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恩
(黑龍江省地方志辦公室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陳雷和黑龍江編史修志
孟慶恩
(黑龍江省地方志辦公室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陳雷,曾任中央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中央委員,黑龍江省委副書記、黑龍江省省長。離休后,為中顧委委員,黑龍江省顧問委員會主任。
陳雷生在黑龍江,長在黑龍江,生活、戰(zhàn)斗、工作在黑龍江,他對黑龍江省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為黑龍江省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熱愛黑龍江,積極地扶植黑龍江的文化事業(yè),許多文化部門和文化設施都是在他的扶植、領導和關懷下建立起來的。
陳雷為黑龍江省編史修志鑄就了赫赫功業(yè)。我寫這篇小文章,只是想表達我對他的一片敬佩之情和深深的懷念。陳雷省長是位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有他為黨為國幾十年的革命業(yè)績?yōu)樽C。古人云:“高山景行,私所仰慕”,然仰慕者又豈獨我歟!
黑龍江省的編史修志工作一直是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修志”的原則進行的。
1979年底,黑龍江省委書記李力安提出了開展修志工作,要求各市(地)縣都要把修志工作抓起來,省志工作也要抓緊進行,同時擬成立黑龍江省志編審委員會。1980年,省委第50次常委會確定由李劍白、陳元直等負責組建省志編審委員會和地方志研究所。其后,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聯合發(fā)出了《關于地方志編纂工作的通知》。
當時黑龍江省的修志工作篳路籃縷,省志僅有一部《黑龍江志稿》,市縣志也很少。但修志人員熱情很高,亟切盼望省志編審委員會盡快成立,盼望陳雷(當時任省長)盡快出任領導全省修志工作,解決修志工作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使全省修志工作早日步入正軌。省委、省政府于1982年初成立了黑龍江省志編審委員會,陳雷任編審委員會主任,李劍白、王一倫、王光偉任副主任,委員由省委、省政府和省直各單位的領導和專家組成(后來根據省志編纂工作需要,省志編審委員會改為省志編纂委員會,委員也經過多次調整。陳雷一直任主任,退休后為名譽主任)。黑龍江省志編審委員會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領導省志的編纂和審查工作,統(tǒng)一規(guī)劃和指導全省各地和各系統(tǒng)的史志編寫工作。下設黑龍江省地方志研究所(即省地方志辦公室,簡稱省志辦)負責省志的編纂和日常工作。
陳雷對黑龍江編寫地方志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在編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說:“俗有‘盛世修志’之說,現在我們提出編寫新地方志,條件具備,恰逢良機,應該提到我們的日程上來了?!薄艾F在有中央精神和省委的部署,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省地方志編纂工作將進一步開展起來,要完成這項光榮任務,我們編纂委員會負有重要使命,做好了是功德無量的事情,是為子孫后代造福的千秋大業(yè),我們一定要盡職盡責,不辜負全省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重托?!?/p>
陳雷是位有豐富領導經驗的革命家,又是位真抓實干的領導者,他讀書時便參加了中共地下黨領導的抗日斗爭,后來投筆從戎,參加東北抗日聯軍,在血與火的戰(zhàn)斗中出生入死,在黑龍江大地上譜寫了氣壯山河的篇章。全國解放后,一直工作戰(zhàn)斗在領導第一線,在長期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指出的是,陳雷還是一位聞名全國的“詩人省長”。他的書法、詩歌已為省內外所熟知。全省修志界人士一致稱贊陳雷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陳雷在擔任省志編審委員會主任后,顯示出了突出的宏觀戰(zhàn)略決策水平,他認為修志是一項大的系統(tǒng)工程,建造系統(tǒng)工程要有系統(tǒng)思想,要搞好總體設計。1984年1月4日陳雷主持通過了《黑龍江省志編纂方案》。他認為“有一個總的布局,就有了共同目標,便于指導工作”?!熬幮抟徊渴≈炯热皇且豁椧?guī)模宏大的系統(tǒng)工程,就必須動員、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參加,修志是一項群眾性事業(yè),沒有一大批人參與是不行的”?!拔覀兏械揭愫眯拗竟ぷ?,還是要實行我們黨的老傳統(tǒng)——走群眾路線”。之后黑龍江省志總編室和市縣志指導小組先后成立,就是陳雷修志系統(tǒng)工程走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
黑龍江省志總編室于1985年9月15日成立。陳雷任總編室主任,張向凌任副主任(張向凌原為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離休后為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省顧問小組組長),他受省委、省政府委托,負責全省修志的具體指導和業(yè)務工作。省志總編室聘請省直機關離退休的一些有一定文字能力、熱心修志的老廳局長、老書記為省志副總編,分兵把口各個系統(tǒng)、各個專業(yè)志的指導和編寫。陳雷省長曾為張向凌寫詩贊揚其無私奉獻,甘心修志的精神:“花甲曾無一日閑,案頭埋首自悠然。無私奉獻平生愿,甘為龍江撰史編”。省志副總編陳守芳(原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離休后聘為省志副總編,負責省志大事記、地理志、廣播電視志等專志的編寫)在病重期間還念念不忘修志工作,在逝世前,他聽說自己負責的幾部志書都已交稿時,連聲說:“好!好!這我就放心了?!?/p>
同時,省志專業(yè)志由編寫單位的廳(局)長任編委會主任,另由一名副手管理日常修志工作。市(地)縣志都由市、縣長任編委會主任。全省修志工作形成了一個有領導帶頭的指導網絡,既實現了領導與群眾結合,又體現了修志專家與群眾相結合的格局,保證了修志工作的順利進行,也保證了志書的質量。陳雷、張向凌二位領導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以張向凌為首的副總編,有工作能力,有領導方法,有威望,在長期的修志過程中很好地貫徹執(zhí)行了陳雷的修志思想,為完成全省修志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
陳雷十分關心修志人員的隊伍建設,在多次講話中強調“逐步解決好修志機構、編制、人員職稱、生活待遇等問題,穩(wěn)定修志隊伍”。1987年省編制委員會根據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將黑龍江省志辦升格為按廳級事業(yè)單位管理,并將省直各廳局史志辦,市、縣志辦公室也作為常設機構,按事業(yè)單位管理,省志和市、縣志人員按出版系列評定職稱。同時解決了省志辦公樓和家屬住房問題。如此等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得到了全省和全國修志戰(zhàn)線人員的稱贊和好評。到1987年全省修志人員(專職、兼職、聘任)已達幾萬人。省志辦當時有研究生4人,全省有副編審職稱的30多人,編輯200多人,助理編輯130多人。到1998年,省志辦編制已達40人,其中有編審6人,副編審12人之多。
為鼓勵和調動修志人員的積極性、省志、市(地)縣志還多次舉辦修志成果展覽,優(yōu)秀志書、優(yōu)秀論文評選,每年均舉行修志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總結表彰大會。陳雷多次出席修志成果展覽會,題詞“盛世修志”等條幅,為修志先進集體和先進人個頒獎。通過抓典型、樹先進振奮了修志人員精神,鼓舞了士氣。
陳雷主持黑龍江修志工作,譽滿全國。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多次在黑龍江省召開會議,全國各地來黑龍江取經者不絕于履。黑龍江在修志中形成的“黨委領導,政府修志”的系統(tǒng)修志思想,穩(wěn)定修志隊伍建設,成立省志總編室和市縣志指導小組的經驗,得到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的高度評價,認為是高瞻遠矚之舉,要求各省參照黑龍江經驗。黑龍江省在具體修志定稿時的“四關四審”制度,以及志書出版時的“齊、清、定”要求,也得到全國和全省修志戰(zhàn)線一致贊同。1986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地方志第一次會議上,陳雷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會議,作了題為《以歷史責任感,搞好修志工作》的重要講話,介紹了黑龍江編史修志的經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黑龍江省首輪社會主義新方志,截至2003年7月,全部完成省、市、縣253部(其中省志100部,市縣志153部)志書的編纂出版任務;還出版了城市區(qū)志、專業(yè)志、部門志、地方史、行業(yè)志等1 230余部,地方史、行業(yè)史等地情資料書100余部;整理舊志39種41卷。全省搜集整理地方志資料超過20億字,彌補了黑龍江歷史上志書的空白,改變了“黑龍江歷史長,地方志少”的局面,陳雷的愿望已經實現?,F在陳雷已經離開我們四年了,但他的精神、他的業(yè)績將永遠被我們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