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承襲中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
      ——論冰心影響下琦君的散文書寫

      2011-08-15 00:50:10徐婷婷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5期
      關鍵詞:冰心母愛散文

      徐婷婷

      (徐州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作家作品研究

      承襲中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
      ——論冰心影響下琦君的散文書寫

      徐婷婷

      (徐州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臺灣文學與大陸文學有著割舍不斷的血脈聯(lián)系,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尤為突出,一大批大陸赴臺作家諸如梁實秋、謝冰瑩、張秀亞、林海音、琦君、余光中、洛夫等,繼承并發(fā)揚了五四文學傳統(tǒng)的遺風余韻,將在大陸因政治原因斷裂的現(xiàn)代文學傳統(tǒng)成功續(xù)接到臺灣文壇上。琦君是臺灣女性散文的集大成者,她在散文創(chuàng)作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五四作家冰心的影響。在創(chuàng)作主題上,她繼承了冰心愛的哲學,盡情歌頌母愛、童真、自然,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將愛的書寫上升到人性的高度,以此展開對人生、人性的探索;在創(chuàng)作風格方面,她承襲冰心溫柔敦厚、典雅清麗的風格,同時又不斷探索,開創(chuàng)了具有鮮明個人色彩的疏淡厚重的寫作風格。

      冰心;琦君;承襲;突破;創(chuàng)新

      散文是臺灣當代文學的重鎮(zhèn),在散文領域里名家薈萃,散文創(chuàng)作異彩紛呈。20世紀50年代臺灣散文興盛之初,活躍于臺灣散文界的作家大都是大陸赴臺作家,其中有在大陸已經(jīng)蜚聲文壇的老一代作家梁實秋、謝冰瑩、張秀亞、林海音等,也有赴臺后嶄露頭角的文壇新秀琦君、余光中、洛夫等。不論是老作家還是新作家,在大陸生活期間他們都接受了“五四”新文學的熏陶,有著深厚的“五四”文學根基。因此,當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五四”文學傳統(tǒng)在大陸出現(xiàn)斷裂的時候,臺灣文學卻很好地繼承了“五四”文學的寫作傳統(tǒng)。正如范伯群在《臺灣散文縱橫論〈序〉》中所言:“臺灣的文學也就與‘五四’新文學有著無法分割的‘血緣關系’。周氏兄弟與女作家冰心等在散文領域中的成就,形成了(臺灣)現(xiàn)代散文的‘文脈’?!备袑W者談到臺灣散文的源流時說道:“臺灣散文受外來影響最少。西方與日本那親切可誦的小品之影響約略可見,主要繼承的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各名家?!盵1]

      臺灣散文的繁榮,女性作家功不可沒。五六十年代的臺灣文壇,女性作家在人數(shù)、作品、創(chuàng)作的影響等各個方面都顯示出之前中國文學史上所沒有的氣象,甚至被譽為“文壇奇觀”。“古代中國女性寫散文者寥寥無幾。冰心開始,有了女性寫作散文的歷史。而臺灣在‘光復’與‘1949’以后,女性散文創(chuàng)作才‘浮出歷史地表’”[2],臺灣女性散文作為中國女性散文的一部分,顯而易見的會受到冰心等“五四”散文家的影響,冰心作為“現(xiàn)代散文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也是女性散文的領路人”[3]。琦君作為臺灣女性散文書寫的代表性作家之一,被稱為“20世紀最富有中國風味的散文家,臺灣文壇上活生生的國寶”,更因其溫婉敦厚的文風被譽為是“臺灣的冰心”。琦君與冰心在各個方面都極其相似:生活境遇、教育背景、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五四”文學傳統(tǒng)的浸染……以及在文學閱讀中所接受的冰心的引領,使得琦君的散文在各個方面都繼承了冰心散文的寫作特色。琦君在談到其創(chuàng)作之路時說到:1949年,“到臺灣,生活初定以后,精神上反漸感空虛無依,最好的寄托就是重溫舊課,也以日記方式,試習寫作。但也只供自己排遣愁懷,原未有投稿見報的念頭。那時惟一的好友孫多慈女士帶我去拜訪謝冰瑩先生,她二位就極力鼓勵我將稿子寄出去,如能刊出,不但那份驚喜無可言喻,也因此與讀者及其他作者獲得心靈溝通,正是以文會友之意。因此我就將一篇在抗戰(zhàn)期間即已寫好的回憶手足的文章《金盒子》修改后寄到中央副刊,不久即被刊出,而且獲得很多讀者的反應。從此我就開始了我的寫作生涯”[4]。琦君散文的創(chuàng)作主題主要是謳歌母愛,贊美童真,禮贊大自然,處處體現(xiàn)出愛的基調(diào);在散文的風格上抒情含蓄,內(nèi)蘊豐富,呈現(xiàn)出典雅清麗、溫婉敦厚的藝術特色,承襲了“冰心體”的散文風格;同時,在題材挖掘、創(chuàng)作風格等方面琦君又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自成一家。

      一 創(chuàng)作主題的傳承與發(fā)展

      冰心認為“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在“五四”時期,冰心秉持“愛的哲學”,用真愛、真心來深刻地體驗生活、感受人生,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歌頌母愛、童真、大自然,確立了愛與美的主題。

      (一)關于母愛

      冰心母親的慈愛堅韌深深影響了冰心的文學觀,她認為只要擁有了母親,一切苦難、痛苦都可以化解。因此,對母愛的反復吟詠成為冰心作品的一個不變的主題?!八龑τ谖业膼?,不因著萬物毀滅而更變!她的愛不但包圍著我,而且普遍的包圍著一切愛我的人……世界便是這樣建造起來的!”(《寄小讀者》通訊十)。母愛為冰心撐起一片晴空,給予她心靈的慰藉,為她化解世間的一切苦難。對冰心而言,母愛締造了自己的世界也支撐著自己的世界。琦君很好地繼承了冰心對母愛的吟詠,其作品的大量篇幅都在歌頌母愛的偉大、無私。《毛衣》中,琦君父親去世才兩個月,當琦君“為了繼續(xù)讀書,不得不在兵荒馬亂之時,遠離母親去人地生疏的上海讀書”時,母親考慮到自己因戴孝不能穿絲棉背心,就千叮嚀萬囑咐“我”要請人給“我”織一件毛衣,這樣穿在里面才暖和?,嵭嫉难哉Z中卻包含著母親對自己濃濃的愛意,同時母親的慈愛、善良以及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也躍然紙上。

      冰心是一位人道主義作家,在她的筆下母愛被賦予了神圣的光環(huán),她在《寄小讀者》中歌頌母愛的崇高和無私、博大和永恒,把倫理親情中的母愛“升華為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感情的典范和牢不可破的精神紐帶”[5],肩負著推動人類走向自由平等和促進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冰心筆下的母愛是博愛的一種體現(xiàn),在追求婦女解放和個性張揚的“五四”時代,冰心的這一主題有著鮮明的時代氣息。琦君筆下的母親同樣是勤勞的、善良的,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是人類心靈的一大慰藉。但是由于時代、社會、文化等的差異,琦君的母愛不再是無所不能的,而是更富有生活氣息。她將母愛從人類的高度落實到人生的細微處,從生活的細節(jié)著手描摹母親的寬宏、善良、堅韌。琦君對母愛的闡釋,從人類的大視角回歸到個人的實際生活中,從人性的角度闡釋母愛的偉大。琦君不拘泥于個人情感的小天地中,將個人情感升華為東方女性在經(jīng)歷世事磨難后在人性上的通達覺悟。對女性命運的透視和深刻思考,使得琦君的散文具有了超越時空的永恒的藝術魅力。

      (二)關于童心

      對童真的歌詠和贊美,是冰心早期散文中的又一重要主題。冰心鐘情于兒童寫作,模仿“小孩子口氣,說天真的話”,寫下了大量充滿童心、富于童趣并且深受小讀者喜愛的作品,“一片幽輝,只浸著墻上畫中的安琪兒?!@白衣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的笑”(《笑》)。諸如《寄小讀者》、《往事》、《山中雜記》等,冰心在眾多作品中不厭其煩的歌頌童真、童趣,在冰心的世界中孩童是最純真的、最可愛的,是美好的象征。此外,冰心也擅長于通過與小讀者通信,抒寫著對兒童的愛護與尊重,她視孩子如知己,以能和他們通信交流為榮。冰心在天真美好的孩童面前坦然披露自己的心理:將不愿和成人講的事情傾訴給小朋友,寄予孩童無限的信任和關懷。神情天真爛漫、心靈晶瑩剔透的孩童,是冰心作品中最為美麗、動人、純潔的形象,是最值得人們托付和信賴的心靈上的朋友。

      在琦君與孩子們的通信中,她說道:“只有一種信,非回不可,那就是天真可愛小讀者的信”,她寫給小讀者的散文,既融淺顯于哲理之中,又富有無限的童趣,是非常適合兒童閱讀的無韻詩篇。同時,琦君筆下的“童心”也體現(xiàn)了她的寫作宗旨,即“以一顆單純的心,從事寫作”。在《下雨天,真好》中,描繪了“那些用雨珠的鏈子串起來的有趣的美好時光”,講述了在爛漫孩童眼中梅雨天的諸多好處:母親不用早起,可以躺在被窩里給她講故事;父親、姨娘忙于打牌,沒空理會她,她可以乘機無拘無束的跟朋友看電影、吃蜜棗。稀松平常的事情透過孩童的視角展現(xiàn)出來,就獲得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喜悅與美好。

      琦君通過對自己童年的回憶來歌頌童真,但又不局限于對童真的歌頌,而是透過兒童天真純潔的心來觀照現(xiàn)實世界。如《忘掉了》通過兒童短劇感嘆人與人之間真摯友情的可貴,《冬夏陽》則以對兒童教育的方式倡導當今社會中人們守時的重要性等等。通過對童年的溫馨回憶,把江南水鄉(xiāng)的景與兒時童年的情結(jié)合起來,表現(xiàn)童心的美,重現(xiàn)每個成人都曾擁有過的純真美好的童年生活,以真摯的感情深化童心,以美好的童心召喚人性中的美和善。從贊美童真上升到人性思考的維度,使得琦君的散文具有了一種人性的張力。

      (三)禮贊自然

      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去贊美自然,歌頌自然,盡情描繪大自然的絢麗多彩,是冰心早期散文的又一重要內(nèi)容。冰心筆下的大自然充滿了詩情畫意,因此她的話語間包含著真摯的情思。冰心雪后游山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在積雪中綻放的蒲公英,引發(fā)作者對于人生的深刻思索,“世上一切的事物,只是千百面大大小小的鏡子,重重對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這許多璀璨輝煌,虹影般的光彩。沒有蒲公英,顯不出雛菊,沒有平凡,顯不出超絕……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長處,一人有一人的價值。我不能偏愛,也不肯偏憎。悟到萬物相襯托的理,我只愿我心如水,處處相平”(《寄小讀者》通訊十七)。

      在這一題材領域中,琦君的佳篇同樣俯拾皆是。琦君家鄉(xiāng)在浙東,成年后才離家赴臺,琦君記憶里的江南水鄉(xiāng)猶如一幅“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唯美畫卷?!段骱浥f》中,平湖秋月、孤山梅鶴、三潭印月、海寧歡潮、靈隱仙境等富有詩情畫意的西湖勝景在琦君筆下涓涓流淌,西湖“似明眸皓齒的佳人,令人滿懷喜悅。古寺名塔似遺世獨立的高人逸士,引人法思古幽情,何況秋月春光,四時風光無限,湖山有幸,靈秀獨鐘”。

      同是對自然的禮贊,同是對故鄉(xiāng)的懷戀,因著時代的不同,社會環(huán)境的差異,琦君與冰心的散文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琦君的散文借著對故土的懷念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擔憂。琦君所處的時代是工業(yè)文明當?shù)赖臅r代,在她的生活中處處呈現(xiàn)出工業(yè)文明對農(nóng)業(yè)文明的不斷侵蝕,她借著對故鄉(xiāng)自然美的贊美折射出由于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所造成的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在《水是故鄉(xiāng)甜》中,琦君在旅途中喝著異鄉(xiāng)的礦泉水情不自禁地懷念起故鄉(xiāng)的山泉水,“一路飲著異鄉(xiāng)異土的礦泉水,行旅匆匆,連心情都變得麻木了”,而童年時,喝的是從山上引來的涓涓滴滴的源頭活水,同時虎跑泉的泉水富含礦物質(zhì),有益于身體健康,這些都是工業(yè)文明下的礦泉水所沒有的。從今日的情境中追憶過去的美好,又從過去的追憶中反觀今日,在景與物的描繪中融入對現(xiàn)實的思考,琦君的散文具有了深刻的批判力度和現(xiàn)實張力。

      二 散文風格的承襲與突破

      冰心以細膩委婉的筆觸歌頌偉大的母愛,書寫純真的童心,描繪美麗的大自然,用愛與美營造了一個典雅清麗、含蓄婉約的藝術世界。

      文筆清新雋永,感情細膩澄澈,意境優(yōu)美,引人遐想。

      羅家倫在《〈菁姐〉序》中評價琦君的創(chuàng)作,“文學清麗雅潔,委婉多姿。寫風景有詩意,寫人物頗具溫柔敦厚的人情味?!睋?jù)此評論,又因琦君與冰心的創(chuàng)作風格極為神似,此后的諸多評論家將琦君譽為“臺灣的冰心”。琦君散文“語言質(zhì)樸,在平和舒坦中愈見穩(wěn)定凝重,如春蠶吐絲細細抽出,于細微中見淳厚”(鄭明俐《談琦君散文》)?!斗酱缣飯@》一文中,隱藏在碧樹果林之中玲瓏的三間小屋,滿眼的綠水青山,滿耳的松風鳥語,整天里不必看時鐘,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書,而書看倦了,便隨意拋開,睡上一大半天,剩下的只有太陽、月亮、星星,輪流著與你默默相對??此撇唤?jīng)意的筆觸描繪出的是別人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琦君的語言是含蓄而又古典的。她常常用煉鑄詩句的精湛功夫?!剁R里朱顏改》中,琦君寫到,秦少游有了“飛紅萬點愁如海”的愁,所以只活了52歲就告別了人間,而辛棄疾有了“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豁達,所以比秦少游多活了15年。對古人詩句信手拈來的運用,營造了自己文章中特有的意境,渲染了氣氛,形成一種“溫婉柔美、諧而不謔、哀而不傷”的散文風格。

      琦君散文承襲了冰心散文的溫柔敦厚,但兩位作家又是各具風韻的,不同于冰心的輕柔,琦君的散文平淡簡約卻又不失疏淡厚重,“以自然之筆寫真實之情”,營造了一方屬于自己的審美天地。琦君曾說:“我深感這個世界的暴戾已經(jīng)夠多,為什么不透過文學多多渲染祥和美好的一面,以作彌補呢”,琦君一直身體力行著這一散文觀念,她執(zhí)著地追求真善美的散文境界,歌頌母愛、童真、自然,抒發(fā)自己對愛與美的向往和珍惜,同時在其散文中又處處折射出她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性的思考,平淡簡約中又有了一份疏淡厚重。《髻》中,借母親與姨娘的恩怨折射出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壓抑和扭曲;《衣不如故》中借阿菊、姨娘的梳妝打扮表達自己對于女性無力掌控命運的深切關懷。對于社會、人生、人性的思索使得琦君的作品在溫馨柔和中增添了一份厚重感和力量感。

      三結(jié)語

      臺灣文學與大陸文學有著割舍不斷的血脈聯(lián)系,而琦君作為五十年代從大陸遷臺的作家,經(jīng)受過“五四”新文學傳統(tǒng)的熏陶,與大陸的文學更是一脈相承。冰心作為現(xiàn)代女性散文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以其獨具特色的“冰心體”散文成為女性散文史上一個無法忽視的高峰,對后來的女性散文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琦君作為“五四”文學的承繼者,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承襲了冰心的散文風格,也以細膩的女性筆觸歌頌母愛、書寫童真、贊美大自然,散文呈現(xiàn)出溫柔敦厚的特點。但是由于社會時代背景的變遷、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作家思想意識的發(fā)展、文學審美情趣的變化、讀者的接受期待和視野改變等,琦君散文在繼承發(fā)揚的基礎上又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形成了自己的散文特色。琦君在繼承冰心“愛的哲學”和溫柔敦厚的同時又不斷從現(xiàn)實觀照人性,作品有了現(xiàn)實的厚重感,增加了一份人性的張力,她以自己獨具特色的魅力書寫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開創(chuàng)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1]徐 學.臺灣散文五大源流[J].臺港文學選刊,1987,(5、6).167.

      [2]程國君.從鄉(xiāng)愁言說到性別抗爭[M].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2006.43.

      [3]張振金.中國當代散文[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71.

      [4]琦 君.一點心愿.母心·佛心[M].臺北:臺北九歌出版社,1990.

      [5]楊匡漢.中國文化中的臺灣文學[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8.

      [6]范伯群,曾華鵬.冰心評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7]李 輝.冰心自述[C].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8]方 忠.20世紀臺灣文學史論[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

      [9]方 忠.臺灣散文縱橫論[M].南京: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10]程國君.從鄉(xiāng)愁言說到性別抗爭[M].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2006.

      [11]冰 心.冰心散文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12]琦 君.三更有夢書當枕[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

      [13]琦 君.素心箋[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14]琦 君.往事恍如昨[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I207.6

      A

      1674-3 652(2011)05-0 116-0 4

      2011-07-21

      徐婷婷(1986- ),女,山東臨沂人,徐州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生,主要從事港澳臺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責任編輯:雪 豹]

      猜你喜歡
      冰心母愛散文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母愛大于天
      青年歌聲(2020年1期)2020-01-14 05:20:38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親
      《寄小讀者》
      母愛
      快樂語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24
      母愛的另一面
      讀者(2017年22期)2017-10-28 20:12:04
      尤溪县| 金川县| 重庆市| 广水市| 霍林郭勒市| 兴国县| 盐源县| 沾益县| 泗洪县| 米泉市| 商都县| 丹江口市| 水富县| 垣曲县| 荆州市| 高台县| 邢台县| 江阴市| 景洪市| 保山市| 福海县| 梅河口市| 岳西县| 望奎县| 东城区| 丽水市| 喀喇| 洛阳市| 新密市| 黑水县| 金沙县| 汕头市| 衡南县| 隆回县| 天峻县| 五家渠市| 中宁县| 萨嘎县| 双桥区| 论坛|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