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靜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
這項工作包括清理、清除殘渣、去除表土、去除和處理規(guī)定范圍內的所有草木和石礫,一般來說,表土的挖出將只包括泥土,這種泥土能使植物繼續(xù)生長。在工程完工時這些區(qū)域都將歸還給業(yè)主,狀態(tài)應和以前一樣,任何由承包商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損壞都應由承包商自費修復完好。
規(guī)范規(guī)定了對路基填料應有條件的選用。對路基填料的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給了量化的標準,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強度,引用了路床的概念,對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條件,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應大于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給出相應的規(guī)定值,對其他等級公路鋪筑高級路面時,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規(guī)定值。
當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噸位的壓路機,碾壓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對于提高路基土的壓實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規(guī)范規(guī)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壓實度須≥95%,對其他等級公路當鋪筑高級路面時,其壓實度亦應按照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標準采用。此外,還增加了對路堤基底的壓實度不宜小于93%的規(guī)定。
在特殊潮濕地區(qū),路基上的壓實是相當困難的,規(guī)范對此作出了若干調整:(1)壓實度標準可根據試驗資料確定或較表列數值降低2%~3%;(2)對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數大于18的粘質土,當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時,可采用規(guī)定的輕型壓實標準;(3)改善填料的性質,在土中摻加生石灰,通??色@得預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同樣在西部某國道主干線二級專用公路途經渭河沿岸,部分路段屬潮濕地區(qū),采用第三種辦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1)黃土路堤施工時,應做好填挖界面的結合(縱向),清除坡面雜草,挖好向內傾斜的臺階。
(2)黃土含水量過小,應均勻加水再行碾壓;如含水量過大,可翻松晾曬至需要含水量再進行碾壓,也可摻入適量石灰處理,降低含水量。摻灰后應將土、灰拌勻,其最大干密度應通過擊實試驗確定。
(3)老黃土透水性差,干濕難以調節(jié),大塊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應通過試驗決定措施。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黃土。新黃土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
(4)根據設計及時修筑外側邊緣的攔水、截水溝構造物和急流槽,將水引至坡腳以外,對高度大于20m的路堤,應按設計預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壓密固結產生的壓縮下沉量。
(5)黃土地區(qū)應特別注意路基排水,對地表水應采取攔截、分散、防沖、防滲、遠接遠送的原則,根據設計及時做好綜合排水設施,將水迅速引離路基。在填挖交界處引出邊溝水量,應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設施是邊溝、截水溝、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排水溝渠,一般都要求鋪砌防護。普遍采用漿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預制板塊也開始廣泛應用,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通過水網地段的路基,過去逢溝設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進,對路線兩側的灌溉溝渠重新系統(tǒng)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線的排灌涵洞,從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質量。
路面排水的任務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圍的降水,減少水從路面滲入,使之不沖刷路基邊坡。路拱橫坡應≥2%。雨水排出路面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側設置水泥混凝土預制塊或現澆瀝青混凝土的攔水帶,以其與硬路肩路面構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間隔設一泄水口與路堤邊坡急流槽銜接將雨水排到坡腳排水溝中。設超高路段的排水通過設在中央帶的圓形開口排水溝或雨水井進行排除。
第二種是分散排水,多用于西北地區(qū)地勢平坦,路線縱坡小于0.3%的長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邊坡外,在經過地下水位較高的綠洲地帶,也要防止邊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長擋住橫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積水,改進的方法是硬化路肩,設置路肩排水溝,增大溝坡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溝、盲溝、滲溝、滲井等,其特點是以滲透力式排水,當水流量較大,多采用帶滲水管的滲溝。傳統(tǒng)的砂礫料反濾層多改用有反濾功能的土工織物,幾年研制的帶有鋼圈、濾布和加強合成纖維組成的加勁軟式透水管直徑8~30cm,很適用于地下排水。
[1] 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2] 公路施工與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