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紅一 張長寶 楊鵬飛 常秀琴(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
薩南深冷裝置問題分析及改造建議
向紅一 張長寶 楊鵬飛 常秀琴(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
大慶油田薩南深冷裝置自1987年投產以來,部分輔助系統(tǒng)停用,裝置故障停機率增大,制冷負溫升高,輕烴收率降低。分析了制約裝置生產的瓶頸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為提高裝置的開工率、輕烴收率和安全平穩(wěn)運行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和技術支持。通過項目改造和工藝參數(shù)調整,裝置運行平穩(wěn)性提高,制冷負溫可由原來的-68℃降至-80℃,年增產輕烴約2700 t。
深冷裝置 輕烴收率 制冷負溫 措施
薩南深冷裝置是向大慶石化公司提供化工原料的主要產能裝置之一,位于大慶薩南油田采油二廠二礦。該裝置由原西德林德公司設計,于1987年12月建成投產。裝置采用燃氣輪機驅動原料氣壓縮機增壓,雙級膨脹無輔助制冷工藝,設計處理量60×104m3/d,操作彈性80%~120%,塔頂溫度-97℃,日產輕烴239 t[1]。
薩南深冷裝置自投產以來,沒有全面系統(tǒng)的維修改造,設備老化、效率低等問題突出,其表現(xiàn)如下:裝置故障率高,開工率低;制冷溫度高,輕烴收率低,等等。為提高裝置平穩(wěn)運行性和生產能力,減少投資和縮短改造時間,提出保留原雙級膨脹制冷工藝,僅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維持正常運行。
改造原則:保留原雙級膨脹制冷工藝流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造,使裝置運行參數(shù)盡量接近設計值。
改造內容包括壓縮系統(tǒng)、干燥系統(tǒng)、冷凍系統(tǒng)、儀表系統(tǒng)[2-3]。
2.1.1 存在問題
(1)除油器分離效果差。薩南深冷4臺除油器是2008年檢修期間更換,內只有一球面擋板,對原料氣中攜帶的固體和液體無阻擋作用,氣體直接走短路到出口。
(2)原料氣分離器分離效果差。來氣中雜質含量增多,污水攜帶大量雜質返回到入口分離器,影響分離效果,造成排污線、液位計引壓管、液位調節(jié)閥經常堵塞,只能常開旁通閥進行排污,導致高壓氣體回流。
2.1.2 改造措施
(1)對2臺除油器進行設計、改造,內部加裝折流板和捕霧網。
(2)將入口分離器更換為2臺中空纖維過濾器,從源頭解決來氣雜質多帶來的堵塞問題。
2.2.1 存在問題
(1)分子篩粉化。原設計的分子篩4對主切換閥門壓差聯(lián)鎖開關已損壞,閥切換時,突變的高壓氣流對分子篩床層產生沖擊,會加速分子篩粉化;同時分子篩入口分離器捕霧網分離效果差,液態(tài)水進入分子篩,嚴重時導致分子篩爆碎。
(2)過濾器S0201過濾精度低。原料氣粉塵過濾器S0201過濾精度低,分子篩粉塵堵塞冷箱,冷箱運行3個月后壓差已達最大值。冷箱堵塞增大了系統(tǒng)壓降,降低了換熱效率,使原料氣預冷溫度升高,影響制冷負溫。
2.2.2 改造措施
(1)恢復主切換閥門壓差聯(lián)鎖,更換4個壓差開關、配套儀表箱及電纜。
(2)分子篩入口分離器更換為中空纖維過濾器,避免腐蝕物堵塞分子篩孔隙,影響分子篩脫水效果,同時防止液態(tài)水進入分子篩,導致分子篩爆碎。
(3)新增2臺原料氣粉塵過濾器,采用金屬燒結濾芯,過濾精度為5 μm,運行方式為1開1備,具備在線反吹功能。
2.3.1 存在問題
膨脹機組制冷能力下降,是裝置制冷溫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1)增壓端增壓能力下降。低壓膨脹機增壓端增壓0.7 MPa,高壓膨脹機增壓端增壓0.5 MPa,都低于設計值;系統(tǒng)最高壓力為4.0 MPa,低于原設計值(5.0 MPa),導致膨脹機入口壓力低,膨脹比下降。
(2)膨脹端膨脹能力降低。設計高壓膨脹機的入、出口溫降為40.5℃,如按現(xiàn)組分運行,經計算,入出口溫降可達到49℃,而實際膨脹機溫降為32℃,比原設計值低17℃。
主要原因是:
◇低壓增壓機流道腐蝕,效率降低;
◇入口濾網堵塞,壓降增大;
◇單流閥反向泄漏,壓損較大;
◇膨脹機跨線節(jié)流閥泄漏量大,膨脹效率降低等。
2.3.2 改造措施
(1)對低壓增壓機入口管線增加電伴熱,使氣體升溫0.5~1.5℃,稍高于空冷器出口溫度,避免凝析水與酸性氣體形成腐蝕環(huán)境,防止壓縮機流道腐蝕。
(2)低壓增壓機入口過濾器之前增加兩個并聯(lián)的過濾器,適當提高過濾精度,一開一備。濾網堵塞時可實現(xiàn)在線切換、清洗。
2.4.1 存在問題
(1)振動監(jiān)測控制系統(tǒng)老化。深冷膨脹機振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本特利7200型振動監(jiān)控盤裝表,該盤裝表投產至今從未更換,已超過電子元件運行壽命10×104h,電子元件老化,表盤上經常不顯示膨脹機轉速值,振動探頭的間隙電壓指示值比現(xiàn)場測量值低。
(2)膨脹機控制儀表無法實現(xiàn)自動調節(jié)。氣動差壓變送器老化,信號傳輸不穩(wěn)定,氣動調節(jié)器自動控制無法投用,氣動調節(jié)閥線性不好,閥開度與控制信號不匹配,不能根據(jù)實際工況進行調節(jié)參數(shù),實現(xiàn)最優(yōu)控制。
2.4.2 改造措施
(1)將現(xiàn)場一次表和膨脹機振動監(jiān)測盤裝表升級為3300系列,將燃機殼體振動引入3500振動系統(tǒng)中,增加加速度模塊(42M),升級上位機軟件、硬件。
(2)將現(xiàn)場氣動儀表更換為電動儀表,實現(xiàn)遠傳控制。
以上改造項目實施后,制約裝置平穩(wěn)運行的燃機、堵塞、輔助系統(tǒng)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裝置運行平穩(wěn)性提高。
3.2.1 計算條件
(1)處理規(guī)模為60×104m3/d。
(2)深冷原料氣組成見表1。
表1 深冷原料氣組分單位為體積分數(shù),%
(3)改造后系統(tǒng)壓力可提高0.4 MPa,其中:
◇原料氣粉塵過濾器改造可減少冷箱壓降0.07 MPa;◇增壓機入口濾網改造可減少壓降0.1 MPa;◇更換高、低壓膨脹機單流閥可使同軸增壓機增壓能力提高0.2 MPa;
◇更換低壓膨脹機跨線節(jié)流閥可使氣體全部經膨脹機膨脹,同軸增壓機增壓能力提高0.03 MPa。
3.2.2 計算結果
通過PROII軟件模擬,得到以下結果:
◇制冷溫度降低5℃;
◇平均日產輕烴由156 t增加到164.2 t。
通過項目改造和工藝參數(shù)調整,裝置運行平穩(wěn)性提高,制冷負溫可由原來的-68℃降至-80℃,年增產輕烴約2700 t。
[1]羅光熹,周安.天然氣加工過程原理與技術[M].哈爾濱:黑龍江科技出版社,1996.
[2]王遇冬.天然氣處理與加工工藝[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2.
[3]李福成,劉立軍.天然氣深冷裝置操作手冊[M].哈爾濱:黑龍江科技出版社,1990.
10.3969/j.issn.2095-1493.2011.05.012
向紅一,1997年畢業(yè)于撫順石油學院,高級工程師,從事天然氣油氣初加工自控儀表專業(yè)技術研究工作,E-mail:xianghy1@petrochina.com.cn,地址:大慶市讓區(qū)天然氣分公司工程技術大隊,163457。
201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