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遭遇搭便車“李鬼”賠償12萬元
“有批印有‘NOKIA EGYPT’標識的貨物,請確認是否侵權?!?010年6月,諾基亞公司意外收到一份由上海海關發(fā)送的《確認知識產權侵權狀況通知書》。這是一批由無錫金悅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并申報出口的貨物,為2250套液晶電視殼及組件。
諾基亞公司檢驗后發(fā)現(xiàn),該批貨物均為假冒產品,于是向海關提交了《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申請書》,并于2010年11月向浦東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諾基亞公司認為,被告無錫金悅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同意,擅自在生產、銷售的同類商品上使用與“NOKIA”商標近似的“NOKIA EGYPT”標識,且刻意放大突出“NOKIA”,縮小弱化“EGYPT”,使公眾誤認其產品及“NOKIA EGYPT”標識與原告品牌商品之間的關聯(lián),具有搭乘原告馳名商標“便車”推廣商品的故意,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因此,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銷毀庫存帶有“NOKIA”字樣的產品及模具、標識,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
被告辯稱,“NOKIA EGYPT”系客戶在埃及注冊的商標,被告按客戶要求在出口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行為具有合法性。且被告使用的是“NOKIA”和“EGYPT”兩組文字的組合,而涉案“NOKIA”商標系文字和圖形的組合,兩者并不混同,因此并無“搭便車”的故意。
法院審理后認為,注冊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構成對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本案中,被告在生產并申報出口埃及的液晶電視殼上使用“NOKIA EGYPT”標識,從視覺效果來看,其中“NOKIA”占商標整體面積的比例大于75%,顯然突出使用的是“NOKIA”而非“EGYPT”,極易造成公眾混淆,屬于近似商標,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據(jù)此,法院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對原告享有的“NOKIA”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2萬元。
■胡勇軍(浙江聚點律師事務所律師)
商標侵權行為是指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違反法律規(guī)定從事各種使商標注冊人的商標專用權受到損害的行為。商標專用權又稱商標權,是指法律賦予商標權人對其商標進行支配的權利,包括使用權、禁止權和處分權。就注冊商標而言,使用權和處分權都要求商標權人或商標權受讓人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核準注冊的商標;但禁止權的范圍卻不限于此,商標權人可以禁止他人未經允許在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相同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被告雖然辯稱,“NOK IA EGYPT”系客戶在埃及注冊的商標,使用該商標的行為具有合法性,但卻未能盡到舉證責任。而被告“NOK IA EGYPT與NOK IA不構成混同”的辯解,也不能掩蓋其以近似商標侵權的本質。認定商標近似應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準。所謂商標近似,是指被控侵權的商標與原告的注冊商標相比較,其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及顏色,或者其各要素組合后的整體結構相似,或者其立體形狀、顏色組合近似,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注冊商標有特定的聯(lián)系。
被告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除應立即停止對原告享有的“NOK IA”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外,還應賠償原告相應的經濟損失。根據(jù)我國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shù)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如果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jù)侵權行為的情節(jié)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
隨著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和執(zhí)法力度的加強,企業(yè)傍名牌、搭便車的行為必然會受到法律約束。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不但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企業(yè)和個人都應進一步樹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切不可心存僥幸、以身試法,否則將會為侵權行為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