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61 天津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 張金剛)
張世泰:河北順德府 (治所在今邢臺市) 人,清舉人。
七里海
渠梁①自昔夸雄封,西南巨浸②天蒙蒙。
七十二沽各盤繞,逶迤③地脈相連通。
青龍灣接筐兒港,匯此七時何奔潀④。
上游后海注曲里,尾閭⑤宣泄量則充。
梁城久已號澤國,旱澇歲至煩人功。
詎知此地極渟滀⑥,敷施翕受⑦如虛衷。
稱名雖小利自溥,應(yīng)悟大澤神包容。
涵虛滉漾⑧渺莫測,波光一碧上下同。
滄溟渤澥⑨肆汪濊,覽此汩汩⑩搖心胸。
望洋取次(11)發(fā)浩嘆,掀波激浪翻魚龍。
有時風(fēng)雨老蛟泣,光怪(12)往往驚兒童。
帆檣(13)出沒等飛鳥,咫尺萬里排長風(fēng)。
八門五河亦奚有,寧沽淮淀分西東。
我來訪古到海岸,傳說尚足駭愚蒙。
當時春夏盛霖雨,平川曲港皆朝宗(14)。
茫茫委注盡寥廓,水天蕩漾(15)浮青空。
邇來廢興三百載,欲尋遺跡將安從?
桑田斥鹵幾遷徒,毋乃(16)近利歸老農(nóng)。
(1987年版《寧河縣志譯注·題詠》卷之十四)
[注解]
①渠梁:寧河縣的古稱。五代時劉仁恭在此地稱梁王,梁城即現(xiàn)在的寧河鎮(zhèn)所在地。
②巨浸:就是很大的一片水域。
③逶迤:音wēi yí。彎曲延續(xù)不斷的樣子。地脈:地下水,像人身的血脈一樣,故稱地脈。
④奔潀:潀,音cóng小水流入大水叫潀,奔潀就是小水奔流入大水。
⑤尾閭:指百川下游,水聚之處,引申為水往下流的歸向。
⑥渟滀:音 tíng chù,水匯聚處。
⑦ 敷施翕受:翕音 xī。敷,分布。翕,合聚?!胺笫馐堋币昃褪撬植际┬械氖挛锊还芏嗌俣寄芙邮?。 《書·臬陶漠》:“翕受敷施”。
⑧涵虛滉漾:涵容太虛(太虛指空間);滉漾指大水浮動。引申就是水連天一望無邊在浮動。
⑨滄溟渤澥:指大海而言。汪濊wèi,水深的樣子。
⑩汩汩:音gǔ。水流的波浪聲。
(11)取次:隨便的意思。
(12)光怪:光象怪異。
(13)帆檣:帆;船帆。 檣;船桅。
(14)皆朝宗:百川流歸于海叫“朝宗”。
(15)蕩漾:水在浮動。
(16)毋乃: 豈不。
補注:
①八門五河:八門即八門城(今屬寶坻區(qū)八門城鎮(zhèn))。五河為七里海的五條引河,即罾河、南河、金鐘河、寧車沽西引河、寧車沽西引河一道,是蓄排水的主要河道。
關(guān)上謀:南海人,舉人。
寧沽樵影①
腰鐮各一肩,歷歷②望中懸。
草木荒原外,羊牛落照③邊。
跡堪漁父伍,景作畫圖看。
幾曲歸途晚,微茫入暮煙④。
(1987年版《寧河縣志譯注·題詠》卷之十四)
《寧河縣志譯注》注
①寧沽樵影:《寧河縣志譯注·勝景凡八》卷之二:“縣城西南面有寧車沽,周圍數(shù)十里,地堿不能耕種,只生叢蘆蔓草。雨后,野草茂密,天津與寧河(兩個縣),炊火都依賴它。村中樵夫,四方出動割刈。到了下晚,太陽斜照時,又相互傳呼回家。身短影長的人,連續(xù)于田野中間,不知道執(zhí)斧戴笠的樵夫們,有幾千萬了?!?/p>
②歷歷:很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
③落照:太陽西落斜照。
④微茫:不十分清楚。暮煙:傍晚各家做飯的炊煙。
劉潛:字一飛,又字東籬。寧河人。乾隆十七年(1752)領(lǐng)鄉(xiāng)薦,三十一年(1766)揀選分發(fā)江南,署高浮縣,后解任歸,依靠教書謀生。卒于鄉(xiāng)。
寧沽樵影
邑南地僻滿藦蕪①,好趁生涯作本圖②。
雨笠隨身依浦溆③,霜鐮④著手話樵蘇。
平原早結(jié)成三五,返照歸途乍有無。
指點前村運水闊,斜陽隊里自飛芻⑤。
(乾隆刊本《寧河縣志·題詠》)
[注解]
①蕪:香草。
②好趁生涯作本圖:好趁:可以利用的好地方。生涯:從事某種職業(yè)或活動的生活。本:根本,基本。圖:謀求,圖謀。全句詩意為,這里是圖謀生活的好地方。
③浦溆:浦: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方。溆:水邊。
④霜鐮:割草的鐮锃明瓦亮。樵蘇:打柴、割草?!妒酚洝肪哦哦痘搓幒顐鳌罚骸俺悸勄Ю镳伡Z,士有饑色。樵蘇后爨,師不宿飽?!薄都狻芬稘h書音義》:“蕉:取薪也;蘇:取草也”。
⑤飛芻:飛:疾速、快的意思。芻:喂牲口的飼草,飛芻引自《漢書》六四《主父偃傳》:“又使天下飛芻轉(zhuǎn)粟,……?!痹娨鉃椋禾焐淹砀畈萑吮称鸩堇菜倩丶?。
邵蘭譜:寧河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貢, 曾官廣平府訓(xùn)導(dǎo),四川忠州梁山縣知縣。
寧沽樵影
不共青山入畫圖,長林①差足給樵蘇。
斧斤②尋削聲相應(yīng),蓑笠橫斜影不孤。
草色芊綿③翻落照,柴門迢遞④認歸途。
就中豈少行歌樂,養(yǎng)拙安貧計未迂⑤。
(乾隆刊本《寧河縣志·題詠》)
[注解]
①長林:很多灌木叢林。差:選擇。《詩·小雅·吉曰》:“吉曰庚午,既差我馬”。毛享注 “差,擇也”。差足,意謂足夠選擇。樵蘇:見前詩注解。
②斧斤:斧子?!痘茨献印ふf林》質(zhì)的張而弓矢集,林木茂而斧斤入。
③芊綿:草木茂密繁盛。翻:反而,副詞。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四:《臥疾窮愁》詩:“有菊翻無酒,無弦則有琴”。
④迢遞:遠貌?!段倪x》嵇叔夜(康)《琴賦》:“指蒼梧之迢遞,臨廻江之威夷”。
⑤養(yǎng)拙句:養(yǎng)拙:猶寧拙。即安於愚拙而不取巧。晉陶潛《陶淵明集》二《歸園田居》詩之一,“開荒南里野際,守拙歸園田”。迂:迂腐低下,喻勤于打柴割,不計較事業(yè)。卑下。
余炳:諸暨(今屬浙江省)人,舉人。
寧沽樵影
蒹老蒼蒼日,樵歸處處村。
行歌喧晚景,散影集平①原。
披拂②風(fēng)初度,參差③日欲昏。
遙看沽十里,月色映柴門。
(1987年版《寧河縣志譯注·題詠》卷之十四)
《寧河縣志譯注》注
①平:平闊的原野。
②披拂:吹動的意思。漢·王褒《責(zé)髯奴文》:“因風(fēng)披拂,隨風(fēng)飄飄。”
③ 參差:(音 cēn cī)不齊的樣子。 《詩·周南·關(guān)睢》: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崔鶴儀:寧河人,乾隆丙子(1756)廩貢,任 永府府學(xué)訓(xùn)導(dǎo)。
江口漁歌①
蘆花江上利源多,兩岸人家盡笠蓑。
一片榔鳴②云外響,幾回漁唱水涯過。
波涵極浦紋如織。網(wǎng)曬斜陽密如羅。
小艇乘船隨上下,前溪又起月明歌。
(1987年版《寧河縣志譯注·勝景凡八》卷之二圖形詩)
《寧河縣志譯注》注
①江口漁歌:《寧河縣志譯注·勝景凡八》卷之二:“江口洼為寧寶分界之處。凡豐潤之還鄉(xiāng),寶坻之八門城等河,俱近此歸入薊運。水道曲折,回互漩渦,漁者多萃于此。柳絮春風(fēng),荻花秋月,鳴榔制網(wǎng),欸乃興歌,不減江南風(fēng)景?!?/p>
②榔鳴:擊打船弦的響聲。
邵蘭譜:寧河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貢, 曾官廣平府訓(xùn)導(dǎo),四川忠州梁山縣知縣。
江口漁歌
千頃波濤一葉舟,隨波上下自夷猶①。
投竿寄盡煙霞傲②,對酒歌殘?zhí)J荻秋。
只此生涯朝復(fù)幕,無邊清興唱還酬③。
沿流日暮江風(fēng)起,隔浦吹來笛韻幽。
(乾隆刊本《寧河縣志》)
[注解]
①夷猶:悠閑自得貌。
②寄:寄托。傲:驕傲。
③還酬:回報。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