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雪筠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在我國已成為最具潛力、最有發(fā)展前途的稅種之一,在調節(jié)貧富差距、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經濟活動的復雜化引發(fā)個人收入的多元化和稅基的復雜化,給個人所得稅的征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所以,完善個人所得稅征管方式,實現(xiàn)稅收公平、征管高效的目標,是我國當前個人所得稅改革的重點。
我國個人所得稅征管思路是“四種制度、一個系統(tǒng)、三項管理”。即建立個人收入檔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繳明細賬制度、納稅人與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雙向申報制度、與社會各部門配合的協(xié)稅制度;以納稅人身份證照號碼為唯一標識,建立個人收入“一戶式”檔案;切實加強高收入者的重點管理、稅源的源泉管理、全員全額管理。我國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征管方式采取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與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相結合的征管方式。在實際稅收征管工作中,雖然稅務部門努力加強自行申報管理,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代扣代繳的征管方式仍是我國個人所得稅的主要征管方式。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征收實行代扣代繳與自行申報相結合。由于依法需自行申報的納稅人有限,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就出現(xiàn)偷稅現(xiàn)象。目前,個人所得稅征管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缺乏激勵機制的征管方式?,F(xiàn)行的個人所得稅制客觀上存在著制度落后和實施乏力的狀況。
1、對個人收入的有效監(jiān)控力度不夠。目前,在我國個人所得稅征管過程中,由于缺少現(xiàn)代化的收入監(jiān)控手段,對于來源分散、不固定的以及隱蔽性收入缺乏監(jiān)控,很難據實征納。具體表現(xiàn)為:(1)納稅人的經濟活動很少通過銀行進行結算和支付,許多收入呈隱性化,稅務機關難以監(jiān)控;(2)個人收入多元化,造成稅基的復雜化,稅務機關的征管水平和技術無法對此實施監(jiān)控。
2、自覺納稅意識薄弱,致使自行申報形同虛設。納稅人納稅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是個人所得稅征收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由于歷史原因和當前體制轉換階段的特殊環(huán)境,造成我國公民法制觀念和納稅意識的普遍淡薄。
3、處罰力度不大,稅法的威懾力難以發(fā)揮。個人所得稅違法行為主要是偷逃稅,正常來說違法就要受到處罰,然而對個人所得稅違法處罰稅務部門是不夠的,能夠繳得起較高個人所得稅的,一般都是有一定地位和名望的,都有很強的活動能力,如果被查處地方政府領導就要親自出面。正常的執(zhí)法活動在人為因素的干擾下就會變得軟弱無力,造成稅務部門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
(二)自行申報征管方式實行難度大。由于中國公民長期以來納稅意識淡薄,很多納稅人至今尚不了解自行納稅申報的相關規(guī)定和具體口徑。即使從操作層面考慮,由于制度設計尚不完備,辦理自行申報也還存在某些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
1、個人年度應稅所得額認定難。由于缺乏納稅意識和基本的財務知識,大多數納稅人并未就年度終了后的納稅申報作出相應準備,在缺乏原始記錄的前提下,對于收入項目和次數較多、收入來源分散,準確理清納稅人全年所得確實存在技術困難。
2、納稅過程繁瑣,征收效率低。由于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復雜、費用扣除實行定額與定率相結合,非專業(yè)人士很難對減免稅項目進行準確把握。納稅人在填寫納稅申報表、計算應納稅額時頗費周折,加上申報方式單一,整個納稅過程相當繁瑣。此外,當前對納稅人的征稅工作大多采用手工操作,缺乏現(xiàn)代化的資料儲備、檢索、查詢以及處理手段,影響征管效率。
3、納稅申報制度不健全,代扣代繳未能完全落實。目前,還沒有健全的可操作的個人收入申報法規(guī)和個人財產登記審核制度,銀行現(xiàn)金管理控制不嚴,致使稅務部門無法掌握個人收入和財產的準確信息資料。單位代扣代繳制度能直接管住的就是普通工薪階層,而對于那些高收入的管理者而言,就很難有一個有效監(jiān)管,主要原因是代扣代繳義務人的法律責任不明確,難以對員工的各種所得項目實行源泉控制,導致大量稅款流失。
(三)缺乏有力的征管信息化支持。我國目前稅務征管的能力和水平都還比較低,難以全面、真實、準確地掌握納稅人的收入情況。盡管我國稅務系統(tǒng)計算機的配置已較多,但軟件開發(fā)不夠,在稅收征管中的應用程度不高。未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征管軟件,信息不能共享,影響了稅務部門對納稅人納稅情況的審核,降低了效率。稅務部門所掌握的納稅人的納稅信息太少,加上個人所得稅的專職稽查人員不多,難以對納稅人的納稅情況作經常性的檢查。個體工商戶和交通不便地區(qū)的稅收征管方式則更為落后,仍靠“人海戰(zhàn)術”,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通過對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剖析,說明了征管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借鑒國外個人所得稅征管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建立完整可行的征管方式的改革方案,從而起到更有效地發(fā)揮個人所得稅組織財政收入,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
(一)實行雙向申報制度,建立有效的個人收入監(jiān)控網絡。做好稅源監(jiān)控工作減少個人所得稅稅款流失,是管好個人所得稅的基礎。盡快建立相應的申報制度,實行雙向申報制度。即建立支付應稅收入單位在代扣代繳稅款時,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人的收入和已納稅款,納稅人在年度終了時,將自己本年度的各項收入據實申報的申報制度。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制度,實行全員全額管理。此外,控制現(xiàn)金使用范圍和規(guī)模,完善信用卡和個人支票使用制度,強化個人收入銀行結算制度,促使個人收入顯性化、稅源透明化。
(二)提升征稅主體執(zhí)法素質,增強納稅主體的納稅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加強稅務執(zhí)法人員法治意識、業(yè)務知識教育,提高稅務人員征管能力。首先要對稅務人員進行良好的法制及職業(yè)道德教育,從思想上樹立較強的法制觀念;其次是完善更新個人所得稅征管業(yè)務知識,提高其個人所得稅征管能力。只有稅務機關的執(zhí)法水平、管理水平和納稅人的守法意識、自核自繳素質共同提高了,整個稅收征管的水平才能提高。
(三)完善個人所得稅征收制度。個人所得稅征管的完善,不僅要強化稅收執(zhí)法水平,提升納稅主體納稅意識,還要從強化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制度、建立納稅檔案和強有力的信用體系等多方面完善個人所得稅征納體制。
1、進一步強化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制度。強化代扣代繳工作,一是要簡化代扣代繳的操作程序。對代扣代繳的適用稅率、計算方法等操作程序方面要作出明確規(guī)定。二是要求支付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全面落實扣繳義務,建立扣繳義務人檔案,規(guī)范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和申報程序,使扣繳義務人熟悉不按規(guī)定履行扣繳義務需承擔的法律責任。
2、制定納稅人編碼制度,建立納稅檔案。建立納稅人編碼制度是各國加強個人所得稅管理的一條重要經驗。為每一個納稅人制定一個終身不變的專有號碼,用于參加保險、銀行存款、就業(yè)任職以及申報納稅,并通過計算機聯(lián)網統(tǒng)一管理,從而做到源泉控制。建立個人納稅檔案,要求個人信用卡交易必須使用稅務號碼,將個人轉賬交易納入監(jiān)控范圍,從而全面有效地發(fā)揮對個人收入的監(jiān)控作用。
(四)加強個人所得稅征管信息資源管理。加快個人所得稅征管信息化建設步伐,利用現(xiàn)代化的資料儲備、檢索、查詢和處理手段,增加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提高稅收征管效率。通過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tǒng),辦理稅款征收業(yè)務,監(jiān)控個人收入變化情況,分析個人所得稅稅源變化,對稅收整個業(yè)務過程實行全方位監(jiān)控。同時,形成的社會辦稅、護稅網絡,又為其他部門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參考信息。在現(xiàn)代化計算機系統(tǒng)與稅務機關的有效監(jiān)控下,可有效地促進公民自覺納稅,減少偷漏稅款的行為。
總之,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與完善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tǒng)工程。通過上述措施可在我國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能夠充分發(fā)揮個人所得稅職能作用的納稅體系,在促進經濟快速發(fā)展、更好地發(fā)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社會調節(jié)作用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1]侯婉霞.我國個人所得稅征管改革與完善.時代經貿(中旬刊),2008.9.
[2]孫朝霞.淺析股票期權的個人所得稅征管.天津經濟,2008.9.
[3]肖愷樂.淺議個人所得稅征管的社會環(huán)境建設.稅務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