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國超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夢想登臨泰山的愿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登頂飛來峰后的豪情。古人喜歡登高,常以五岳為尊?;蛟S由于遺傳基因的作用,我們這些后生的血管里也流淌著對登臨的向往。
一
登臨是人生的一種追求——追求的是夢想,追求的是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俗語有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比酥詾槿耍驮谟谒欣硇缘淖非?,而不是像野獸那樣只對食與性有著本能的欲望。這種追求滿足的不是人在生理上的需求,而是人在精神上的滿足。只有不斷追求,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精神的存在,進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 “人”。所以杜甫在努力攀登著,雖然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順,但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山”,終成千古傳頌的“詩圣”。再看南北朝時期的少年江郎,原本才華橫溢,前途本該一片光明,但他始終沒有樹立起心中的高山,庸庸碌碌,最終只落得江郎才盡,成為千古笑柄。
——不要畏懼山峰的高度,登臨最高層,等待你的是浮云散盡,海闊天空。
二
登臨要選擇好高度,選擇好你要征服的山峰。從物理學的角度講,登臨是自身克服重力不斷做功的過程。人們向往高處,向往著登臨頂峰,獨享“一覽眾山小”的妙處;但不少人卻又恐高,害怕從高處跌落,傷筋動骨,甚至一命嗚呼。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高度、選擇適合自己的山峰很重要?!霸娤伞碧咨倌陼r銳意于功名,卻總不得意。詩場上風流萬種,官場上卻一敗涂地——是因為那座“官山”不適合他。而陶潛,仕途不順則毅然選擇歸隱山林,每日采菊東籬下,方可悠然見南山。南山,也許正是適合于他攀登的那座山。
三
登臨,其實更是為了放眼更高更遠的山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登泰山而小天下”,事實上,泰山之外卻有珠峰,珠峰之外還有廣闊無垠的萬丈星空。每一次登臨都給了我們一個更廣闊的視野,這也是我們下一步登臨的目標所在。不要懼怕目標的高遠,日本馬拉松冠軍兒玉介泰體質并不算很優(yōu)秀,他成功的秘訣在于將目標分割為許多小段,每一次完成一點——這樣就不會被遠大的目標嚇倒。人生的道路其實正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被一些遠大的目標嚇到,循序漸進,路就在你的腳下。每一個目標的實現(xiàn)絕不是我們?nèi)松慕K結,因為,新的目標又在眼前。
——登臨不是為了一味地俯瞰,有時也是為了更好地仰視。
青春年少的我們就像一只剛剛學會飛翔的雛鳥,只有不斷向高處攀登,才能成長為矯健的雄鷹,在無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