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莉丹
企業(yè)應當承擔反哺社會的責任已成為越來越多從事公益企業(yè)的共識,它們也已意識到,對其所投身的公益項目的評估,不僅需要來自第三方的獨立審計,而且身為捐贈者,它們有權了解每一分善款的流向,而這理應是一個完全透明的過程。
建設安全潔凈的水源
隆德縣張程鄉(xiāng)15歲的男孩小利臉蛋紅撲撲的,這是西北孩子臉上特有的“紅二團”。小利托著腮幫說,他家雖然通了自來水管道,“但是并沒有水,村里的飲水只能依靠水井”。天旱時節(jié),放學之后,小利就要跑到村邊的溝里去取水,這種渾濁的水,需要沉淀一段時間并燒開才能飲用。
隆德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南端,六盤山主脈西側,是該自治區(qū)最為貧困的地區(qū)之一,全縣總面積985平方公里,下轄3鎮(zhèn)10鄉(xiāng),122個行政村,624個村民小組。
張程鄉(xiāng)距離隆德縣城差不多40分鐘車程,與小利同齡的張程鄉(xiāng)男孩小偉從小就被他的家長告誡“用水要節(jié)省”。小偉平均一兩周洗一次澡。跟小利家一樣,小偉家通的自來水管道,“一半的時間都是停水的”,步行去泉眼取水,成為他回家的必修課。
現(xiàn)在,阿特拉斯·科普柯-國際計劃(中國)“共享水資源”隆德項目,幫助這些孩子與他的家人們解決了這個難題。
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yè)生產(chǎn)力解決方案提供商,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的業(yè)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集團總部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從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阿特拉斯·科普柯贈款項目在寧夏隆德縣項目區(qū)10個項目村實施,該項目總預算為34.4301萬美元,其中阿特拉斯·科普柯贈款12.9448萬美元,國際計劃配套兒童交流資金21.4853萬美元。
該項目受益群體覆蓋隆德縣 4個項目鄉(xiāng)、10個項目村的3600戶村民,總共15187人,其中包括3708名兒童。
在此“共享水資源”項目實施前,隆德縣的這10個項目村村民在他們的社區(qū)中嚴重缺乏足夠和可靠的安全飲用水,水的短缺使得當?shù)氐纳顥l件變得愈發(fā)惡劣,這種現(xiàn)狀也使得村民們的衛(wèi)生清潔意識十分低下。
由于無法獲得干凈的水,孩子們只有通過艱難跋涉來為他們的家庭取水。12歲的隆德縣男孩小軍說,他每天放學后,都必須和妹妹走很遠的路去打水,提一桶水使他們累得筋疲力盡。
這種情況,在當?shù)乇缺冉允恰?/p>
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24條規(guī)定,締約國應致力充分實現(xiàn)此權利,特別是應采取適當措施以消除疾病和營養(yǎng)不良現(xiàn)象,包括在初級保健范圍內利用現(xiàn)有可得的技術和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食品和清潔飲水,要考慮到環(huán)境污染的危險和風險。國際計劃(中國)首席代表馬克·萊頓(Mark Stephen Leighton)說,“兒童有權利生活在干凈、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中,也有權利獲得干凈、安全的飲用水?!?
綜合衛(wèi)生體系的建立
國際計劃(中國)隆德項目辦公室主任魏占進告訴本刊記者,事實上,在中國目前最為貧困的農(nóng)村,吃飯問題已經(jīng)基本得到解決,“現(xiàn)在要解決的是吃了不生病的問題,比如,需要解決社區(qū)村民獲得干凈水源的問題”。
在隆德縣山河鄉(xiāng)山河村,營造潔凈的水源成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山河村村主任劉文科向本刊記者介紹,山河村全村共轄3個村民小組,一共有260多戶,人口逾千人。
這個共有耕地2375畝、人均純收入3160元的西部村落,面臨的問題是,多年的生活垃圾已經(jīng)層疊堆積并嚴重污染村中的水源。
36歲的山河村會計陳小明說,由于山河村村域被一條街道所貫穿,附近其他村民每逢3天到該街道趕集1次,人員流動的頻繁也造成了村中河道污染嚴重,下游村民多年來只能飲用被污染的水;而村中的9處泉眼都為敞開式,人畜可隨意大小便,垃圾等污染物也會隨同雨水涌入河道,這也造成了水源被污染。
“原來村民們通常的做法是把垃圾直接扔到河道里。而現(xiàn)在,通過這個‘共享水資源項目,我們清理了多年積壓在河道里的垃圾,大約清理出400多噸垃圾,裝了40多車?!标愋∶髦两裼∠笊羁獭?/p>
在這個村莊,“共享水資源”項目得到了村民的歡迎,該項目實現(xiàn)了9處泉水改造,并興建一套垃圾處理項目,其中包括購買了1輛垃圾清運車,平均每三天清理一次垃圾,并由專人負責垃圾的焚燒與填埋工作等一些例行機制。
許多社區(qū)支援項目,在基層留下硬件,而一旦等到這些項目撤出時,村民又回歸到以往常態(tài),情況并無改觀。而該項目如何保證其可持續(xù)性?
陳小明解釋,目前山河村由3名村干部與3名垃圾清掃工分別負責其片區(qū)的垃圾清理工作,而這3名垃圾清掃工的工資為每人每年4000元,這筆費用已協(xié)調好,由當?shù)劓?zhèn)政府承擔,“這就從人員與資金上保證了該項目的可持續(xù)性”。
需要說明的是,社區(qū)的水與環(huán)境衛(wèi)生并非一個單獨的體系。
“共享水資源”隆德項目是社區(qū)主導的供水及環(huán)境衛(wèi)生改善項目(CDWES)的一部分。這個在隆德縣10個項目村實施的項目涉及衛(wèi)生廁所、新建水系統(tǒng)和水系統(tǒng)維修、泉水改造、防洪排污、垃圾處理項目及一系統(tǒng)的軟件配套活動。
43歲的寧德縣觀莊鄉(xiāng)石廟村村民陳永林頗帶自豪地領著記者參觀了他家新建好的糞尿分集式衛(wèi)生廁所?!耙郧埃覀兊膸褪窃诘厣吓俚囊粋€土坑,現(xiàn)在,這種糞尿分集式衛(wèi)生廁所使用起來,更方便,也更干凈、實用了?!标愑懒终f,這個廁所,只花一兩天就修好了。
目前,不止是陳永林與他的弟弟陳永芳兩個家庭受益,在石廟村的530戶村民中,有238戶修建好了這種看上去更為清潔的糞尿分集式廁所。
這個廁所的成本大約是1100元,先由像陳永林這樣的農(nóng)戶自己出資墊付;等建好之后,再由阿特拉斯·科普柯-國際計劃(中國)“共享水資源”隆德項目補貼600元。
陳永林一家6口人,包括尚在念書的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陳永林曾在銀川打過5年工,補貼家用,在2000年返回故鄉(xiāng)。他家一共種了7畝地,年產(chǎn)小麥1100斤,但即便如此,一家人尚需購買約100斤口糧。
陳永林說,如果沒有上述公益項目的支持,他們還在考慮基本的生活開支問題,不太可能在家里修建這個看起來更衛(wèi)生清潔的廁所。
透明是基礎
這種合作模式是如何促成的?
阿特拉斯·科普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麥尼斯·琦洛(Magnus Gyll)介紹,“共享水資源”是堅持以“潔凈的飲用水是人類基本的生存權利”這一信念的項目,由阿特拉斯·科普柯在瑞典的員工于 1984 年發(fā)起并成立的。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瑞典電影導演與演員 Torgny Anderberg拍攝了一部關于秘魯南部干旱和饑荒的短紀錄片《Dead Earth》。1984 年,這部電影在瑞典的電視中播放,由此得到瑞典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員工的極大關注,他們開始主動為秘魯那些受災難折磨的民眾募集資金。
發(fā)起者們也開始思考,怎樣利用阿特拉斯·科普柯的產(chǎn)品和公司內專家的幫助,去救助那些在危難中的人們。他們創(chuàng)立了“共享水資源”這一組織,并且阿特拉斯·科普柯股份公司董事會也做出捐出與員工捐款同等額度金額的保證。
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共享水資源”和“Save the Children”合作,已經(jīng)在秘魯鉆探了 500 多口井,這些井幫助挽救了生命。
現(xiàn)在,這一“共享水資源”項目仍由阿特拉斯·科普柯的員工來管理,全世界范圍內已經(jīng)超過 4000名成員,多數(shù)人在阿特拉斯·科普柯工作過。現(xiàn)今該項目已在 10個以上的國家建立當?shù)亟M織。27年來,“共享水資源”項目已經(jīng)幫助超過100萬的人獲得了干凈的飲用水。
從1997年起,麥尼斯·琦洛一直擔任阿特拉斯·科普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在2008年的一次公司員工會議上,他提出希望在中國建設“共享水資源”項目的建議,他對員工們說:如果你們感興趣,可以參與。讓他感到驚訝的是,此次會議甫一結束,就五六名員工表示希望加盟。
隨后,阿特拉斯·科普柯的一些員工組成支援小組,展開在中國的“共享水資源”本地化項目。
阿特拉斯·科普柯員工自愿在每個月從他們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捐給“共享水資源”。自該項目啟動以來,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一直以公司名義捐出員工捐款的等額款項。而從 2011年起,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將捐出員工捐款的兩倍款項。這些捐款可以通過“共享水資源”來幫助優(yōu)化生活環(huán)境。
“我們開始組建團隊,決定選擇哪些非政府組織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因為‘共享水資源在其他國家實施時也是讓非政府組織參與的,當然每個國家跟我們合作的非政府組織都不一樣。當時,我們在中國首先選擇了3家非政府組織作為合作伙伴,國際計劃(中國)是其中一家?!丙溎崴埂ょ寤貞?。
經(jīng)過幾個月的積極計劃和研究調查,該公司選擇了國際計劃(中國)作為展開中國水資源項目的首個合作方。
“國際計劃成立于70多年以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經(jīng)驗最豐富的兒童發(fā)展組織之一。每年,國際計劃與超過350萬家庭以及他們所在的社區(qū)一起工作?!瘪R克·萊頓介紹。 1995年,國際計劃(中國)開始與位于北京西北的延慶縣政府合作在延慶縣開展工作,實施改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學?;A設施,促進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健康等方面的項目。十幾年來,國際計劃(中國)已在中國16個省市自治區(qū)開展工作。
麥尼斯·琦洛解釋,作為希望介入公益的企業(yè),他們主要是從財務計劃、信譽度方面來選擇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的,“尤其是資金透明這個問題上”。
“作為一個在中國開展工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的首席代表,我本人也會處理很多問題,財務管理的透明性就是其中一個優(yōu)先事項。如果資金花費出現(xiàn)任何問題,最大的責任就將落在我本人身上,所以我非常重視這方面的透明度。而且在國際上,資金管理方面的問責跟透明都有一些公認標準,我非常清楚這些標準,所以在財務管理方面,我們不僅有內部的審計,也有外部的審計,來確保我們整個財務管理有非常透明的問責?!瘪R克·萊頓說,國際計劃在問責和透明性方面,在全球范圍內是公認的佼佼者,他們也簽署了《國際非政府組織問責憲章》,由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獨立審計。
積極促成該項目的馬克·萊頓也認為,只有通過和政府、公民社會、學術機構或企業(yè)展開合作,才能真正地可持續(xù)地幫助兒童脫離貧困。馬克·萊頓曾在英國中央政府“慈善委員會”擔任高級管理職位,負責監(jiān)管英國非政府組織領域的工作,深諳慈善工作公開之道。
于是,在2008年年底,國際計劃(中國)向阿特拉斯·科普柯遞交項目意向書。雙方在充分溝通之后就項目資金支付方式達成一致意見,即阿特拉斯·科普柯通過國際計劃(香港)來支付項目資金。項目建議書于2009年7月撰寫完畢并獲得批準。2009年8月,國際計劃(香港)與阿特拉斯·科普柯簽訂協(xié)議。
魏占進也介紹,該項目的審計工作在今年7月左右已展開,“審計是第三方審計,我們通過公開招標決定由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西安分所做審計工作”。
作為出資方的阿特拉斯·科普柯,為什么要親自去隆德看一看?
“我們也想知道我們的錢用來干什么了。這個項目的資金不僅是我一個人的捐贈,也是依靠我們在中國的2600多名員工的捐贈,他們沒有機會每個人都能來這里看看,但是他們捐了錢,他們有權利知道他們捐贈的錢用到哪里去了?,F(xiàn)在,我們實地探訪的員工也能夠把這些情況反饋回去,跟大家一起分享。”麥尼斯·琦洛說,每位捐贈過該項目的員工都會獲贈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小孩神情喜悅地捧著一個玻璃杯去接自來水。
對于中國很多不差錢做公益的企業(yè)而言,這或許是一個借鑒,或許它們也應該親自到那些接受善款的慈善組織的所謂項目區(qū)去看看,它們的錢,究竟用到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