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新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湖北武漢430205)
領導者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培養(yǎng)
張水新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湖北武漢430205)
權力性影響力和非權力性影響力的作用是有區(qū)別的。非權力性影響力發(fā)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它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識因素、感情因素等構成。領導者管理效果的好壞,取決于是否具備優(yōu)秀的品格、杰出的才能、豐碩的知識、真切的感情。
領導;非權力性;影響力;培養(yǎng)
影響力是指領導者影響他人心理與行為的能力。影響力由權力性影響力與非權力性影響力構成。權力性影響力是由領導者擁有權力和社會地位形成的影響力,其核心是行政領導者運用手中掌握的權力,在傳統(tǒng)的管理體系中,人們很關心權力所賦予的影響效力。而非權力性影響力又稱人格魅力,是屬于領導者個人因素形成的。其影響效果遠遠超過權力性影響效果,是領導者影響力的關鍵所在。
權力性影響力強調的是命令與服從;非權力性影響力強調的是順從與依賴。筆者認為,非權力性影響力的作用在整個領導影響力中占有重要地位,起決定性作用。這是因為,一個領導者的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大小直接關系到權力性影響力的影響程度,要提高領導影響力的關鍵在于努力提高非權力性的影響力。生活中常會碰到這樣的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講一句話所起的作用,有時比廠長或經理的話作用更大,就其原因就是他具備自身因素造就的影響力產生了作用。由此推理,如果一個群體的領導者具備了這種自身因素的強大優(yōu)勢,其管理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實踐工作中,領導使用權力的過程,是權力和非權力素質統(tǒng)一并相互影響和作用的過程,沒有權力的領導過程和行為是不存在的,但是任何權力都具有一定的強制力和約束力;領導干部與部屬之間為了共同的目標,通過非權力素質的影響力,能夠讓被領導者自覺地服從。非權力素質的強弱能夠擴大或削減權力的影響力,能增強或制約權力的行使。因此,必須堅持權力與非權力的有機統(tǒng)一,努力實現二者在領導及其領導行為上的有機結合,讓領導在使用權力過程中,融進高尚品格、堅強的意志、濃烈的情感、強烈的開拓精神、不斷的創(chuàng)新力等非權力素質,領導才能產生強大的魅力,領導干部的權力才能真正形成自己領導、決策和工作的權威。
我們的領導干部往往都在用手中的權力去謀事和決策,去管理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一個系統(tǒng)的工作和事物,因此,領導干部的權力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但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在充分發(fā)揮和利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管理國家和人民事務的同時,更要注意充分發(fā)揮和利用除權力以外的非權力因素去履行國家和人民賦予你的職責,要注意運用非權力素質管理國家,處理事物,謀劃發(fā)展,全面建立和諧社會。
領導干部的非權力素質是指除自身的權力以外,用非權力因素來管理和決策事物的能力與水平,主要表現為領導干部的知識水平、謀事能力、處事方式、人格魅力、廉潔自律、為人品質、謀劃發(fā)展的能力、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開拓進取精神和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梢哉f,如果一個領導干部在擁有較大權力的同時,一定要具有較強的非權力素質。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發(fā)現有些領導干部權力很大,但他解決和處理事物的能力較差,政績平平;有些領導干部位高權重,但他所領導的工作、地區(qū)、系統(tǒng)多年來變化不大,說明他在非權力素質方面的謀劃發(fā)展能力、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和開拓進取精神不足,這樣的領導干部也不會太長久;有些領導干部身居要職,但他的下屬對他個個不滿,說明他處世方式、為人品質不公正;我黨查處的“慕馬案”,這兩位曾是我黨的中高層領導干部,他們的權力可謂不小,但曾在他們所管的地區(qū),貪污、受賄成風,人民群眾反映十分強烈。如此種種,都是權力大非權力素質弱的突出表現。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有些人權力不大,但他總能把事情干得頭頭是道,有條不紊,也得到了人們的十分稱贊和擁戴,這就是非權力素質的影響力。劉伯溫在《智力》篇中說:虎有鋒牙利爪,其力氣比人不知大多少倍,但“虎之食人不常見,而虎之皮人常寢處之,何故?”因此,“虎用力,人用智”,這就充分說明用“智”謀事的重要性,而要達到以“智”成事取勝的目的,必須具有深厚的知識功底?!爸鞘沁M德之基”,一個領導干部掌握的知識越多,眼界就越開闊,精神就越充實,思想境界就越高,就越能產生不平凡的人格魅力和產生不凡的非權力素質影響力。相反,一個領導干部非權力素質差,僅僅用手中的權力去制約人、指使人,那就只會使部屬對其敬而遠之,口服心不服。這種現象較好地說明了領導干部非權力素質對領導者解決和處理事物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注意領導者的非權力素質。
作為領導干部,在充分運用好、掌握好權力與擴大權力影響力的同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非權力素質,提升自己所掌握權力的影響力。首先,要加強學習,增強非權力素質對支配權力的基礎作用。學習能明智,學習能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水平。我們的領導干部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非權力素質,通過學習來增強非權力素質支配權力的作用。其次,領導干部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一名領導干部除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外,還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更好地使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所以,要求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在使用權力的實踐工作中,要不斷磨煉自己的意志,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努力使自己在行使權力過程中,非權力素質也得到較大的發(fā)揮??傊幻麅?yōu)秀的領導干部,一名威信很高的領導,一名受人民愛戴和尊敬的領導,他在正確行使權力的同時,他的非權力素質也同時得到人民的稱贊,他的人格也得到人們的尊敬。
這是指領導者的道德.品格、人格、作風等,它反映在領導者的一切言行中。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領導者責任感強,使命感強,不謀私利,公平待人,態(tài)度和藹,善于溝通協(xié)調人際關系,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高尚的道德品質,那么就能增強群眾對領導的信任感,使領導工作具有影響力和向心力,他的威信自然也就高,影響力自然就強。領導者的個性和品德可以形成獨特的影響力。影響力最能捕捉公眾的想象力,凝聚公眾的戰(zhàn)斗力,吸引公眾的注意力,鼓勵公眾忠心耿耿地為達到群體目標而努力奮斗。有的人把影響力誤解為個性的產物,其實影響力主要與領導者個人的品德、能力相關。加強道德修養(yǎng),以德培育影響力,同時加上有力的職務權力,那么領導者的影響力就會大大增加。優(yōu)秀的品格給領導者帶來巨大的影響力,使人產生敬愛感,能吸引人,促使人去模仿。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是這個道理。領導者實際上時時都在起榜樣的作用,他應該成為工作群體的精神支柱與行為楷模。領導者應該懂得,你要求下屬做到一分,自己起碼做到二分,否則,這一分也要會落空。無論多高的領導者,倘若在品格上出了問題,那么他的影響力就會蕩然無存。為什么我們有些領導者威信不高,其原因就是這些領導在公開場合講得頭頭是道,而在私底下卻大開后門,搞不正之風,那么,群眾對這樣的領導往往只是表面服從,而內心是反對的,群眾最討厭是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領導。為什么有些領導在群眾中有威信呢,是因為他們一心為民、克己奉公的精神品格激勵了群眾。敬愛的周總理在飛機即將墜毀前把唯一的降落傘留給他人,把危險留給自己,他心中裝的是群眾,這樣的好領導人民怎能忘記他呢?
以識培育影響力使人信服.以才培育影響力使人佩服。這里的才主要指領導者的認知才能、決策才能、決斷才能、指揮協(xié)調才能、組織管理才能、總攬全局的才能、激勵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才能、公關宣傳才能、應變才能和處理問題的才能,當然也包括專業(yè)技術方面的才能。一個才華橫溢的領導者可以使人產生一種信賴感和安全感,即使在非常困難和極端危急的情況下,廣大職工也會同心同德地跟著他去戰(zhàn)勝困難。具備以上才能,群眾會認為你像個領導者,跟著你干沒錯,于是你就有了號召力,有了影響力。
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以自己卓越才能取得學生信任,他講的話,提出的要求學生樂意接受,甚至他的儀表姿態(tài),字跡也會暗中模仿,這是才能因素影響了學生。同樣,一個有才能的領導者會給工作群體帶來成功的希望,使人對他產生一種敬佩感。敬佩感是一種心理磁石,它能吸引人們自覺地接受其影響。譬如一個群體的領導者不僅諳熟管理工作,而且在業(yè)余時間愛好寫點“豆腐塊”并在有影響的報刊上發(fā)表,這必然引起員工的注意,大家會認為領導者有“才”,從而產生敬佩感,這實際上是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影響。
一般地說,領導者的才能應該同他的職務相稱,這叫“人與事”的最佳匹配。但在生活中的確存在一些位高才低的無能領導者,他們身居高位,但名實不符,這種領導者處理事務慢慢騰騰,往往不能按時完成計劃;由于缺乏判斷能力,他們還會經常作出錯誤的決定。這種領導主持的群體,與其他群體在工作上無法協(xié)調。因此,在進行提拔與安排人事時,一定要依據領導者才能和貢獻大小的標準選任。如果讓一個領導者擔任他完全力不從心的職位,這對他來說是一件苦腦的事,對工作群體來說是一件不幸,因為他在崗位上顯示不出他的才能,就得不到群眾的敬佩,最終會失去群眾信任??梢?,才能因素產生的影響力也是同樣重要的。
知識與才能是緊密結合的,才能的基礎是知識,可以這樣說,知識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因為知識本身是一種力量,是科學所賦予的力量。一個領導者若具備豐富的知識,那么他便會對別人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領導者所擁有的這種權力稱專長權力。一個工作群體的領導者除了具有行政領導權外,還必須掌握豐富的業(yè)務知識,這樣,才能正確地作出判斷,使下屬對他滿意,那么他在下屬中便產生了影響力。
知識淵博的人才善于駕馭全局。一個企業(yè)的廠長或經理不僅懂得黨和政府的經濟法與政策,懂得管理經營知識,并能在實際工作中熟練運用;一個單位的黨委書記不僅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思想政治工作知識,還懂得管理科學知識,懂得歷史、文學、心理學等知識;就容易贏得群體的信任了。領導者在博學的同時,還要多識,要有各種各樣的豐富的社會知識,即要看得多,聽得多,知道的多。固然天文地理無所不通,諸子百家無所不曉,是任何人也難以做到的,但盡量通得多,曉得多則是應該追求的。因為缺少豐富的知識,常常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事物和處理事務,而具有淵博的知識,往往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一個領導者的知識要多多益善,這也就要求領導者勤于學習,盡可能做個“通才”那么工作效果就會極大提高。反之,一個沒有專長知識的領導者由于缺少知識,可能在許多問題上一籌莫展。
情就是上下級之間、領導和群眾之間同志式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在長期的共事和生活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是上下級之間、領導和群眾之間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體貼的表現。有了這種感情,領導和下級以及群眾就能同甘共苦,甚至生死與共。心理學研究表明,人人都希望別人理解和尊重自己。尤其是來自領導的理解、同情、尊重、信任和關心,更會使人受到鼓舞和振奮。領導者如果能夠滿腔熱情地關心他人,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盡己所能地幫助他人,真心誠意地尊重他人,那么被領導者就會由衷地信服領導者,領導者的影響力則自然而然地培育起來了。領導者的關懷,雙方的感情交融,必然會產生極大的能量,促使職工加倍努力工作,使領導者做出的決策、制訂的計劃、采取的措施,迅速變成群眾的實際行動。這就是情感投資所產生的效應,它具有無言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反之,如果領導者冷若冰霜,對工作麻木不仁,對同志漠不關心,這樣的領導者在人們心目中是沒有地位的,這樣的領導也就不可能具有影響力。
感情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包括人)好惡傾向的內在反映。積極健康的感情可以提高人的活動能力,消極的感情則消弱人的活動能力。人與人之間建立了良好的感情關系,便能產生親切感。在有了親切感的人與人之間,相互的吸引力,傾向力就大,彼此的影響力就深。領導者平時待人和藹可親,時時誠心體貼下屬,與群眾的關系十分融洽,他的影響力往往較大;如果領導者與下屬關系比較緊張,那么就會造成雙方的心理距離。我們在工作中常碰到這樣情況,一個平時與領導經常有交流的人,當他犯了過失受到批評時,他容易接受,沒有抵觸情緒,逆反心理;如果平時與領導溝通較少,當他受到領導者批評時,不一定聽得進去,甚至產生對抗,這是因為雙方有心理距離。
心理學家提倡:領導者要主動與下屬一起聊聊。內容可以是家庭、生活、娛樂、工作等。雙方見面,領導者要主動向下屬打招呼,使人感到你平易近人,以誠相待,雙方在感情上的相互感應,能融洽上下級之間的關系。
一個工作群體的領導者要將他們的決策變成職工的自覺行動,單憑合法權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即使領導者具有某種專長權力,或者職位權力而沒有感情的影響力,仍然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領導者的作用。一個群體的領導者要想使下屬心悅誠服,甘為所用,要使下屬不僅在工作上聽從指揮,更要在感情上能與領導者心心相印,憂樂與共,必須充分發(fā)揮感情影響力的作用。
當然,領導者要在下屬中發(fā)揮感情的影響力,還必須克服官僚主義的領導作風,改進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從感情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換得真正意義上的感情溝通。
領導者在使用非權力性影響力時,要注意主次關系。例如,在組成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四個因素中,以品格、才能因素為主,知識、感情因素為次。一個領導者的品格如果發(fā)生了問題,成了負值,那么其他因素必然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其總和可能是零。同樣,一個領導者的品格不好,能力又差,那么他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可能是零,甚至負數。因此,在實踐中,領導者要針對自己的情況,發(fā)展某種非權力性因素。
以上所述,一個好的領導者要想把事業(yè)辦得有聲有色,僅靠權力性的影響力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以自身優(yōu)秀的品質,才能、知識、真情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滲透于工作之中,其工作就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了。
[1]張德主編:《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2]斯蒂芬·P·羅賓斯編著:《組織行為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七版。
[3]溫海昌編著:《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劉曉明編著:《獲中華文化之精華練移山倒海之心力——論領導者的人格修養(yǎng)》,2002年第一版。
[5]黃強主編:《領導科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9版。
[6]王樂夫編著:《領導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八版。
[7]劉建軍編著:《領導學原理——科學與藝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8]萬良春主編:《新編領導科學教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第七版。
[9]劉蘭芬、周振林主編:《現代領導科學基礎》,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10]黃強主編:《現代領導理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Cultivation of the Non-power Effect of the Cadres
ZHANGShui-xing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Wuhan,Hubei,430205,China)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power effect and non-power effect of cadres.The latter,which consists of personality,ability,knowledge and emotion,playa decisive role in work.The administrative effect depends whether cadres have good personalities,profound learning and real emotions ofcadres.
cadre;non-power;effect;cultivation
C933
A
1009-2277(2011)01-0028-04
2010-12-07
張水新,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校:鄧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