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話,說得越正確就越被抽。比如——
“人活著就是為了死?!?/p>
這話有錯嗎?人一下地,不就一步步地奔向死亡嗎?人生,不就一幫人形的東西一路拉拉扯扯吵吵嚷嚷拳打腳踢地向墳墓走去?
但是,“呸”!你要微博公開揚言,你就是欠抽,鄙夷的口水把你淹死。
再比如——“人活著就是找死?!?/p>
這話有錯了嗎?我們寧可跟自己有仇地往肺里灌煙、往肝里灌酒、往腎里灌春、往胃里灌冰、灌毒、灌辣、灌油……工作超負荷,社交超應酬,明知食品毒化、環(huán)境惡化、職場奴化、生活焦化,卻仍然執(zhí)著于這樣的“現(xiàn)代生活”。但是,誰敢說我們“找死”,誰不是再次找抽嗎。
跟自己有仇。我們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生物,跟自己有仇。而且仇深似海。
記得已故國醫(yī)大師裘沛然先生曾給筆者猜過一個謎:爪子緊緊而來,爪子松松而去——打一動物一生。
我猜了半天仍茫然。裘老笑笑說,如果你是助產(chǎn)師,一聽就懂了,這是人啊,哪個嬰兒出生時不是死死捏緊著拳頭而來的,來狠狠抓一把??;
結果抓到?jīng)]有呢?
死的時候,請問哪只手不是徹底松開的呢?什么也沒抓著。這叫“撒手西去”。
明白了這道理,再看看本期封面報道,想君一定“心有戚戚焉”。
(主筆 胡展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