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英
(華中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文體學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理解中的應用
周 英
(華中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在 2006年新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頒布之后,聽力理解部分做出了很大的調整,從而對考生的英語綜合知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文體學的角度分析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理解在語音,詞匯,句法,語篇上的文體特征,同時提出一些應試策略,希望提高考生的文體意識和聽力理解的水平。
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理解;文體學;策略
盡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效度和信度受到部分人的置疑,但是它作為測試在校大學生英語水平方法,目前仍在被廣泛使用。近年來,尤其是在2006年頒布了新的四級考試大綱之后,四級考試越來越重視考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其中聽力理解的部分調整最大,一方面,話題的選擇更貼近生活;另一方面,對考生語言深層理解和應用能力要求更高。面對新的要求,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語言學知識,其中包括文體學,才能更加從容答題。文體學是一門研究各種文體的學科。它著重觀察、描述與分析,對文體的特點進行歸納,強調語言的使用必須適合特定場合。但由于受課時限制,教師在教學時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聽力理解的訓練較少,更不用說與文體學相結合。因而,本文從文體學的角度分析四級考試聽力理解,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一些的應試策略,以期提高考生們的文體意識和聽力理解水平。
改革后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聽力試題由四個部分組成:短對話,長對話,短文聽力和復合式聽寫,分值共占全卷35%。因此,做好聽力理解,對于整個四級考試成績至關重要。下面將從文體學的角度分析各個部分聽力材料的文體特征,同時歸納出一些應試技巧,以期提高考生們的文體意識和聽力理解能力。
1.在短對話中的應用
短對話部分共有八道題目,每題一個對話回合,然后后面緊跟問題。問題一般針對對話的第二句進行設問,常見形式是“what does the man/woman mean/imply?”主要考察考生對說話者的態(tài)度和觀點的理解。例如,在2010年6月四級考試的短對話部分中,有六道題目的問題形式就是這個類型。在這個部分如果注意語音和詞匯層面的文體特征,可以使得答題更加游刃有余。
在語音方面,考生在聽音過程中的障礙主要在語音的連讀,弱讀,失音等語音特征,但是在聽音過程中不僅要注意語音的不同類型,還要注意語音的超切分特征,如:語調、聲調、重音、音長等(秦秀白,2002:85)。這些往往會傳達出說話者的態(tài)度或語氣,表達強調、諷刺、猶豫、贊美、反對、支持等隱含信息。語音層面的文體分析對考生的正確判斷很有幫助。例如:
Man: I really can’t stand the way David controls the conversation all the time. If he is going to be at your Christmas party, I just won’t come.
Woman: I’m sorry you feel that way, but my mother insists that he come.
Question: 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2010年6月四級考試第16題)
此段對話中,男聲在表達對談話方式的態(tài)度時,語速較慢,語調平緩,拖長發(fā)音“really”,并且重讀 “can’t”。獲取了這些語音特征后,即使考生沒有完全聽清整個句子,也可以推斷出他對David的不滿情緒。女聲在回答時語調較揚,隱含著她的驚奇和抱歉。后面一個轉折詞“but”,并且重讀了“insists”,可以聽出女聲的無奈。結合內容,因而很容易選出答案是D(She has to invite David to the party)。
在詞匯方面,不同的說話者, 在不同的語境中, 不同的場合,根據說話者和聽話者身份的不同, 會選用不同的詞匯, 這種差異體現了詞匯的文體差別(王佐良、丁往道,1987:108)。許多同義、近義詞都有各自的語域,不同的場合要使用不同的語體。在短對話部分經??疾焱x詞、近義詞和短語的替換。例如:
Woman: I’ve been working out the gym since January. I was a bit out of shape.
Man: You look terrific! It seems that your effort has paid off.
Question: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about the woman?(2009年12月四級考試第16題)
此題主要考察詞匯的理解和短語的替換,本題的答案為C(Her gym exercise has yielded good results)。 “yielded good results”一般出現在正式文體中,而原文中的 “your effort has paid off”一般出現在口語中,但是他們的意思相近,此處產生了替換作用。因而,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積累意思相近短語和詞匯,并總結它們不同的文體特征,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和運用該詞匯和短語。
2.在長對話中的運用
長對話部分共有七道題目,兩段對話,每段對話約長三分鐘。長對話作為四級聽力考試的全新題型,本質上確是巧妙結合了短對話的考點類型與段落題的篇章特點,就形成了所謂的新題型。
其題型一般會有一題整體把握全文大意,重在考察對話主題、對話人物關系或對話地點場景等。然后還有一到兩題對細節(jié)關鍵問題的考察。最后一題一般都針對對話結尾處進行設問。由于對話本身的特征決定了答案往往出現在文中話輪轉換處,尤其是問題的回答部分,考生應在文章出現提問時集中注意力,緊隨其后的回答很可能會出題。因此,應對長對話部分的試題,除了要注意上文提到語音和詞匯層面的文體特征之外,還應注意語篇層面的文體特征。
在語篇層面上,長對話可以類似地看作是一個完整段落,有主題句,支撐句和結論句。主題句常常在對話的開頭,對整篇對話的大意起到概括和提示的作用,實際上是說話人所談論的中心話題。長對話的第一題很可能針對對話的開頭提問。結尾處往往涉及到建議、決定或某種行為等,它對整個對話起到一個總結的作用。長對話的最后一題經常是針對對話的結尾設題。因此,留意開頭和結尾回合中的關鍵動詞就成了解題的關鍵。例如:2010年6月四級聽力理解的第二個長對話是兩人對著數據表(table of figure)在談論在英國的兒童的零用錢問題(pocket money),就是是首尾各出了一題(23、25題),還有一題對細節(jié)關鍵信息考察(24題)。此處就涉及到了轉折句型的捕捉。
3.在短文聽力中的運用
短文聽力部分共有十道題目,三篇文章,每篇約長三分鐘。短文聽力是四級聽力考試中較難的一種題型,考生需要較高的聽力理解能力。通過對歷年四級聽力短文體裁和題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最常見的體裁是記敘文和說明文,題材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小故事。
記敘文主要包括新聞、故事、人物傳記等,報道一個新聞事件,講述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或記載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如中外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的生平事跡??忌罁录l(fā)展的順序或人物的經歷,把握住文章的具體細節(jié)內容,尤其要注意關鍵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原因,以及人物傳記中對人物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此類文章語言相對簡單,內容緊湊,但考查的細節(jié)題較多??忌鷳焖贋g覽選項,推測出短文的大致內容,聽錄音時把注意力集中在關鍵信息上。
說明文主要包括文化教育類、社會制度類和科普研究類文章。文化教育類短文主要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教育制度、風土人情、藝術體育等等;社會制度類短文會介紹西方社會的某種具體制度或機構;而科普研究類短文介紹自然科學領域里的新發(fā)現、新發(fā)明、新技術,內容涉及信息技術、天文地理、生物醫(yī)學等各個方面。文化教育類和社會制度類短文雖然題材廣泛,但此類文章一般內容通俗易懂,句型結構較簡單??忌赏ㄟ^篇首或篇尾的主題句推測文章內容??破昭芯款愇恼峦强忌容^陌生的話題,句型結構較復雜,也會經常出現生僻詞,增加了聽力理解的難度。但是此類文章的題目一般都較簡單,細節(jié)題較多,考生可邊聽邊看題目選項,捕獲關鍵信息,放棄無關緊要的信息和聽不明白的詞。
4.在復合式聽寫中的運用
復合式聽寫要求在一篇短文中寫八個單詞和三個句子。主要考察考生的語音辨析能力、拼寫能力、速記能力、邏輯分析和歸納能力。聽寫填空對于四級考生來講,主要難度在于準確的拼寫出詞匯和句子的重構。與聽力選擇題相比,復合式聽寫更強調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因而,考生除了要注意語音層面的一些基本文體特征,還需要注意句法層面和語篇層面的文體特征。
在句法層面上,考生在瀏覽試題時,可以根據句法規(guī)則和句子結構,預測需要詞的形式和在句中所充當的成分。從而在聽的過程中就更加積極主動進行獲取。在最后核對時,更是要注意句法規(guī)則。例如:“Most parents are well (36) ___,but some of them aren’t very helpful with the problems their sons and daughters have in (37)___ to college, and a few of them seem to go out of their way to add to their children’s difficulties.”(2007年6月份考題)其中37題,根據前文“in”這一介詞我們可以推斷出這里要填的是“adjust”的動名詞形式。還有此套試題的第41題“(41) ___ to seeing A’s and B’s on high school report cards, they may be upset when their children’s first ...”在聽的過程中,由于連讀、吞音,我們可能聽不到或聽不清“accustomed ”末尾的/d/ 音,但在核對的過程中,根據整個句子的結構,我們可以確定這里需要的是一個過去分詞。由此可見,注意句法層面的文體特征對于準確的填出詞匯是非常重要的。
在語篇層面上,對于各種文體的作品而言,其基本單位為語篇,而不是一個或幾個毫無內在關系的句子。語篇是一個完整的意義單位,這個意義單位是依靠句子來實現的。然而,語篇不是句子的任意堆砌,實現語篇意義單位的句子必須是相互關聯的,在結構上和意義上都是相照應的(胡賽珠,2008)。聽寫材料多為說明文,這一體裁的文章具有主題突出,條理分明,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邏輯性強的特點。文章的開頭或段首多半有主題句,之后的段、句進一步具體擴展、說明或論證主題句。認識到這一點, 學生會加強對整個篇章的把握能力, 能更好地找到合適的答案。
復合式聽寫是四級考試中得分率較低一題,也是考生們認為最難的一種題型。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考生們要熟悉爆破、連讀、弱讀、省音等基本的語音特征,同時還需積累難度較高詞匯的拼寫。除此之外,還要具備句法和語篇的知識,掌握文章的結構特征,以及速記、概括歸納的能力。另外,聽寫完畢后的核對也很重要,注意大小寫、時態(tài)、和單復數。
[1] 胡賽珠. 文體學在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的應用[J]. 大學英語,2008,2.
[2] 秦秀白. 英語語體和文體要略[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佐良. 英語文體學論文集[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0.
[4] 王佐良,丁往道. 英語文體學引論[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7.
On the Appliance of Stylistic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CET-4
ZHOU Ying
After the issuing of the new CET-4 examination outline in 2006,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art has changed a lot, making a higher request for using English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to the teste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CET-4 in terms of phonology, lexis, syntax and tex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ylistics and proposed some skills for the examination, in the hope of raising the testees’ stylistic awareness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G42
A
1008-7427(2011)03-0142-02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