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之彥
(浙江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及其應用》是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yè)也開設的一門課程。一線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的時候都有明顯的感受:教程序設計課難,教非計算機專業(yè)程序設計課更是難上加難!
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由于之前從未接受過程序設計課程的訓練,在邏輯思維方面往往有一定的欠缺,很難用比較“專業(yè)”的思維思考課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時經(jīng)常會遇到兩類“問題”學生:一類是學得很認真,能聽懂,可是不會自己編寫程序,只要一動筆就錯誤百出;另一類是既聽不懂,也不會編寫,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每次上課的狀態(tài)是:不知(教師)所云。
針對上述經(jīng)常遇到的兩類學生,筆者以為在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小步子教學:程序教學必須被切分成很小的一步一步,教師不要怕步子小,一定要讓大部分的學生聽明白、跟得上,避免日后出現(xiàn)更多的“不知所云”者。
(2)即時反饋:在程序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即時反饋原則,要馬上告訴學生答案或思路的正確性,讓他們不斷檢查、修正自己的思路,從而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讓他們始終保持課堂的注意力和興趣。
(3)積極互動:在課堂上,要讓大部分人“動”起來,這種景象類似于中學時代上英語課,比如用“開火車”(一組同學一個個回答)之類的提問方法,讓同學們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隨時提問,隨時回答。這樣令學生們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tài),讓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
(4)自定步調(diào):在程序設計的關鍵內(nèi)容教學上,不要怕“慢”,慢是為了今后的“快”。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隨時調(diào)整講解進度,一定要保證大部分同學都聽懂的情況下,繼續(xù)講授下去。否則,表面看進度是跟上去了,但是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講下去可能還會返工重來。
(5)不斷激勵: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是比較強烈渴望肯定、激勵的一個群體。為了避免消極懈怠情緒,鼓勵他們向困難挑戰(zhàn),激發(fā)他們學習課程的動力,往往需要教師不斷地表揚和鼓勵,讓他們能夠不停地保持對課程的積極態(tài)度。
筆者在幾年來《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及其應用》的實際教學中,主要通過下列四個方面來實踐自己上述的教學原則。
(1)課堂講授
課堂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一定要突出重點,不僅教師明白,學生也清楚。這樣學生會感到學習思路清晰,有助于他們的復習和記憶。在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的例題講解時,一定要邊分析邊講解。特別是一拿到題目時,要帶領學生仔細讀題,告訴學生題目里的每個字都是有含義的,不能忽略它。仔細讀題,認真分析,題目讀個幾遍,解題要點就會逐漸清晰起來;然后幫助同學分析解題要點,一點一點地分析,與上課講解的理論結合起來;最后與他們一起編寫程序,邊說邊寫,簡單的可以由同學自己說出,難的可以由教師給出提示……這類例題講解一定要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直到大部分同學都真正掌握為止。切不可直接把程序代碼給他們,讓他們直接得到一個答案,分析的過程遠遠比答案重要。這樣幾個輪回下來,至少教師講過的例題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靈活一點的學生也能應付題目小小的變化了。
(2)課前復習
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往往有這樣的情況:上課還好,聽的懂,過了幾天全忘記了……其實這是由于他們沒有做好復習工作,但是這項本來應該由他們自己完成的重要工作,卻往往需要任課教師來替他們完成。既然如此,教師就要預留出每次課的課前時間,專門用于復習上節(jié)課的要點:通過程序、問題等形式,可以由同學共同回答或者單獨回答。另外對于同學們上機、作業(yè)出錯較多的問題一定要重點講解。課堂時間是寶貴的,留給它們用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上機操作
程序不是寫在紙上得來的,而是上機調(diào)試出來的。上機能力是考核程序學習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定要讓全體學生認識到這一點,上機要帶作業(yè)本、筆記本,要和上理論課一樣重視,甚至更加重視。通過獨立的上機調(diào)試,你會修正自己對語句的一些錯誤理解,會修改解題的思路,會驗證一道題目真正正確與否。
在上機操作時,每當遇到上機問題,首先要鼓勵同學自己檢查錯誤,尋求解決方法,可以從書本,從互聯(lián)網(wǎng),從旁邊同學那里尋求答案,如果仍然無法解決,一定要請教老師,不能讓它“爛在地里”,而是要刨根問底,因為這正反映了你的問題所在。教師對于學生的問題要認真解答,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修正他思路上的錯誤,一定要十分耐心。對于大部分同學的共同性的錯誤,一定要公開講解,讓大家都明白。
(4)項目作業(yè)
適度的項目作業(yè)是對一階段的學習結果的檢驗和提高,在完成項目作業(yè)時,尤其是一些比較難的項目作業(yè),可以適當考慮讓同學們分組合作完成,這既是對大家合作精神的一種培訓,也是充分考慮大家的實際情況,優(yōu)差互補。
項目作業(yè)的上機指導教師一定要悉心進行,因為每組同學問題不同,恰恰是他們思路的真實反映,一定要抓住這個契機,幫助他們分析、提高。這種反饋會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
經(jīng)過筆者不斷的實踐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只有以“實例帶理論、以項目推學習”的方式,才能比較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有了隨時檢驗所學、驗證所學的標準。使用這種方式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思,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大大提升了他們的自學能力,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是大有裨益的。
[1]劉名卓,祝智庭.自導式網(wǎng)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J].開放教育研究,2009(8):48-56.
[2]王興輝,陳向東,張際平.基于自導式學習的教學設計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3(10):27-30.
[3]孫萍,馮巧娥,胡峰俊.基于Web的階段式自導模式的應用:以Photoshop圖像處理教學網(wǎng)站為例[期刊論文].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0(8).
[4]王興輝.成人自導學習與支持系統(tǒng)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5]徐亞萍.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理論的成人教學策略探析 [期刊論文].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