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賀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據(jù)現(xiàn)存史料所載,明代有二陸時雍,一為浙江桐鄉(xiāng)陸時雍,字仲昭,一字昭仲,浙江桐鄉(xiāng)縣人,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貢生,是我國明代嘉靖時期著名的詩歌批評家?!睹魇贰贰ⅰ肚迨犯濉肪鶡o傳。其生平事跡散見于《桐鄉(xiāng)縣志》、《嘉興府志》,以及生前好友周拱辰所寫《陸征君仲昭先生傳》等資料中。一為浙江歸安陸時雍,字幼淳,歸安人,嘉靖進士。疑此二人事跡相混,本文擬對二人生平進行考證。同時筆者將對《唐詩鏡》作者桐鄉(xiāng)陸時雍的生卒年進行詳考。
據(jù)文淵閣《四庫全書》所收《江西通志》卷六十《名宦》傳載:“陸時雍,字幼淳,歸安人。嘉靖進士,授上高縣,精勤吏事,嘗建便民倉,又纂《水利志》,以便一方農(nóng)事,至今賴之。累遷江西提學副使”[1](P110)又查《四庫全書》所收《浙江通志》卷一百六十八亦載:“陸時雍,字幼淳,歸安人,嘉靖進士,授上高縣。精勤吏事,嘗建便民倉,又纂《水利志》,以便一方農(nóng)事,累遷江西提學副使?!保?](P446)
又《萬姓通譜》卷一百十一云:“陸時雍,字幼淳,澄侄,嘉靖癸未進士,幼從伯兄學,終身父事之。家貧,年十八好學文,提學劉五清試其文曰‘此子他日必正色立朝。’初任知上高,以遏豪橫拂當?shù)?,調(diào)永寧明,俱有惠政兩立生祠,升工部主事及員外郎中,時武定侯郭勛權傾中外,庭臣莫敢議,雍獨劾其欺網(wǎng)朝廷,落職海北鹽課提舉,后勛敗,升四川僉事,以賀表行,當?shù)酪云涔?jié)操凜然,有高山仰止之稱,遂升江西提學副使。雍力挽文體,復弘正間,乃成心疾。歸杜門養(yǎng)疴,十年足跡不入城市,門戶蕭然。所著有《平川遺稿》、《南游漫稿》。”[3](P564)《光緒歸安縣志》卷三十八“良吏”條收《萬姓統(tǒng)譜》原文為其做傳。從以上幾則材料可見出,明歸安陸時雍一生宦績卓著,于水利方面頗多建樹,晚年深居簡出,著述立說。
通過以上考證,可見明歸安陸時雍的主要的身份是官員,其著作《平川遺稿》、《南游漫稿》均已散佚不存,其在文壇影響不大,其主要影響在政界。同時可以肯定目前保留下來的《韓子注》、《揚子注》、《淮南子注》、《法言新注》、《楚辭新疏》、《陸昭仲詩集》八卷、《古詩鏡》三十六卷,《唐詩鏡》五十四卷皆為明代桐鄉(xiāng)陸時雍所作。
明桐鄉(xiāng)陸時雍,字仲昭,一字昭仲,浙江桐鄉(xiāng)縣人。陸時雍的著作,《四庫總目提要》只著錄其《古詩鏡》三十六卷、《唐詩鏡》五十四卷,其它俱無載,《明史·藝文志》中亦未載。《明史藝文志補編》之附錄中也只列有《古詩鏡》、《唐詩鏡》?!豆饩w桐鄉(xiāng)縣志·藝文志》著錄陸時雍著作有以下幾種:《韓子注》、《揚子注》、《淮南子注》、《法言新注》、《楚辭新疏》、《陸昭仲詩集》八卷?!豆旁婄R》三十六卷,《唐詩鏡》五十四卷。
陸時雍的生平記載主要保存在諸本地方志以及生前好友兼同鄉(xiāng)周拱辰為其所作的《陸征君仲昭先生傳》里。筆者根據(jù)現(xiàn)存史料推斷其生年應在明神宗萬歷十三年(1585)前后。
1.陸時雍與同鄉(xiāng)周拱辰年齡相仿。陸時雍與周拱辰為同窗好友,在《陸征君仲昭先生傳》里,周拱辰記載了二人同窗共同的情景云:“與予交最善,千秋各命。予好秘書稗乘,仲昭好先秦兩司馬;予好纂錄典故,寒暑溺管不輟,仲昭好掩卷閉目,湛思冥搜。”[4]又清嚴辰等修《光緒桐鄉(xiāng)縣志》[5]為周拱辰所作的傳記云:“(周拱辰)然當意者,獨引同里陸時雍為知己……”[6]《光緒桐鄉(xiāng)縣志》中陸時雍傳記中亦有:“(陸時雍)性不耐俗,人多避之,獨與周拱辰友善,各以千秋自命?!痹谥芄俺降摹妒ビ挲S詩文集》中,有與陸時雍往來的作品如《贈陸仲昭》、《贈陸二仲昭》、《琵琶詞和陸仲昭》、《與陸仲昭書》等。從這些材料可以判斷,二人應屬同一時代之人。
2.陸時雍的一些著作在1628年之前已經(jīng)完成。陸時雍的《楚辭疏》中有一篇序言云:“注《天問》者,周孟侯居多,孟侯麗才少所下,獨心折昭仲兄事之,與昭仲同居語溪之洠?!保?](P355)此篇序言最后落款為:“賜進士第通議大夫資治尹兵部左侍郎烏程唐世濟題?!辈椤秶丁肪戆耸泡d唐世濟[8](P5428)在崇禎元年四月任兵部左侍郎一職,在崇禎二年三月即被罷免。此一篇序言很可能即作于崇禎元年,即1628年。由周拱辰兄事陸時雍可以想見,陸時雍年齡應比周拱辰大。另外可以斷定,陸時雍的《楚辭疏》至少是在1628年之前已經(jīng)完成,此時陸時雍應處于中年時期。從周拱辰“兄事之”,可以判斷陸時雍年齡比周拱辰稍大。
又《光緒桐鄉(xiāng)縣志》據(jù)陸時雍學生張履祥所著《楊園年譜》補錄這樣一段記載:“常館于錢店渡沈氏即楊園外家,故楊園從之受業(yè),(陸時雍)歿后,(張履祥)為之傳,惜集中此篇已佚?!保?](P1490)查《楊園先生全集》中所收《黃山先生素問發(fā)明序》中云:“予十三識黃山先生于塾舍,時吾師陸子感憤不遇,編次詩、騷。陸子昭仲,有《離騷疏》及《詩鏡》行世?!保?0](P473)查桐城蘇惇元《楊園先生年譜》載:“天啟元年辛酉,先生年十一歲。讀書錢店渡(桐鄉(xiāng)地名),受業(yè)于陸昭仲先生。陸先生館于錢店渡沈氏,即先生外家也。陸先生名時雍,桐鄉(xiāng)人。工詩文,尚氣節(jié),著有詩文集。常選《古詩鏡》、《唐詩鏡》,又注《離騷》、《韓子》、《淮南子》、《揚子》等書。”[11](P1490)張履祥生于萬歷三十九年(1611),也即張楊園在1622年即師從陸時雍讀書??梢耘袛?,陸時雍很多重要著作即在此一時期完成。
3.前人考辨結果。趙逵夫先生在《陸時雍與〈楚辭疏〉》一文中考得:“陸時雍的著作主要是在天啟(1621—1627)年及此前完成。天啟以前即泰昌、萬歷。萬歷共四十七年,泰昌一年,天啟共七年。如生于萬歷中葉以后,則不會有志書所言那樣多的著述?!保?2](P124)此論與前文所述相一致。另外趙逵夫先生認為,由周拱辰《陸昭仲詩集序》中言及陸時雍“英年夢駕”,亦可推斷陸時雍卒時年齡當不會太大。周拱辰生于明萬歷1588年前后[13](P1490),陸時雍也當生于此時。
關于陸時雍卒年,現(xiàn)存史料均載其死于一場牢獄之災中。其生前同鄉(xiāng)好友周拱辰作《哭陸二仲昭》二首以祭奠之,在詩歌題目下面有小序云:“時陸以非罪斃?!睋?jù)筆者考證,這場牢獄之災發(fā)生于崇禎十三年(1640),而陸時雍亦于同年卒于獄中。
(1)陸時雍早年不遇,崇禎六年(1633)入貢,留在京城,因長時間不遇,遂館于順天府丞戴澳[15]家。而與戴澳的交往為其后來死于牢獄之災埋下伏筆。最早的記載陸時雍與戴澳交往經(jīng)過的資料是好友周拱辰所作的《陸征君仲昭先生傳》,(此傳收于清順治間周拱辰之子周寀所修其父文集《圣雨齋詩文集》[14]據(jù)康熙、光緒間所修《桐鄉(xiāng)縣志》中《選舉表》均載陸時雍于崇禎六年(1633)入貢,久居京城不遇,遂館于順天府丞戴澳家。周拱辰所作的《陸征君仲昭先生傳》中載:“崇禎間,天下多故詔各省大臣保舉巖穴異能之士,豫撫越憲兩舉仲昭,以應詔,迨膺聘入燕,主爵意殊不屬,卒以淪落久之,以貢當?shù)霉?,亦謝去……明年游燕,大司馬范公,冏卿戴公最相慕愛,延客之仲昭踞上座,彈射其詩,若文不少遜一時,聲滿長安。”[15]戴澳對陸時雍有知遇之恩,而后來戴澳因事被劾,牽連到了陸時雍。
(2)《明史》卷二六七《宋玫傳》附沈迅傳云“(崇禎)十一年行取人都,……會順天府戴澳誣劾平遠知縣王凝命、嘉興推官文德翼貪。迅上疏頌二人廉能。澳下吏削籍?!保?6](P6881)又《明史》卷二七八《詹兆恒傳》附胡夢泰傳載此事更為詳細云:“胡夢泰,字友蠡,廣信鉛山人,崇禎十年進士,除奉化知縣。邑人戴澳官順天府丞,怙勢不輸賦,夢泰捕治其子。其子走京師,愬澳令劾去夢泰。澳念州民不當劾長吏,而刦于其子,姑出一疏,言‘天下不治,由守令貪污’。以陰詆夢泰,及得旨令,指實其子即欲訐夢泰。而澳念夢泰無可劾,乃以嘉興推官文德翼、平遙知縣王凝命實之。給事中沈迅為兩人訴枉,發(fā)澳隱情,澳下詔獄除名,夢泰聲益起?!保?7](P7123)乾隆四十九年《鉛山縣志》卷十《胡夢泰傳》、《烈皇小識》卷七亦載此事。[18]
(3)據(jù)《奉化縣志》卷二十四《戴澳傳》載,戴澳曾在崇禎十二年(1639)任大理寺丞、順天府丞,并在崇禎十三年因被沈迅所劾而下錦衣衛(wèi)獄。[19]查《國榷》卷九十七載:“乙卯崇禎十二(1639)年六月丁亥朔張三謨、戴澳為大理左右寺丞?!保?0](P521)又云同年七月:“丙寅戴澳為順天府丞?!保?1](P523)又次年即崇禎十三年五月云:“順天府丞戴澳除名。先是,澳道劾,嘉興推官文德翼先失,寇陷羅田?!保?2](P534)也即戴澳被劾去順天府丞一職,入錦衣衛(wèi)獄即在順治十三年五月。陸時雍受牽連入獄則亦在此時。
從以上材料可知戴澳在順天府丞任上受劾,而其之所以被劾,除了上面提到其羅織罪名誣陷奉化知縣胡夢泰以外,當與自己在朝中權利斗爭中失利亦有關系,可謂內(nèi)外交困下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周拱辰《陸征君仲昭先生傳》:“會冏卿以風聞有所劾,援陸為證,并逮之,繇鎮(zhèn)撫司下刑部,卒于系?!笨滴跏吣晁獭锻┼l(xiāng)縣志》云:“(陸時雍)會戴以事被助,時雍為證,并逮之,卒于系所?!眹莱健豆饩w桐鄉(xiāng)縣志》亦云:“澳以事被劾,援仲昭為證,并逮之,卒于系所?!鼻濉都闻d府志》(光緒四年鴛湖書院刻)卷六十一云:“(陸時雍)會同鄉(xiāng)以風聞有所劾,援陸為證,并逮之。舞鎮(zhèn)撫司下刑部,卒于系。”
戴澳在崇禎十二年即1639年六月任大理寺丞,七月任順天府丞,次年五月被革職入錦衣衛(wèi)獄。戴澳預圖陸時雍為證人,陸時雍因此受到牽連,被朝廷一同下獄,陸時雍在此一事件中死于牢獄。同時筆者在翻閱諸本《桐鄉(xiāng)縣志》、《嘉興府志》中發(fā)現(xiàn),凡涉及周拱辰的傳記、選舉表均列入“國朝”即清朝一類,而陸時雍則被列入明朝??梢酝茢啵憰r雍最后死于政治紛爭,做了政治斗爭的替罪羔羊。戴澳事發(fā)于崇禎十三年(1639)5月,可見陸時雍當在此年死于獄中。
[1][清]紀昀等修撰文淵閣《四庫全書》[Z].第515分冊,史部,地理類,清謝旻等監(jiān)修《江西通志》卷六十,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商務印書館的文淵閣本重新影印,1987.
[2][清]紀昀等修撰文淵閣《四庫全書》[Z].第523分冊,史部,地理類,嵇曾筠等監(jiān)修,沈翼機等編纂《江西通志》卷六十,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商務印書館的文淵閣本重新影印,1987.
[3][清]紀昀等修撰文淵閣《四庫全書》[Z].第957分冊,子部,類書,陸廸知撰《萬姓通譜》卷一百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商務印書館的文淵閣本重新影印,1987.
[4][清]周拱辰.圣雨齋詩文集[M].清道光三年刻本.
[5][6][清]嚴辰等.修撰桐鄉(xiāng)縣志[M].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臺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據(jù)清光緒十三年刊本影印,1822—1893.
[7]顧廷龍等主編.續(xù)修四庫全書[Z].據(jù)復旦大學圖書館館藏明緝柳齋刻本影印,集部,楚辭類,第130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20][21][22][清]談遷.國榷[M].卷十九,中華書局,1958.
[9][10][11][清]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M].中華書局,2002.
[12]趙逵夫.陸時雍與〈楚辭疏〉[J].文獻季刊,2002.7,(3).
[13]在《圣雨齋詩文集序》中由黃道周所作的一篇序言最后落款為:“順治丁丑逋客黃道周題于滕王閣”,順治丁丑即1638年,周拱辰的詩文集早在1638年已經(jīng)完成。一本文集寫定需要一定長時間的知識和技巧的積累,可以推知周拱辰此時大致處于中晚年。若周拱辰生于1588年,則1638年時周拱辰應為50歲左右?!妒ビ挲S詩文集自序》亦云:“如仆者,七尺昂藏,半生孟浪……”周拱辰提到自己半生,可見他的年齡此時當在五十歲左右較為恰當.
[14]清嚴辰等修《光緒桐鄉(xiāng)縣志》卷十五“宦績”載《周寀傳》云:“(周寀)迎養(yǎng)父孟侯公于署,因悉發(fā)孟侯公生平所著書付梓,孟侯公之名乃益著。”另周寀所修《圣雨齋文集》中有一篇序言注明“順治壬辰七月既望”所寫。由此可以推斷,《圣雨齋詩文集》當修撰于清順治年間.
[15][清]徐秉元修、仲弘道纂,康熙十七年刻《康熙桐鄉(xiāng)縣志》引周拱辰此傳?!锻┼l(xiāng)文苑》亦有陸時雍傳云:“崇禎初,詔大臣保舉巖穴異能之士,時雍與焉,然終不遇。久留京師,館于戴太仆家。嚴辰《光緒桐鄉(xiāng)縣志》對陸時雍蒙冤而死有詳細記載云:“崇禎間,天下多故詔,舉巖穴異能之士,仲昭與焉,終不遇,久留京邸,館順天府丞戴澳家?!?/p>
[16][17][清]張廷玉等撰.明史[M].中華書局,1974.
[18]《烈皇小識》卷七對此事有更為詳細的記載,其中提到給事中沈迅參戴澳云:“澳之疏,專為胡夢泰,而所以欲參夢泰者,專為錢糧拖欠,夢泰尊法遵比而。”朝廷處置戴澳下旨云:“戴澳革職為民,下錦衣衛(wèi)究問!”戴澳仗勢不輸賦稅,而想誣陷耿直的奉化知縣胡夢泰,誣陷不成,反使自己身敗名裂,戴澳在順天府丞一職中出事牽連周拱辰即在此時.
[19]《奉化縣志》卷二十四《戴澳傳》載:“(戴澳)再轉大理丞,遷順天府丞,星變陳言,忤時,獲譴遂脫。然歸通仕籍者三十年,在朝每不數(shù)月,屢仕屢黜,歸里年余,憂時岌岌,遂感憤以卒,年六十七,時朝議以邊撫起之,咸惜未竟其用。”據(jù)此也可以得出朝廷此后并沒有再召回戴澳,陸時雍受牽連入獄則必在此時.
[20][21][22][清]談遷.國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