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鴻順
(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濟管理系, 安徽淮南 232001)
提高教學團隊建設水平的措施
代鴻順
(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濟管理系, 安徽淮南 232001)
建設教學團隊并提高其水平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而按照團隊的本質屬性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則是提高教學團隊水平的關鍵所在,因此,應采取變革組織結構、創(chuàng)新操作流程、突出團隊地位、確定團隊目標、明晰團隊任務、合理配置人員、開放教學資源、共享團隊成果等措施,不斷推進、促進團隊建設,并以此提高團隊建設水平。
教學團隊; 水平; 建設
建設教學團隊(以下稱團隊)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建立合作機制,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以促進教學研討與交流,從而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這一目的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學校有無適應團隊工作的外部環(huán)境及能否建成高效的團隊兩大因素。因此,按照團隊運作特征,營造適應團隊運作的外部環(huán)境,并按照團隊的本質屬性建設教團隊,是建成團隊并使團隊發(fā)揮巨大作用的前提。為此,研究團隊運作所需的環(huán)境和團隊的本質屬性,并以此探討提高團隊建設水平的措施,對團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團隊主要是由教師這一特殊個體組成的,以成員間相互協(xié)作為特征的,為實現(xiàn)團隊共同目標而建立的正式群體。這一群體在學?,F(xiàn)有組織結構中的位置及與其他部門間的相互關系,直接影響團隊的工作效率。由于學校采用的是職能式的組織結構類型,而這種組織類型又是以職能作為劃分、確定部門的唯一標準,把學校內部確定為一系列承擔某一特定職能工作的部門,由此產(chǎn)生了諸如教務處、計財處、學生處、教學院系部等并列的職能部門。這種劃分使得每個部門及其人員都僅從事某一專項工作,專業(yè)化傾向極強,客觀上割裂了不同專業(yè)工作的聯(lián)系。而團隊實際上是以提高教師教研能力為目的的項目團隊,更是集人事、資金、教學、科研等多項管理工作于一體的,具有多種職能的綜合性組織。如果在職能式組織結構類型下建立團隊,把團隊建立在教研室、研究所、實驗室、教學基地、實訓基地等單位,團隊將會與這些職能部門發(fā)生沖突,這是由于團隊享有獨立的人事、資金、采購等權利與職能式的組織結構不相容所致,最終建不成真正的團隊,即使建成團隊也無法高效運轉。所以,學校必須變革組織結構,建立適應團隊發(fā)展的組織結構類型,而可供選擇的有項目式和矩陣式兩種組織結構類型。由于項目式組織結構具有資源不能共享和不利于與外界溝通等缺點,同時矩陣式組織結構又兼顧了職能式和項目式組織結構的優(yōu)點,克服了學校組織與團隊組織的沖突。因此,學校應通過建立矩陣式組織結構構建適應教學團隊生存、發(fā)展的外部組織環(huán)境,進而推進團隊建設。
變革組織結構為教學團隊建設創(chuàng)造了組織環(huán)境,客觀上也改變了學校的運作模式。矩陣式組織結構下的團隊是正式的項目團隊,成員多為專職人員,團隊帶頭人可以控制團隊的工作。但由于該組織結構下的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職能部門,成員工作往往顧此失彼。同時,該組織結構又比較復雜,致使學校內部組織及人員溝通困難,從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為保證團隊能夠在有效控制狀態(tài)下相對獨立地高效工作,就必須根據(jù)矩陣式組織結構的特點,按照其內在要求,重新設計學校運作模式,簡化、創(chuàng)新操作流程,以使團隊與團隊、團隊與其他職能部門溝通順暢、協(xié)調運作。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團隊發(fā)展,從而發(fā)揮團隊的作用。
教學是學校的永恒主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則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而團隊建設正是通過整合教學資源,放大資源效率,從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必須樹立以團隊為教學核心的理念,提高團隊在學校組織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團隊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始終把團隊視為教育教學工作的落腳點、學校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圍繞團隊建設和團隊發(fā)展開展各項教學工作,為團隊發(fā)展提供服務。同時,團隊建設既是提高教師科研水平的途徑,又是教師施展才干的平臺。在團隊中每個成員都有相對固定的角色,他們?yōu)閷崿F(xiàn)共同的目標在團隊帶頭人的帶領下,受團隊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所感染,必將使每位成員為完成既定角色而努力工作,進而提高他們的教研能力。所以,突出團隊地位是提升教師教研水平的有效措施。
共同的目標既是團隊存在的基礎,更是促進團隊不斷發(fā)展的動力源泉。馬斯洛認為,明確的目標和共同的價值觀是高效團隊的重要特征。由于團隊成員的年齡、性別、教育背景、知識結構、生活狀態(tài)等不同,使得他們具有不同的需求、動機和價值觀,由此決定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和行為方式也有差異,這些差異必然導致他們對團隊目標的理解及其期望具有較大區(qū)別。因此,如果不能把團隊成員各自的目標統(tǒng)一于團隊的共同目標,團隊成員就不會形成同一方向的合力而使團隊缺乏凝聚力。鑒于此,必須凝聚團隊成員,才能保證團隊高效運轉。而凝聚團隊成員的唯一辦法就是明確團隊的共同目標,并把共同目標轉變成全體成員的共同愿景,讓成員明白團隊要完成什么。同時,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每位成員也知道自已要完成什么、能得到什么,從而凝聚成員、形成合力。所以,團隊必須以明確、激勵、共識、潛力、可行為原則,確定團隊的共同目標,以使團隊高效運轉并取得成果。
在共同的團隊目標下,通過工作分解結構圖把團隊任務分解為相互獨立、內容單一、且易于成本核算和檢查的若干工作包,并以此明晰團隊任務。與此同時,以工作包作為工作單元,進一步明晰團隊成員的工作任務,從而讓每位成員熟知自己的工作范圍、工作任務以及自身任務與團隊任務的關系,進而使得團隊及其人員目標清晰,任務明確。然而,團隊能否完成任務往往還取決于團隊氛圍。由于和諧團隊人際關系,能使成員從生疏到熟悉、從相互提防到相互信任、從相互排斥到相互接納直至建立親密關系。而積極的團隊氛圍,既可提高成員間的信任度,又能通過成員的相互信任而促進團隊健康發(fā)展,進而提高團隊工作效率。所以,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既能降低團隊內耗,更能提高團隊效能。因此,只有明晰團隊任務,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才能保證團隊高效運轉。
團隊任務是由一系列工作包組成的工作任務體系,而一系列的工作任務又需要掌握不同知識技能的專業(yè)人員分別承擔。因此,必須在充分考慮團隊所承擔任務的性質、難度等因素下,以團隊與成員共贏及成員富有彈性為原則,按照年齡、性別、性格、專業(yè)、職稱等特征合理配置團隊人員,使成員間形成優(yōu)勢互補,形成團隊合力,從而產(chǎn)生1+1>2的效應。對于教學團隊來說,團隊通常應有以下四個層次的成員構成:團隊帶頭人、責任教授、骨干教師、梯隊教師。其中,團隊帶頭人對團隊運作及發(fā)展全面負責;責任教授負責團隊日常管理;骨干及梯隊教師為團隊主要工作力量,從事具體工作,同時在工作中培養(yǎng)教師。顯然,這種配置層次清晰、結構合理,既顧及當前,又兼顧未來,是一種可以形成合力,且能使教學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團隊人員配置。只有這樣配置人員,才能保持團隊不斷發(fā)展。
由于不同的團隊掌握著不同的教學資源,而團隊所擁有的教學資源往往又被其所獨享,從而使教學資源在學校內被團隊分割而不能共享,由此浪費教學資源。因此,必須以團隊為導向,通過建立開放的團隊實現(xiàn)資源共享,在全校內開放教學資源,以使教學資源為團隊教研服務而被高效利用。與此同時,以團隊為導向建立團隊與成員及團隊之間共享團隊成果機制,實現(xiàn)團隊與學校、團隊與成員的共贏。這樣不但可以極大地調動團隊及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且能夠形成良好的團隊文化,從而提高團隊的凝聚力,進而保持團隊積極向上的發(fā)展態(tài)勢。因此,資源的開放利用和團隊成果的共享可以極大地促進團隊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提高團隊建設水平可以充分發(fā)揮團隊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而提高團隊建設水平的措施,則是對這一基礎性作用的保障。依據(jù)團隊的本質屬性,把學校現(xiàn)有的職能式組織結構類型轉變?yōu)榫仃囀降慕M織結構類型,是提高團隊建設水平的組織措施;根據(jù)矩陣式組織結構的特點,并按其內在要求,重新設計學校運作模式和操作流程則是提高團隊建設水平的操作措施。同時,突出團隊地位、確定團隊目標、明晰團隊任務、合理配置人員、開放教學資源也是提高教學團隊建設水平的有效措施。
[1]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yè)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項目管理師[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章兢,傅曉軍.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的理性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8,(8):23-25.
[3] 趙楠,吳磊.淺談高校教學團隊的建設[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09,(8):74-75.
[4] 郭輝.關于建設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的幾點思考[EB/OL]. (2007-07-13)[2011-02-25]http://www.dlu. edu.cn/index.asp
[5] 黃興帥.論高校教學團隊建設[J].皖西學院學報, 2008,(1):45-47.
G642.4
B
1671-4733(2011)01-0065-02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1.018
2011-02-25
2010年省級質量工程項目:會計專業(yè)教學團隊(項目編碼:2010320)階段性成果
代鴻順(1963-),男,江蘇江都人,高級會計師、高級審計師,從事教學工作,電話:0554-665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