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 彧
我一直以為,大部分的病和肉體無關,而是來自于靈魂。肉體是物質的,其實比較簡單,就像某個機械出了毛?。核蓜?、生銹、磨損……都是可以對癥下藥的,擰緊了,打磨了,最多就是替換了,那么這個機械又可以正常地工作了。而若是來自靈魂?很多時候我一直都在想,也許這就是我寫作的原因:我試圖尋找病的根源。也許最終我也找不到,但是,這個過程讓我著迷。
一個男人為了證明八歲的兒子是自己的親生,居然做了七次親子鑒定。這是病吧?可這個男人在生活中很正常,大學畢業(yè),有不錯的工作,平時無不良嗜好,向往美好的愛情,對家庭很負責。旁人眼里,一個好男人、模范公民、三好丈夫。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不斷地做親子鑒定?這是精神病范疇內(nèi)的強迫癥?我覺得可能不是。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這是《圣經(jīng)》中神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我因此而揣度:萬物不是人為!可是無神論者向我求證:你見過神嗎?沒有見過你怎么證明?對所有相信神的人來說,這是個愚蠢的問題。
不!我不是在布道,因為神暫時還沒有賦予我這種能力,神能證明我的存在,而我,永遠也不能證明他的無所不能。我當然不是在說一種人所皆知的道德準則。相反,那些不知道什么時候被不知道什么人為了某種目的掛在嘴邊的所謂的道德,常常讓我懷疑。在一定意義上,我不喜歡將崇高、至圣之類的詞用在人的身上。我不過想探究一下,紅塵中的如你如我的男女那點“病”的究竟。
人是有罪的,欲望與生俱來。但我們向往純潔、神圣這種其實只有神才能完全具備的特質。如果我們將這種向往無限制地放大,并一廂情愿地加到人的身上,要么心甘情愿地被人愚弄,要么便會走向另外一種極端:因忽視了人最根本的罪性,最終忽視了寬恕和愛!幸??赡芤虼诉b不可及。趙一凡便是將女友許秋蘭無限地美化了,這種美化還建立在他根深蒂固的自私的基礎上,那么,許秋蘭從女神的寶座上摔落的悲劇不可避免。趙一凡看不到自己的罪,又將許秋蘭的錯無限放大,正如《圣經(jīng)》里所說:要去除別人眼中的刺,必先去除自己眼中的梁木。真正的愛和寬恕從這里誕生,否則看似風平浪靜的生活其實處處都隱藏著觸礁的危機。
趙一凡想要證明的是他始終懷疑的妻子的不貞,因此他不相信兒子是自己的。重點是前者。
我不能證明上帝的存在,我只相信他的存在。重點是后者。
渴望幸福和愛是人類共同的愿望,但毀壞幸福和愛的也是這個渴望。
禪宗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實際上病源我也說不清楚,所以我才寫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