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可躍,沈躍波
(1.慈溪市觀城中學,浙江 寧波 315315;2.慈溪市文棋小學,浙江 寧波 315314)
理論與方法探索
減負后學校體育該如何重新定位
沈可躍1,沈躍波2
(1.慈溪市觀城中學,浙江 寧波 315315;2.慈溪市文棋小學,浙江 寧波 315314)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體育卻陷于兩難的尷尬境地。值此“減負”工作開展之際,學校體育應牢牢抓住這個契機,找準突破點、切入口,重新定位,使全社會都來重視學校體育,使之占有一席之地。
減負;學校教育;學校體育;體育教師
目前,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著三多三少的現(xiàn)象,即作業(yè)多、補課多、考試多、睡眠少、體育活動少、社會實踐少。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考試科目大量擠占“副科”的教學時間。學生苦于應付頻繁的考試和大量的習題,學生個人興趣和愛好被無情剝奪,學習動力和興趣嚴重缺失,導致學生知識和“素質”的不平衡發(fā)展,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學生不堪重負導致厭學、心理扭曲甚至變態(tài)。學生“稚嫩”的肩膀何以承受“二十斤左右”書包的有形無形之重。中國學生的體質指標下降到了20年來的最低點,遠遠落后于日本和韓國,平均身高比日本人還低。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仍居高不下,近視率世界第一,超重及肥胖檢出率呈上升趨勢。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刻不容緩的大事。國家教委頒發(fā)了《關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減輕中小學過重的課業(yè)負擔的意見》,要求“不折不扣的執(zhí)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第10條指出,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嚴重損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來。要把減負落實到中小學教育的全過程,保證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的成長。還孩子一個金色的童年,更為祖國和民族的發(fā)展提供長久和堅固的保障。
2.1 學校體育被賦予的地位和功能——舉足輕重、不可或缺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校德育、智育共同組成完整的學校教育體系,是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項基本內容和基本途徑。
學校體育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掌握終身鍛煉身體的科學知識、技能和方法。陶冶學生的品德情操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為提高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和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通過體育教育的科學合理的管理,更好的推進并落實素質教育。
2.2 學校體育的現(xiàn)狀——多視角、多層面、深入淺出的分析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學校體育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體育課屬于副科,可有可無,學生上不上體育課無所謂,只要考試需要,可以隨時取消。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了提高所謂的的各種“率”,學校隨意更改教學計劃,任意縮減體育課時,初三學生體育中考后就取消了體育課,高三學生在第二學期體育課就被縮減為一節(jié),“五一”后就取消體育課;而課程表上赫然還是每周兩節(jié)課。體育課經(jīng)常被語數(shù)外主課老師所占用,這在小學、初中是司空見慣之事,尤其到了期末階段,尤其是畢業(yè)班學生。
體育教師在學校中不受重視,地位和收入得不到應有的的保障。計算課時竟然打折,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很多老師上課都基本采用“放羊式”,這給學校和社會留下了一種不好的印象,惡性循環(huán)由此開始。
學校體育教學存在著教學內容的競技化、教學過程的技術化、教學組織的一體化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化4個誤區(qū),致使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
在學校編制中,體育教師嚴重缺編,尤以小學、初中更為突出。小學體育教師往往由其他學科老師兼職。在校長眼里,體育老師可有可無,無需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系統(tǒng)教育。初中體育課往往由代課老師,一般由應屆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生但未能考取當年的教師編制,但至少還經(jīng)過4年大學的洗禮。另外,學校很少配置專職的衛(wèi)生保健員,多有體育老師兼職。
3.1 當下,“減負”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著。所謂“減負”就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擁有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學校體育應抓住這個契機,是學校體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學校體育應呈現(xiàn)教學生活化、多樣化、人性化、知識化和終身化的特征,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終身體育運動的生活方式,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最高價值,強調教育功能。學校體育應切實開啟并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因地制宜地啟動“陽光體育運動”,以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達到真正的育人育體的宗旨。
3.2 作為學校體育的執(zhí)行者,一線體育教師更應把握住“減負”這個機遇,重新給自己定位。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進而轉變教學方式。先進的教學理念要通過先進的教學方式才能體現(xiàn)出來,而教育觀念的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轉變中進行,兩者相輔相成。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迷失了方向,就會南轅北轍;方式不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檢驗的關卡。
體育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yè)投入極大的精力,工作中腳踏實地,善于在工作中找樂趣,把工作由被動應付轉為主動付出。教師在教學中應選擇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想方設法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最為重要的內驅力。只有學生對運動產(chǎn)生了興趣,才會經(jīng)常參與體育鍛煉,才能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愉悅感,從而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并使之成為一生的生活方式。
體育老師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時刻展現(xiàn)體育帶來的“美感和力量”,“現(xiàn)身說法”勝過“苦口婆心”的千言萬語,所謂言傳身教。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做終身學習者,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用人格魅力感染征服一切,提高自己的氣質和修養(yǎng)。3.3 要使學生明白,在緊張的學習間隙,適當?shù)剡M行體育活動,不僅不浪費時間,還能調節(jié)身心,提高學習效率,有助于他們以更充沛的體力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是自己更有朝氣和活力,變被動運動為主動運動。
3.4 學校體育應與家庭、社會體育一體化。為使學校體育目標更好的達成,學校體育必須向家庭和社會延伸,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以學校體育為主,以家庭、社會體育為輔的新模式。
4.1 政府要重視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增加對學校教育的投入,完善體育設施和器材的配備,提高教師的福利,使得教師能靜下心來一門心思的搞教學。
4.2 學校體育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豐富自己,壯大自己。
4.3 學校領導要一視同仁,對體育學科不輕視,要按照國家規(guī)定開足、開齊體育課,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鍛煉時間”真正落實到位;對體育老師不鄙視,做到一碗水端平,能公正公平地看待體育老師的勞動付出,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
4.4 體育老師要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讓校長刮目相看,認可你的工作,從而提高自己的地位。切不可硬碰硬,破罐子破摔,以免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教師應找準突破口,使自己的職業(yè)陽光起來。
4.5 政府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編制,按規(guī)定配好衛(wèi)生保健員。
4.6 “減負”工作要切切實實地統(tǒng)籌規(guī)劃,深入開展,整體推進,切莫一陣風。
學校體育地位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社會、家長、學校的理解、認同、配合。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通過我們體育同仁們的不懈努力,無私奉獻,那么學校體育將會占有一席之地,它的明天將會更美好。
[1] 楊慶玲.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J].體育與科學,2000(1).
[2] 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曲宗湖,楊文軒.現(xiàn)代社會與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G807.0
A
1674-151X(2011)06-10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6.053
投稿日期:2010-12-21
沈可躍(1979 ~),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高中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