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豪
德國人的處世風格
□孫志豪
善于安排,講究精確的生活理念
德國人以善于安排、崇尚理性、遵守紀律、服從命令、講究精確而聞名于世。據說在德國,家庭主婦煮一只雞蛋也要用量具精確衡量水的重量,煮面條同樣要用天平稱面條的重量。在德國,家里和辦公室一樣,都會收拾得干干凈凈井井有條。大街上也是秩序井然,人們總是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在街上閑逛。如果在街上偶然碰到一個熟人,也只是簡單地打個招呼,便各奔東西,絕不可能在大街上就駐足閑聊起來。
德國人崇尚并熱衷于各種類型的集體組織和集體活動,比如各種形式的俱樂部和協(xié)會。德國的俱樂部形式和數量都非常多,從狩獵釣魚,到哲學興趣小組,再到宗教贊美詩合唱團等等,充分反映了德國人不喜歡單獨行動的個性。而且,德國人參加這類集體活動都非常認真嚴肅、全身心地投入,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對于德國人來說,如果能在本村里的某個俱樂部或團體通過競選擔任主任、秘書長之類的職務,或是在小鎮(zhèn)教堂的合唱隊里擔任伴奏或指揮,那將是非常大的榮譽。
德國人凡事都必須有周密的計劃,連家庭主婦出門買菜,都要事先計劃好寫在小本子上,在超級市場內采購也按照事先設想好的線路,從不隨心所欲。因此,對于德國人來說,度假和休閑的時光如何打發(fā),反而成了不小的問題:因為,只有這段時間內,沒有人會告訴你應該干什么,以及如何量化和評價你的成果。通常,德國人會利用別人度假和休閑的時光,學習研究、探求人生真諦、思考問題、處理正事。不要說同德國人一起度假或消遣,就是聽他們描述自己度假或消遣的經歷也會累得你筋疲力盡!
德國人不僅遵守組織紀律、講究團體精神、嚴守諾言,而且嚴格恪守計劃。就連在超級市場和公司食堂里排隊,德國人也能像部隊里的士兵一樣,一絲不茍。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德國人會成為優(yōu)秀的士兵和優(yōu)秀的工人。作為下級和團隊成員,德國人可能是最理想的了;然而作為上級和同事,德國人就會讓你也和他們一樣,遵紀守法、恪守諾言,就看你能不能適應了。
在德國,辦公室和工廠都有嚴格的作息制度,人們按時上下班。上班時德國人兢兢業(yè)業(yè)、刻苦勤奮,絕不一心二用,嚴格按照計劃完成任務。下班之前,肯定會將辦公室和工作臺收拾得干干凈凈,將辦公室抽屜鎖好、電燈關掉。如果你不得不加班,會被認為是上班不專心或是能力不夠。與德國人打交道,絕對不能沒有充分的準備和計劃,也不能輕易改變同他們已經約定好的計劃。德國人不太相信所謂的靈感、偶然性和隨機性。對于科學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他們也通常認為是經過精心策劃和組織,并經過許多人多年辛勤工作之后水到渠成的結果。
德國人另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條理性,他們從小就習慣將一切事物分門別類,進行定性分析、處理和保存:好的和壞的分開、公與私分明、真理和謬論分開,工作和休息分開。據說,很多德國樓房的建筑圖紙和建筑細節(jié)都保留在地下室內最保密的地方,正是多虧了這個傳統(tǒng),許多德國的著名建筑才能在戰(zhàn)后的廢墟上得以按原樣重新建造起來。德國產品的制造工藝程序和手冊不僅全面,而且總是整理、歸納得清清楚楚。他們期望每件事(公事和私事一樣)都經過嚴格整頓、控制、記錄、審查、檢驗,最后再分類保管。只有一切分門別類之后,才可以進行恰如其分地處理和對待,包括對生活和工業(yè)垃圾嚴格進行分揀歸類,定時定點堆放。
總之,德國人表面上冷淡、保守、彬彬有禮,似乎缺少些幽默感,但對人忠誠、真摯、恪守諾言,一旦你也用同樣的品格對待他,他便會成為你最可信賴的朋友和伙伴。與德國人建立起來的個人友誼和互相信任,一定是“長線”投資,必將終身受益。
(摘自《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