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王華斌
一考生
“我曾經(jīng)修過一條鐵路,使它運行,讓它與時間賽跑;我曾經(jīng)修過一條鐵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給我一角錢嗎?”
這是20世紀美國經(jīng)濟危機期間相當流行的一首歌。那一個個普通工人,在烈日下?lián)]汗如雨,卻依然饑腸轆轆、流浪街頭。兄弟,請給他一角錢,好嗎?
曾經(jīng),我有過兩元錢,我辛苦賺來的兩元錢。然后,你打了一通電話,我拿著它替你買了一張彩票。如今,彩票已中獎,500萬的大獎。我的兩元錢,我辛苦賺來的兩元錢,它賺了500萬??墒?,這500萬真的是你的嗎?那是我辛苦賺來的兩元錢……
曾經(jīng),我有過一張彩票,一張中了500萬的彩票。我欣喜,我激動,那是一張中了頭彩的彩票??晌乙舶脨溃布m結(jié),那是用我辛苦賺來的兩元錢替你而中的500萬。可是,這500萬真的是你的嗎?那是我辛苦賺來的兩元錢……
終于,在一遍遍糾結(jié)之后,我把它給了你。盡管,那是用我辛苦賺來的兩元錢換來的。有那么多人為我喝彩,也有那么多人為我鳴不平,還有更多的人要我得到屬于我的250萬??墒?,那250萬真的屬于我嗎?那是為你而中的500萬,那是你的500萬!
不過,兄弟,請你給我一角錢,好嗎?
兄弟,請給我一角錢,為我買彩票讓你中大獎而花費我辛苦賺來的兩元錢埋單。雖然僅僅是兩元錢,卻也凝結(jié)著我的汗水,那是我辛苦賺來的兩元錢??删驮谖野涯菑埐势苯o你的時候,我的兩元錢,隨著你的欣喜化為灰燼。如今,我不要兩元,我只要你用一角錢為我埋單。
兄弟,請給我一角錢,作為我為這件事苦惱了幾天、耗費了千萬個腦細胞的補償。當你拿到500萬時,你怎么會明白,曾經(jīng)的我,為了這500萬的去留,經(jīng)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而我最終仍然在友情與金錢之間做出了選擇。兄弟,請給我一角錢,作為對我失眠的補償。
兄弟,請給我一角錢,對我為你買彩票而付出的勞動給予一個肯定。雖然我的勞動不會如此廉價,但請給我一角錢,給我一個精神上的肯定。我不要250萬,我只希望你能記得我的付出。兄弟,請給我一角錢,作為你對我勞動的認可。
“我曾經(jīng)建過一座塔樓,直逼太陽,用了磚瓦、鉚釘和石灰;我曾經(jīng)建過一座塔樓,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請給我一角錢,好嗎?”
兄弟,請給我一角錢……
[點評]這是一篇令全體閱卷老師擊節(jié)贊嘆的好文章,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1)立意新穎,獨辟蹊徑。當大家都寫“誠信”的時候,該文獨辟蹊徑,寫了自己應得的那一份,雖然只是一角錢,但一角錢畢竟是對“我”的勞動的肯定,是“我”付出勞動后理應得到的屬于“我”的那一份。 (2)語言流暢,感情真摯。作者以“兄弟”相稱,言談中表現(xiàn)了自己的觀點,這種觀點是以商量的口吻表達出來的,勸告對方要承認“我”的勞動?!靶值?,請給我一角錢,作為我為這件事苦惱了幾天、耗費了千萬個腦細胞的補償”等句子,似乎滿含無可奈何的感情,引起了閱卷老師的情感共鳴。(3)構(gòu)思新穎,結(jié)構(gòu)完整。作者從“20世紀美國經(jīng)濟危機期間相當流行的一首歌”寫起,以“我曾經(jīng)建過一座塔樓,直逼太陽,用了磚瓦、鉚釘和石灰;我曾經(jīng)建過一座塔樓,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請給我一角錢,好嗎”結(jié)尾,強調(diào)自己那兩元錢得來不易,首尾呼應,結(jié)構(gòu)完整。
(唐惠忠 點評)
一考生
美杜莎,古希臘神話中最具誘惑力的女妖。她傾國傾城的容貌,令無數(shù)凡人為之絕倒。然而,當人們一睹其芳澤之時,那雙冷艷的眼睛一旦與人對視,再強壯的身軀亦會被頃刻石化。即便如此,仍有無數(shù)人爭先恐后拜倒在她的裙擺之下,寧愿犧牲性命也渴望瞻仰其容顏,至死也不醒悟。
面對充滿誘惑的美杜莎之瞳,有幾人能保持誠信的底色,緊閉雙眼大聲說“不”呢?
“誠信”,多么簡單的字眼,純粹到小兒熟知,婦孺皆知;可它卻又是多么沉重的話題,深刻到仁人求之,志士趨之!面對500萬大獎的誘惑,竟有77.9%的人忘記了從小熟記在心的誠信準則,趨之若鶩,全然不顧君子之誓言!無論對半分者、私吞者,還是沉默者,他們的選擇與遲疑,為這個深陷誠信危機的世界又亮起一盞紅燈!當此之時,我們應把目光轉(zhuǎn)向他們,那些品質(zhì)高尚的偉大靈魂,獲得在誘惑面前亦能堅守自我的共鳴。我們,需要回歸人性的至善至美,讓那誘惑的美杜莎之瞳失去它那攝人心魄的威力!
誠信,是小巷旁斜出的一枝梨花的芬芳。時至七月,天干物燥。他與同伴行于驕陽之下,干裂的嘴唇對水的渴望超過一切。然而,當遇到那棵梨樹之時,他停下腳步,停在爭相搶食野梨的同伴之后?!按藶榈琅灾皹涠?,并無所屬,汝盡可放心!”同伴的勸說并未動搖他的堅守,他淡然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許衡,用“我心有主”的堅定,擲地有聲地詮釋了誠信。
誠信,是冰雪中留下那道輪胎印的明朗。2010年的春節(jié),他的哥哥為及時送還拖欠的農(nóng)民工工資,將一家五口的生命全部留在茫茫大雪之中。面對親人的慘然離世,他將淚水裝進心里,毅然決心完成哥哥的諾言。他四處借款,籌集那寶貴的三十萬,用驚人的執(zhí)著將工資全部送到農(nóng)民工手中。大雪中他的背影,投下了比白還耀眼的光芒——孫氏兄弟,用生命的代價,書寫了誠信的奪目光華!
孟子曰:“萬物皆備于我矣。”原來,是要我們從自己已有的財富中獲取堅守自我的真諦??!斗升之米,爵祿王侯,非我所求;唯有誠信,唯有使自我常在,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理想!
當他人的愛憎左右不了我們的正氣之時,誠信之絢爛,繽紛耀眼,將使誘惑的美杜莎之瞳無法彰顯其張牙舞爪的威懾力!
當有一天,我們甚至能正視美杜莎的雙眼,用誠信堅守內(nèi)心的時候,我們,已向波瀾壯闊的人生邁出了重要一步!
堅守自我,用誠信抵御誘惑!
[點評]本文沒有單純地就“誠信”說“誠信”,而是闡明了“堅守自我,用誠信抵御誘惑”的重要性。作為一篇議論文,文章章法井然,結(jié)構(gòu)勻稱而完整;結(jié)合實例所作的分析,言簡意賅,切中肯綮。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在“嚴謹”之外,還有“靈動”的一面。主要表現(xiàn)有二:一是善于化抽象為具體——“美杜莎之瞳”是貫穿全篇的一根紅線,由“面對充滿誘惑的美杜莎之瞳,有幾人能保持誠信的底色”寫到“我們,需要回歸人性的至善至美,讓那誘惑的美杜莎之瞳失去它那攝人心魄的威力”,再到“當有一天,我們甚至能正視美杜莎的雙眼……”,“美杜莎之瞳”的妙喻為全文增輝添彩。二是作者語言功底不同一般,用詞豐富貼切,行文揮灑自如,讀來是一種美的享受。
(唐惠忠 點評)
一考生
若汝代人購彩票命中五百萬,汝欲何為?或私吞?或?qū)Π敕??抑或全?shù)予人?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所惑者甚多,或為宮室之美,或為妻妾之奉,或為所識者羨我,而失其本心。人之初,皆有誠信之心,然所惑者甚多,而漸迷之,卒失其本心。
古有癡者,拾遺于路,撿之而佇于原地以待其主,其主至,還之。其主欲贈錢財以謝之,不受。其真癡也?其真賢也。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汝以誠信待人,人亦將以誠信還之。
然欺人者何也?如和珅也。
乾隆年間,和珅為帝所寵,六部除工部皆為其掌。然其在其位而不謀其政,以奸邪之心侍之。享賄賂而貪國家之財,其私產(chǎn)堪比國庫,其宮室之華勝于皇宮。乾隆既逝,嘉慶即位,察其腐敗而以極刑處之。昔日之繁華終于牢獄之中,何也?為人臣而不誠乎,于人上屬而不信乎,卒身死人手,而為萬世所詬。
方其盛時,人人算而欲求于他,雖風光無限而實為寡助之至。至入獄也,其身無可求,人人棄之,可謂悲也。況其所貪,卒入外人之手,于其身也,分文不名,可謂悲也。反觀癡者,雖不占一文,而與人交好,無愧于心。人生若此,可以無悔矣。
誠信,非獨錢財也。
吳三桂三易其主,為人謀而不忠。先侍明朝,又隨李自成,再降清朝,卒自立為王,然其結(jié)局如何?身死人手也。其易主,為不信乎;背主而自立,不誠乎。因其乏誠信,故無人敢與為謀,卒孤立無援而卒。
文天祥為元兵所困,不失其本心,既不虛以委蛇于元朝,亦不叛其所侍之宋朝,留下一片丹心為后人所頌揚。
此二者皆以亡終,然吳三桂之亡,令人恥之;文天祥之死,為后人頌之,皆因誠信有無而定。由此,可見誠信之重。
誠信如人之魂,若乏之,不過行尸走肉而已。汝貪人之五百萬,雖錢財富而精神貧,可謂因小失大,吾未見其明也。反之,將其還于應得之人,汝不至窮困潦倒,日子如常也,然汝精神將富之。
誠信,人之本也;錢財,身外之物也。遇身外之物,或暫欣欣然,然卒有所倦之日。因終將倦怠之物而失其本心,吾未見其明也。反觀能守其本心者,雖貧而怡然自樂,夫復何求?
既明乎此,人于世,必守其誠信之本心。
[點評]這位考生在審題準確的基礎(chǔ)上,能于高考有限的時間內(nèi),在巨大的壓力下,以洋洋灑灑八百余言的文言寫就一篇完整而漂亮的應試文,實屬不易。文章緊扣“人于世,必守其誠信之本心”,從“錢財”、“做人”兩方面展開論述,每一方面均用對比論證;行文中引經(jīng)據(jù)典,文采斐然。有些段落的闡述(如臨近收篇處的 “誠信如人之魂”、“誠信,人之本也”兩段),還不乏深度和力度,給人有益的啟迪。作者合理引用了教材名篇中的一些文句,例如“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吾未見其明也”等,也屬一得。
(唐惠忠 點評)
一考生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乃自?。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又能正確地分辨芝麻和西瓜,從而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呢?
放下利益的芝麻,撿起道德的西瓜,這樣才不會有遺憾。
體育彩票專賣店的業(yè)主為彩民墊資購買彩票,并且幸運地中得大獎,面對百萬大獎的利益,北京一家體彩專賣店的業(yè)主選擇了放棄,他在第一時間通知了購買者。是他愚蠢嗎?不,不是,因為他知道這百萬大獎外表之下的本質(zhì)其實是顆芝麻,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將之舍去,撿起了道德的西瓜?;蛟S他會有些許遺憾,遺憾失去一筆橫財,但是他的人生卻不會因此而遺憾。比起失去錢財?shù)倪z憾,人格不健全的遺憾更讓人悔恨不安。
放下利益的芝麻,撿起道德的西瓜,這樣世界會響起更多的笑聲,反之,則哀鳴不斷。
奧斯卡獲獎紀錄片《海豚灣》一經(jīng)播出便震驚了世界。人們悲哀地發(fā)現(xiàn),在這個文明發(fā)展的時代里還存在一個如地獄般殘酷的地方——“太地”。日本“太地”,一個沒有任何限制捕殺海豚的海灣,在那里每年都有近兩千六百多只海豚被殘忍地殺害。
“太地”經(jīng)驗豐富的漁民們用“聲墻”驅(qū)趕無助的海豚們走向死亡海灣。如同挑撿物品一般讓各地海洋館、動物園前來選購,然后將落選的海豚們用刺槍全部殺死。銀幕上蔚藍的海水逐漸被鮮血染紅,海豚們的哀鳴聲聲聲斷腸。它們在哭泣,它們在呼喊,我卻聽到它們在聲聲質(zhì)問,質(zhì)問人類的暴行。那“嗒嗒”的叫聲在我耳畔回蕩,久久不散。
“太地”的漁民們被披著利益外衣的“芝麻”蒙住了雙眼,他們冷眼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消散,勢利地計算著收益,為那五顏六色的紙幣放下了眼角。
放下道德的西瓜,撿起利益的芝麻,人心的冷漠使我們雖身處六月驕陽之下,亦覺如置身于兩極寒冷之地。
放下利益的芝麻,但又有多少人真能放下?
注水豬肉早已過時,瘦肉精成為新寵,毒奶粉、毒香腸層出不窮,社會動蕩不安……在利益的驅(qū)使下,有些人可以放棄良知、舍去道德,但是卻也因此徹底地失去了人性。
放棄利益的芝麻吧!
放下利益的芝麻,撿起道德的西瓜,讓世界多一份溫情,多一份理智。
放下利益的芝麻,撿起道德的西瓜,人人爭做最聰明的那個人。
[點評]本文作者沒有人云亦云地談“誠信”,而是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作文供料更深層的意蘊——作出正確的心靈選擇,進而提煉出“放下利益的芝麻,撿起道德的西瓜,這樣才不會有遺憾”這一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時,主要以運用反例為主,作為“點”的事例突出“‘太地’的漁民們被披著利益外衣的‘芝麻’蒙住了雙眼”,“面”上的材料則關(guān)注自己身邊的生活現(xiàn)象。點面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含量更為豐富。行文中,“放下道德的西瓜,撿起利益的芝麻”一語接連涌現(xiàn),扣題緊密,給讀者深刻的印象。
(唐惠忠 點評)
一考生
汩汩的小溪匯流成海,那是團結(jié)在召喚;
累累的果實壓彎了枝頭,那是謙遜的教導;
古往今來,多少賢人先哲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宣告誠信的魅力。
然而,你誠信了嗎?
若面對由你墊資支付的500萬巨額彩票,你會如何選擇呢?是義無反顧、絕對誠信地交給彩民,還是理直氣壯要求兩家平分,抑或是獨吞巨款、逍遙此生?調(diào)查之中,后兩種選擇竟成為主流。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當今社會如此嚴重的誠信危機呢?在我看來,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和高尚信仰的缺失是罪魁禍首。
當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洶涌澎湃而來,我們所懷念的那個時代就一去不復返了。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似乎“金錢是萬能的”成了絕對真理,每個人為了金錢從早奔波到晚,從青年奔波到老年。所謂“誠信”,似乎與利益成了反比關(guān)系。若墊資支付的彩票中了5000元,相信很多人會把獎金還給彩民;若中了5萬元,這個人數(shù)就會大大減少;50萬,500萬呢?結(jié)果就可想而知了。在金錢面前,欲望將誠信壓縮,將貪婪放大,從而衍生了可怕的誠信危機。
另一方面,高尚信仰的缺失,也對誠信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高尚的信仰如燈塔,可以照亮我們的心,指引前程。如若沒有,就會在漫漫長夜中迷失方向。誠信作為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直讓我們知道該走向何處。如今,這盞明燈漸漸暗淡,甚至在有的人心中熄滅,他們會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別人的誠信為自己謀利。
今年52歲的陶彩芬大姐是淮安市一名普通市民,每天清晨她走街串巷,賣豆腐供兒子上大學,維持生計。一天,她拾到一個裝有1700元現(xiàn)金的皮包。在輾轉(zhuǎn)找到失主后,失主竟說包里本有8100元現(xiàn)金,要求陶大姐賠償不見了的錢。這件事經(jīng)新聞媒體報道后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同陶大姐一樣不明白,為啥做了誠信的好事卻還淪落到現(xiàn)在這個下場呢?失主這樣的行為,不僅會使依舊保有誠信的人們寒心,而且進一步加劇了整個社會的誠信危機。
可是,這并不能成為我們不相信誠信的理由。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用心去維護誠信。我們,應當在誠信的燈光指引下,大步向前,走回過去那個純粹而誠信的時代。這不是時代的倒退,而是心靈的升華。
我誠信,我無悔。
[點評]這篇議論文析理很見功力。作者由“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當今社會如此嚴重的誠信危機”引出正文部分,從“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高尚信仰的缺失”兩個層面展開評議。在前一層中,“若墊資支付的彩票中了5000元,相信很多人會把獎金還給彩民……”這組假設(shè)切中要害,讀來令人頷首稱是;后一層,則結(jié)合典型反例加以論證,因材料本身有震撼力,故而得出“不僅會使依舊保有誠信的人們寒心,而且進一步加劇了整個社會的誠信危機”的論斷,也就順理成章了。行文用語簡練明快,鏗鏘有力,往往寥寥數(shù)語就能說到點子上,如“在金錢面前,欲望將誠信壓縮,將貪婪放大,從而衍生了可怕的誠信危機”等。
(唐惠忠 點評)
一考生
“信”,乍一品來,無色無味。但這一“人”一“言”,在歲月的沖刷下,方顯其耿耿大義。
信為何物?商鞅立木于南門,五十金而樹立變法之信;尾生抱橋苦等,洪水退去仍堅守橋下樹立諾言之信;關(guān)云長拒絕上馬金下馬銀樹立忠君之信……
做人誠信,忠于真實,“信”教一個人的靈魂得以凈化。
十年“文革”,在那個荒煙蔓草的年代,老舍先生“堅持說真話”,在濁浪翻涌的世俗中不改作家求真求是的精神,受盡譏笑嘲諷后,仍是揮動手中的如椽巨筆,身行正道笞丑惡。
“心存良知璞玉,筆寫道德文章。”老舍因其個人的信義,無愧于“人民藝術(shù)家”的稱號。
家族誠信,忠于歷史,“信”教一個家族的道義得以昭彰。
三百多年前袁崇煥含冤而死的那個夜晚,其帳下謀士佘義士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悄悄埋葬了袁將軍這位忠心的民族英雄,并立下祖訓,要后人世世代代為袁守墓。三百年來,十七代人堅守著陵園,堅守著三百年來雨打風吹的錚錚道義。
“苦守陵園三百載,誰知我氏心中情?”袁崇煥忠君愛國的信義世人可贊,佘氏家族世世代代的堅守更是義薄云天,譜寫了家族誠信的大寫華章。
民族誠信,忠于正義,“信”教一個民族的形象傲立于世。
二戰(zhàn)期間,納粹的叫囂震動著整個世界,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發(fā)指、罄竹難書。然而,當?shù)聡嗽趹?zhàn)后提供波蘭援助、清償歐洲債務時,一個民族的誠信開始使世人重新接納它。前總統(tǒng)勃蘭特跪在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悔悟的那一幕,永遠寫在了民族的誠信榜上。
再看日本,罪惡的法西斯陣營中的它,也在無辜的人民心臟上猛地扎刀,戰(zhàn)后卻不但不對中國人民謝罪,反而修改教科書,美化南京大屠殺,失信于歷史,失信于世界。
因為誠信,跪著的日耳曼人挺直了腰,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為失信,站著的大和民族抬不起頭,飽受世人唾棄。
問世間信為何物?
秋沙洗月,滄海橫流,誠信之人能在淘盡英雄的歷史浪濤中留名青史;
蒲葦時紉,磐石永堅,誠信民族終能在風口浪尖握緊日月旋轉(zhuǎn)。
[點評]這篇文章先用拆字法,指出“這一‘人’一‘言’,在歲月的沖刷下,方顯其耿耿大義”;接著,按“做人”、“家族”、“民族”的遞進式順序分析說理,其中尤以第三層為重點——通過正反對比,突出“‘信’教一個民族的形象傲立于世”。篇末收得也巧妙,問答之間(“問世間信為何物?”這一問是合理的化用),頗具余味。全文很有書卷氣,不少文句表現(xiàn)力強且富于意蘊。(唐惠忠 點評)
一考生
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比欢谑袌鼋?jīng)濟浪潮的席卷下,功利之心充斥于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言必信,行必果”、“一諾千金”,似乎只是寫在古老典籍中的傳說。誠信,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呢?
人無信則不立。本該洗七遍的盤子只洗五遍,盡管盤子已經(jīng)明亮如鏡,卻仍被開除。被開除的原因,不是盤子不干凈而是喪失誠信。此后,被開除的人想去別的餐館找工作,卻一次次地被拒絕。因為,喪失誠信的人,必然也不被信任。由此觀之,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別說安身立命,便是混口飯吃也很困難。相反,誠信如“最誠信的業(yè)主”者,貌似因誠信而失去500萬,實則不僅收獲了良好的商業(yè)形象,也肯定會獲得越來越多的利潤。更重要的是,他心里踏實,睡得安穩(wěn)。常言道:心底無私天地寬。要想睡得安穩(wěn),其實也很容易:誠信為人,無私則無懼。
如人一般,企業(yè)無信則不成。三鹿奶粉的教訓,至今仍時時警醒著我們。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三鹿集團利令智昏,拋棄了誠信這一企業(yè)立身之本,置消費者健康于不顧,在奶粉中違規(guī)添加“三聚氰胺”,導致大量嬰兒患上結(jié)石。拋棄了誠信的企業(yè),必然也會遭到消費者的唾棄。最終,企業(yè)破產(chǎn),領(lǐng)導坐牢,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假使三鹿集團心懷誠信,則足以永葆生機,基業(yè)長青。嗚呼,誠信一去,企業(yè)即亡!因為,誠信能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信譽,而良好的信譽則能增強企業(yè)的競爭力,確保企業(yè)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梢?,誠信之于企業(yè),至關(guān)重要。
如企業(yè)般,國無信則不治。假使一個國家中,人與人之間充滿著懷疑、欺騙,那么,這個國家必定會走向衰敗。在國外,考試時從來不用監(jiān)考老師。為什么?因為誠信意識已經(jīng)深入人心,抄襲可恥已然勿庸置疑。那么,怎樣才能建設(shè)誠信之國呢?一方面要依靠家庭教育,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則需要創(chuàng)造誠信的社會氛圍,當人人講誠信的時候,不誠信的人自然會受感化、被改變;第三,還得有制度保障,要努力建立一種覆蓋全社會的誠信評價體系。果能如此,則距離誠信之國不遠矣。
誠信,離我們看似遙遠實則很近。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事做起,誠以為人,信以行事,誠信的種子就一定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讓我們行動起來,讓誠信之花處處綻放,讓誠信之果時時芬芳!
[點評]這是一篇典范的議論性散文。開篇談古說今,提出“誠信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的問題;主體部分,分“人無信則不立”、“企業(yè)無信則不成”、“國無信則不治”三個層面,由小到大,層層深入地論述了誠信的重要性;結(jié)尾照應標題,指出實現(xiàn)誠信的途徑,并含蓄地回答了開頭提出的問題。全文思路連貫,層次明晰,結(jié)構(gòu)嚴謹,渾然天成。(王華斌 點評)
某考生
尊敬的彩票店老板:
您好!首先,我要向您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9月12日那天,路過您的彩票店時,我突然想買一張復式足球彩票,可當時囊中羞澀,您非常熱心地為我墊錢,買了一張1024元的彩票。由于我沒有付錢,彩票自然也就放在了你那里。第二天,結(jié)果出來了,那張彩票竟然中了大獎!在那種情況下,你完全有條件將大獎?chuàng)榧河?,然而,你非但沒有這么做,反而在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我報喜,并催我領(lǐng)回這張價值533萬元的彩票。在如今這個唯利是圖、誠信稀缺的社會,你的無私和誠信,令我深深地感動和敬佩!
這幾天,我是在激動和感動中度過的。我激動,是因為無意中得到這么一筆天大的財富;但我更感動,為您在買彩票時給予我的信任而感動,更為您在中大獎后的誠信無私而感動。我不知道如何恰當?shù)匦稳菪闹械母屑ぶ?,也不知道怎樣正確地評價您的高貴人格,但不管怎樣,這一切都是您給我的,我永遠都會感激您,您在我心目中就是當今社會最可敬又可愛的人。
這幾天,我心里也一直很忐忑。因為,咱們的事被記者發(fā)到了網(wǎng)絡(luò)上,還有人搞了個調(diào)查。在這個有著16萬人次點擊量的調(diào)查中,有29.9%的人選擇“通過調(diào)解協(xié)商,中獎金額兩家對半平分”,有28.1%的人選擇了“把500萬元留給自己”,也有22.1%的人選擇 “把500萬元留給對方”,當然,還有19.9%的人“沒做選擇”。
看了這項調(diào)查,我心里很不平靜。我在捫心自問:如果彩票在我手里,我會怎么做?是留給自己,是對半平分,還是留給對方?我無法回答。也許只能像剩下19.9%的人那樣,無法面對,只有不做選擇。想到這里,我更加敬佩您的高尚精神,同時,又深深地感到慚愧:在您的誠信和無私面前,我怎么能夠獨占了這份大獎?
是的,現(xiàn)今社會太缺乏誠信了。從早期的劣質(zhì)皮鞋、黑心棉到毒粉絲、毒大米,從三聚氰胺到地溝油、染色饅頭,問題產(chǎn)品已從日用品一步步走上餐桌,如此下去,不僅危害我們的健康和生命,更毒害了整個社會風氣,把整個中華民族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正因為如此,早在六屆六中全會上,黨和政府就明確提出了要建立誠信社會的目標。建立誠信社會,需要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而您就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想,假如人人都能像您一樣誠信,那么,社會該是多么和諧,多么美好??!
最后,隨信附上一張銀行卡,里面是這次大獎的一半,密碼就是您的手機尾號。這不僅僅算是對您的誠信的感謝,也算是我對建設(shè)誠信社會的實際行動,所以,請您務必收下!
祝您:生意興隆,萬事如意!
敬佩您的一個老彩民
2011年6月7日
[點評]本文最大的亮點在于構(gòu)思新穎。作者別出心裁地運用書信體,以彩票買主的口吻向彩票店老板表示感激之情,并高度贊美了他的誠信。不僅如此,文章還由此引發(fā)對于建設(shè)誠信社會的思考,強調(diào)建設(shè)誠信社會要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立意深刻高遠。文中人稱的運用也很恰當:第一人稱有助于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第二人稱便于抒情,能夠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王華斌 點評)
一考生
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到處都充滿著誘惑:山珍海味,霓裳錦衣,高樓別墅,寶馬奔馳,高官厚祿,金錢財富……面對誘惑,應該如何對待呢?北京一家體育彩票專賣店的業(yè)主為我們作了最好的回答。面對533萬元大獎的誘惑,他誠信自守,毅然把中獎彩票交給買主,因而贏得“最誠信的業(yè)主”的殊榮。這位業(yè)主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一個永恒不變的真理:只有戰(zhàn)勝誘惑,才能成就人生。
古今中外,無數(shù)事實已經(jīng)證明:大凡有所成就者,無不能堅守自我,戰(zhàn)勝誘惑。國外有兩位大師,一位是建筑工程師,一位是物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原本可以在大城市里舒舒服服地工作,可他卻選擇了孤獨與冒險,奔波于世界各地,“每一項工程都是一次歷險”。終于在2008年,他獲得了有著“建筑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普茨克獎。他,就是法國建筑大師讓·努維爾。那位物理學家,一生獲得榮譽無數(shù),他本可以躺在過去的成就上安享清福,然而,他卻拒絕安樂的誘惑,孜孜不倦,埋頭于光子物理學,終于在2009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他,就是著名的華裔科學家、“光纖之父”高錕。確實,人生于世,形形色色的誘惑如同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陷阱,都會延緩以至阻擋你前進的腳步,甚至讓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有那些堅守自我、意志堅強的人們,才能戰(zhàn)勝誘惑,獲得成功。
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種花,色彩斑斕,芳香撲鼻。路過的飛蟲往往經(jīng)不起這種誘惑,撲上去貪婪地吮吸,殊不知,自己撲進了死神的懷抱。原來,這種艷麗的花能分泌一種黏液,并且花瓣能開能合。等貪吃的飛蟲停在花瓣里,花朵的黏液立刻將它牢牢粘住,同時花瓣悄悄合攏,飛蟲便成了甕中之鱉,只能等待死亡的降臨。飛蟲喪失了性命,正是因為經(jīng)不起誘惑,那美麗的顏色和淳厚的芳香的誘惑。
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飛蟲一樣抵抗不了誘惑、最終把自己送上毀滅之路的人。君不見,媒體上常常報道一些貪官:他們手握大權(quán),身居要職,國家也給了他們很好的待遇,本應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然而,在金錢、美色等誘惑面前,他們喪失了理智,拋開了原則,干起了違法犯罪的勾當,最終身敗名裂,身陷囹圄,甚至丟掉了性命。
所以說,面對誘惑,我們要像那個“最誠信的業(yè)主”一樣,誠實信用,淡泊自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足夠的定力。只有這樣,才能戰(zhàn)勝誘惑,最終贏得成功,成就人生。
[點評]由于思考不夠深入,再加上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絕大多數(shù)考生都以“誠信”作為寫作角度。而本文卻另辟蹊徑,從大千世界充滿誘惑寫起,由彩票專賣店業(yè)主的行為,進而思索如何面對誘惑,提出“只有戰(zhàn)勝誘惑,才能成就人生”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在接下來的論述中,作者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論證,從外國到中國,從人類到自然界,從不同角度將觀點闡述得深入透辟,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