注重禮儀,那么則被認作是野蠻的行為。練習者入場和出場均應行禮。在開始練習前,師生共同向到場正面的開祖像和空手道標志等行禮。同伴之間互相交流切磋也要互相行禮。主要有兩種行禮方式:一種是立式禮,即鞠躬禮;一種是坐式禮,即跪拜禮。當進入或離開道場時,須面向道場行禮。在道場內接收到教練指示時,應立即作出反應并采取行動。沒有教練在場時,不得私自搏擊練習。未得教練允許,不得擅自離開排列。應尊稱教練之職銜,如前輩、老師等。

      空手道具有鮮明的禮儀要求和禮節(jié)特征??帐值肋x手不僅在道場上注重禮儀,并且把空手道的禮儀精神帶到了日常生活中,以此來約束自己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帐值蓝Y儀所傳達的恭敬謙虛、友好忍讓、堅忍不拔的精神使其具有了深厚的內涵,從而受到日本以及很多其他國家人們的喜愛,從而在世界體育運動項目中獨樹一幟、廣受歡迎。日本借此把他們國家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4.4 泰拳的禮儀

      泰拳是一種很兇狠,甚至非常野蠻、殘暴的格斗運動,但是泰拳拳手卻很注重禮儀。泰拳拳手在每次上課前首先都要向師父跳拜師舞,拜師舞除了表示對師父的敬意以外,還有敬天、敬地、敬戰(zhàn)神之意。這盡管是一種封建迷信,但是卻作為泰拳中的規(guī)矩不可違背。泰國人信奉佛教,在泰拳比賽中,選手在賽前必須有祈禱儀式。選手上場時,各披戰(zhàn)袍,在音樂聲中走進賽臺,選手頭戴形如花環(huán)的圣圈。選手進場先合十向觀眾致禮,并奏起泰國的音樂。拳師聞樂起舞向天祈禱,有的屈膝跪地埋首不動,默默祈禱;有的隨樂起舞向觀眾顯示健美的身材和武姿;有的雙手掩面無言呆立;有的雙手合十舉于額際,圍擂臺而轉。在比賽正式開始之前,泰拳拳手要向自己的對手行合十禮。即手合十放在鼻尖,表示對對手的尊敬和友好。由于這些儀式是很神圣的,所以選手們都非常認真、非常虔誠。

      泰拳本來是一種非常野蠻粗暴的運動,但是泰拳選手卻非常注重禮儀,并且有自己的信仰、十分虔誠。這就規(guī)范了泰拳運動員的行為,使得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泰拳選手不粗魯殘暴、成為一介武夫,而是謙恭有禮、不亂用武力。進而使得泰拳這項運動變得更加有意義、有價值,也更有利于泰拳的推廣和發(fā)展。

      4.5 瑜伽的禮儀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當今世界中非常流行的一種健身運動。正宗的印度瑜伽強調的是一種個人修煉,是對個人意識和內心感受的抒發(fā)與表達。練習者也非常認真、非常虔誠。印度的瑜伽練習者很注重禮儀,學生見到老師或輩分高者,要很嚴肅莊重的行跪拜禮,通常是跪下、身體前伏、全身趴在地上向老師或長輩行禮,要等老師或長輩從自己身邊走過之后才可以起來;瑜伽還有一種更為虔誠的禮儀是學生見到老師時要向老師跪下,然后用嘴巴去親吻老師的腳背,老師讓學生起來的時候學生才可以起來。

      瑜伽的練習者虔誠的遵從瑜伽的禮儀,為表達對師長的尊敬行如此大禮,這反而能使他們更加謙虛平和,能使他們整個的內心都靜下來,從而達到瑜伽修身養(yǎng)性的功效。目前瑜伽在世界上已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運動,并且成為女性修身塑形的時尚運動廣為流傳。這其中,瑜伽虔誠有禮、寧靜祥和的禮儀精神起到了內在的關鍵作用。

      5 中國武術禮儀文化的價值及現(xiàn)實意義

      5.1 有利于定國安邦,維護社會和諧

      自古以來,禮就是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治國安邦的重要手段??鬃又赋觯骸岸Y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盵17]由此可見,禮儀對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禮規(guī)定了社會中的人擁有的權力、享受的待遇和應盡的義務,規(guī)定了人的思想行為。”[18]近年來我國經濟、科技飛速發(fā)展,但同時也面臨著失業(yè)問題、腐敗問題、分配不公問題等等社會問題,社會潛藏著一些不安定因素。因此,構建和諧社會成為黨和人民大力倡導的重大課題。然而,禮的制定與實行可以使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歸屬感,也使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了一個參考標準和規(guī)范。人人都懂禮儀、講禮貌,人們的行為舉止就有規(guī)矩。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穩(wěn)定,社會才能和諧。武術禮儀若能得到人們的認可與推廣,那么就一定會為我國禮儀文明的復興帶一個好頭,也一定會對治國安邦、穩(wěn)定社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5.2 有利于協(xié)和萬邦,與其他國家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

      在我國,“禮”與“德”是兩個緊密相連、相互統(tǒng)一的概念?!岸Y”是“德”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德”是“禮”的內在精神。并且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就有“以德服天下”的外交思想。中國自古也有“以德治國”的思想,“以德治國”也就是“以禮治國”。中國禮文化中的這種“協(xié)和萬邦”、“以德服天下”的外交思想,對于維護國家安全、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直到今天,這種“以德服天下”、“以禮服天下”的思想對于與其他國家建立良好的國際關系,仍能發(fā)揮重大的作用?!坝卸Y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我們迫切的需要一個良好的外交環(huán)境來作為我國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只要我國以禮儀之邦的姿態(tài)來面對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挑戰(zhàn),我們都會掌握主動,使國家關系朝著利于雙方的方向發(fā)展。從而能夠在國際外交中顯示我們的大國風范,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使我們有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來謀求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fā)展。

      5.3 有利于提高國民的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

      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上經歷了幾個文明時期。從以農業(yè)生產為主導的文明時期,到以工業(yè)生產為主導的工業(yè)文明時期,再到現(xiàn)在強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持續(xù)發(fā)展為宗旨的生態(tài)文明時期。未來的社會中,農業(yè)、工業(yè)、政治、經濟等等都會得到巨大的提高與完善。那么那個時候必然要發(fā)展的是道德文化,所以我們的下一個文明將是道德文明。所以未來社會是國民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yǎng)的競爭,哪個國家的人民道德水平高,哪個國家就會具有更強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中國古代地思想家荀子認為:“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19]禮可以端正和規(guī)范人的行為,使人們從野蠻走向文明,理智文明地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起到修身養(yǎng)性、化性起偽之功效?!拔囊暂d道,武以明德”。武術禮儀是武德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精粹與提煉。武術是中國傳統(tǒng)的土生土長的體育運動,將會像韓國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等運動一樣,作為一種媒介和方式弘揚中國的禮儀文化、提升國民的道德素養(yǎng),重振禮儀之邦的大國風范。

      5.4 有利于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

      我們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長期以來受到世界人民的推崇與敬仰。但在當今世界全球化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外來文化涌進我國,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搶奪我們的民族文化,將中國的文化據(jù)為己有,甚至還妄想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我們的先輩一點一點的積累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華夏兒女最寶貴的財富,如果在現(xiàn)在的局勢下,我們還不注意傳承和保護,我們的中國文化終將會被其他國家掠奪,或者被外來文化擠出世界舞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指出:“實際上在經濟全球一體化后,中華文化該怎么辦是社會發(fā)展提出的現(xiàn)實問題,也是談論文化自覺首先要面臨的問題?!盵20]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也強調:“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優(yōu)勢,就難以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捍衛(wèi)自己的戰(zhàn)略意義,就會處于被動守勢。”[21]中國今天的發(fā)展及現(xiàn)代化離不開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中國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要保持自己的民族個性和文化特色。武術禮儀代表著中國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文化,它的規(guī)范與實行必將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發(fā)出一個信號,發(fā)出一個中國文化將要復興光大的信號。經過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獨具特色的武術禮儀會被全世界喜聞樂道,并作為一種時尚成為人們爭相模仿的對象。帶有神秘色彩的中國文化也將揭開面紗,讓世界領略其神韻和風采。

      5.5 有利于增強我們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由于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世界各國的人民不再閉關鎖國、固步自封。日益頻繁的交流與合作使世界趨于向一體化的方向發(fā)展。在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下,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也發(fā)生了極大的融合與沖突。中國人的思想,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的思想,被西方國家深刻的影響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過“洋節(jié)”、吃西餐、迷外國明星、看外國大片、模仿外國人的舉止行為和生活方式,并以此來作為一種潮流和時尚。而對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我們自己的文化沒有深入人心,沒有得到廣大青少年的認同。這不得不使我們產生一種民族危機感和緊迫感。

      武術禮儀作為我們土生土長的傳統(tǒng)文化,凝聚著無數(shù)中國先哲的智慧與結晶,是我們華夏文明的一種象征和標志。武術禮儀如果能夠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得到推廣,勢必會增強我們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也會作為燎原之火燃起國人復興中華文明、傳承中國文化的激情與夢想。

      5.6 有利于增強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加強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

      2009年2月1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非洲對毛里求斯進行訪問時,觀看了外國運動員所表演的中國武術,胡主席激動地說:“學習武術,一可以健身,二可以了解中國文化,三可以增進中毛兩國人民的友誼”。胡主席的這番話一語道破了武術的重要價值和潛藏的巨大作用。中國武術表演在國外所掀起的巨大旋風,足以見證中國武術的獨特魅力。武術禮儀作為武術的標志和符號,如果可以得到很好的規(guī)范和推廣,勢必會得到各國武術愛好者的爭相仿效和學習,也更有利于武術的傳播,從而能吸引更多的國際友人來了解中國、了解神秘古老的中國文化,美化中國的國際形象,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6 中國武術禮儀的不足與反思

      6.1 武術禮儀的不足

      6.1.1 只重表面,不重內涵

      “敬”是禮的根本精神,中國武術禮儀傳達的是一種尊敬師長的精神,在行使武術禮儀的同時,心里應懷著敬意,神情嚴肅而莊重,而不應是嬉皮笑臉的敷衍?,F(xiàn)在中國的習武之人,見面即使懂得拱手行禮,但卻看不出絲毫的莊嚴與鄭重,并且口中還經常說著一些諸如恭喜發(fā)財之類的話語。這樣的武術禮儀太過敷衍,沒有內涵,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在學習武術之前首先應學習武術禮儀,在學習武術禮儀之前首先應理解武術禮儀背后的深刻含義。

      6.1.2 有禮無德,徒有外殼

      禮儀是道德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儒家認為,只有內心建立起德的根基,外在的言行規(guī)范才符合真正意義上的禮。禮儀不僅是社會交往的一種方式手段,也是個人品行與修養(yǎng)的重要標志。“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武術禮儀也同樣是習武之人武德的重要表現(xiàn),在武術中不能只把武術當作一種習慣性的動作,而是應該在武德的指導下來理解和運用武術禮儀。古之武林高手莫不是德高望重之人,一個真正在武術上達到一定造詣的人必先修其德、養(yǎng)其性,注重個人的德行修為,也必然具備謙謙有禮的君子風度。

      6.1.3 未把武術精神與對武術的情感融入其中

      目前但凡世界上比較流行的體育運動,都有一種精神甚至信仰在里面。韓國的跆拳道,把他們“禮儀、廉恥、忍讓、克己、百折不撓”的精神貫徹在他們的跆拳道運動與禮儀之中;日本的空手道與柔道也將他們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貫徹在他們的運動與禮儀中;泰國的泰拳也將他們對佛教的信仰與崇拜貫徹在泰拳運動與禮儀中。唯獨我們有著悠久歷史的中華武術,卻只是屑屑之儀、泛泛之禮,沒有將我們中華民族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融入其中。武術以及武術禮儀只有注入了精神才有了活的靈魂,對于我們中國武術來講,這種精神就是我們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就是中國武術和中國武術禮儀的靈魂。只有有了精神,武術禮儀才具備了生機和活力,而不至變成一堆無用之廢物。

      另外,最完備的禮儀應該是情感與形式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相得益彰。《性自命出》則云:“禮作于情?!盵22]很多國家的運動之所以能夠那么受到他們本國家、本民族人民的喜愛,并且都很嚴肅認真地遵守著他們的運動的禮儀,是因為他們對于他們的民族和民族的體育運動有著深厚的情感在里面。我們的武術運動員對于我們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運動沒有那么強烈的感情在其中,所以對于武術禮儀就沒有那么的嚴肅與莊重,應注重對習武者武術情感的培養(yǎng)。

      6.1.4 缺乏系統(tǒng)性、具體性和規(guī)范性

      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體育運動的禮儀非常完備,具體到該項運動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無論是個人,還是對待教練、裁判、對手、同伴或其他人;無論是從事該項體育活動時,還是在生活中,每位運動員的一言一行都有明確的禮儀在規(guī)范著。并且這種禮儀具有統(tǒng)一性,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凡從事該項體育運動的人都必須遵守同一種禮儀,沒有特殊。

      而我們武術的禮儀則不系統(tǒng)、不明確、不規(guī)范。不同的人對于武術禮儀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抱拳行禮,有的鞠躬行禮,有的點首行禮,可謂是五花八門。并且武術的禮儀太狹小,博大精深的中國武術竟然在禮儀方面沒有豐富的內容,很多地方都沒有一個權威的部門或人士作出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和明確的解釋。中國武術禮儀這種嚴重缺乏系統(tǒng)性、具體性、規(guī)范性的弱點注定了武術禮儀的落后與被動。武術禮儀應逐漸完善和規(guī)范,能達到模式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統(tǒng)一化、固定化。

      6.2 對武術禮儀的反思

      中國武術綿延幾千年,但是卻至今沒有一套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武術禮儀。中國古代的武術禮儀過于繁瑣,而現(xiàn)在的卻又敷衍、泛泛、不規(guī)范、不具體。而與武術相比,略顯淺薄的韓國跆拳道、日本柔道和空手道卻有著非常完善的禮儀,這不得不讓我們深刻反思自己。

      我們中國的禮儀太多太雜。鞠躬禮、握手禮、擁抱禮等等很多禮儀都充斥在我們現(xiàn)代的生活與人際交往中。卻沒有一個帶有我們中國特色的禮儀為國人所統(tǒng)一行使。我們需要邀請國內最著名的武術專家和禮儀專家,制定一整套規(guī)范、科學、全面、具體、系統(tǒng)、具有中國特色,并且適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全國統(tǒng)一的武術禮儀。

      另外,國家對禮儀的重視不夠。禮儀要想獲得長久的發(fā)展和推廣,必須依托在我們整個國家這個大環(huán)境、大背景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應堅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以禮治國。像中國古代文明一樣,上到國家元首,下到平民百姓,形成“上下有禮”、“人人懂禮”、“人人講禮”的和諧局面。政府應積極頒布出臺相關的法規(guī)支持武術禮儀的規(guī)范和推廣;國家領導官員也應身體力行,模范地用禮儀道德來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學校武術課程的教學乃至其他科目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道德和禮儀的教育和講解;運用媒體、期刊、雜志等一切便利條件來宣揚中國武術,宣傳中國的“禮”文化;我們同時也應謙虛地“低下頭、彎下腰”,向日本、韓國等其他尊禮重禮的國家學習。

      中國的武術要發(fā)揚光大,偉大的中國要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必須禮儀先行。我們自古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的“禮”文化富有極大的內涵與價值,千百年來一直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我們必須推出富有中國特色的、具體的、規(guī)范的武術禮儀,來以此帶動中國武術和中國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增強中國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使我們中國武術禮儀為世人所爭相模仿,使我們中國為世界所喜愛與了解,使我們中國的輝煌照耀世界。

      7 結論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中國文化更是有著極其豐富和深邃的內涵。在當前的現(xiàn)實中,中國文化和中國武術的發(fā)展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中國武術一定會發(fā)揚光大,中國文化也一定會復興繁榮。本文僅提出一個戰(zhàn)略性的構想,還沒有具體的技術和理論體系。但是相信通過對武術禮儀價值的反思與探討,一定會通過武術這個載體,向世界發(fā)出中國武術要推廣、中國文化要復興的信號。武術也一定會作為一項比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運動更受歡迎的運動為世界人民所喜愛,獨具特色的中國武術禮儀也會成為世界人民爭相模仿和學習的對象,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必將會作為一種時尚和潮流而不斷被學習和弘揚。

      [1]柳詒徵.中國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5.

      [2]《禮記·樂記》.

      [3]《左傳》僖公十一年,阮?!妒涀⑹琛繁?(以下所引《左傳》皆據(jù)此本,不復注).

      [4]《左傳》襄公二十年.

      [5]《左傳》隱公十一年.

      [6]《國語·晉語》.徐元浩.《國語集解》本.北京:中華書局,2000.

      [7]《荀子·禮論》.

      [8]《論語·顏淵》.

      [9]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先秦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3.

      [11]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1.

      [12]張自慧.禮文化的價值與反思[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43.

      [13]張自慧.禮文化的價值與反思[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21.

      [14]劉衛(wèi)軍.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

      [15]高 誼,陳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16]柔道之美及禮儀藝術[J].體育博覽,2007(1):43.

      [17]《禮記·仲尼燕居》.

      [18]馬振鋒.論孔子的正名思想 [J].河北學刊,1993(1):37-43.

      [19]《荀子·修身》.

      [20]費孝通.文化自覺與社會發(fā)展(筆談)[J].文史哲,2003(3):15-16.

      [21]劉云山.高揚先進文化的旗幟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fā)展繁榮[EB/OT].中新網(wǎng),2002.

      [22]劉 釗.郭店楚簡校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The Values of Chinese Wushu Etiquette Cultural and the Reflection

      Lei JunrongCheng ShishuaiZhang JishengZeng Wenchao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12)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was known as thequot;plite nationquot;,and Chinese civilization,also known as thequot;ritual civilizationquot;.Since ancient times,Chinese were courteous image of modesty.However,the status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isnot optimistic.Long time,China'setiquettte Culture hasexperienced up and down development.With the methods of conducation and deduction,literature,interview,the paper does the analysi on the value and shortcoming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etiquette culture,triesto do more work for spea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inhert it.

      etiquette Wushu etiquette etiquette culture

      G85

      A

      1004—5643(2011)08—0020—05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管課題,編號:WSH2011D027。

      1.雷軍蓉(1970~),女,副教授,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

      猜你喜歡
      中國武術跆拳道禮儀
      史料整理:認識中國武術的一條路徑
      武術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7:44
      嘻哈跆拳道
      中國武術“元問題”的歷史思考——《中國武術思想史》評析
      武術研究(2019年11期)2019-04-20 12:14:42
      嘻哈跆拳道
      家教世界(2018年10期)2018-04-24 07:37:58
      嘻哈跆拳道
      家教世界(2017年16期)2017-06-22 10:56:09
      乘車禮儀
      中國武術有哪些派別
      禮儀篇(下)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孝——禮儀第一禮
      學生天地(2016年34期)2016-05-17 05:47:39
      知禮儀,做謙謙君子
      學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6
      吐鲁番市| 行唐县| 丽水市| 广德县| 遵义市| 叶城县| 呼伦贝尔市| 杭州市| 宁河县| 舒兰市| 定南县| 定远县| 新巴尔虎左旗| 金华市| 文安县| 汪清县| 东源县| 香港 | 小金县| 雅江县| 河津市| 武穴市| 马关县| 衡水市| 徐闻县| 绥阳县| 微博| 龙里县| 岫岩| 永德县| 邢台县| 大悟县| 泽州县| 河曲县| 金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赤城县| 邹平县| 堆龙德庆县| 砀山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