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眉
攀鋼職工總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四川 攀枝花 617023
1.1 一般資料 所選205例患者均為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病人,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支炎診斷定義。其中男性138人,女性67人。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112人,其中男73人,女29人,單純型16人,喘息型96人,平均年齡54±0.5歲,病程最短3月,最長22年,平均7.8年;對照組126人,其中男90人,女36人,單純型19人,喘息型107人,平均年齡55±0.7歲,病程最短3月,最長21年,平均8.1年;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均無明顯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抗感染對癥治療,對照組進行隨機健康教育,實驗組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正規(guī)慢支炎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
1.2.1 建立患者檔案 包括該患者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體重指數(shù)、文化程度、家庭狀況、不良嗜好、發(fā)病情況、飲食運動情況、治療情況,自身重視程度。
1.2.2 加強自身教育 定期進行慢支炎專業(yè)知識學習,各護理成員分別進行講座,并邀請專業(yè)醫(yī)師參加,完善專業(yè)水平,提高自身素質(zhì),真正做到心中有數(shù)。
1.2.3 成立健康小組,分管床位,單獨教育 小組成員對所管床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個體化面對面評估病人的學習需要并制定教育計劃以滿足學習需要,針對每個患者的不同患病情況、患病時間、受教育程度、對慢支炎的了解情況、對治療的依從情況、家屬的配合等等進行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狀況,幫助病人跟從醫(yī)護人員的指示,相信醫(yī)護人員是照顧慢支炎的專家,是能夠為病人作出最適合的醫(yī)療決定的。使病人能夠跟從專家的建議,同時做好記錄,結(jié)合病人,定期討論,改善教育方式,完善教育細節(jié)。
1.2.4 定期授課 定期以群體授課方式進行健康教育。提供知識和技巧,幫助病人識別慢支炎管理的障礙,促進問題的解決和傳授技巧,以形成有效的自我護理的行為;幫助病人提高自我照顧的技能,強化他們的醫(yī)療決策能力,增強病人在治療中的自我決策和照顧的能力,從而讓病人能夠自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及方法。加強患者對慢支炎飲食、運動、自我管理、慢支炎治療等知識的認知。
1.2.5 要求家屬參與 家屬是患者的良師益友,是其生活中最親密的人。讓家屬掌握慢支炎健康知識可以更好的督促患者,讓患者更容易接受正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盡量的為患者家屬提供健康知識,希望其能夠和患者共同學習,在更好調(diào)理患者生活的基礎(chǔ)上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
1.3 評估方法 出院時對兩組進行評估,包括以答卷形式考察患者對慢支炎的認識,答卷評分大于80分為良好,60-80分為及格,低于60分為較差;對護士滿意度調(diào)查,滿意度大于80分為滿意,低于80分為不滿意;兩組平均住院日比較。
答卷調(diào)查對慢支炎認識實驗組良好63人,及格39人,較差9人,2人未答,及格率90.18%;對照組良好17人,及格67人,不及格35人,7人未答,及格率66.67%。護士滿意度實驗組滿意109人,不滿意3人,滿意度97%;對照組滿意113人,不滿意13人,滿意度90%。實驗組平均住院11天,對照組平均住院19天。兩組在對慢支炎健康知識的認知,護士滿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時間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
在醫(yī)院,病人是最終面對治療過程及承擔治療后果的人,所以他們有權(quán),也是最適合為自己的治療作出決定的人。所以,作為醫(yī)務(wù)工作者有義務(wù)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知道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最終更好的作出選擇,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配合醫(yī)療活動。從我們的調(diào)查可以看出進行正規(guī)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減少住院時間,節(jié)約醫(yī)療費用。因此,我們有必要在今后工作中堅持和完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