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薇
文化差異視域下英語習語的內涵解析及翻譯策略研究
高曉薇
從文化差異的角度探析了英語習語的文化內涵特點及翻譯策略技巧。短小精悍但是寓意深刻的習語是民族語言中的精華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會產生不同的習語,而作為英語語言中的一種固定表達方式的英語習語是在英語語言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形成的,英語習語有著異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英兩種語言文化存在差異,翻譯英語習語時必須努力準確地表達出其文化內涵。
文化差異;英語習語;文化內涵;翻譯策略
一種語言的詞匯中最有生機的組成部分就是習語,習語匯聚了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情和歷史。通過習語,可以探尋特定民族所特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其中寓意非常深刻的英語習語更是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它主要包含成語、諺語、俗語和俚語等幾大類型。因為中西文化存在差異,所以在翻譯英語習語到漢語的時候,首先要正確體會和理解習語的真正含義,其次要盡量運用正確的翻譯技巧來準確地傳達原習語包含的真實意義。
作為語言重要構成部分之一的習語(idiom),是勞苦大眾在日常的勞作中經過長期使用和反復沉淀積累后形成的短句。習語 (idiom)主要包含了諺語(proverb)、俗語(colloquialism)和俚語(slang)等幾大類型。一般來說,習語有三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一是有固定的格式;二是看似簡單意義卻非常深刻;三是有著特別的寓意。在當前的日常生活中,出于實際應用的需要,很多習語都是可以用當代語來解釋清楚的。但是,這種解釋的語言結構會和現代語存在差異。因為習語是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約定俗成的,每個習語都具有獨到而完整的意義。從習語的意義理解上看,要想準確理解習語的意義,不能單看習語中的每個詞的意義,而是要從整體上來把握和理解。如果從習語的特有結構上來看,習語結構的完整性是不可以任意分拆或替換的,更不可以隨意增加或刪減。因為一旦使習語的句子結構發(fā)生變化,其內涵和意義就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比如在表示 “死”的習語 “kick the bucket”中,定冠詞the是絕對不可以刪除掉的,當然也是不能隨意更改的,其中“bucket”一詞更是不能隨意用復數或其他同義詞來替換的。
探查英語習語的起源,我們可以從很多層面去了解和把握西方文化的歷史,因為英語習語處處都滲透著西方文化的意蘊,可以清晰地看出英語語言文學的歷史嬗變和發(fā)展延續(xù)的脈絡。另外,大部分的英語習語都是來自于民間普通百姓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他們用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這些寓意深刻、言簡意賅的習語。比如來自于農夫的習語 “As a man sows,so shall be reap”,說的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意思。還有來自于牧馬人的習語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其直接的意思就是“曬草要趁太陽好”。
從文化差異的視角來看英語習語,我們可以從中追尋到英國民族諸多特有的生活、生產文化和心理文化。
第一,雖然采用的是相同的比喻形象,但中西文化的內涵卻各異。中英兩個民族有著各自的文化信仰,很多時候雖然是采用了相同的比喻形象,但是其文化內涵卻各異。比如,我們從“as wise as owl”這個英語習語中就可以洞察到英國人有多么喜愛貓頭鷹,因為英國人把貓頭鷹當作智慧的象征,他們最喜歡用習語“as wise as owl”來對聰明和干練的人進行描述。與此相反,在漢語中,人們卻把貓頭鷹看成是惡運,誰聽到貓頭鷹的叫聲誰就會感覺噩運要來臨。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老鼠在漢語中經常被看成是鬼鬼祟祟的象征,或用來比喻人的目光短淺,但在英語俚語中,“as quiet as a mouse”指的是女人或怕羞的人。
第二,不同文化的習語表達了各自特有的地理風情。英語習語來源于廣大勞動人們的勞動生活,所以同勞動人民的生活地域有著密切的關聯。作為島國的英國在歷史上曾經非常熱衷航海,所以他們就用習語“spend money like water”來比喻花錢比較浪費,而中國卻用“揮金如土”來形容,因為大部分中國人生活在大陸上。這樣的地理風情決定了他們習語的不同文化內涵。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英語用“to drink like a fish”來形容“喝水喝得很多”,但是漢語表示喝水多的詞語卻是用“牛飲”來形容。再比如,英語中用習語“l(fā)ike mushrooms”來形容事物發(fā)展非常迅速,但是漢語卻是用習語“雨后春筍”來形容。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因為在中國是不產竹子的。這樣的地理風情決定了他們的習語文化的特有內涵。
第三,不同文化的習語表達了英漢各異的習俗文化。中西習俗文化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說異彩紛呈,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兩種文化對動物“狗”的不同認知和理解。在漢語中,人們一般用狗這個詞語來表示貶義的意思,比如“狐朋狗黨”和“狼心狗肺”等,但是在西方英語國家,他們對狗的認識卻是完全有別于中國的,他們認為,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所以在英語習語中,與狗有關的大部分習語都是沒有貶義意思的,比如習語“You are a lucky dog”表示“你是一個幸運兒”的意思,而習語“Every dog has his day”則表示“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中外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對于翻譯標準的認識是持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的,他們不同的主張都有著各自的可取之處,只是他們所強調的側重點不同而已。不管什么主張都有個非常關鍵的核心,那就是:翻譯必須要忠實于原文的真實含義,并且翻譯要盡力保持原作的風格和特色。這就要求對習語的翻譯必須要不但努力表達出原文的字面意義,而且也要盡力把原文的形象意義,甚至隱含意義都要表達體現出來。因為中西文化存在差異,所以兩種語言文化也是不同的。我們在對英語習語進行翻譯的時候,必須認真研究和分析英語習語的特點,準確把握原文的真實意思表達,熟悉英語和漢語互譯的一般規(guī)律和翻譯技巧。
首先,通過直接翻譯來領悟習語含義。所謂直譯的方法就是要求譯者翻譯的時候不能違背譯文所屬國家的語言規(guī)范,并且在譯文中要盡量保留這些習語的民族及地方文化色彩。或者說,直譯不但要保持英漢習語的本來意思,而且要在語法結構上做到“形式相當”及“功能對等”。采用直譯的方法翻譯習語基本都是針對那些功能對等的習語,特別是那些原習語的隱含意義非常明顯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字面直接翻譯來領悟習語的真實含義。比如,把“All roads lead to Rome”直接翻譯成“條條大路通羅馬”就是非常好的直譯例子。還有把“More haste,less speed”直接翻譯成“欲速則不達”也是非常成功的。再比如,把習語“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直接翻譯出漢語中對等的習語“雪中送炭”也是非常適合的。對于這個類型的習語的翻譯,采用直譯的方法就很好地保存了原來習語的真實本意,還同時體現出了習語內涵的隱意,而且這樣的翻譯也非常容易被讀者接受。可以說,這樣的直譯方法就是非常好的翻譯策略。
其次,無法直譯的習語可以用意譯的方法解決。我們在對不同文化因素下產生的不同習語進行翻譯時,不能完全保留其字面本來的意義,這個時候就必須要采用意譯的方法來側面?zhèn)鬟_出原文的語用內涵。有的時候,要想翻譯能配合好上下文或為了保留原文的完整性,還必須要舍棄原文的語言和結構風格。比如在翻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的時候,就只能用“落花流水”這個詞來表達斗爭失利的情景。又如,翻譯習語“a cat on hot bricks”的時候,要用“熱鍋上的螞蟻”來表達痛苦狼狽的意思。翻譯“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入鄉(xiāng)隨俗”來表達。
最后,直接套用漢語同義習語翻譯技巧。雖然中西文化存在差異,兩種語言風格也不同,但是很多習語的字面意義是相同的。比如翻譯“a completely new leaf”就可以直接翻譯成“嶄新的一頁”。在這個翻譯中,英漢語言里的習語個別詞是同義的,翻譯時候就可以把所選用的詞的字面意思也做好對應就可以了。再比如,翻譯“burn one’s boat”的時候,直接用漢語中同義的“破釜沉舟”就非常適合。另外,還有很多的英語習語和漢語有著相同或類似的內容和形式,有的習語還有著基本相同的形象比喻。翻譯英語習語的時候如果是針對這個類型的,就可以直接套用漢語同義習語來翻譯。比如翻譯習語“Walls have ears”時,就可以直接套用漢語習語的“隔墻有耳”;翻譯“To be on thin ice”則可直接套用“如履薄冰”等等。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的。
[1]陳嵐.從文化差異的角度談英語習語的翻譯[J].海外英語,2010(11).
[2]鄧杏華.從文化差異看英語習語的翻譯[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3]周敏.英語習語的文化內涵[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S2.
[4]吳麗興.英語習語及其文化內涵[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6).
[5]陳雯.英語習語文化內涵探微[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5).
[6]劉湘屏.英語習語的文化內涵及翻譯[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1).
[7]Nida,E.1993.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H315
A
1673-1999(2011)12-0132-02
高曉薇(1977-),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華北電力大學(北京102206)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翻譯學。
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