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武生
(江蘇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14153)
當前資助體系對于高職院校貧困學生黨員的影響
楊武生
(江蘇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14153)
自我國高校實行教育體制改革以來,貧困學生黨員問題日益突顯,已成為高校發(fā)展過程中一大難題?,F(xiàn)行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以“獎、貸、助、補、減、勤”為主,雖可以解決物質(zhì)之需,但不能解決貧困學生黨員的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貧困問題。高校要以經(jīng)濟資助為起點,以心理扶持為重點,以能力提升為關鍵,不斷糾偏其不良心理與行為,促使其早日成才以更好地服務社會。
貧困生黨員;資助體系;現(xiàn)狀;影響
1)多元化助學體系的建立。目前我國已經(jīng)基本建立起以國家獎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為主體的、多元化的資助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較好地解決了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問題,基本保證了每一個困難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業(yè)[1]。
2)各高校普遍設立勤工助學中心。各高校都設有各種勤工助學崗位,幫助那些勇于面對貧困、自強自立的同學減輕生活費負擔,同時也使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
3)社會救助風氣逐漸形成?,F(xiàn)在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資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yè)的人越來越多。這些愛心資助不僅給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帶來了完成學業(yè)的希望,也給社會帶來了很多和諧團結(jié)的力量。
1)資助渠道有限難以解決。貧困生的問題目前主要依賴國家貸款和學校的幫助,學校提供數(shù)量有限的勤工儉學機會對于許多欲申請的貧困生來說是杯水車薪。同時由于國家助學金申請門檻較高,申請人數(shù)較多,對于一般性貧困的學生來說,申請到的可能性相對較小,而貧困學生黨員能夠申請到資助則是難上加難。貧困黨員學生面臨著雙重困難:本身是貧困生,又是學生黨員,如果申請資助有可能被貧困學生認為是與其爭利;如果不申請又難以繼續(xù)完成學業(yè)。故而許多貧困學生黨員為了在班級中獲得良好形象,會把機會讓給其他貧困同學。
2)物質(zhì)脫貧與精神脫貧不對稱。部分貧困學生長期接受國家和學校的幫助,不但不感恩,反而想當然以為這是自己通過努力應得的。這樣的學生即便是助其擺脫了物質(zhì)上的困難,但是卻很難使其精神脫貧。調(diào)查顯示,個別貧困學生黨員也存在這種情況,這從另一個方面凸顯了原有資助體系的不完整性[2]。
3)認定機制的缺失。高校貧困生認定是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判定失真會導致貧困生資助人群錯位,可能把非貧困生認定為貧困生,造成資源浪費,降低資助效率;又有可能導致真正的貧困生沒有被納入資助體系。現(xiàn)行的認定措施僅是發(fā)一張表格讓學生拿到當?shù)卮逦瘯蚪值擂k事處蓋章。再去當?shù)孛裾块T蓋章,而據(jù)本次調(diào)查顯示,有些學生的貧困證明僅僅流于形式,生源地的資格審查不夠嚴肅。
1)自卑與自尊并存的復雜心理。由于經(jīng)濟條件以及生活閱歷的差異,貧困學生黨員的心理負擔比一般學生重得多。自尊心和自卑心是高校貧困生存在的一對心理矛盾,并且往往是自尊心越強,自卑心就越重。調(diào)查中29.7%的貧困生對人際關系表現(xiàn)敏感,不愿同學和老師知道自己的具體家庭情況。在這種自卑心理的影響下,貧困生往往不愿意與別人談論自己的家庭狀況,也不愿意敞開心扉與舍友交流,而是把困難和壓力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逐漸變得敏感多疑、沉默寡言、自我封閉[3]。在貧困生黨員中,這種情況也依然存在。有的貧困生黨員為了擺脫自己的弱勢地位,獲得班級同學的好感與注意,就會認真學習,把自己與周圍同學隔離開來,完全投入到自習室、圖書館去,試圖通過獲得優(yōu)異成績來改變自己的“貧困”形象;而一旦不能獲得理想的成績,有的則自暴自棄,對理想信念產(chǎn)生動搖;有的則會主動與周圍同學打成一片,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以此來博得大家的同情。
2)誠信意識的缺失。目前國家助學貸款屬于個人信用貸款,是助學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由國家和學校共同承擔,其惠及面廣,操作性強。但由于種種原因,銀行的積極性并不高,除了銀行成本核算和規(guī)避風險之外,貸款學生還貸違約率高則成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一些學生認為,助學貸款雖然要償還,但也是畢業(yè)以后才開始履行還款義務,在校期間大學生不存在此義務和要求。因此將助學貸款視為社會福利,在潛意識中抱有逃貸的僥幸心理,即使畢業(yè)后也不愿積極按時償還貸款。這種不守信行為不僅損害了個人信譽,而且嚴重妨礙了助學貸款工作的持續(xù)有效開展。
3)缺少感恩意識與奉獻意識。現(xiàn)行助學體系基本上屬于無償救助機制,致使部分貧困學生黨員存在政府資助學生讀大學是“天經(jīng)地義”的想法,他們可能非但不會感恩,反而認為這是政府應該做的,由此養(yǎng)成“等、靠、要”的不良習慣。調(diào)查顯示:有些貧困學生黨員對各類形式的不需負責的獎學金、助學金熱情很高,為了能夠得到最高級別的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助學金而絞盡腦汁編造各種理由;而對需要付出勞動和大量時間諸如整理機房、打掃食堂衛(wèi)生之類的勤工助學形式卻不太感興趣,缺乏應有的奉獻意識。
1)全方位做好貧困生助學準備工作。高職院校學生工作處應在每年暑期放假之前將下一學年貧困學生黨員認定所需要的相關材料及具體辦理程序以書面形式下發(fā)到每個學生手中,并且,為使認定工作切實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被認定為困難的學生名單,可由系學工辦公室在校園網(wǎng)、指定教學樓、宿舍樓以及學生相對密集的場合進行公示,并公布舉報電話及信箱,主動接受廣大師生及社會的監(jiān)督;班主任可與年級輔導員一起,隨機撥打?qū)W生家庭與所在村委會或街道辦事處的固定電話,進行電話核查。與此同時,應鼓勵貧困學生黨員以暑期社會實踐為突破口,深入到農(nóng)村、企事業(yè)單位等一線基層中去,發(fā)揮專業(yè)特長為企業(yè)排憂解難,為當?shù)卮逦瘯峁┲橇χ?,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zhì),并在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觀觀與價值觀的同時,也獲得一定的物質(zhì)收入。
2)構建物質(zhì)脫貧與思想脫貧相結(jié)合的機制。在對貧困學生黨員進行多層次資助的同時,從思想教育等各個方面加大對貧困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力度,力爭使貧困學生黨員在獲得社會資助的同時能夠?qū)崿F(xiàn)思想意識的轉(zhuǎn)變。在一年級新生中可實施“扶正”教育,引導學生角色轉(zhuǎn)換,將物質(zhì)資助與心理脫貧相結(jié)合,促使學生明確目標,擺脫貧窮陰影,端正學習態(tài)度;并指導學生做好學業(yè)規(guī)劃,確立成才目標。在二年級學生中可實施“修身”教育,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專業(yè),熱愛專業(yè),完善知識結(jié)構,并對學業(yè)“查漏補缺”;同時開展人文素質(zhì)教育,提升人格品質(zhì),修正學習行為習慣。在三年級畢業(yè)生中踐行“成事”教育,加強奉獻精神與服務社會意識教育,指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有機結(jié)合。幫助學生合理定位,指導學生學以致用,為學生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提供條件。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要安排專人對他們進行經(jīng)常性的思想及學業(yè)指導,保證這個群體的先進性,增強對其他學生的說服力與影響力,并充分利用主題班會、黨團校、專題講座、師生交流等形式,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幫助這個群體發(fā)生良性轉(zhuǎn)變,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并外化為積極向上的實際行動。
3)建立學生崗位助理機制為補充。在健全和完善學生黨員管理機制的基礎上,按照鍛煉能力、提高素質(zhì)的工作思路,積極打造學生服務社會的舞臺。學校應建立各種社會實踐基地,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給貧困生以信心,并對其進行思想與行動上的幫扶。同時可設立分團委副書記、機房管理員助理等崗位,采用全系學生公開競爭上崗、貧困生優(yōu)先錄用的原則,促使貧困生自覺按照招聘要求,加強辦公系統(tǒng)操作、設計表現(xiàn)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提高,激勵貧困生不斷完善自我,展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促進學生成才。還可充分發(fā)揮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的優(yōu)勢,帶領學生黨員深入廣大企業(yè)、農(nóng)村調(diào)查實踐,組織學生到社區(qū)、街道投入社會公益事業(yè),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社會大熔爐中得到錘煉和成長。而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的效果也比較明顯。
做好高職院校貧困學生黨員資助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它需要政府、高校、企業(yè)、社會、學生等多個角色的積極參與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完成。國家和社會應從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高度持續(xù)關注高職院校貧困學生黨員及其教育問題,教育工作者有責任也有義務認真研究,積極探索科學且富有人性化的資助體系和模式,幫助貧困學生黨員既要經(jīng)濟脫貧,又要精神脫貧,更要行為脫貧。要以資助體系為起點,以心理扶持為重點,以能力提升為關鍵,不斷糾偏其不良心理與行為,促使其早日成才以服務社會,這既是當前資助體系工作的核心與中心,也是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實現(xiàn)高校和諧發(fā)展的題中之意。
[1] 徐曉元.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途徑的探索[J].學理論,2009(9):29-30.
[2] 張建奇.1983年以來我國大學生資助的演變[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3(1):127-128.
[3] 李從松.中國大學貧困生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71-73.
Influence of Current Financial Aid System on Poor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YANG Wu-sheng
(Jiangsu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Wuxi 214153,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in higher institutes,the problem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are highlighted and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institutes.The current financial aids for college poor students are"scholarship,loaning,assistance,compensating,reducing,part-time working",although they can solve the poor's material needs,they can not solve the poor Party members'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povert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use economic aid as a starting point,adopt mental support as the core,enhance the ability as the key,constantly correct their unhealthy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o encourage them to be talents and serve for the society.
poor student Party member;financial aid system;current situation;influence
G 715.5
A
1672-2434(2011)05-0063-03
隨著我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與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更多的學生獲得了進入高等學校接受教育的機會,這在客觀上也造成高校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高校辦學的困難程度不斷加重。對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資助高校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政策,在高校逐步建立起以獎學金、助學貸款、困難補助、勤工助學等為主體的多元化資助貧困生的政策體系;與此同時,許多知名企業(yè)在高校也設立了不同種類的獎學金來資助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與此同時,社會各方面也不斷加大對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貧困生成長、成才保障體系,使貧困學生入學難讀書難的狀況得到緩解。但是,這種資助模式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如貧困學生黨員作為貧困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怎樣在得到資助的環(huán)境下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等問題,尚需要進一步分析研究與解決。本文依據(jù)學生工作實踐,就當前資助體系對
2011-08-09
江蘇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2011年度黨建研究資助立項課題(20100952)
楊武生(1974-),男,講師,碩士,從事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于高校貧困學生黨員的影響以及相關糾偏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