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門正興 周 強 陽 鶴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四川618013)
滾圓工序是水壓機自由鍛中重要的輔助鍛造工序之一,在大型餅類件的自由鍛成形過程中主要作用在兩個方面:1)消除餅類坯料鐓粗后的鼓形,使其外形更加規(guī)整,便于后續(xù)沖孔找正或減少機加工余量等;2)對于由于各種原因(黑皮、裂紋、形狀誤差等)導致高度達不到設(shè)計要求的餅類鍛件,采用滾圓工序增加鍛件高度,從而使鍛件合格。滾圓工序的一般流程是:圓餅毛坯立在平臺上,先鍛四方,再鍛八方,再鍛十六方,最后連續(xù)回轉(zhuǎn)直到外形接近圓形[1]。
采用滾圓工序增加鍛件高度的修復方法并不是適用于所有餅類鍛件,因為修復效果與鍛件的材料、外形尺寸、溫度分布、壓下量等都有很大關(guān)系。目前對于滾圓工序修復餅類鍛件的研究較少,其工藝設(shè)計及操作多依靠經(jīng)驗,導致修復質(zhì)量不穩(wěn)定。采用滾圓工序增加鍛件高度的方法成功與否關(guān)鍵在于鍛件心部高度是否增加到要求的尺寸,而鍛造過程中不同參數(shù)如溫度、下壓量、鍛件直徑及厚度、冷卻時間等對鍛件心部走料的影響尚不明確,為工藝方案的設(shè)計帶來很大困難。
為了確定不同參數(shù)對滾圓過程鍛件心部走料的影響,對鍛件滾圓過程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分析,有限元模型建立如圖1所示。為簡化模擬過程,上下模設(shè)定為剛性體,不與鍛件發(fā)生熱交換。鍛件采用剛塑形模型,材料選用不銹鋼17Cr13NiMo2,直徑900 mm,高度400 mm,劃分40 000個單元。只對一次下壓過程進行分析,為使鍛件變形均勻,采用上下模具同時反向運動的模式,模具速度為5 mm/s, 設(shè)定分析步長為2.5 mm。
圖1 有限元模型Figure 1 Model of the billet and dies
在1 200℃情況下,不同下壓量導致的心部外表面軸向單邊位移如圖2所示。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當下壓量小于80 mm,即一次下壓量小于直徑9%的情況下,變形主要發(fā)生在與模具接觸的區(qū)域,心部外表面幾乎不走料;隨著壓下量的進一步增大,鍛件塑形變形區(qū)逐漸向中心移動,中心處走料與壓下量幾乎成正比,可以用公式y(tǒng)=0.11x-9.07來表示。當下壓量達160 mm,即一次下壓量約18%的情況下,中心處軸向單邊位移為9.4 mm,相當于鍛件中心厚度增加5%左右。根據(jù)以上分析,在滾圓過程中壓下量應大于9%。
圖2 不同下壓量情況下中心處軸向位移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center axial displacement under different percent reduction
對不同溫度下滾圓修復過程進行模擬。圖3為850℃、900℃、1 000℃、1 100℃、1 200℃情況下,中心處外表面軸向位移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鍛造溫度的下降,中心處走料增加。在下壓量為150 mm,溫度為850℃時中心走料為9.5 mm;而溫度為1 200℃時,中心走料為7.1 mm。但是隨著溫度的下降,成形力將顯著增加,溫度為1 200℃和850℃,下壓量為150 mm情況下,成形力分別為7.76 MN和26.60 MN。同時,隨著溫度的下降,鍛件表面開裂的傾向增加。
圖4為高度均為400 mm,而直徑不同的鍛件在下壓量為直徑15%情況下,中心處軸向走料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直徑的增大,中心處軸向走料逐漸減少,這是由于鍛件塑形變形區(qū)的大小在材料、溫度、變形速度一定的情況下基本保持不變,隨著鍛件直徑的增大,中心處與塑形變形區(qū)距離增大,因此塑形變形減弱;圖5為直徑為900 mm,不同高度鍛件在下壓量為直徑15%情況下,中心處軸向走料情況。隨著鍛件高度的增加,根據(jù)體積不變原理,變形區(qū)金屬增多,導致中心處軸向走料增大。鍛件高度太小情況下,大的下壓量將導致鍛件失穩(wěn)。根據(jù)以上分析,隨著鍛件直徑增大、高度減少,中心處軸向走料將減少,從而增加鍛件修復的難度。
設(shè)定空氣溫度為20℃,熱對流系數(shù)為0.02 N/(s·mm·℃),不考慮鍛件與模具之間的傳熱,將鍛件放置在空氣中空冷不同時間,在下壓量為直徑15%情況下,中心處軸向走料情況如圖6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由于盤類鍛件側(cè)面比端面冷卻速度快,因此在冷卻過程中中心部位金屬塑形好于側(cè)面,所以隨著冷卻時間的增加,中心處走料增大。在冷卻30 min左右中心處走料達到峰值9.38 mm,其截面溫度分布如圖7所示。繼續(xù)冷卻,中心處走料趨于平穩(wěn)。
圖3 不同鍛造溫度下中心處軸向位移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center axial displacement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圖4 鍛件不同直徑對中心處軸向位移影響Figure 4 Distribution of center axial displacement under different diameter
圖5 鍛件不同高度對中心處軸向位移影響Figure 5 Distribution of center axial displacement under different height
圖6 鍛件不同冷卻時間對中心處軸向位移影響Figure 6 Distribution of center axial displacement under different cooling time
圖7 冷卻30 min后鍛件截面溫度分布Figure 7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fter 30 minute's cooling
通過數(shù)值模擬方法分析了各種參數(shù)對大型餅類鍛件滾圓修復過程中心走料的影響,得到以下結(jié)論:
(1)在壓下量小于9%情況下,鍛件心部走料非常??;當下壓量增大時,中心處走料與壓下量幾乎成正比,可以用公式y(tǒng)=0.11x-9.07來表示;
(2)隨著鍛造溫度的下降,在相同壓下量情況下,心部走料增加,同時成形力大幅增加;
(3)相同壓下量情況下,增大餅類鍛件直徑,心部走料減少;增大鍛件高度,心部走料增大;
(4)隨著冷卻時間的增加,中心處走料增大,在冷卻30 min左右中心處走料達到峰值9.38 mm。
[1] 夏琴香,霍育林,單會星,等.軸類大鍛件倒棱滾圓后內(nèi)部質(zhì)量及尺寸精度研究[J].鍛壓技術(shù),2010(2):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