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午
目前,大家之所以對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都頗為不滿,主要是因為很多合作探究都是形式上的,都是在為合作探究而合作探究。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還沒有看過幾遍課文,更沒有深入到課文內容、主人公或作者心靈中去,就開始探究問題,發(fā)表獨立見解了。有些教師走得更遠,自己不深入課文、結合學生實際擬設需學生探究的問題,干脆就放羊式地讓學生去自主探究,發(fā)表獨立見解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學生探究得很牽強、淺表,甚至架空課文一通胡言亂語,像“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法”、“奧巴馬當選總統(tǒng)與當年黑人非暴力斗爭的關系”、“祥林嫂有爭取婚姻自由的權利”等,都是典型的合作探究之笑料。筆者認為,既然探究十分必要,就必須想方設法指導學生真探究、實探究、深探究,就必須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受益——在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以及健全獨立人格、創(chuàng)造品質等方面都獲得實實在在的發(fā)展和提升。為此,筆者在課文教讀過程中常布置一些課后探究作業(yè),如探究和評價瑪?shù)贍柕隆⑼跷貘P、周樸園的思想性格等。要求學生做到“三個必須”:一是必須在基本完成課文學習后進行;二是必須自主翻閱資料或到網(wǎng)上查閱資料來完成;三是必須把自己思考、探究的結果打成電子文本,完成作業(yè)之后,再發(fā)到教師郵箱。教師收到學生的電子作業(yè)后及時進行歸類梳理,而后再指導學生分組派代表發(fā)表觀點。這樣的合作探究,由于準備扎實、充分,往往是所有的同學都能夠比較深刻、全面、辯證地認識問題,都能在思想、認識、境界、素養(yǎng)等方面切實獲益。比如,筆者曾組織學生對瑪?shù)贍柕滤枷胄愿襁M行了自主探究,結果就從學生的電子作業(yè)中梳理出了這樣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1)瑪?shù)贍柕伦钪v誠信,比現(xiàn)代“楊白勞”強多了;(2)瑪?shù)贍柕旅鎸鶆諞]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擔,比現(xiàn)在的一些肇事逃逸的司機強多了;(3)瑪?shù)贍柕伦宰稹⒆詯?、自重、自強,再苦再累也要還債,就是要活出個尊嚴來,還完債才肯告訴好友;(4)瑪?shù)贍柕伦孕?、樂觀,在艱苦的還債日子里還常?;貞涀约寒斈甑妮x煌;(5)瑪?shù)贍柕虑趧?、勇敢,她不勤勞勇敢是不可能堅持到底的……更為可貴的是,各組代表發(fā)言之后,同學們不僅都深刻地認識到了虛榮心的危害,更認識到了瑪?shù)贍柕虑趧凇⒄\心、堅強、樂觀等寶貴的品格,大家都認為應該好好讀一讀《項鏈》這篇小說,應該對照瑪?shù)贍柕碌谋憩F(xiàn)深刻地反思自己,更應該在拒絕虛榮心的同時好好學習瑪?shù)贍柕碌那趧?、誠心、堅強和樂觀。
在筆者的教讀課堂上,常會呈現(xiàn)出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思辨訓練。(一般安排在課文教讀基本結束之時)如對屈原和司馬遷的人生選擇進行對比性思辨(屈原寧死不肯同流合污,司馬遷為理想隱忍茍活,誰的做法更可???),對老莊的“無為無功”思想進行引申性思辨 (老莊的無為無功思想對當今社會的人們有什么價值?),對崔鶯鶯的愛情觀進行逆向性思辯(鶯鶯母要求張生科考取得功名錯了嗎?),對瑪?shù)贍柕碌乃枷胄愿襁M行發(fā)散性思辯 (在瑪?shù)贍柕律砩夏憧吹降闹皇翘摌s嗎?)等等。在作思辨訓練之前,筆者要求學生翻閱課外書或上網(wǎng)查閱相關資料,積極做好扎實的準備,而后將自己的觀點發(fā)到教師信箱。之后,筆者將同學們的觀點分類歸組,以使課堂思辨訓練更充分、扎實、到位。例如,教讀《漁父》,課文的主旨內涵是:屈原用生命來堅守住自己的高潔之志。筆者就這個結論,啟發(fā)學生對屈原的死進行發(fā)散性思辨:屈原到底應不應該選擇死?筆者就從學生作業(yè)郵件中理出了以下一些較為突出的觀點:
(1)沒必要死,為昏庸的國君去死,是愚忠,很不值得;(2)不應該選擇死,不死還有可能寫出更偉大的作品;(3)不必去死,死了也改變不了現(xiàn)實,白死;(4)干嘛要死,獨善其身不就結了;(5)不懂得珍惜生命,好好活著才是最有價值的;(6)應該死,用死來喚醒昏聵的國君,挽救楚國的命運;(7)只能死,因為屈原已經失寵了,又得罪了那么多權貴,活著也沒啥意思了;(8)只有死,因為屈原已經徹底絕望了,連夢都被現(xiàn)實摧毀了……
之后的分組思辨訓練,準備充分、成熟,氣氛活躍、激烈,效果也很好。當下,大家都很認同討論、探究、思辨對學生學文立人的益處,但往往在教師指導、組織的環(huán)節(jié)上做得很不到位,常常是放羊式地讓學生散亂為之,致使學生的合作探究有失于浮泛、淺表、瞎說或流于形式。筆者認為,語文教師有義務抓住一個個思辨的契機,點燃學生的思辨火花,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教給學生思辨的方法。長此以往,我們也就無需擔心學生思想不深刻、思維能力不強、語言和人文素養(yǎng)不高了。而在這與課文教讀相配合的一次次思辨訓練之中,多媒體技術的合理介入還是大有可為的。為此,我們必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多媒體,讓鍵盤敲實學生的自主思辨意識,從而促進他們自主人格和聰明智慧的發(fā)育。
最后,強調幾點:一是多媒體介入語文教學必須講究靈活性;二是多媒體介入語文教學必須凸顯自主性。也就是說,必須時刻著心于有益于學生自主人格和創(chuàng)造品質的發(fā)育;三是多媒體介入語文教學必須突出互動性。這里的互動性主要指師生互動、合作。多媒體的鍵盤不能總是由教師來把著敲,不能總是教師在自主設計而學生卻在被動接受,而是要根據(jù)實際師生互動、互補、合作。如果真能解決好多媒體介入語文教學的靈活性、自主性和互動性等問題,讓鍵盤奏響學文立人的樂章,也就真的是大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