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婧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1137)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應運而生。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試行)》特別提到了多媒體教學模式要求改革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基于網絡的多媒體立體教學體系建設。[1]此后大學英語課堂開始廣泛應用多媒體手段,使計算機在輔助語言教學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多媒體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效果一度獲得大量贊美。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明顯,比如形象生動,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了教師“一言堂”的困境,促使師生互動,避免了傳統(tǒng)英語課堂的弊端等等。然而隨著多媒體的廣泛深入應用,許多問題應運而生,教學效果也并不象人們所期待的那樣能一舉扭轉我國英語教學的困難局面。上海大學的馮奇教授進行過對比調查,發(fā)現該校采用了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班級成績反而低于采用其他模式教學的班級。[2]隨后重慶、湖北的許多老師也陸續(xù)做了相關的調查研究,各自發(fā)現了不少問題,如課堂活動效果欠佳,教師作用被削弱,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難以顯現等。[3]這些問題的出現讓我們開始重新審視多媒體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筆者認為當前對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qū)和偏差,只有走出誤區(qū),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因材施教,才能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避免負面作用,從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1.技術認識誤區(qū)
多媒體英語教學指的是利用計算機以及網絡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把數據、聲音、圖像等結合起來,同時充分利用計算機、光盤、投影儀等豐富多樣的手段教學,使英語課堂內容豐富,手段多樣,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然而在認識多媒體英語教學這一說法時,卻應該清楚的看到,“多媒體”是修飾詞,“英語教學”才是中心詞,不能喧賓奪主。多媒體的定位實際上是“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即計算機只是語言教學的輔助手段,是服務于語言教學的。梅家駒教授曾說:“我們對教學技術的定位不宜提得過高,范圍擴得太大,因為它絕不可以越俎代庖代替別人的工作?!泵方淌谔嵝盐覀兩髦貙Υ夹g的作用,技術不能取代語言教學這個根本。過度夸大多媒體的作用勢必會導致我們減少對語言層面的關注度,造成將多媒體課件的效果等同于教學質量,反而忽視了一個重要事實,即語言學習和教學本身有其內在規(guī)律,對這種內在規(guī)律的研究才是根本,同時教師和學生,尤其是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他們也不是多媒體教學的被動接受者。目前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實施,誤導了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錯誤地以為英語學習可以因為多媒體的加入而變的輕松愉快,卻忽視了語言學習的長期性和艱苦性,導致其思想準備不足,學習效果欠佳。此外由于多媒體交互性限于客觀條件也常常難以實現。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往往采取大班教學方式,教學采用電子講稿投影或課件形式,教室里人多嘈雜,由于采用課件常常光線不足,課件的交互性本來有限,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效果很難保證。
2.教學理論認識誤區(qū)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廣泛應用,教學理論也開始出現了變化。在多媒體進入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以后,許多學者都將建構主義理論作為一種新的理論引入大學英語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是基于認知理論發(fā)展而成的。其主要觀點認為:世界上沒有客觀的,一成不變的唯一真實的現實,認識者必須依靠自己的經驗建構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深化自己的認知結構,這個過程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換句話說,教師在這種學習中的作用是次要的,教師的作用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給學習者提供適當的交互性的環(huán)境,讓學習者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進行對知識的接受、加工,主動構建出有意義的知識。建構主義的這一學習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多媒體的特點,易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在相關學科的應用中建構主義也取得過效果,但是在英語教學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應用這一理論,又能取得多大的效果,我們不能人云亦云,而要仔細地思考。
首先建構主義與西方的后現代文化思潮緊密相關,后現代是批評傳統(tǒng)多于建設,而且是否符合我們英語教學的實際還有待研究。建構主義固然有其優(yōu)越的地方,但應用于英語教學中的最大問題在于建構主義容易減弱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與語言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有一定的沖突。
英語教學的特點是學生學習的是一門新的語言,不存在之前的個體經驗,學生就是一張空白的紙。當學生面對新的詞匯、語法和句型時,根本不具備之前的經驗,而且英語教學中的事實性內容多于邏輯推理的內容,學生需要通過記憶理解來學習,而不是通過邏輯推理判斷來掌握知識,所以這時的“建構”無從談起。
其次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在于熟能生巧,英語學習依賴于模仿,特別是口語的操練,由于學生沒有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必須依靠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機會,在操練中糾正錯誤,指出問題,改正后多次鞏固才能真正掌握,因此教師在外語學習中具有關鍵的作用,不可能完全做到將課堂交給學生。雖然建構主義有利于改正教師“一言堂”的傾向,但是矯枉過正會忽視教師的作用,不符合英語教學的實際。
3.信息量認識誤區(qū)
多媒體英語教學與傳統(tǒng)英語教學相比的最顯而易見的優(yōu)勢莫過于其豐富的信息量。傳統(tǒng)教學一支粉筆加一張嘴的教學模式的確不能夠與計算機網絡帶來的信息相提并論。然而問題是英語教學中的信息量越大越好么?《論語》對學習早就有過溫故而知新的論述,我們也都明白學習要循序漸進的道理。西方的語言輸入理論(Input Theory)也認為語言學習中應該提供足夠但適量的語言輸入量,這些都說明了語言學習中的信息量應該進行合理的控制。
多媒體雖然能夠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輸入的信息不是都能轉化成為攝入的知識。英語課堂如果將大量時間用于課件展示,信息呈現,會讓學生眼花繚亂,沒有時間和精力消化理解,自然很難真正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英語學習的目的并不是信息量的簡單輸入,而是實際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而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是學生的表達能力,或者說是輸出的能力。從這點上看,單純重視大量信息的輸入并不能產生作用,反而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講多練還有實際的意義。
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實施豐富了我們的教學手段和思路,其作用不可否定,但是對多媒體的應用必須與原有的教學實踐相結合,況且教學手段的更新不是教學效果的唯一保證,更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在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中,首先要重視教學思路和方法的鉆研,同時合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使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輔助作用,真正做到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果。
1.重視教師的因素
多媒體教學重視學生的作用,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但這并不排斥教師的重要作用。相反,電腦由人控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他既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者,又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既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又是課堂氣氛和語言環(huán)境的營造者,既是學生學習的調動者,又是其潛能的發(fā)掘者?;谡Z言學習的特點,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必須與教師的正確指導相結合,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首先應該重視語言學習的內在規(guī)律和學習者心理規(guī)律的研究。任何學科的學習都與學習者的興趣、動機、意志品質以及學習策略息息相關,離開基本規(guī)律空談教學技術的更新沒有實質意義。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手段制作課件的時候應充分考慮語言教學規(guī)律,體現出一定的人文關懷和情感因素,有效調配課件的制作和使用,充分考慮教學傳統(tǒng)四要素之間的關系,即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將最好的教學構想通過優(yōu)化的教學媒介展示出來,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2.重視學習能力培養(yǎng)
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大班教學采用多媒體手段往往弱化了學生的交際能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輸出能力是語言教學的重要任務,忽視這一能力會造成學生學“啞巴英語”,口頭筆頭能力較差。計算機學習軟件中的課堂練習大多是客觀題型,難以體現人與人的交流,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有針對性地設計說的練習和調動學生思考的練習,在信息輸入的同時注意輸出的平衡,盡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采取小班教學,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得到發(fā)表觀點、鍛煉自己的機會。同時,由于在多媒體英語教學中,學生面臨比傳統(tǒng)英語教學更多的材料,需要自己取舍調整,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重視傳統(tǒng)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進入英語課堂后,傳統(tǒng)教學法很快淪為保守、落后的代名詞。誠然,傳統(tǒng)教學法有不少弊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傳統(tǒng)教學法經過多年的實踐和修正,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取得過成效,所以不能一棒子打死。事實上,無論哪一種教學方法都存在著合理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常規(guī)教學中教師往往發(fā)揮著更大的作用,在授課時可以面授機宜、即興發(fā)揮,組織課堂靈活機動,師生雙方可以及時互動,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好地體現人文關懷和情感因素。如果過度依賴計算機,反而容易被其束縛手腳,不容易發(fā)揮出教師的優(yōu)勢和才能。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華應該被充分吸收,對計算機和課件的使用也應因地制宜,多媒體手段是對常規(guī)教學手段的補充和拓展,為大學英語教學服務,應該適時適量地使用,在充分整合各種資源的基礎上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
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一種新技術引入大學英語課堂的初衷在于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但是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定位是輔助作用,英語教學的核心仍然在于研究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和語言學習的固有規(guī)律,反思多媒體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反對多媒體或否定其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反思是為了更好地優(yōu)化和更合理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進入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不是很長,其效果還有待考察,應用過程中的問題也需要我們思考,從而更好地調整和修正,真正達到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目的。
[1]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試行)[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6-13
[2] 馮奇,等.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思考[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6-157
[3] 王建梅.對我國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化教學的再思考[J].外語界,2005,(4):13-18
[4] 王德春.多媒體英語教學和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對比[J].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