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嬌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公共設施需要適應各種類型人群的問題,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并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社會問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發(fā)達國家就開始注意這一問題,并取得了很大進展。70年代以來,日本吸取了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積極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質環(huán)境條件,提高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們的生活圈子大為擴展。我國自80年代起開始這方面的努力,頒布了《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設計規(guī)范》,發(fā)行了有關無障礙設施的通用圖集,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城市,對一些公共設施進行無障礙改造。但一般只局限于部分醫(yī)院、圖書館、車站大廳等公共建筑或公用設施上,很少涉及園林的規(guī)劃設計和建設。本文擬對園林中的無障礙設計問題進行探討,以拋磚引玉,與同行切磋。
一、園林中無障礙設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園林中無障礙設計是福利社會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重要內容
園林是公共設施,它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體及多種物質要素,經(jīng)過各種藝術處理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占有一定的空間、提供大眾游賞的公共設施。
2.老年人對園林環(huán)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在生理上,體力弱,感官衰退、反應遲鈍;在心理上,重人情、重鄉(xiāng)情;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人交往,要求獨立自主。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園林環(huán)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現(xiàn)在園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設施的系列環(huán)節(jié)上。
3.園林中無障礙設計的可行性
從現(xiàn)有的資料看,無障礙設計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復,雜,也沒有什么深奧的理論,而且可以做到基本上不增加造價。因此,只要我們在園林規(guī)劃設計初期能認真地考慮并重視,無須花費很多的精力和財力,就能夠消除游賞過程中給游人帶來的不便及障礙。
二、無障礙園林設計
1.無障礙園林空間的設計原則
(1)無障礙性系指園林環(huán)境中應無障礙物和危險物。這是因為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條件的變化,自身的需求與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時常產(chǎn)生距離。因此,作為園林規(guī)劃設計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設身處地為老弱病殘者著想,要以輪椅使用者和視覺殘疾者為基準,積極創(chuàng)造適宜的園林空間,以提高他們在園林環(huán)境中的自立能力。
(2)易識別性系指園林環(huán)境的標志和提示設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機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或感知危險的能力差,即使感覺到了危險,有時也難以快速敏捷地避開。為此,設計上要充分運用視覺、聽覺、觸覺的手段,給予他們以重復的提示和告知。并通過空間層次和個性創(chuàng)造,以合理的空間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鮮明的標志示意以及悅耳的音響提示等等,來提高園林空間的導向性和識別性。
(3)易達性系指園林游賞過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適性。老年人行動較遲緩,因此要求園林場所及其設施必須具有可接近性。為此,設計者要為他們積極提供參加各種活動的可能性。從規(guī)劃上確保他們自人口到各園林空間之間至少有一條方便、舒適的無障礙通道及其必要設施,并保證他們有通過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實施的心理滿足感。
(4)可交往性系指園林環(huán)境中應重視交往空間的營造及配套設施的設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環(huán)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獨感和抑郁感。因此,在具體的規(guī)劃設計上,應多創(chuàng)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圍合空間、坐憩空間等,盡可能滿足他們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而對空間環(huán)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2.園林無障礙細部構造設計
園林中無障礙設計,除了對環(huán)境空間要素的宏觀把握外,還必須對一些通用的硬質景觀要素,如出人口、園路、坡道、臺階、小品等細部構造,做細致人微的考慮。
(1)出人口寬度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時。坡度應控制在1/10以下,兩邊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人口周圍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間,以便于輪椅使用者停留。
(2)園路路面要防滑,且盡可能做到平坦無高差。無凹凸。如必須設置高差時,應在2cm以下。路寬應在135cm以上,以保證輪椅使用者與步行者可錯身通過。縱向坡宜在1/25以下。
(3)坡道和臺階坡道對于輪椅使用者尤為重要,最好與臺階并設,以供人們選擇。坡道要防滑且要緩。坡道和臺階的起點、終點及轉彎處,都必須設置水平休息平臺,并且視具體情況設置扶手和照明設施。
(4)廁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園林小品的設置要盡可能使輪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而且其位置不應妨礙視覺障礙者的通行??傊?,園林無障礙細部構造設計,所考慮的涉及面很廣,這里因篇幅所限,不一一枚舉。
3.無障礙園林的綠化設計
老年人對綠地、庭園的需求欲望比一般人強烈得多。園林植物能釋放大量負氧離子,能凈化空氣、調節(jié)氣溫、吸塵防噪,因此,無障礙園林的綠化設計首先要堅持以綠為主,植物造景的原則,即除了必要的園林建筑和道路外。其余均應綠化覆蓋。地形要盡可能平坦;植物要適地適樹,避免種植帶刺或根莖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障礙。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園林無障礙設計勢必會成為城市建設的新課題。它要求園林規(guī)劃和建設者應考慮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并貫穿于園林規(guī)劃建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同時,也更需要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