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王娟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約翰·亨里斯說:大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能寫好現(xiàn)代應用文是大學生基本的能力與素質要求。可見,作為高職學生,實用應用文寫作能力應當是其職業(yè)技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設了《實用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以便學生掌握各種常用應用文的寫作方法、技巧,走上工作崗位后不僅能“武”,而且能“文”。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沒有達到設置這門課程的初衷。基于此,文章進行了原因分析和強化教學效果的探索。
1.應用文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不受歡迎。很長時間以來,作為教師,我們對應用文的評價就是格式化、枯燥、嚴肅,遠不如其他文學體裁那么生動、形象、受人青睞。這種認識使我們對應用文沒有好感,潛意識里甚至排斥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自覺地將這種好惡傳遞給了學生。再加上學生年齡小,本身又喜歡有生氣有活力的文章、文體,結果導致學生能認識到應用文的重要性,但卻對其產生不了興趣。
2.學生對應用文的態(tài)度決定了教學效果差。對于年輕的學生來講,應用文猶如“雞肋”,食之無味,但棄之卻顯可惜。他們知道多掌握一種技能,就業(yè)的機會就多一點。但是,由于所要學習的應用文與其當下所處的環(huán)境關系不大,又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所以對待這門課程不冷不熱,雖然能認識到應用文的重要性,但是卻不能堅持用心去學習練習,往往是新鮮勁一過就覺得索然無味,這種態(tài)度有時甚至影響到老師的授課情緒。
3.教師的教法決定了應用文在學生中“吃不開”。據了解,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授應用文寫作時,使用的都是講授法,即針對某一文種,按部就班,依次講授其文體知識、格式寫法、注意事項等等,之后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后進行自主練習,至于學生掌握的程度、練習的效果如何,最后幾乎都不了了之,因為學生太多,老師根本沒時間一個個地批改其作業(yè)。這種幾乎是純理論的教法較為單一,不能吸引學生,更不能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由于考核方面的弊端和問題,也不能有效督促學生學習,所以導致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漠然。
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對應用文寫作感興趣?如何才能使他們掌握這項技能呢?我們在教學中進行了探索:應用文是因學習、生活、工作、活動的實踐需要而產生的,在這種種過程中人們因為需要才去寫作應用文,以求獲得相應的效益。既然這樣,我們就將工作、活動、生活的情境搬入課堂或直接將課堂置于現(xiàn)實場景之中,增強學生的實踐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或真實的情境中去體會應用文寫作的必要性,搜集寫作的材料,之后設置不同的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相應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同時可以將眾多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以方便檢驗、考核教授和學習的效果。下面就以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實用應用文寫作》教學為例,略談實施過程。
1.結合學習及校園生活實際情景,掌握就學期間應會應用文寫作。首先將就學期間應會的應用文進行打包,形成一個項目,然后按照學生在校園學習和生活中認識事物和開展活動的先后順序、基本規(guī)則將其分成若干任務。大體包括計劃、總結、條據、主持詞、演講稿、實驗和調查報告、畢業(yè)設計或論文。其次,材料是寫作的必備條件,要在寫作這些文體時給學生一個搜集資料的方向,并且盡量將搜集資料的過程轉化為實踐的過程,有了感同身受的經歷,動起筆來就會有話可說。比如,在進行計劃總結的教學時,可以從小處著手,讓學生們寫學期學習計劃和學習總結,他們就會侃侃而談,從而掌握寫作要點。條據方面,學生總會有事生病要請假,借東西要寫借條,收東西要打收條,可以假設要發(fā)生某一事項,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寫作,必定強于生搬硬套。每遇節(jié)慶日,學生總會搞一些文藝活動、演講比賽等等,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寫活動主持詞或演講稿,比較貼近實際,學生也會覺得非常有用或必要。至于實驗報告對于工科學生來說更是家常便飯,把寫好的專業(yè)課實驗報告拿來課堂評論,會加深他們對這一文體的印象。調查報告的話,可以出幾個關注度較高的題目,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調查,包括設計調查問卷、走訪等等,讓他們參與其中,自行總結,在實際調查后形成報告,增強學習的積極性。畢業(yè)設計和論文可以選擇平時的專業(yè)課設計和論文來指導。如此一來,每寫一種文體,學生都有切身實踐或體驗,他們會認為這些內容都是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是必須掌握的,而并非與自己無關,有了這種認識,才能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教學的效果。
2.創(chuàng)設招聘情境,掌握求職期間應會應用文寫作。情境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些特定的具體的場景,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激發(fā)情感,引起學生一定的體驗,從而幫助其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學生在求職期間應會寫個人簡歷、求職自傳、求職信、應聘信、競聘辭等等。對于這方面的寫作,可以在班級提前策劃一個招聘會,讓學生在招聘會前準備相應的資料,比如簡歷、自傳、求職信等等。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與就業(yè)有關的課堂內容都能讓學生興奮,他們更愿意涉獵這方面的知識,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然后選取一個時間進行模擬招聘,同學們都很踴躍,穿戴整齊,講究禮儀,角色分配也很到位,有面試官,有篩選簡歷的,完全進入狀態(tài)。首先是“招聘方”篩選簡歷,在這一過程中,“招聘方”的同學要能看出簡歷制作的好壞,求職信寫作是否合適,如果都比較滿意的話“被聘方”就可以進入面試。所以之前的作業(yè)大家都做得認真細心,以防被淘汰。同時還要被面試,測試一下語言表達能力,面試時,“面試官”會要求“被面試者”先做一些自我介紹,然后再提一些問題,關鍵看回答者是否大方、語言是否有邏輯性、表達是否清楚,過關者即被錄取。隨后,被錄取的同學談談經驗,未被錄取的總結教訓,教師再對這方面的知識進行補充說明。這樣一種體驗的經歷學生不會輕易忘記,而且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3.結合專業(yè)特點,掌握就職上崗應會應用文寫作。就職上崗應用文,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的關系較為密切,對于這部分的學習和寫作,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專業(yè)特點,了解崗位需求。當然不能只憑教師的三寸不爛之舌講解,而是帶學生去現(xiàn)場參觀、聽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講解、看現(xiàn)場與學習有關的招投標書、合同、公文、規(guī)章制度、科技論文等等,將學校的課堂和現(xiàn)場課堂對接起來,以便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本院是一所交通土建高職學院,在工程合同的學習中,帶學生去工地,了解工程知識、工程標準,而后再進行寫作,這樣,才能制定出符合行業(yè)規(guī)范和標準的合同。在任務書的設計與施工說明的教學中,讓鐵道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參觀鐵路現(xiàn)場施工,掌握鐵路知識中的道岔、道砟、軌枕、無縫鋼管及其鋪設的一些標準,再讓其結合所學專業(yè)知識進行寫作,如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走上工作崗位后,不僅能埋頭干活,而且能埋頭作文。
4.扮演生活角色,掌握日常生活應會應用文寫作。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與社會中的人與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出于這樣那樣的需要,必須掌握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應用文,以使得自己在生活中游刃有余。通常情況下,生活中用到的應用文基本包括各種啟事、書信、邀請函、感謝信、祝賀信等等,在這方面的教學中,我們把它做成一個項目,通過指導,讓學生相對獨立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具體做法是,每一種文體都是一項任務,每一項任務都設置一個情景,用一定的課時完成此項目。以祝辭為例,將班里的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明確一組寫生活中最常見的祝壽詞,一組寫?;樵~,使學生帶著角色進入任務。然后給出一些例子供學生參考,便進入任務的執(zhí)行中,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之后,小組內成員互相修改完善,老師予以指導。再后兩組將其成果拿出來予以展示,老師同學進行討論點評。最后老師將此文種的寫作格式進行歸納講解,學生對照著將其成果進行完善并相互交流寫作經驗,完成其他實訓任務即可。在這樣的一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擔當了生活中的某種角色,真正體會到因為實踐需要而寫作的樂趣。
教無定法,高職教育的特點、應用文本身和學生的特點、專業(yè)特點決定了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必須靈活,必須多方兼顧。針對高職教育特點,要突出實踐教學,突出職業(yè)教學;針對應用文本身和學生的特點,要重視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針對現(xiàn)代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點,針對特定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擔任一定的角色,以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由于部分應用文涉及到專業(yè)知識,而并非完全的寫作知識,那就要針對學生所學專業(yè)的特點,與相關課程進行一定的互動,必要時去現(xiàn)場參觀、學習。總之,只有不斷進行教學內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讓學生走出教室,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寫作的全過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
[1] 段宜杉.結合教學實際談如何提高高職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課的興趣[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4).
[2] 伍丹陽.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探討[J].教育與職業(yè),2010,(6).
[3] 周瑩萍,劉生華.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以應用文寫作為例[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