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文晶
《大河之舞》以愛爾蘭鄉(xiāng)村民間舞作為舞劇的主要元素,把一個情感豐富濃郁、熱情奔放的愛爾蘭民族展現在觀眾面前,從立意上看似乎很一般,但它借助了愛爾蘭當地音樂基調的精華,顯示出鮮明的地方特色。這些個性鮮明的音樂與風俗舞蹈相融合,組成情感渲染的長廊。把人物和情節(jié)潛含在地方風情舞蹈中,可以說是《大河之舞》的最大特色。
《大河之舞》中的舞蹈運用了許多特殊的形式來為整個舞劇增添色彩,人體的動作、姿態(tài)和造型借助于音樂演奏、演唱、衣飾、化妝、燈光等其他藝術因素,構成一種嶄新的舞蹈思維,使舞蹈欣賞者熟悉的感知獲得進一步的升華。《大河之舞》中的踢踏舞融合了幾乎所有的流派,如愛爾蘭踢踏舞、美國黑人踢踏舞、百老匯踢踏舞、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等。有些舞蹈作品把音樂作為情感渲染的主線,把舞蹈本體作為情感渲染的工具;而《大河之舞》的創(chuàng)作者把音樂作為背景,把踢踏舞的舞蹈元素作為主要表現對象,不光是利用身體再現情感,腳下的動作本身也是表現情感的一種方式,有時甚至更為重要?!洞蠛又琛肺璧钢械墓?jié)奏是打出來的,無論有無音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總是同樣的節(jié)奏效果。這種獨特的情感渲染形式讓觀眾不得不為之喝彩。
《大河之舞》用歷史題材賦予舞劇情節(jié)性、戲劇性與思想性,它以民族要素增加其異域風情,用圖文構建故事的框架,用舞蹈描述其每一個內容,用華美細致的舞臺效果烘托氣氛,把精彩絕倫的音樂填塞于其中,讓完整的主題故事呈現于觀眾面前,起到了不斷“煽動”情感的作用。它借河流的循環(huán)往復寓意愛爾蘭民族遷移與復興的歷史,從原始的太陽崇拜到返鄉(xiāng)移民、歌頌家鄉(xiāng),中間穿插愛爾蘭民族的著名神話傳說與遷徙者告別的場景,編導以時間軸線簡明表現了完整的愛爾蘭民族的歷史。無論舞蹈、音樂、道具布景,還是劇情設置,《大河之舞》都帶有鮮明的愛爾蘭民族風情,不但不缺乏時代感,還合理融入流行的民族藝術,使人感到新奇無比。雖然劇情背景體現的是愛爾蘭移民背井離鄉(xiāng)的悲慘經歷,但充斥在充滿活力和震懾力的舞蹈與音樂之中的,卻是永不屈服的驕傲與樂觀之情,是深情歌頌自然和對生命的熱愛,是愛爾蘭民族熱情、倔強、純樸和樂觀的民族之魂?!洞蠛又琛纷層^眾在觀賞時感動不已,在觀賞結束后又意猶未盡。
無論是音樂劇還是舞蹈作品,動作語言都是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大河之舞》中舞蹈語言的巧妙運用,使它不同于其他的愛爾蘭民族舞。由于不同的性別有不同的舞蹈方式,愛爾蘭踢踏舞能夠分別體現女性的溫柔之美和男性的陽剛之美,這一點在《大河之舞》中有突出的表現。在《大河之舞》的一個舞段中,創(chuàng)作者還運用了一種巧妙的舞蹈語言,即“舞蹈對話”。正因為“大河之舞”運用了踢踏進行對話,使得本段尤為精彩。在對話中一個演員的舞步充滿了復雜變化,另一個演員的進度則漸長漸慢,這在節(jié)奏處理上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而兩人對跳,又似乎在做一種較量,勝負難分。動作語言的豐富飽滿,使這場戲達到了一個高潮,也起到帶動觀眾情感的效果。
“調度”是舞蹈中表達情感的一個媒介,是調動觀眾情感的一種方式?!洞蠛又琛分写罅窟\用直線組成各種形狀的調度。提到《大河之舞》,每個觀眾腦海里首先閃現的是直排跳踢踏舞的畫面。這個直排就是《大河之舞》中的一個亮點,因為一種直線的東西會讓人有一種直觀的感覺,同時也給這個劇目注入了一種較為感性的魅力,不僅使演員煥發(fā)新的精神和活力,也給觀眾帶來情感上的沖擊。在《大河之舞》快結尾再次用到這個直排時,觀眾已達到了一種瘋狂的狀態(tài)。這種從“內”到“外”的感化方式,真正取得了一種以調度來煽動情感的作用。
《大河之舞》打破各種藝術的界限,把各種藝術手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的成功值得我們去思考、研究與借鑒。
[1]錢苑,林華. 歌劇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戴平. 戲劇——綜合的美學工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資華筠.《大河之舞》啟示錄[N].光明日報,2003-10-15.
[4]于平.風韻流韻舞蹈文化與舞蹈審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