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王素紅
精神科對患者進行保護約束是一件經(jīng)常性的工作。特別是躁狂發(fā)作因癥狀所致,??沙霈F(xiàn)嚴重的興奮躁動、沖動傷人毀物、不配和護理、逃走等危害行為。為了確保患者生命安全.在護理過程中,經(jīng)常采取約束用具的方法來保護患者,防范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約束保護術是一項規(guī)范的精神科特殊護理操作技術,不是一種簡單的捆綁技術,包含著一定的醫(yī)療風險[1]。但在實際護理過程中,由于對保護約束患者沒有進行有效夠通,健康教育不到位,約束技術不當?shù)纫幌盗械脑蚨鴮е掳l(fā)生不良事件,為了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及對保護約束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我科對躁狂發(fā)作患者約束進行人性化護理,取得良好效果,特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搜集我科室在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住院的53例躁狂發(fā)作患者的病歷。男53例,年齡20~30歲。發(fā)作期間出現(xiàn)妄想癥狀的有38例,出現(xiàn)幻聽癥狀的8例,未出現(xiàn)幻覺、妄想的有7例。合并癥:骨折2例。診斷均符合CCMD-3關于情感障礙中的躁狂發(fā)作的診斷標準。
1.2 方法 對躁狂發(fā)作的患者進行約束前給予解釋,約束中進行觀察與記錄,約束后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
對約束躁狂發(fā)作的患者進行分析,有17位患者認為再約束時護理人員沒有對其進行合理的解釋,約占被約束患者的32.7%,有20位患者認為約束時間過長,約占被約束患者的37.7%,有35位患者認為約束的方法不妥,被約束時體位不舒適,約占被約束患者的66.4%,有45位患者認為尊嚴受到侵犯,約占被約束患者的84.9%。研究表明,通過對約束躁狂發(fā)作患者的評估,以及培訓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觀察、溝通,并通過對患者約束方法的改良可減少患者對約束行為的不滿。
3.1 采取多種護理方式日常護理工作面對著患者的興奮、沖動、傷人,首先應評估患者引起興奮、沖動的原因,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如:反復勸說陪伴患者,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滿足患者的一些要求,如適當推遲治療時間,讓其打電話、吸煙等等,也可請家人陪伴,適當隔離等,避免采用單一的保護性約束方法,以減少保護患者的次數(shù)。
3.2 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對待確實需要實施保護性約束的患者,在約束時工作人員態(tài)度要和藹,向患者及家屬充分解釋約束的目的和必要性。對待精神癥狀突出的患者過多的解釋勸說可能起不到效果,但在患者被保護后,護士在護理行為上要體現(xiàn)出對患者的關心,如將其衣服整理舒適,問其是否要飲水,協(xié)助蓋好被了,每次觀察時要到患者床前詢問需求,不讓患者感到被保護是在遭到懲罰,使患者消除恐懼和敵對心理。在執(zhí)行保護性護理操作中避免對其他患者造成負性影響,病房中保留一間隔離或保護性約束用的房間,避開其他患者進行此項操作。對患者提出的質疑要給予及時解答,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3 對躁狂發(fā)作的患者的約束方法盡可能的使用單肢約束或雙上肢約束盡可能的保留患者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動體位,避免壓瘡的發(fā)生.此方法也更利于患者接受,避免患者被約束在床時因體位不舒適而發(fā)生反復拽拉、摩擦造成患者約束部位皮膚受損。
3.4 盡可能短的時間約束最大限度的的維護患者自尊.防止遭到其他患者的報復傷害,多注意觀察四肢血液循環(huán)情況,需要時喂水喂飯,協(xié)助大小便,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無皺褶,鼓勵患者配合治療護理。患者安靜后及時解除約束,保護器具及時收好,教會患者如何與他人相處,學會控制情緒,尋求緩解壓力的方法。另外,在這個患者維權意識大大提高的年代,在順應舉證倒置的同時也要利用法律保護自我。參照流程規(guī)范化、合理化從事醫(yī)療活動,可以真實、準確地記錄約束患者的全過程,為自己的護理行為留下文字依據(jù)。即使遇到醫(yī)療糾紛也有據(jù)可依,有章可循[2]。
躁狂發(fā)作的患者發(fā)生暴力行為較為常見,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難點;而保護性約束作為精神科的一項技術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它給患者帶來的傷害以及護理工作的不利也深深的困擾著臨床工作者,我們面臨的是不斷完善使用規(guī)范以及改良技術,從而提高我們的護理質量促進精神科護理的發(fā)展。
[1]高玉霞.對住院精神患者約束保護及相關問題的探討,2006,10(7):660-661.
[2]石惠珍.對精神病患者實施約束中潛在問題的思考,2003,18(1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