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青芬,魏運亮,徐紅巖,韓芳芳,阮偉麗,李玉玲
房間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最常見的的非發(fā)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目前相當比例的ASD患者成功接受器械封堵治療,主動脈側邊緣不足可以作為封堵的適應證[1,2]。房間隔為非平面結構,對ASD與周圍組織的空間關系的判斷是經(jīng)導管介入封堵治療,確保成功的關鍵。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對評價ASD部位,形態(tài),大小與重要結構的關系有更大的優(yōu)勢。本文介紹筆者應用RT-3DE對主動脈無緣的房間隔缺損患者術前和術中的觀察結果,并評價該技術的應用價值。
1.1 對象 2007-01~2011-01筆者所在醫(yī)院采用介入方法封堵治療的房間隔缺損患者,其中經(jīng)超聲心動圖證實ASD主動脈側無緣的患者21例。男9例,女 12 例;年齡 4~46 歲,平均(19.8±13.6)歲。 均有活動性心慌、氣短癥狀,無發(fā)紺;體檢:胸骨左緣2~3肋間可聞及Ⅱ~Ⅲ/6級收縮期雜音。
1.2 儀器和方法
1.2.1 儀器 應用Philips公司的IE33實時三維超聲診斷系統(tǒng),二維成像選用S5-1探頭,三維成像使用X3-1實時三維矩陣探頭,探頭頻率為1~5 MHz、2~4 MHz,運用超聲診斷系統(tǒng)內置以及外置計算機內的QLAB超聲定量分析軟件進行實時或脫機對三維圖像進行測量分析。
1.2.2 二維診斷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在術前進行經(jīng)胸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查方法,在大動脈根部短軸切面,胸骨旁四腔切面,劍下下腔,上腔靜脈長軸切面測量ASD大小及緣距主動脈緣,后緣,房頂緣,二尖瓣緣,上腔,下腔靜脈的距離。觀察ASD邊緣長度,活動度,軟硬程度,評價其支撐能力。
1.2.3 RT-3DE診斷方法 儀器Philips ie33實時三維超聲成像系統(tǒng),X3-1探頭,實時三維成像包括實時顯示(live 3D)與全容積顯像,以及實時三維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
受檢者取平臥位或左側臥位,連接心電圖。對繼發(fā)孔房缺患者,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查,分別取胸骨旁,心尖及劍下等聲窗部位,先在Live 3D狀態(tài)下觀察,圖像質量較好時,啟動“Full volume”采圖鍵,所有圖像均保存在硬盤中。應用QLAB5.0三維圖像分析處理工作站進行后處理分析,先剖切出三維超聲觀察房間隔缺損的最佳切面,測量房間隔的缺損最大徑及缺損在心動周期中的最大面積。
1.2.4 測量缺損最大徑,選擇封堵器 采用國產(chǎn)房間隔封堵器(atrial septal occluder,ASO;北京龍舟飛渡記憶合金應用研究所,深圳先健科技公司和上海形狀記憶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封堵器的腰部較測量最大徑加6~10 mm。
1.2.5 觀察封堵結果 釋放封堵器后,從以上各切面觀察確認,封堵器形態(tài)是否正常,主動脈側封堵器是否呈“Y”形環(huán)抱主動脈根部。術后測量在大動脈短軸,胸骨旁四腔及劍下切面測量釋放后封堵器的內徑。術后3 d,1、6、12個月復查超聲心動圖,了解是否有殘余分流,封堵固定情況,周邊結構關系,心腔大小變化,肺動脈血流及并發(fā)癥等情況。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各計量資料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使用SPSS12.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算封堵器大小和房間隔缺損最大徑比值(ASO/ASD),二維和實時三維相比較,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
21例患者均獲得滿意的二維超聲心動圖及RT-3DE圖像。RT-3DE可從左房或右房觀察到缺損的全貌,21例中16例為橢圓形,4例為類圓形,1例為不規(guī)則形,并可顯示主動脈無緣的范圍(圖1、2)。二維和RT-3DE測量的房間隔缺損最大伸展徑5~34 mm,平均(17.6±7.5) mm,(18.5±7.4) mm,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測量的最大缺損面積為 (475±22.5)mm2,三維測值相對稍大,二種方法所測量的最大徑線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0),封堵器與二維測量房缺最大徑的比值為1.37,與三維測值為1.29。
封堵效果:成功封堵19例,封堵成功后,封堵器呈主動脈側張開,環(huán)抱主動脈根部(圖3~5)。16例形態(tài)為橢圓形,2例圓形,1例不規(guī)則形,成功率90%(19/21)。2例失敗,缺損形態(tài)為類圓形,1例失敗是主動脈緣+后緣+下腔緣不足患者,該患者主動脈緣為0,后緣4 mm,下腔緣2 mm,后緣和下腔緣且為軟緣,另1例封堵失敗,是主動脈緣+后緣不足的患者,其房間隔缺損最大徑35 mm,置入40 mm封堵器失敗后,因當時無更大封堵器放棄封堵,患者后改手術治療。
表1 主動脈無緣的房間隔缺損二維、三維測值(mm)及ASO/ASD值
圖1 二維大動脈短軸切面顯示,房間隔缺損在主動脈側無緣
圖2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顯示,房間隔缺損呈橢圓形,主動脈無緣的范圍<30°(自右房向左房側觀察)
圖3 封堵術后,封堵器環(huán)抱主動脈根部
圖4 實時三維超聲顯示成功封堵后的封堵器形態(tài)
圖5 自右房向左房側觀察,實時三維超聲顯示成功封堵后的封堵器形態(tài)
隨訪結果:19例成功患者,術中無明顯并發(fā)癥。術后隨訪1~36個月未發(fā)現(xiàn)封堵器移位及脫落現(xiàn)象。
在繼發(fā)孔房間隔缺損中單純中央型房間隔僅占29%,大部分的ASD合并一個以上的邊緣不足,主動脈無緣型在房間隔缺損中較為常見,一般認為此種ASD如果其后緣邊緣足夠,則完全可以封堵治療[1,2],但是主動脈無緣或邊緣不足的患者封堵成功率低,術后由于封堵器的進一步形變,容易發(fā)生封堵器移位和主動脈邊緣的磨損[3,4]。因此要想介入治療成功,且術后并發(fā)癥較少,就要術前充分篩選患者,并選擇好型號合適的封堵器。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可實時,完整,動態(tài)展示房間隔,并可任意角度觀察房間隔缺損,有助于充分理解缺損的空間結構的關系[3],主動脈側無緣,而其他邊緣的能否具有支撐力成為封堵的關鍵,能三維立體顯示ASD與二尖瓣,三尖瓣,房頂,主動脈根部后方,冠狀靜脈竇開口的空間毗鄰關系,從而確定是否能夠進行封堵治療。
房間隔缺損形態(tài)大多數(shù)是非圓形,這是缺損邊緣不足繼發(fā)孔ASD介入成功提供了成功的關鍵[1,4]。主動脈無緣的房間隔缺損,要想成功封堵,房間隔缺損形態(tài)的觀察更為重要,本組21例中,失敗的2例缺損形態(tài)為類圓形,在主動脈緣缺乏時,其他邊緣不足,在缺損較大時,缺乏支撐力,是造成失敗的原因,因此對于類圓形房間隔缺損,主動脈無緣且缺損較大時,不能作為封堵的適應證。在封堵器和缺損最大徑比值上看,二維測值比三維測值偏大,這可能與二維不能顯示房缺的形態(tài),不容易測量到最大徑有關,因此在二維測量時,封堵器的選擇的加值要大一些,三維測量時,選擇封堵器時,加值相對較小一些。
主動脈側無緣的房間隔缺損,要想封堵成功,其無緣的范圍需<30°,其它邊緣需要足夠的支撐力,在二維超聲心動圖時,對于無緣范圍的估計,在于操作者的經(jīng)驗以及操作者的手法,進行粗略估計,而經(jīng)胸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可實時,完整,動態(tài)展示房間隔,并可任意角度觀察房間隔缺損,顯示房間隔缺損的形態(tài),部位,對于主動脈無緣的房間隔缺損在清晰的形態(tài)顯示下,可充分顯示無緣的范圍,以及其他邊緣的情況,而不是主觀估計。
RT-3DE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三維圖像質量受二維原始圖像分辨率的影響,部分病例存在顯示不清,對細微結構分辨不夠理想等缺點[4,5],另外心律不齊患者圖像有拼接痕跡,新出現(xiàn)的單心動周期實時三維超聲可克服以上缺點。
RT-3DE可顯示房間隔缺損形態(tài),準確測量大小,以及主動脈無緣范圍的準確估計,判斷其他邊緣情況,有助于篩選適應證,選擇合適封堵器,優(yōu)于單純的經(jīng)胸超聲心動圖。
[1]Rastogi N,Smeeton NC,Qureshi SA,Factors related to successful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s using the 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J].Pediatr Cardiol,2009,30(7):888.
[2]Providência R,Quintal N,Costa M,et al.Echocar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secundum-type atrial septal defects in the adult:role in treatment decisions[J].Rev Port Cardiol,2008,27(10):1263.
[3]López-Fernández T,Gómez de Diego JJ,Monedero MC,et al.Aortic wall erosion after percutaneous 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J].Am J Soc Echocardiogr,2011,24(2):227.e5.
[4]Interact Misra M,Sadiq A,Namboodiri N.et al.The'aortic rim'recount:embolization of interatrial septal occluder into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bifurcation after 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J].Cardiovasc Thorac Surg,2007,6(3):384.
[5]呂 清,方凌云,謝明星,等.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房間隔缺損及正常房間隔形態(tài)的臨床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15(9):656.
[6]Linguraru MG,Kabla A,Marx GR,et al.Real-time tracking and shape analysis of atrial septal defects in 3D echocardiography[J].Acad Radiol,2007,14(11):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