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jīng)衰弱方
配方:五味子50克,鴿蛋30枚。
用法:先把五味子水煎取汁,將煮熟的鴿子蛋去殼后放入五味子汁中略煮,然后浸泡在汁中2天。每次吃鴿蛋3枚,每日1~2次,每次食前需加熱煮沸。一般連服2周左右即顯效或痊愈。
作用:鎮(zhèn)靜安神。
陽痿方
配方:蜈蚣1條,絲瓜子 30個(gè),甘草15克,醋適量。
用法:將蜈蚣焙干,絲瓜子炒香,與甘草一起共研為細(xì)末。分2次服完,淡醋湯送服,早晚各1次,7日為1療程。
作用:主治陽痿不舉。
夏季治咽炎方
配方:薄荷葉20克,粳米100克,冰糖5克。
用法:將鮮薄荷葉去雜質(zhì)及老、黃葉片,清水洗凈,瀝干水備用;粳米淘洗凈,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煮,米爛粥稠時(shí),倒入薄荷葉及適量冰糖,燒沸即成。
作用:疏散風(fēng)熱,清利咽喉。
斑禿方
配方:紅皮蒜、甘油各適量。
用法:新鮮的紅皮蒜剝皮后,在75%酒精消毒的容器里搗碎,取蒜汁放入無菌瓶內(nèi)。按蒜汁、甘油之比為3∶2攪拌后外用(重者3∶1比例,配后不宜放置過久)?;疾繙?zé)崴磧艉螅妹藓炚核幰翰撩摪l(fā)處。輕者每日2次,重者每日3次。涂擦?xí)r不宜涂過健康皮膚。外擦2~3周即可。
作用:除風(fēng)止癢。
須發(fā)早白方
配方:何首烏、旱蓮草、黑芝麻、女貞子、生地、側(cè)柏葉各30克,陳皮15克,川椒9克,食鹽12克,黑豆500克。
用法:將以上材料(除黑豆)加入1500毫升水中煎煮取汁。另取黑豆洗凈加入藥汁內(nèi)熬至汁將盡時(shí)(不要把黑豆煎糊),取出黑豆晾干,貯瓶備用。每次嚼食60粒,每日3次。
作用:補(bǔ)腎滋陰烏須發(fā)。
尖銳濕疣方
配方:板藍(lán)根、大青葉各30克,金錢草15克,大黃12克。
用法:將諸藥浸泡數(shù)小時(shí)后,慢火煎熬半小時(shí),取其湯液一半口服,另一半和藥渣用以薰洗或濕熱敷患處,可反復(fù)加溫用2~3次。每日1劑(注:一定要禁食魚腥、酒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作用:清熱消毒。
慢性支氣管炎方
配方:熟地、當(dāng)歸各10克,法半夏、陳皮、茯苓各12克,甘草6克,麻黃、杏仁各8克。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加生石膏30克、黃芩12克;痰多者加蘇子、萊菔子、白芥子各12克;咳甚痰不多者加紫苑、百部、白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作用:潤肺止咳。
關(guān)節(jié)炎驗(yàn)方
配方:麻黃、桂枝、細(xì)辛、半夏、川烏、草烏、干姜、桃仁、梔子、地龍各30克。
用法:將上藥浸于1000毫升白酒中,經(jīng)常搖動。1周后取藥酒擦于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
用法:活血化淤。
慢性濕疹方
配方:純凈干燥的香樟木250克。
用法:將香樟木加入7000毫升水,煎取液洗浴或坐浴、浸泡,隔日1次,5次為1療程。一般用1~3療程。
功效:殺菌止癢。
痱子方
痱子又稱汗疹、熱痱,多發(fā)生于暑熱夏季大汗之后,是因汗腺周圍發(fā)生炎癥而致的皮膚病。中醫(yī)認(rèn)為痱子系由濕郁腠理、熱蘊(yùn)肌膚,肌膚得不到發(fā)泄所致。下面介紹幾則治療痱子的簡易方法——
◇方1
配方:金銀花6克。
用法:將金銀花用開水浸泡約1小時(shí),然后以棉簽或紗布蘸液輕抹患處,每天3次。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fēng)散熱。
◇方2
配方:敗醬草9克。
用法:把藥放入沙鍋中,加水約500毫升,先用武火煎開再用文火煎5分鐘即可,以棉簽或紗布蘸液輕抹患處。每天2次。
功效:清心解暑,散熱除煩。
◇方3
配方:鮮冬瓜適量。
用法:將冬瓜去皮切片,外擦患處,每天3次。
功效:清熱解暑。
◇方4
配方:苦參、馬齒莧各10克。
用法:將藥材放入沙鍋中,加水約250毫升,煎開后再用文火煎15分鐘即可,放涼后清洗患處,每次5分鐘,早晚各1次。
功效:清熱燥濕,祛風(fēng)殺蟲。
◇方5
配方:綠豆、冬瓜各30克,紅棗10枚,冰糖少許。
用法:先將綠豆、冬瓜、紅棗放入沙鍋中煮至爛熟,再加適量冰糖調(diào)和,每日1劑,連服1周。
功效:解毒消暑。
◇方6
配方:藿香正氣水1支。
用法:將藿香正氣水按比例加涼開水或生理鹽水稀釋,稀釋濃度為:年齡不滿3個(gè)月者,藥液與水比例為1∶3;4~12個(gè)月者,藥液與水比例為1∶2;超過1歲者,藥液與水比例1∶1。用藥之前先用溫水將局部洗凈擦干,然后用消毒藥棉蘸稀釋后的藥液涂擦患處,每日2~3次。
用途:用于小兒熱痱。
◇方7
配方:十滴水3~5支。
用法:沐浴時(shí),將十滴水加入浴水里。
用途:小兒初生痱子,洗浴幾次即可痊愈。
◇方8
配方:西瓜皮若干。
用法:將最外面的那一層皮去掉后搗汁,涂抹身上,5~6分鐘后用溫水洗凈;或直接用瓜皮搓擦十來分鐘,再用水沖凈。
用途:此法不僅可防痱子,常洗可使皮膚細(xì)嫩。
◇方9
配方:鮮嫩黃瓜1條。
用法:將黃瓜洗凈切片,于洗澡后或睡前涂搽患處,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
◇方10
配方:花椒10克。
用法:將花椒放入搪瓷缸內(nèi)沖入200毫升開水,在小火上煮5~6分鐘,煮后待稍涼不燙手時(shí),用藥棉蘸花椒水輕擦患處。12小時(shí)后,痱子的膿尖一般可收縮干癟。為鞏固療效,可將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溫一下,重新擦洗患處,經(jīng)這樣處理后,痱子即可較快消失。
功效:解毒止癢。
◇方11
配方:桃葉100克。
用法:將桃葉陰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時(shí)取50克泡在熱水里給孩子洗澡,可以預(yù)防痱子的發(fā)生。如果長痱子的情況嚴(yán)重,用桃葉熬成汁摻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來擦抹患處,效果更佳。熬桃葉汁時(shí),其比例是:桃葉100克,水1000毫升,將其煎熬到只剩一半水量即可。
功效:解毒消炎,止痛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