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萍
(江蘇省靖江市靖城中學,江蘇 靖江 214500)
理論與方法探索
中學生健美操表現(xiàn)力探析
劉雪萍
(江蘇省靖江市靖城中學,江蘇 靖江 214500)
筆者利用獻資檢索對中國知網2001年5月~ 2011年5月10年115篇有關健美操表現(xiàn)力研究文章(著重對11篇有代表性文章)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分別對文獻中有關健美操表現(xiàn)力概念內涵、提高策略等進行了梳理,并結合中學生特點提出了幾點建議。
健美操;中學生;表現(xiàn)力;策略
健美操運動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普及率呈快速發(fā)展之勢,并且越來越多的各類健美操比賽也在校園間開展,但在比賽過程中研究者卻發(fā)現(xiàn)學生的表現(xiàn)力不是很好。換句話說,從學生的表情上看不到健美操所帶來的那種美感和那種令人愉悅的享受之情流漏。調查結果顯示,其原因是我們在健美操教學中和訓練中師生忽視了表現(xiàn)力訓練的緣故,另外地域、個人身心特征不同的區(qū)別,也導致了其表現(xiàn)力有所不同。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健美操表現(xiàn)力,這個問題就值得體育教師(教練)思考與實踐研究了。筆者試圖通過對已發(fā)表的文章分析找到中學生健美操表現(xiàn)力法提高策略與方法,目的就是讓學生從參與中獲得真正的幸福感和成功感,更加熱愛健美操這項運動。
2.1 健美操表現(xiàn)力界定
11篇文獻作者中對健美操表現(xiàn)力的界定主要有:趙永魁認為:“健美操運動員通過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抒發(fā)內在情感的能力,是內在精神氣質和外在動作表現(xiàn)的統(tǒng)一”。馮強、夏昌華認為:“它是通過身體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綜合反映內在的情感,是運動員自信心、自我陶醉、超越觀眾、感染觀眾的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邱亞君、吳麗華認為是“通過各種競技健美操的身體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綜合反映內在的情感。它是運動員自信心、自我陶醉、超越觀眾、激情感染觀眾的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鄭重、馬鴻韜、孟憲君認為:“運動員通過自身所具備的認知力、理解力、觀察力、想象力、自信心,把動作和音樂的內涵轉化為自身內在的情感,借助于身體姿態(tài)、技術動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態(tài)持續(xù)地表達出來,用以吸引和感染觀眾的一種能力”。王霖認為:“指在健美操比賽中,運動員的內在精神氣質和外在動作表現(xiàn)的統(tǒng)一,是表演藝術水平的體現(xiàn),是提高比賽成績的重要因素”。孫瑄瑄、趙麗娜、劉利、劉志認為:“人內在的情感在外部動作表現(xiàn)的形式,是人們通過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抒發(fā)內在情感的能力。而在健美操比賽中的表現(xiàn)力,是指健美操運動員通過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抒發(fā)內在情感的能力,是內在精神氣質和外在動作表現(xiàn)的統(tǒng)一”。
以上界定中我們可以看出,學者們對表現(xiàn)力的界定都要圍繞這樣4個要素展開,即運動員(表演者)、軀體動作(姿態(tài))、精神氣質和背景音樂。因此,綜合以上表述筆者對表現(xiàn)力的界定是參賽者(表演者)具備在音樂背景下以軀體動作(姿態(tài))變化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綜合能力。其表現(xiàn)力高低受多種因素干擾,內因占主導地位。
2.2 健美操表現(xiàn)力影響因素
筆者對11篇有關健美操表現(xiàn)力影響因素分析的文獻對比后認為,可以分成3類:一類以學生自身角度來分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一類是從技能角度來分的身體素質與專項素質;一類是籠統(tǒng)來分的。不管怎么分都涵蓋了參賽者(表演者)的心理特征、人文素養(yǎng)、基本形態(tài)、專項素質和動作技術規(guī)格、音樂、興趣與愛好等因素。筆者認為,中學生健美操表現(xiàn)力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心理特征、基本形態(tài)、專項素質和動作技術規(guī)格、音樂、興趣與愛好等因素。其中較為有代表的有趙永魁的“個性心理特征、基本形態(tài)因素、專項素質和動作技術規(guī)格因素、音樂因素、興趣與愛好因素等”;王霖的“氣質與性格因素、專項素質與動作規(guī)格因素、舞蹈因素、音樂因素、興趣愛好因素”; 孫瑄瑄、趙麗娜、劉利、劉志4位老師的“運動員因素(文化背景因素,氣質與性格,身體素質與專項技術素質,對音樂的理解、感受力與恰當?shù)谋磉_;心理與興趣素質因素;舞蹈因素)、教練員因素”等。
參考以上的因素分析,筆者對影響中學生健美操表現(xiàn)力的因素也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研究結果認為主要有“生活背景、個體性格特征、對動作的理解與掌握能力、偶像或明星的影響”等幾個因素。其中,生活背景因素主要包括了家庭經濟、父母職業(yè)、父母的興趣愛好等,這些將直接影響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如父母中有健美操興趣或學習過的對其影響將是推波助瀾式效果。相反,父母是農民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學生的生活背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另外,筆者也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受自己的偶像或者喜歡的明星的影響很大,在練習過程中處處都模仿。
2.3 提高健美操表現(xiàn)力的策略
在有關健美操表現(xiàn)力提高策略上多數(shù)學者比較認同從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進行內部提高并結合專項素質訓練加以提高;也有學者認為在大氛圍的營造下利用渲染效果加以培養(yǎng);也有學者強調多能力同時開始訓練,如感受力、理解力、認知力、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例如,趙永魁認為,可以“通過對個性心理特征的測試進行選材和個性傾向性的正確誘導與教育;加強身體基本形態(tài)的訓練;加強專項素質的訓練;提高動作技術完成的規(guī)格和質且;加強對音樂理解力和表現(xiàn)力的訓練;培養(yǎng)穩(wěn)定的、廣泛而專一的興趣”等方法加以提高。邱亞君、吳麗華兩位老師認為:“從基本功入手,加強美感訓練;提高動作規(guī)格,增加成套動作的形式美;完善細節(jié)動作,使成套質量得到升華;培養(yǎng)審美情趣以及音樂理解能力,提高藝術修養(yǎng)”。
基于以上的分析,結合筆者多年的健美操教學(訓練)認為,提高中學生健美操表現(xiàn)力的策略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2.3.1 對鏡面部表情練習筆者在實踐中利用對鏡進行面部表情練習,效果非常明顯。之所以加強學生面部表情練習是因為人的面部是最易看出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在表演或者比賽場上的面部表情會第一時間被場下的觀眾捕捉到。筆者的做法是在每次正式訓練前和訓練尾聲時要求學生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表情并進行1 ~ 3種表情練習,時間為2 ~ 3分鐘。同時,也可以在教學或者訓練的過程中拿出1 ~ 2分鐘時間進行表情動作練習或者組織游戲,如同學分成幾組,每組圍成一個圓圈,一名同學站在圈中做各種表情,其他(她)同學模仿。這樣做的好處既提高了表情的表現(xiàn)力也增加了學生間的友誼。在訓練進行一段時間后再觀察1 ~ 2分鐘,通過幾次的對比使其體會參與健美操后對自己的改變。
2.3.2 利用多媒體輔助提高表現(xiàn)力練習在進行健美操練習時,教師(學生)用手機或者數(shù)碼錄像機(相機)錄下學生的練習時的表現(xiàn),著重對面部及身體姿態(tài)等進行特寫。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訓練間歇或者室內課時共同欣賞并討論,實踐證明,此做法練習效果要比教師在一邊指導要好。因為,學生通過視頻的欣賞更加直觀地辨別哪里是好的,哪里存在問題需要改進,而教師一旁指導是抽象的需要學生去想象的,兩者對比孰好孰壞便非常清楚了。
2.3.3 以賽(演)代法眾所周知,健美操表現(xiàn)力有些是天生具有的素質,但有些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加以實現(xiàn)。這就需要多練習、多參與表演和比賽,通過實踐得以提高,而不是理論上的單一性提高。筆者認為,以賽代練或者以演代練是一個效果很好的提高途徑。具體做法是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內的小型比賽、年級間的比賽,也可利用班會課、校運動會的機會給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校外的比賽或者表演活動(如社區(qū)、超市慶典)等,這樣做學生會通過臺下的觀眾反饋信息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驗證與指導更加有針對性。同樣,學生通過多次參與演出或表演,逐漸提高了自身的健美操表現(xiàn)力。
3.1 結 論
通過對文獻對比分析,筆者認為目前中學生健美操表現(xiàn)力研究處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態(tài)。文獻中多是實踐性研究為主,尤其是一線教師多是經驗性的總結。中學生健美操表現(xiàn)力研究已經成為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與訓練的重點方向,其越來越來被重視。
3.2 建 議
依據(jù)教學實踐,筆者對中學生健美操表現(xiàn)力提高提出3點建議。首先,研究方向要有針對性。我們的所有提高表現(xiàn)力的研究工作都是為學生而服務的,因此就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等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其次,研究成果要多實踐、多交流。筆者認為,成果的利用價值要最大化就必須進行推廣,那么實踐與交流就是最好的途徑;最后,研究者要多總結、多思考。總結和思考是我們作為研究者不斷獲取成功的動力源泉,沒有一項研究能離開這項內容的工作。研究者要總結出研究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原因,思考其發(fā)展的未來方向,只有這樣我們的研究之路才才會更加順暢,才會有不斷的驚喜。
[1]趙永魁.影響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的若干因素探討[J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2).
[2]馮強.夏昌華.技健美操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5).
[3]邱亞君,吳麗華.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表現(xiàn)力及其培養(yǎng)[J ].體育文化導刊,2003(9).
[4]鄭重,馬鴻韜,孟憲君.關于優(yōu)秀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的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
[5]王霖.對影響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因素的探討[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6).
[6]孫瑄瑄,趙麗娜,劉利,劉志.青少年健美操訓練中表現(xiàn)力訓練初探[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
[7]李慧.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心理因素的分析[J ].四川體育科學,2006(2).
[8]陳鳳英,馮巖,龍春曉,李宏波.影響競技健美操選手藝術表現(xiàn)力的因素[J ].體育學刊,2008(12).
G831.3
A
1674-151X(2011)10-12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0.061
投稿日期:2011-06-11
劉雪萍,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