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光
從2010上海世博會淺析展示設計中的互動性
李 光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信息量的激增、傳播速度的加快等,現(xiàn)今的展覽展示活動發(fā)生著各方面的變化。而最為主要和明顯的變化,即從以物為主的展示變?yōu)橐匀藶橹鞯膮⑴c展示,這種觀念的改變是與當代的設計價值觀完全同步的。我們在展示設計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和強調人在展示環(huán)境中的地位和精神上的各種需求,尋求人與展示對象之間的平衡與和諧。展示的互動性設計最為符合現(xiàn)代信息的傳播理念,也更能調動參觀者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參展的興趣, 這就意味著參觀者并不是被動地參觀展示,而是主動地體驗展示內容,他們已不僅是旁觀者,而變成了探索世界奧秘的主人。
世博會和展示設計是結合緊密、相得益彰的。歷史上著名的世博會建筑,像水晶宮、太陽塔等都凝聚了人類對未來的思考,引領了當時建筑和展示設計的潮流。1851年倫敦世博會開始,博覽會的展示設計開始起步,但多以藝術家的繪畫、雕塑作品參加世博會的藝術沙龍展,上個世紀中期,世博會的展示內容主要以建筑師創(chuàng)造跨時代的建筑藝術以及壁畫作品為主,而到了世紀末的漢諾威世博會,由于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一些新興的展示手段和展示設計理念逐漸影響世博會的展示設計潮流,在2010上海世博會,人們除了關注展示的內容以外,開始更多地關注展示形式的多樣性,而設計師也更多地思考展示內容與參觀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展示形式背后所蘊含的更為廣博的文化內涵。
在展示設計的開始階段,先暫時不考慮要展示哪些物品,而是考慮要表現(xiàn)的中心主題是什么,可以從哪幾方面來切入主題,在研究該展示主題的可能性后,再從中選取最佳的展演方式?!爸黝}”是展示設計中應該貫穿始終的宗旨,也是互動展示所必須遵循的法則。在展示設計的全過程中,我們必須具備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觀念,將“主題”貫徹至設計的各個方面。為了很好地貫徹“主題”在展示互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從展示主題的性質入手,根據(jù)展覽主題選擇不同的展示方式,制定適當?shù)幕釉O計手法,以便更好地達到展示目的。例如西班牙館,普通人提到西班牙就想到斗牛、想到西班牙的舞蹈、想到西班牙的足球,抓住這一點,從色彩、聲音、光線、動感,以及真人舞蹈者的演出等方面做充分渲染,使觀眾身臨其境。不用面面俱到,突出一點,才能給觀眾帶來一種震撼。例如進入上海館內,觀眾踏上360度動感平臺,游弋在550平方米、360度與天頂無縫融合的影像空間,仿佛穿越時空,身臨其境地體驗一場非凡的上海之旅。
在整個展示設計過程中,強調以“觀眾體驗”為中心。觀眾體驗是復雜的情感和行為活動,可以理解為觀眾與展品在互動中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活動”。觀眾的滿意始終是設計的終極目標,“觀眾為中心”的設計方法,不僅僅是以“觀眾為焦點”,更應關注“觀眾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所以我們可以根據(jù)觀眾與展示之間交流方式歸類,如:參觀型、觸動型、操作型等,分別予以不同的互動設計手法。目前,較為主流的為觸動型的展示互動和操作型展示互動。例如美國館中的手機互動游戲叫“點滴關愛,心暖世界”。操作時發(fā)送“關愛”兩字,展區(qū)內的一個大屏幕就會出現(xiàn)一個“關愛精靈”。只要不斷發(fā)送指令,屏幕上的小精靈就隨之不停移動,如果它撞了別的小精靈或被撞,就會出現(xiàn)一個小桃心,最后會積聚成一顆巨大的“關愛之心”。這樣的設計使許多觀眾感到了強烈的震撼,原來一個小小的舉動能夠創(chuàng)造出這么多愛心。這些設計中的高科技真正給了參與者極深的震撼,它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使人感觸到人類內心的本源。
多媒體元素的加入為展臺設計帶來革命,展臺變成有生命的生物體,向每位來訪者講述關于展品和品牌的故事,還能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產(chǎn)品的試用體驗。多媒體融娛樂和信息于一體,能更好地起到宣傳作用。根據(jù)展示的媒體傳播方式,可歸為以下類型:
聲音媒體互動
聲音能補充圖像和動畫中不能完全表達的意思,不但能大大增強多媒體演示的感染力,而且也有助于觀眾對演示內容的理解。在多媒體演示中聲音主要有兩種:一是表達意義的“內容聲音”,另一種是不包含實際意義,起烘托情緒、轉換過渡和增強趣味性作用的“背景音效”。宣傳片的聲音素材包括人聲、解說、音響和音樂四個部分。有時,設計師還用聲音作為吸引參觀者體驗展示的媒介,例如德國館中,設計師將頭盔型發(fā)聲裝置懸掛在表現(xiàn)大自然的噴繪圖像中,吸引參觀者站在頭盔下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云南館設置了“鷗戲春城”版塊,游客只要靠近背景為昆明大觀樓的屏幕,輕輕一拍手,在水里嬉戲的海鷗就會飛過來。
影像動態(tài)媒體互動
視頻圖像和動畫能大大增強多媒體演示效果,有助于觀眾更好地接受信息。影像內容應該強化要點,突出產(chǎn)品的品質特征或企業(yè)形象;視頻界面和造型設計要新穎獨特,與環(huán)境融合。當展示空間狹小而無法顯示更多信息的時候,設計師往往考慮用電腦顯示器來增加信息量;這些顯示器可以獨立擺放,供人使用,也可以組合成一組多媒體墻面,起到集中宣傳和裝飾的作用。由一塊超大屏幕構成或由幾塊小屏幕組成的超大圖像能產(chǎn)生震撼人心的視覺沖擊力?;脽魣D像可以投射在幕布上,或直接投射在白色墻面上,效果逼真。例如阿爾及利亞館中,以大屏幕投影表現(xiàn)沙漠,使人身臨其境。而球幕電影則常用作活動的背景,它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表現(xiàn)力強。近年設計師也開始在展示中應用組合錄像,這種方法由多個顯示屏組成幕墻,各小塊屏幕同步顯示,組成一個超大場景;或者其中的幾小塊屏幕顯示相關的圖像特寫,讓參觀者詳細全面地了解展品的文化特征。環(huán)繞屏幕也用投影技術顯示,但是它的幕布可以進行三維組合。德國館最精彩的一項娛樂活動名為“動力之源”,就是采用這種手法?!皠恿χ础闭箯d一次可容納750名參觀者,當觀眾分布在環(huán)繞著展廳中心的螺旋狀回廊熱情呼喊和鼓掌時,懸垂的金屬球就會隨著節(jié)奏擺動并發(fā)光顯影,而且掌聲和呼喊聲越熱烈,金屬球擺動的幅度越大、旋轉得越快。同時,球體上顯示出許多有關家庭、城市與地球的圖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觸摸媒體互動
人體的磁性和體溫的變化會使特殊材料制成的觸摸媒體顯示屏發(fā)出不同色光,顯示出數(shù)字和符號信息。觸摸媒體技術在未來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其界面設計的新趨勢是從LED和紅外線傳感器兩者結合的技術轉向更具交互性的內部芯片界面。在意大利館,有一組叫做“虛擬翻書”的互動展示裝置,通過動畫的方式由投影儀投影到模型書的白色頁面上,參觀者只要站在展臺前在空中揮動手臂,投影畫面會根據(jù)手臂的左右揮動而前后翻頁。這種虛擬翻書的展示方式形式新穎,視覺沖擊力強。此外, 新加坡館“都市協(xié)奏曲”的互動游戲裝置也別開生面,當四個人一起拍打鼓面,并擁有同樣的節(jié)奏時,裝置會為參觀者演奏美妙的音樂,前方的LED屏幕出現(xiàn)各種有關新加坡的畫面。
互動式媒體互動
信息交互技術在展示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讓參觀者與廠商互動、做游戲,或用來展示更多的產(chǎn)品信息,甚至用界面進行問卷調查等。交互界面系統(tǒng)應當使用方便、快捷,操作簡單易學;觀看舒適流暢、富有美感;外觀簡潔、色彩搭配得當;圖像準確,文字清晰;結構具有邏輯性,易于理解;有游戲性,內容豐富,讓人感覺愉悅。拉脫亞館的“空中飛人”就是一大熱門項目,在風洞中,游客不借助任何飛行載體可以體驗空中懸浮和飛翔。
多媒體裝置互動
以計算機、網(wǎng)絡為特征的數(shù)字新媒體大量出現(xiàn)并且正在越來越多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引領著展示設計的時代潮流。在新時代特征的召喚下,作為展示設計的最新產(chǎn)物——虛擬互動展示方式誕生了。該系統(tǒng)的運作原理首先是通過捕捉設備(感應器)對目標影像(如參與者)進行捕捉拍攝,然后由影像分析系統(tǒng)分析,從而產(chǎn)生被捕捉物體的動作,該動作數(shù)據(jù)結合實時影像互動系統(tǒng),使參與者與屏幕之間產(chǎn)生緊密結合的互動效果。該系統(tǒng)的特點是混合現(xiàn)實,實現(xiàn)實時互動。在虛擬互動系統(tǒng)中,所有的虛擬環(huán)境均是人工構造的,存在于計算機內部的環(huán)境,但是人們能夠以自然的方式與這個環(huán)境交互(包括感知環(huán)境并干預環(huán)境) ,使人們能夠親身實時地獲得感受。這種展示形式最大的魅力在于仿真性、互動性、趣味性,從而給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工業(yè)企業(yè)館中,觀眾站在展館周圍的廣場上,可以在水霧中欣賞“魔方”變幻出“方塊”、“水泡”等千變萬化的圖案。而且,“魔方”的夢幻燈光和互動效果不需要人為控制,它會隨著不同的天氣、日照和人流自動智能調節(jié)。
1、強調觀眾的優(yōu)先權。互動式多媒體展示可以用來收集觀眾感興趣的內容信息,或是幫助觀眾,找到他們的興趣所在,大部分的觀眾都會強烈排斥去接受一項事先編排好的傳播內容。例如臺灣館的“山水心燈”結合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五行”觀念, 在點燈水臺前,選一盞輕輕一觸,放飛自己的心愿。
2、允許觀眾自定流程步調。當觀眾面對一個交互式的傳播內容時,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與情況,決定他們要花多少時間來參與。這樣可以讓他們百分之百地被呈現(xiàn)出來的題材所吸引。例如英國館入口有一段路,天花板上的燈光和觀眾的腳步是互動的,腳步的節(jié)奏不同,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燈光效果,許多觀眾在這種小游戲中樂此不疲。
3、發(fā)揮觀眾想象力。當一個主題被提出來的時候,人們很容易把相關的想法或事情做關聯(lián)與比較。交互式多媒體傳播,幫助觀眾在主題與自身經(jīng)驗之間,建立一道橋梁,如此,互動性便可以讓你去提示觀眾,以觀眾自己的方式去了解觀念,臺灣館的360度全視角劇場和4D的影音及觸覺特效讓人視覺和聽覺都得到了極大的享受。切換到海洋場景的時候,還有水霧會噴到人的臉上,使人從五維空間中展開全面的聯(lián)想。
4、整合信息。大型的儲存媒體,如今隨時可得,我們可以把傳播內容,從一組簡單的綱要式的幻燈片,轉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環(huán)境??梢园盐淖帧D像、圖形、音頻和視頻媒體,從其他的數(shù)據(jù)庫里轉到你的傳播內容中。這個整合式的信息處理方法,帶你進入真正的交談式的傳播環(huán)境里,在此,觀眾可以動態(tài)地互動,并且深入地經(jīng)歷主題。比如在日本館生活墻,你只需站開幾步,輕抬雙手,做下拉狀,墻紙立刻變樣;再揮揮手,墻上鑲嵌的窗戶大小、造型甚至窗外“風景”,都變換自如。
2010上海世博會不僅僅是文化經(jīng)濟的盛會,也是世界設計領域的一個大展臺。各種新穎奪目的展示方式、手段和展示理念,不僅僅讓參觀者流連忘返,更重要的是對我們設計從業(yè)者和相關的學術研究提供了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和思維參考體系,它的成功舉辦必將在展示設計發(fā)展的漫長歷史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在展館的展示策劃設計中,“數(shù)字信息化為基礎”的互動設計無疑已成為現(xiàn)代展示行業(yè)中的重要發(fā)展趨勢。這就要求我們不斷進行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研發(fā),同時更要探索和學習如何運用現(xiàn)有的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多媒體組合的展示效果。各種聲像結合的多媒體裝置在展示中出現(xiàn),能帶給參觀者全新的感受。所以當代的展示開始大量采用快捷豐富的多媒體技術來加強人與展品的互動。但是無論技術多么發(fā)達,都是為人和展示服務的。展會的目的,不是向人們炫耀高科技手段,而是展示給世界一種新的可能——人們如何去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一種新型的人和自然之間和諧與共的相處方式。
1. 白雪竹:《互動藝術創(chuàng)新思維》,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年版。
2. 趙莉、錢維多、崔敬:《互動傳播的思維》,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年版。
3. 趙衍文:《現(xiàn)代展示策劃與設計》,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
4. 李世國:《體驗與挑戰(zhàn)產(chǎn)品交互設計》,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版。
責任編輯:賈舒穎
李光: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