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例談《唐詩三百首》中的經(jīng)典偏失*

      2011-08-15 00:46:21楊鑒生吳留營
      長沙大學學報 2011年4期
      關(guān)鍵詞:唐詩三百李賀唐詩

      楊鑒生,吳留營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 200241)

      例談《唐詩三百首》中的經(jīng)典偏失*

      楊鑒生,吳留營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 200241)

      詩歌選本是反映編者詩學觀的良好載體。蘅塘受康乾時期詩學流派論爭影響,雖盡力平衡各派觀點,亦不能完全置身其外。身為封建學官,蘅塘自然、自覺地成為政教和詩教的衛(wèi)道士。且限于啟蒙定位和現(xiàn)實需要,《唐詩三百首》選詩的藝術(shù)性難掩瑕疵。對于選本的客觀分析評價,有助于正確地閱讀鑒賞、選擇接受詩歌。

      唐詩三百首;缺陷;李賀詩;審美接受

      《唐詩三百首》是迄今流傳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唐詩選本,是審閱中國古代文化的優(yōu)秀媒介,促進了唐詩的普及和經(jīng)典化。但因受其特定框架標準所致,亦受編者蘅塘本人鑒賞評價水平所限,該本亦有偏頗之處。現(xiàn)以李賀詩為例,探析特定詩人詩歌在《唐詩三百首》中的揚棄狀況及其原因。

      一 選詩格調(diào)宗唐排宋、以盛為尊

      在《唐詩三百首》刊行之前,學堂一直拿“三百千千”(《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作為兒童啟蒙課本,正是看到《千家詩》選材不精、體制不純等諸多缺陷,蘅塘才決心編選《唐詩三百首》取而代之。蘅塘在其選本序言中批評《千家詩》“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qū)>吞圃娭心捴巳丝谥?,擇其尤要者……”?]一方面是給選材劃出時代范圍,即專選唐代詩歌,另一方面也有格調(diào)的要求暗含其中。北宋魏泰首開唐宋詩爭之濫觴,一直到蘅塘所生活的清代,爭論從未停止?!疤圃娨皂崉伲蕼喲?,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保?]錢鐘書先生亦曾言簡意賅的道出過兩者的區(qū)別:“唐詩多以風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保?](P2)宗唐與宗宋是歷代詩家流派的一個重要區(qū)分依據(jù)。王士禎為首的神韻派和沈德潛為首的格調(diào)派先后主盟康乾詩壇,且均以唐詩為正統(tǒng)。受其影響的蘅塘,亦認為唐詩才是詩歌的正宗,所以對帶有宗宋色彩的《千家詩》大為排斥。蘅塘所選之詩,不僅要符合唐代詩歌這一要求,還要合乎唐詩格調(diào)這一標準,唐詩中有宋調(diào)之嫌的作品,《唐詩三百首》也棄之不錄。

      明代最具代表性的詩學家高棅將唐詩諸體細分為九品,“大略以初唐為正始,盛唐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為接武,晚唐為正變、余響,方外異人為旁流。”[4]奠定了尊崇盛唐、輕貶中晚的選詩基調(diào)?!胺蛐郧樗?,千載同符,安有運會之可區(qū)別?而論次唐人之詩者,輒執(zhí)初、盛、中、晚,岐分疆陌,而抑揚軒輊之過甚。此皆后人強為之名,非通論也?!保?]從美學欣賞的角度平心而論,初、盛、中、晚唐詩歌各反映不同時代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心路歷程,可謂各有千秋,本無優(yōu)劣之分。但從詩歌發(fā)展和學詩選材的角度來講,盛唐詩成就最高,最宜效仿?!笆⑻浦?,其音豈中唐之詩可同日語哉!中唐之詩,其音豈晚唐之詩可同日語哉!”[6]宗盛唐者往往視中晚唐詩歌為下乘之作,不足為范。詩到元和體變新,“元和而下,調(diào)變音殊,意浮文散。”[7]有論者甚至將矛頭直指李賀詩,“長吉乃詩體大變,安可與初盛唐合一乎?”[8](P347)且“李賀古詩或不拘韻,律詩多用古韻,此唐人所未有者。又仄韻上去二聲雜用,正合詩余?!保?](P263)從選篇來看,《唐詩三百首》收錄盛唐詩161首,大歷詩51首,元和詩僅33首。包括李賀詩在內(nèi)的元和詩被視為唐音變調(diào),李賀詩更以“詩余之漸”而遭小視,致使中晚唐一批優(yōu)秀之作見棄集外。

      二 啟蒙讀物的定位

      《唐詩三百首》序言中說“錄成一編,為家孰課本”[10],故而該本的期待視野首先即是就學的世俗兒童,在這種受眾標準的框架中所選詩歌有如下特點:

      (一)語句簡單通俗,讀之通順曉暢。例如,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詩中并無生僻字,但意味無窮。趙昌平評價此詩“詩意似直似婉,似近似遠,簡靜而飽滿?!保?1](P280)再如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眠、啼鳥、風雨、花落等這些字詞連綴成一幅平淡自然、生活情趣濃厚的畫面,比之凄涼冷澀的字詞更貼合學童的認知能力。通俗易懂而又不失于淺薄直露正是這部選集的特色所在。

      (二)意象多清新明朗自然。《唐詩三百首》中大多數(shù)詩歌所用意象皆為簡單常見、寓意鮮明之物,如:“蘭”、“桂”、“菊”、“松”、“蟬”、“白鷺”、“鴻雁”、“沙鷗”、“明月”、“清泉”等,很少有離奇怪誕的意象出現(xiàn)。

      (三)典故多為人熟知。如王維《送綦毋潛落地還鄉(xiāng)》“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用伯夷、叔齊之典;“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用春秋鐘子期、俞伯牙之典;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用《世說新語》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之典;孟浩然《早寒有懷》“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用《論語》孔子讓子路向長沮、桀溺問津之典。這些典故皆為人熟知,比之偏僻難見之典故對學童世界觀、價值觀的建構(gòu)有著更貼切的啟蒙作用。

      就此反觀以“詩鬼”之稱揚名詩壇的李賀,其詩用字用詞求新逐奇,頗為晦澀難懂,“長吉鬼才,其造語入險,正如倉頡造字,可使鬼夜哭?!保?2](P604)這不僅是其孤僻冷峻的性格所致,也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有關(guān)。元和時期,憲宗迷信神仙方術(shù),不理朝政;宦官、外戚專權(quán),忠良無緣報國效命;地方藩鎮(zhèn)割據(jù),對抗朝廷,魚肉百姓?!百R不敢言,又不能無言……故賀之為詩,其命辭、命意、命題,皆深刺當世之弊,切中當世之隱。倘不深自弢晦,則必至焚身?!保?3]姚文燮有《昌谷詩注》,多以史事釋之,固此評有其可信之處。但無論如何李賀詩的艱澀難懂、字句的生僻已成為貶李賀者之通論。歸結(jié)這些觀點可析分如下:

      1.凄涼冷澀的字詞。如:腥、血、慘、死、枯、冷、孤、龍、蛇、鬼這些字的反復(fù)使用使詩歌從整體上給人一種冰冷恐怖之感。

      2.怪僻虛誕的意象。如鳴騶、蚨母、飛鶉、揸樹、苦蘗、鸊鷉、簏簌、桃膠、悲栗、清蘇紫膩等。像這種世人鮮聞的物象在李賀詩中星羅漫布、處處可見,因此其詩讀來猶為難懂。

      3.偏僻難尋的典故。如:飂叔安(飂,古國名;叔安,其君名)、博羅老仙(指廣東博羅縣西北的羅浮山中仙人)、赤驥(秦穆公游駕八驥之一)、哭陵樹(唐代呂元膺受排擠含冤到玄宗墳前哭訴)、殷橋(前典難查,借指男女相會之橋),此類典故或怪僻難見、或令人費解,因而又添李賀詩的生澀難懂。

      前人品評李賀詩多置言于其詩用字與意象上。明人李東陽《麓堂詩話》中稱“李長吉詩,字字句句欲傳世,顧過於劌鉥,無天真自然之趣?!保?4](P1381)此評論一語概之,切中要害,“劌鉥”一詞更是得當精準,可謂深諳其詩精髓。

      “子不語怪、力、亂、神”,綜上可見,字里行間充斥鬼怪氣息、意象晦澀難懂的李賀詩不宜選入啟蒙讀物《唐詩三百首》。

      三 以政教論詩的衛(wèi)道士

      從蘅塘生平來看,他出身貧寒,苦讀不輟;33歲中舉,40歲進士及第;曾三為縣令,三任學官,兩校省闈。歷任學官和考官的蘅塘,自是深諳清廷文治方略,亦自然而然地以“衛(wèi)道士”身份,維護起封建倫理綱常和儒家詩教理論。蘅塘“學詩宗少陵”[15],《唐詩三百首》中杜詩為最多。然而代表杜甫憂國憂民的“詩圣”形象的“三吏”、“三別”卻不見入選,對此,蘅塘評說“錄少陵詩,止就其綱常倫紀間至性至情流露之語,可以感發(fā)而興起者,使學者得其性情之正,庶幾養(yǎng)正之義云?!保?6]而對于白居易頗為看重的《秦中吟》三十首、《新樂府》五十首,蘅塘更是一概不錄。究其原因,上述白氏歌詩揭露統(tǒng)治階級的驕奢淫逸,直斥官府的橫征暴斂,自然難為封建官僚所容。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即不錄該詩,繼之而成的《唐詩三百首》亦將其拒于集外。

      因受思想局限,蘅塘對部分優(yōu)秀詩歌避而不錄。與此相反,一些平平之作因承附綱常而入選,諸如《送楊氏女》、《烈女操》等宣揚封建婦道之作。朱自清先生曾評“《唐詩三百首》入選的差不多都是經(jīng)過一千多年淘汰的名作,差不多都是歷代公認的好詩?!保?7]褒中有貶,揚抑各得,誠為中肯。

      施蟄存先生曾言“沈德潛頗有宋代道學家的正統(tǒng)儒學觀點,他謹守溫柔敦厚的詩教,以張籍的《節(jié)婦吟》為思想有問題,‘恐失節(jié)婦之旨’,故不選入。由此可見他的封建禮教思想十分迂執(zhí)。這種觀點,往往表現(xiàn)在他的評語中,不可不注意?!保?8]以歸愚詩學為師的蘅塘,在嚴謹恪守倫理政教與敦厚詩教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其衛(wèi)道士形象亦可見一斑。

      明人陳獻章以理學視角評價唐詩:“明三綱,達無常,征存亡,辨得失,不為河汾子所痛者殆希矣!故曰:詩之工,詩之衰也?!保?9]效法主政教之用的王通詩論,一方面認為詩必出于自然心性,另一方面則要求文藝創(chuàng)作須在政治倫理中進行。法《三百篇》溫柔敦厚之教,以“風純雅正”的理性為標桿,衛(wèi)道者首推杜甫詩為第一:“少陵卓然上繼三百十一篇之后,蓋其所存者,唐虞三代大臣君子之心,而愛君憂國、傷時憫物之意,往往出于變風變雅者,所遭之時然也。其學博而識高,才大而思遠,雄深閡偉,渾涵精詣,天機妙用,而一由于性情之正,所謂‘詩人以來,少陵一人而已’?!保?0]稱頌杜詩以張其目。

      與所謂理性之正相反,縱情肆意的李賀詩則顯得格不興、調(diào)不雅。明人謝榛曾以李賀詩奇古者為骨,平和者為體,與初唐、盛唐詩合列為正宗;明人江盈科曾將李賀與杜甫之正、李白之奇作對比,稱“至于長吉,事不必宇宙有,語不必世人解,信口矢音,突兀怪特,如海市蜃樓,瓊樓玉宇,人物飛走之狀,若有若無,若滅若沒,此夫不名為正,不名為奇,直奇之奇者乎!蓋有唐三百年,一人而已?!保?1]對李賀夸贊有加。然則此說招致格調(diào)論者的激烈批判,“李、杜正中之變乃可合一,長吉乃詩體大變,安可與初盛唐合一乎?”[22](P347)李賀詩始終以獨樹一幟之態(tài),不入唐詩正統(tǒng)主流。

      四 傳統(tǒng)情感教育的審美需要

      模仿、學習詩歌技法是詩歌接受的低級階段,領(lǐng)會詩歌言情、怡情之用,享受詩歌美感愉悅,心志美化提升則是高級階段。蘅塘在把《唐詩三百首》定位為一部學童啟蒙讀物的同時,也期望讀者“白首亦莫能廢”[23],就是要把它作為一本陪伴終身的讀物,學而時習之,終生受教。事實上《唐詩三百首》也成功做到了這一點,成為唐詩入門的必讀選本,且讀者包括各階層、各年齡段。所以,《唐詩三百首》不只是學童啟蒙讀本,還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優(yōu)秀唐詩選集。蘅塘在選編時也考慮到一般大眾的審美需要,表現(xiàn)在所選詩應(yīng)通俗易懂,而非艱深晦澀之作;宜溫柔醇厚,而非偏激憤懣之作;須清雅純正,而非淫哇私褻之作。

      尤須指出的是,蘅塘博采各家所長,不為門戶所限,上承朝廷和歸愚詩派重詩教的思想而又不機械刻板。他試圖通過選取表達人類美好情感、具有人性人文關(guān)懷與體現(xiàn)倫理綱常的詩歌來潤澤學童心靈,陶冶讀者情操,進而培正心性,和諧人倫。因此,蘅塘選詩,注意滿足傳統(tǒng)情感教育的審美訴求。除上文提及的蘅塘首推杜詩但不錄“三吏”、“三別”外,詩界并稱“郊寒島瘦”的孟郊、賈島詩入選《唐詩三百首》者恰恰不是代表其風格的苦吟之作,而《游子吟》則榜上有名。凡此種種,均體現(xiàn)了蘅塘選詩重情感而要求抒情含而不露、中正平和、有節(jié)有度,要求詩歌“發(fā)乎情,止乎禮義”。而李賀詩重煉字詞、造險奇詩境,抒發(fā)個人失意苦悶之情、抨擊黑暗現(xiàn)實之憤,往往情瀉筆端,肆流而不能自制?!爸熳右郧羞^中庸,辭旨流于跌宕,怪神怨懟激發(fā),不可為訓(xùn)?!保?4]而李賀又深愛《楚辭》,作詩師法屈原,為“《騷》之苗裔”[25]。其詩往往帶有悲苦幽獨的主觀主義色彩、與世俗相違的荒誕主義色彩和超然天外的浪漫主義色彩,分析如下:

      李賀師承韓孟詩派怪奇筆法,將字句、意象方面的險怪觸角延伸至極。清人姚文燮曾在評李賀詩時論及其詩風成因:“元和之朝,外則藩鎮(zhèn)悖逆,戎寇角訌,內(nèi)則八關(guān)十六子之徒,肆志流毒,為禍不測。上則有英武之君,而又惑于神仙。有志之士,即身膺朱紫,亦且郁郁憂憤,矧乎懷才兀處者乎?”[26]身處濁世,對理想的執(zhí)著必然違背乃至超越世俗。畸形社會造成世人的畸形心態(tài),好奇尚怪成為元和詩壇一大特色?!霸姼桀I(lǐng)域里的追新逐奇、趨險入怪,正是基于不平而力圖矯俗的人生態(tài)度在藝術(shù)創(chuàng)造上的獨特體表現(xiàn)?!保?7](P309)

      李賀的父親李晉肅去世之后,姐姐嫁入王姓人家,寡母弱弟與之相依為命,再加上李賀應(yīng)試不得、性格冷僻、身體多病,故在詩中常表現(xiàn)出一種悲苦幽獨的主觀主義色彩,這種色彩主要表現(xiàn)在感覺的敏銳、與凡世的脫離。對此,明末清初王思任曾評曰:“賀既孤憤不遇,而所為嘔心之語,日益高渺,寓今托古,比物征事,大約言悠悠之輩,何至相嚇乃爾,人命至促,好景盡虛。故以其哀激之思,必作澀晦之調(diào),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如此之類,幽冷溪刻,法當夭乏,敖陶孫考之為食露盤也?!保?8]李賀蒙父蔭為官,但官職甚微。他在《贈陳商》中曾自嘲“禮節(jié)乃相去,憔悴如芻狗”,這是一種自外而內(nèi)的強烈壓抑,于是李賀的潛意識中亟需找到一種自我認可的方式去發(fā)泄。于是他把這種抑郁之情反映到詩歌中,便形成了這種與世俗心態(tài)相抵觸,與大眾情感相脫離的孤僻詩風。

      苦悶的精神世界令李賀看待任何事物都帶有一層冷色調(diào),獨特險怪,不與常人思想茍同。如《晚溪涼》“玉煙青濕白如幢”中的“玉煙”,李賀用以指淡白的晚煙,詩人欲取玉之白,卻不棄玉之重,以“玉”比“煙”這種輕重上的相??峙略谒嗽娋渲袠O難尋見,不過細細揣摩,作者在寫晚溪的濕煙,帶著溪水濕氣的煙亦有其分量,因此可見其怪誕與精巧。又如香雨、膩葉、老景、綠香、牽云曳雪等字句超乎常理、超越常態(tài),完全是一種字詞重組、意象維新。杜牧稱其“猶以為殊不能知也”,“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間?!保?9]另外李賀詩對陰間異域、天上仙境的描寫更渲染了這種荒誕主義色彩,這類作品不在少數(shù),如《長平箭頭歌》中“左魂右魄啼肌瘦”,《秋來》中“秋墳鬼唱鮑家詩”,《南山田中行》中“鬼燈如漆點松花”,《羅浮山人與葛篇》、《神弦》、《蘇小小墓》、《公無出門》等皆為此類;又有描繪神仙生活、勾勒仙侶幻境的詩如:《夢天》、《天上謠》、《帝子歌》、《瑤華樂》、《神仙曲》、《仙人》、《湘妃》、《巫山高》、《蘭香神女廟》、《貝宮夫人》等,此類詩超脫塵世,與儒家入世觀念明顯相違,如用在傳統(tǒng)的情感教育上顯然不適。

      報國無門,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在現(xiàn)實社會中幻滅,李賀將之寄于天外仙境,在其構(gòu)造的超凡脫俗的詩境中排憂鳴志,引以自慰。胡應(yīng)麟《詩藪》中說:“太白幻語,為長吉之濫觴。”[30](P49)而這種想象的奇特性出于李白,似乎更超乎李白,《天上謠》中“天河夜轉(zhuǎn)漂回星,銀浦流云學水聲”以天為河,以云為水,銀浦流云,想象之絕令人稱奇;《夢天》更是仙才之語: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齊州化煙,海水入杯,攬?zhí)炝_地,氣勢之宏令人拍案。這種想象大膽而新奇,讀來仿佛置身于霄漢。清人黃周星《唐詩快中》評此詩“命題奇創(chuàng),詩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夢,正不知夢在天中耶?天在夢中耶?是何等胸襟眼界,有如此手筆,白玉樓記不得不借重矣。”[31]金性堯先生亦曾言及此詩選入《唐詩三百首》又有何不可。[32]

      綜上可見,前人多評李賀詩字難韻險、整體風格怪誕詭奇,少而學其詩,有致幼童情感偏激之嫌。蘅塘設(shè)身處地,顧全讀者審美接受的需要,以對讀者思想教育、情感教育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取舍詩文,深見其用心之苦。然而斷不可就此判別李賀詩優(yōu)劣高下?!扒笤娪谔?,如求材于山海,隨皆取給,而所取之當否,則如影隨形,各有其人之學識?!保?3]從選篇來看,《唐詩三百首》“雖然從全局來平衡,也許是得失相參,顧此失彼”[34],以帶瑕之玉,成經(jīng)典之名。

      [1][10][16][23]蘅塘退士編.陳婉俊補注.唐詩三百首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繆鉞.詩詞散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錢鍾書.談藝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4.

      [4]高棅.凡例[A].唐詩品匯[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玄燁.全唐詩序[A].曹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蘇伯衡.古詩選唐序[A].蘇平仲文集[C].《四部叢刊》本.

      [7]徐獻忠.唐詩品序[A].唐詩品[C].明嘉靖十九年朱警刻《唐百家詩》本.

      [8][9][22]許學夷.詩源辨體[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11]蘅塘退士編,趙昌平解.唐詩三百首全解[M].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7.

      [12]葉燮.原詩(外篇下)[A].王夫之,等撰.清詩話[C].北京:中華書局,1963.

      [13][24][26][28]李賀.昌谷集[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7.

      [14]李東陽.麓堂詩話[A].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xù)編[C].北京:中華書局,1983.

      [15]竇鎮(zhèn).名儒言行錄(卷下)[M].文苑閣木活字本,1924.

      [17]朱自清.《唐詩三百首》指導(dǎo)大概[A].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C].北京:中華書局,1981.

      [18]施蟄存.歷代唐詩選本敘錄[A].唐詩百話[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9]陳獻章.認真子序(卷二五九)[A].明海文[C].北京:中華書局,1987.

      [20]楊士奇.讀杜愚得序(卷十四)[A].東里續(xù)集[C].《四庫全書》本.

      [21][29]江盈科.雪濤閣集[A].黃仁生輯校.江盈科集[C].長沙:岳麓書社,1997.

      [25]杜牧著,陳允吉點校.李賀集序[A].樊川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7]查清華.明代唐詩接受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0]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1]黃周星.唐詩快(卷一)[M].清康熙刻本.

      [32][34]金性堯.序言[A].唐詩三百首新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3]玄燁.御選唐詩序[A].御選唐詩[C].康熙五十二年內(nèi)府刊本,1713.

      I207.2

      A

      1008-4681(2011)04-0073-03

      2011-05-10

      楊鑒生(1969-),男,福建寧德人,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后,商丘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文獻學。吳留營(1985-),男,河南項城人,《風雅存》主編。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責任編校:陳婷)

      猜你喜歡
      唐詩三百李賀唐詩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導(dǎo)讀注譯版本新近出版
      《唐詩三百首》該被拋棄嗎
      李賀嘔心瀝血譜華章
      唐詩寫柳之妙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鬼才李賀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44
      春夜講唐詩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李賀的詩不合邏輯?(上)
      唐詩賞讀
      文武雙全
      秦皇岛市| 咸宁市| 商丘市| 沈丘县| 哈尔滨市| 鹤岗市| 长兴县| 牙克石市| 柞水县| 塔城市| 长兴县| 上饶县| 固阳县| 玉门市| 大庆市| 遂宁市| 明水县| 当雄县| 吉安县| 靖边县| 普兰店市| 甘洛县| 宁阳县| 刚察县| 寿光市| 阿克陶县| 莆田市| 佛山市| 手游| 湖口县| 高州市| 卓尼县| 高平市| 卢龙县| 连江县| 江孜县| 内丘县| 漠河县| 湖北省| 招远市|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