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愛玲
(山東省青州市聾啞學校)
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杜愛玲
(山東省青州市聾啞學校)
隨著課改逐年深入和作文成績在考試中的比例逐年上調,作文不能不引起許多人的重視,寫好文章永遠是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然而長期以來的“教師出題學生寫作”和“學生作文教師批閱”的做法,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嚴重脫節(jié),造成了學生怕寫作文、教師苦改作文的不良后果。
初中作文 課堂教學 語文學科
從立足文本形式,脫離學生實際的范文模寫,到以人為本,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從內容上入手,給學生一定創(chuàng)作空間。古人學文,先養(yǎng)氣。如果養(yǎng)成了浩然之氣,則“文不難而自至”了。養(yǎng)氣就是生活實踐。課堂盡可能給學生生活的多種形式,讓生活引領課堂,不無裨益。
生活是豐富無比的寶藏,其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但生活也是松散無章的。課堂關注的是生活中的焦點。關注學生切近的生活。讓學生學會觀察??梢栽O置一個敏感的話題,如理解。結合口語交際的形式,在活躍的氣氛中豐富了表達能力也使寫作有了著眼點。而創(chuàng)作由此生發(fā)開來,寫出學生對于生活中人際交往的感悟。而對于文體的學習可以由評改課中適當側重來完成。淡化文體教學也符合大綱的要求,同時符合學生感性認知較靈敏的特點。
學生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可以在寫作課堂模擬生活場景,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給他們直觀的震懾。小品、視頻或課本劇,以及教師精心設計的意外“戲”。作為寫作的元素可以想象會起到怎樣的效果。平時溫文爾雅的你在作文課上因學生做小動作大發(fā)雷霆,該生由頂撞了你出言不遜。學生或忿忿不平,或左右為難時,你拋出作文題目“脾氣”。此可謂不憤不啟。學生寫作自然手到擒來。若說也會產(chǎn)生千篇一律的情況,因為材料是同樣的。模擬只作為點燃思維的燭??勺寣W生適當聯(lián)想生活中的種種,題材寬了自然文章活了。
要從生活中有效地汲取活潑潑的寫作材料,必須身人生活,心人生活,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感受,使所接觸到的自然景物和社會生活中的人與事入腦入心。評判生活在先,揮毫揚墨在后。讓作文課堂成為辯論課。讓辯論成為寫作的開始。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深刻。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想得通透才寫得應手。前人質勝于文,質在文先就是這個原故。
作文課堂關注共性并不是真正關注學生。面向個體是選擇的方向。作文的獨特性是生命。獨創(chuàng)性離不開學生的自我展現(xiàn)。使生活更貼近學生。從群體中走出,以學生自我為著眼點才是生活化的取向。
優(yōu)秀作文各有各的優(yōu)勢,因材施教,優(yōu)勢互補,是作文之道。評講作文不能只關注某一個訓練文體,對于出格的學生大加責難,或無動于衷是不對的。寫記敘文,他卻抒情。寫議論文又生出記敘。無傷大雅。應看他寫出的文章有無可取之處。
作文指導應從個性特征出發(fā),面對不同學生給出不同寫作方案。有人長于抒情,有人長于敘事,有人長于描摹。先揚長避短。使他們寫作的特點更突出,更扎實。然后再有十八般兵器樣樣通的奢求。使寫作教學層次分明,又漸趨一致。
有興趣的寫作只能是一條死胡同。興趣在于個體創(chuàng)作熱情的有效激發(fā)。有了個性在關注就有了個體的自覺。寫作的老大難問題得以緩解。學生作文寫出自我,教師指導肯定自我。這樣自己對于自我的認知,對于自己生活的把握就更確實,更細膩了。作文自然也寫得更確實、細膩了。
一篇好的文章,不僅在思想上能給人深刻的啟迪,在語言表達上也給初學者以熏陶。因而在學課文內容的同時,也可作一些課外寫作的延伸練習。這種訓練是在造句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他符合現(xiàn)代新課改的理念,課堂內涵得到了豐富,同時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形成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主要原則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部分到整體,有利于語文基本功的訓練,并能調動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
一氣呵成的好文章雖有但畢竟為數(shù)不多,一篇優(yōu)秀的好作文總少不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復琢磨與修改。那么,學生的作文修改需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自我修改作文的過程既是一種糾錯和思維成型的心智活動,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并能使學生在不斷獲得有關信息的反饋中最終達到對某項技能的掌握。
怎樣指導學生自我修改作文觀?首先,教師應提高學生的認識,使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作文的自我修改對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可行。改變學生修改作文是為老師服務的錯誤心理,變?yōu)槔蠋煾淖魑臑闉樽约焊淖魑模儽粍拥馗臑橹鲃拥馗?。其次,教給學生常用的修改符號及用法。再次,讓學生明白修改的標準,使學生的修改有的放失而不是無從下手;同時要制訂評分細則,評分細則還應因文體不同,寫作對象不同,而在具體要求有所變化。從而使學生的自我評分與定級有章可循,這樣,學生的修改與評分更具準確性與權威性。最后,老師要教給學生修改的具體步驟:第一步,初讀細改,從文章的字、詞、句及標點符號,文章的格式方面入手;第二步,再讀精改,可從文章的選材,中心、結構方面入手;第三步,瀏覽潤色,可從文章的語言、表達方式入手。
學生的自改作文雖然可以初步彌補作文時的諸多缺憾,但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不盡相同,自改作文時往往把自己作文中一些不足之處仍視為珍品不愿刪去,這就要求學生作文的修改不僅需要自我修改還需要學生在全班交換互改以彌補自改的不足。首先,組建學生作文互改小組,組成作文工改小組的成員的寫作水平應注意多層次性。其次,明確修改標準,制訂評分細則,讓學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后,教師指導學生的修改工作。一開始,教師可利用投影、幻燈等現(xiàn)代教學工具給學生示范怎樣修改,讓學生學著來,然后,慢慢地放開讓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修改作文除了可采用學生自改、全班互改兩種方法外,還可充分發(fā)揮群體的優(yōu)勢,采用分組討論法。幾個學生三個一群五個一伙,一起讀,一起找毛病;再互相討論,確定怎樣修改;最后,大家一起來給作文下評語。這樣,群議群策,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學生作文的修改還可采用在老師指導下,全班集體修改,從而體現(xiàn)師生互動性,被選中集體修改的作文應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好不用本班學生的作文,以避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在指導全班學生集體修改作文時,既要起到“導”與“引”的作用,在怎樣改好作文上起好引路人的作用,又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使學生敢于發(fā)言,勇于發(fā)言,從而在“老師指導,學生參與”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改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