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 陳迎雪
(福建師范大學 教務處,福建 福州 350108)
從誠信教育的角度談高校考風建設
吳勇1陳迎雪2
(福建師范大學 教務處,福建 福州 350108)
考風建設是高??沙掷m(xù)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優(yōu)良的考風有利于學校教育事業(yè)長久健康的發(fā)展,然而當前考風不正的現(xiàn)象在高校比比皆是,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大學生誠信的缺失。本文在研究了高??硷L的含義及高校考風不正特點的基礎上,從社會、高校和大學生個體三方面對高校考風不正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從誠信教育這一角度出發(fā),提出了通過加強誠信道德教育、加大誠信應考宣傳力度、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發(fā)揮教師的示范作用以及加大不誠信行為的處置力度五措施來加強高校的考風建設。
誠信教育;考風建設;高校;大學生
考風是一所院校的聲譽之本和無形資產。優(yōu)良的考風有助于培植優(yōu)良的校風,也有利于優(yōu)秀人才的脫穎而出。然而,令人擔憂的是,考風不正的問題在當今的高校中屢見不鮮,考試違紀、作弊現(xiàn)象已成為大學生中一種由來已久的社會陋習,嚴重挑釁著考試公平與公正的社會原則,影響和決定著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拷問著高校的辦學水平。如何有效地根除考風不正的問題仍然是擺在高校面前的一個熱門話題。目前各高校為解決考風不正問題采取了諸如加強考場紀律教育,改進考試方式,實行教、考分離,強化考務管理,改善教育評價體系等多種舉措,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學生作弊,但是這只是治了標卻并未治本。思想認識是良好考風形成的關鍵,只有使學生在考試中自覺遵守考場紀律、不愿作弊、不想作弊才能真正杜絕考風不正的問題??荚囎鞅鬃犯菰淳褪菍W生誠信品質的缺失,因此,學校應通過誠信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意識和自主、自律的考試態(tài)度,從源頭上扼殺學生考試作弊、違紀的念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硷L不正的問題。
考風,就高校而言,即在學校組織的各種考試、考查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風氣 。[1]它是學校風氣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評價教學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考風建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當前高??硷L不正的現(xiàn)象愈演愈烈,并呈現(xiàn)出幾個特點:第一,普遍性。考試作弊、違紀等考風不正現(xiàn)象已不是個別高校的問題,而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據(jù)河南某大學調查統(tǒng)計得知,該??傮w作弊率約38%。通過向重慶一般本科高校隨機發(fā)放調查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69份,有效率為96.1%,該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理、工科生作弊率為66.7%,經、管、文科生作弊為43.1%。[2]由此可見,高??硷L不正的現(xiàn)象已屬普遍。第二,聯(lián)系性??硷L不正必然要給優(yōu)良校風和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帶來很大的影響??硷L、校風和學風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依存。解決考風不正的問題,可以考慮從完善學校校風和學風的角度來進行。
從表面上看,考試作弊是一種校園現(xiàn)象,但深層追究,它其實是一種社會行為,是社會不正之風在校園不斷蔓延的結果。“知識無用論”,“一切向錢看”,“關系至上”等一些不健康的社會風氣漸漸侵蝕圣潔的校園,特別是在大學生的就業(yè)擇業(yè)過程中,有些學習不怎樣的學生依靠某些特殊關系找到了較好的工作,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容易扭曲個別學生的道德觀念,動搖了其價值取向、是非標準。更有甚者,一些學生認為自己只不過是考試作弊,與社會上那些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小題大做。因此考試作弊也被作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正確”選擇。同時,中國傳統(tǒng)上“人情大于王法”,“法不外乎人情”,“法不責眾”等錯誤的社會風氣也導致一些監(jiān)考人員“不得不”為作弊者提供方便,或者自己卷入其中。[3]種種的不良社會習氣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影響了高校良好考風的創(chuàng)建。
2.2.1 現(xiàn)行的評價體系歸因
高?,F(xiàn)行的教育評價體系只重考試的結果,不重學習的過程;只重分數(shù),不重能力;只重期末考試成績,而不管平時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這種唯分數(shù)論英雄的社會評價體系嚴重束縛著人們的思維,導致學校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和衡量學生學習好壞、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硬指標和重要參考依據(jù),致使我們的考試方式、考試內容、考試形式等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學生評獎評優(yōu)要看分數(shù),當學生干部要看分數(shù),入黨考察要看分數(shù),畢業(yè)求職還要看分數(shù),這種把考試分數(shù)看得高于一切的評價方式,必然會引起學生對分數(shù)的極度重視,這無形之中使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導致學生不惜采取作弊的方式以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
2.2.2 高校教師方面歸因
有些教師上課只注重傳授文化知識,忽視了道德教育,對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更是少的可憐;有些教師對教學不認真負責,上課懶懶散散,根本就不關心學生有沒有來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課和完成作業(yè),這種情況容易造成學生思想松懈,學習隨心所欲,對作業(yè)應付了是,遇到考試,為順利通關,只好采取作弊手段。
盡管各高校對考試都有一整套的考試管理制度,如《考場規(guī)則》、《監(jiān)考須知》、《考試違規(guī)處罰條例》等,然而執(zhí)行起來卻大打折扣,有的教師監(jiān)考松散,“執(zhí)法不嚴”、“手下留情”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學生作弊一旦處理起來是相當嚴格的,嚴重的甚至會受到開除的處分,對學生前途的影響較大,故部分老師基于不正確的“同情心”,即使發(fā)現(xiàn)作弊,也僅是當時進行制止[4]或睜只眼閉只眼,視而不見,心慈手軟,這為學生作弊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一些教師與學生私交甚好,擔心嚴格執(zhí)行考試紀律會損害彼此之間的關系,于是對學生作弊熟視無睹、無動于衷,久而久之學生亦會越來越不顧忌,作弊嚴懲這條“高壓線”形同虛設。
2.2.3 高??荚囍贫葰w因
考試一般被高校用來考查教師的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考試制度本身并非完美無缺,這直接導致考試的檢驗效果存在一定的缺陷??荚噧热萆?,有些教師為了圖省事,在命題的時候缺少變通,出了很多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具有思考意義的內容較少,甚至給出考試的重點內容,給學生作弊提供了可乘之機??荚嚪绞缴?,“重考試、輕考查”,“重期末、輕平時”,平時對學生要求不高,期末考試一卷定乾坤;不分課程主次,一律采用期末考試,使學生平時松松垮垮,期末窮于應付。在考試形式上,“重筆試、輕口試”;“重閉卷,輕其他”,不分課程性質、特點,采用單一的閉卷、筆試的考試形式。[5]高??荚囍贫鹊奶攸c客觀上給學生作弊提供了機會和可能。
2.3.1 是非觀與道德觀有欠缺
從小家庭、學校對大學生包辦過多、過細,導致他們對人生觀、價值觀缺乏思考,對是非、對錯不加分析,那些因作弊而通過考試甚至獲得高成績的學生甚至被認為是“有能耐”“有本事”,大家并不以作弊這樣一種不勞而獲的行為為恥卻反以為榮??荚囎鞅渍咦陨碇饔^上沒有樹立社會主義的榮辱觀和價值觀,平時不用功,學習不扎實,考試時便缺乏信心,手忙腳亂,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
2.3.2 學習目標和人生目的不明確
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后,以為萬事大吉,可以“歇歇腳”了,開始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他們對于自己為何讀大學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長遠的人生規(guī)劃,失去了學習目標,他們思考的不是怎樣努力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以便成為社會有用之才,而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得過且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沒有目標和動力的狀態(tài)下,學習自然成為這部分學生的負擔。到了期末考試或其他考試中,為了能在考場上蒙混過關,只能采取作弊這一“良策”。
2.3.3 僥幸心理作祟
幾乎每個學生都知道考試作弊被抓到的嚴重后果。高校對考試作弊者采取勒令退學、留校察看、記過處分或取消學位等嚴厲處罰措施,但部分大學生仍“以身試法”,是因為很多學生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不會那么倒霉被抓現(xiàn)行。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那些平時不用功、不認真學習的學生,考試靠作弊品嘗到“甜頭”,就容易出現(xiàn)心里失衡,產生“不作弊就吃虧”的畸形心理,為此也萌發(fā)了作弊的念頭,明知作弊不對,但抱著僥幸成功的心理,一念之差也跟著作弊。
2.3.4 學習動機功利化
部分學生對大學所開設的課程進行選擇性的學習,只用心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或有利于個體就業(yè)的課程,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采取馬虎應付,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考試時難免會發(fā)生作弊現(xiàn)象。此外,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與個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學生的畢業(yè)就業(yè)、入黨及各種各樣的評獎評優(yōu)等都與考試成績直接掛鉤。因此,能否順利通過考試,能否取得好成績,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而要通過考試或取得好成績,離不開學生的刻苦鉆研和辛勤努力。一些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學生為了獲得高分往往想盡各種方法在考試中作弊。而對于那些平時刻苦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為了不吃虧,也會不知不覺地參與作弊。
“人無信不立”??硷L的建設離不開誠信道德教育,第一,高??赏ㄟ^開展講座、圖片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誠信道德教育,讓誠信深入人心,讓學生明白,誠信乃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也,促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考試觀。第二,在校園內強化誠信光榮、作弊可恥的觀念,形成誠信者受尊重,作弊者受冷眼的文化氛圍,使每個學生從思想上筑起誠信的大墻,消除作弊的動機,防范于未然,使神圣的考場真正成為平等競爭的“賽場”。第三,在高校積極倡導和推進誠信考試,讓學生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在無監(jiān)考老師的情況下,讓學生用自己的人格承諾,用自己的良知監(jiān)督,從他律過渡到自律,自覺踐行誠信考試諾言,從而形成清清白白的考風。通過采取無人監(jiān)考的方式,客觀上提高了學生的自控能力、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端正考風。最后,對考試作弊的學生不要一棍子打死,而應找學生談心,弄清其作弊原因,找準誠信教育的切入點,幫助學生充分認清考試作弊的危害性,提升學生的道德閾值,最終實現(xiàn)與考試作弊的揮手告別。
首先,在“兩課”教學、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會、團日活動中增強、融入和滲透誠信教育,提倡“誠信考試、誠信做人”的風尚,在全校形成“以公平競爭為榮,以考試作弊為恥”的觀念,營造積極健康的誠信教育氛圍。其次,在考試前夕加強學生誠信應考的宣傳教育。安排一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考試作弊的危害性教育,明確提出誠信應考的要求,讓學生充分了解考試作弊的相關處罰規(guī)定,提高考生遵紀守法意識。利用校園廣播、校園網、宣傳櫥窗、標語條幅、校報、學生報刊等輿論宣傳陣地,加大誠信教育宣傳力度,營造輿論聲勢,廣泛宣傳誠信應考的重要性和嚴肅性,樹立人人講誠信、事事守誠信的校園文明新風。要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學生的誠信教育活動在校園內弘揚新風正氣,鞭撻歪風邪氣,營造對于作弊行為象“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輿論氛圍,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誠信應考的要求,通過認真學習積極應考,力求杜絕作弊行為發(fā)生。
在高校中,應設立大學生的誠信個人檔案,并建立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庫管理查詢系統(tǒng),從新生入學開始,為其建立學生誠信個人檔案,讓大學生充分了解誠信對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誠信檔案應按實際情況記錄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種表現(xiàn),特別要記錄學生突出的誠信行為和明顯的失信行為。誠信檔案一方面可作為學生評獎評優(yōu)、畢業(yè)就業(yè)、入黨、困難補助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另一方面,也便于用人單位查詢核實相關情況,為誠實守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和競爭機會。誠信檔案能有效制約學生的不誠信行為,加大不誠信者的“成本”,為大學生建立誠信檔案,就猶如給大學生們頭上套一個無形的緊箍咒,客觀上也會讓學生們明白誠信的重要性。
全國首個大學生 “誠信檔案”公共平臺于今年3月17日在北京建立。據(jù)悉,開通當天,申請建立“誠信檔案”的院校已達到50家,學生人數(shù)突破10萬人,這50家院校的學生將會優(yōu)先享受到誠信檔案帶來的好處。[6]天津師大在開展誠信教育中探索形成的“大學生誠信評價體系”量化考核標準,將學生信譽度分為四個等級,不同信譽度的學生享受不同“待遇”,[7]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此外,在學生畢業(yè)時,學生的誠信檔案隨人事檔案一起移交給用人單位,將學生的信用記錄延伸到社會,使其意識到誠信對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極端重要性,有助于他們自覺地樹立誠信目標,增強誠信意識,培養(yǎng)誠信的良好習慣,自覺地維護自己的良好信譽,并將誠信落實到日常行動中。在此基礎上,對違反誠信的行為予以懲罰,使之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大學生誠信檔案是大學生的“第二身份證”,也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是培養(yǎng)大學生誠信品質的一個行之有效、值得大力提倡的策略。
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一方面應當是學識淵博的人,另一方面應當是無上誠實的人?!盵8]因此,教師不僅僅是學術大師,更應是做人的楷模。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最有效的模范,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9]。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誠信品格的形成有著耳濡目染、“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影響,應充分發(fā)揮好廣大教師在考風建設中的言傳身教和積極引導作用。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高校教職工應不斷改進師德建設,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有諾必踐。在教師當中樹立“重信譽、講信用”的榜樣,從而影響和激勵更多的學生向他們學習。另外,除了充分發(fā)揮好高校各門課程的教學功效外,高校教師還應好好把握“兩課”教學的優(yōu)勢作用。應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合理地設計“兩課”的教學內容。在高校的“兩課”教學中除了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外,還應突出誠信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樹立誠實的品行,自覺塑造誠信人格,從而減輕或消除學生在考試時的作弊心理。在考試方面,教師應多花點心思,考試內容上多些具有思考意義的,考試方式和考試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充分考核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能真正地學到知識并懂得如何具體的應用。教師要真正做到誠信為人,誠信施教,文明施教,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感化學生、影響學生,做誠信為人的楷模。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高校應通過制定一套嚴格的違規(guī)懲罰制度對學生的行為形成一定的控制力和約束力。在貫徹防重于治的原則下嚴格按照有關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對違規(guī)學生從嚴處理,無論是什么樣的人都不能例外,不能對一些有“關系”,走后門的學生“開綠燈”或從輕發(fā)落或姑息遷就,否則對考風的建設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功虧一簣。這樣失信者才會無機可乘、無空可鉆,也才能達到殺一儆百的作用,也只有這樣各種規(guī)則和規(guī)范的約束和震懾作用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才能對其他學生起到警示和教育雙重作用。因此,只有“嚴打”不誠信行為,嚴懲那些“以身試法者”,讓不誠信者付出代價,才能把不誠信行為扼殺在搖籃里,從根源上杜絕不誠信行為的發(fā)生。
[1]石正義,王德芳.論考風建設與大學生誠信教育[J].咸寧學院學報學報,2004,27(4).
[2]張韓笑.試論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下考風現(xiàn)狀及對策[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3]曲慧,李佳靜.關于優(yōu)化高校考風的分析與對策[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08,29(1):73-75.
[4]劉江兵.高校學生考試作弊成因及對策[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9,31(2):59-61.
[5]王秦輝.綜合治理考風考紀 加強高校學風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42(2):137-138.
[6]全國首個大學生“誠信檔案”公共平臺建立[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4161949.htm l,2011-03-16.
[7]張亮.治理考試作弊 促進誠信考試[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86-87.
[8]劉一楠.從考試作弊現(xiàn)象看高校誠信建設[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27(1):39-40.
[9]為人師表 率先垂范[EB/OL].http://slsyzx.com/showinfo.asp?ArticleID=866,2011-09-18.
On Exam ination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rom the Angele of Integrity Education
WU Yong1CHEN Yingxue2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
The examin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eternal topic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y universities,and excellent examination is beneficial to long-term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but the phenomenon of the examination is not straight in university can be found everywhere,this reflected from a lack of integrity of College Students.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on the meaning of college examin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amination is not straigh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examination is not straight from the angle of socity、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and advances fiv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education of honesty,good faith should be admitted to increase propagandist strength,establishing college student credit file,expressing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teachers and increasing the disposal dishonest behavior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amination from the angle of integrity education.
integrity education;examination construction;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
G641
A
1674-2109(2011)06-0102-05
2011-10-12
1.吳勇(1971- ),男,漢族,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學質量發(fā)展與評價。2.陳迎雪(1986-),女,漢族,研究實習員,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