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德勝
(柳州市柳鋼醫(yī)院 廣西柳州 545002)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見病,此病多數為一種病原菌感染,近幾年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導致細菌耐藥也相當嚴重[1]。為了解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細菌感染及藥敏情況,本文對前列腺液細菌分離培養(yǎng)結果、細菌種類及藥敏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
1.1 一般資料
134例患者均為我院門診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的患者,年齡20~51歲,平均年齡31歲。臨床癥狀為尿急、尿頻、尿不凈或伴有小腹疼痛等。
1.2 方法
細菌培養(yǎng):按摩前列腺取患者前列腺液接種于血平板和麥康凱平板作常規(guī)有氧35℃培養(yǎng)24~48h。肉眼觀察菌落形態(tài)、大小及溶血現象,并涂片、染色,顯微鏡下觀察。通過觸酶、氧化酶、葡萄糖氧化發(fā)酵、血漿凝固酶等試驗對細菌進行初步鑒定[2],然后用ATB半自動細菌分析儀進行細菌鑒定并對其耐藥程度進行分析。藥敏試驗:進行質控的菌株是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
2.1 134例前列腺液細菌培養(yǎng)檢出致病菌81株(60.44%),其分布為溶血葡萄球菌26例(32.09%),表皮葡萄球菌20例(24.69%),金黃色葡萄球菌13例(16.05%),糞腸球菌8例(9.88%),大腸埃希菌4例(4.94%),陰溝腸桿菌2例(2.47%),模仿葡萄球菌2例(2.47%),沃氏葡萄球菌2例(2.47%),木糖葡萄球菌2例(2.47%),人葡萄球菌人亞種2例(2.47%)。
表1 主要分離菌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率(%)
2.2 藥敏試驗
81例陽性標本,其中主要的革蘭陽性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糞腸球菌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情況見表1。而大腸埃希菌主要是左氧氟沙星25.0%(1/4),慶大霉素25.0%(1/4),丁胺卡那25.0%(1/4),見表1。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見疾病,由于多年來抗生素廣泛使用及不適當的應用,細菌耐藥性也逐年增強。本文顯示,葡萄球菌仍是細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體,且耐藥性很強。本組有81例出現了10種不同的細菌生長,藥敏試驗結果顯示,檢出的幾種革蘭氏陽性球菌未發(fā)現對萬古霉素耐藥,對利福平耐藥率亦較低(10%左右),對左氧氟沙星、紅霉素、慶大霉素耐藥率較高(>50%)。葡萄球菌對青霉素G表現為極高耐藥率(>95%),對苯唑西林耐藥率亦較高(>6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增多將加大抗生素選擇的難度。糞腸球菌對青霉素G耐藥率較低(12.5%),故青霉素G仍然是治療腸球菌引起感染的首選抗生素。大腸埃希菌對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丁胺卡那均較敏感為75%。
結果顯示,喹諾酮類為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經驗用藥,但隨著這類藥物的廣泛應用其耐藥性明顯增加。本文顯示,常用抗生素耐藥率均較高,故在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時,應在明確病原學診斷的基礎上,根據藥敏結果合理、規(guī)范地使用抗生素,以控制耐藥菌株的產生,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吳階平.泌尿外科[M].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327.
[2]顧方六.現代前列腺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