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集粹
王蒙在《新華每日電訊》上撰文說,文化和經濟的發(fā)展既是同步的,又是不同步的。同步,你得有經濟力量,老百姓得溫飽,如果老百姓還在溫飽線之下,你天天講文化,人家聽都聽不進去;它又是不同步的,比如說經濟上中東的石油國家發(fā)展得最好,阿聯(lián)酋、卡塔爾等海灣國家都超過美國,但是它們文化上不能說發(fā)展得最好,它的樓可以蓋得高,但是并不一定設計得好,尤其是它沒有自己本民族真正文化的資源、文化的精品,或者它并不是最理想的。當然人家也有,不能說沒有。從純文化的角度,比如說伊拉克,現(xiàn)在不光是經濟,整個國內,形勢都混亂一團,但是伊拉克的文物古跡比很多海灣國家多得多。
美國是經濟上最發(fā)達的地方,但是到現(xiàn)在為止,美國人從不敢吹它美國是文化上最發(fā)達的國家。相反,法國人宣稱是文化上的超級大國,法國就敢說這個話,你一到巴黎去,一看它的先賢祠的陣容就把你壓倒了,美國畢竟歷史短。我們中國也是這樣,經濟總體我們很大,如果從人均收入來說我們遠遠不處于先進的地位,如果說我們的文化積淀、文化資源,我們有很驕傲的一面,雖然我們不滿足現(xiàn)在的狀況。
資源并不完全取決于經濟的發(fā)展,人才也不完全取決于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文學。文學最發(fā)達的地方往往不是經濟最發(fā)達的地方,全世界的文學史也是這樣。18世紀末一直到20世紀初俄羅斯的文學高潮,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那么多大作家同時在這個國家:托爾斯泰、普希金、契訶夫等,直到搞評論的赫爾岑、別林斯基等等,這些簡直是數(shù)都數(shù)不完??赡鞘嵌韲詈诎档臅r候,經濟上也很不像樣子。到了20世紀的一個高潮是拉美的文學高潮,魔幻現(xiàn)實主義,從得諾貝爾獎的加西亞·馬爾科斯,還有一些沒有得獎的如阿根廷的波爾赫斯,還有許多,掀起了一個高潮。但是拉美的經濟也不是最好的,不但不是最好的,而且社會也比較混亂。這是一個很大的悖論:任何一個地方,首先希望國泰民安,國泰民安了才能發(fā)展文化;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中國有的時候,當國家處在半混亂、半解體時,人民群眾有一種期待,誰也期待不上了,政治家不能相信了,董事長也不能相信了,相反,他希望這些作家、思想家能夠提出一些新鮮的、不同的建議。馬克思就說過:“文化的發(fā)展和經濟的發(fā)展是不同步的”。
北師大教授張清華在《上海文學》撰文說,我覺得作家“始終走在時代前面”是靠不住的,作家應該試圖尋找穩(wěn)定的價值。文學這么多年經歷了風風雨雨,出現(xiàn)了很多“弄潮兒”,但隨著時間過去,歷史較長一段時期里,弄潮兒就漸漸淡出了,他的意義變得不那么重要了,他們總是試圖超前,而不是尋找一個穩(wěn)定的文化價值體系作為認同的標準,這應該引起更年輕一代作家的重視。如果你選擇較為穩(wěn)定的價值形態(tài),短時間看你可能是“落后”于時代的,但是當時代做出一個調整時,你就會變成了領先者。還有一個批判的視角,批判的視角是作家依據(jù)穩(wěn)定的東西對不穩(wěn)定的東西的審視,中國當代作家的寫作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是幸運的一代。余華說,一個當代中國人活了四十歲,相當一個西方人活了四百年,這樣的機遇對中國當代的作家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每一代人都有這樣的幸運。一個活到四十歲的人,他經歷了紅色年代,還經歷了饑餓的年代,混亂的文革,還經歷了八十年代理想主義、啟蒙主義高揚的年代,還經歷了九十年代物欲膨脹、社會迅速轉型的時期。一個四十歲的人經歷了這樣多的年代,其人生經驗充滿了恍若隔世的、荒謬的、戲劇性的體驗,也充滿了不信任的、惶惑的體驗,對當代的寫作者來說不是難得的資源嗎?我覺得將來會出現(xiàn)很多優(yōu)秀的、經典化的好作品,所以青年作家對于大的文化格局的認識能力有待提高,這是對文化資源的批判性認識。
《聯(lián)合時報》記者陳麗霞報道說:在一次上海政協(xié)召開的圍繞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座談會上,有一政協(xié)委員語驚四座:“北京、廣州有‘北漂’、‘粵漂’,上海有的卻是‘滬逃’!”“上海城市的凝聚力在渙散?!蔽幕恕疤优堋狈绞接卸喾N?!坝械氖请x開上海,有的盡管住在上海,工作創(chuàng)作、出版作品卻不在上海,比如賈樟柯、郭敬明。”有委員說?!耙恍┫冗M、尖銳的思想性文章無法在上海發(fā)表,只能‘四個面向’:面向外地、面向基層、面向邊疆、面向小報?!庇袑W者調侃。
為什么要“逃”?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鄧偉志舉已故導演謝晉的例子:曾有領導專門開會表揚謝晉,以肯定他在電影藝術上取得的成就,然而謝晉卻始終稱自己水平不高、受之有愧。領導急了,便問“你得了那么多獎,為什么還這么謙虛?”謝晉回答“我的那些片子,都是按照要求被刪減以后,才得獎的?!?/p>
“城市之大,在于大師。但如今的上海,幾乎找不出幾個大師?!蔽瘑T們普遍認為,上海文化發(fā)展已經嚴重滯后于城市發(fā)展,文化的開放、包容遠不及經濟?!拔幕枰獎?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一定要有環(huán)境?!彼麄冋J為,政府需要重視文化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積極為上海本土出現(xiàn)有強大影響力的文學家、思想家、學術流派等提供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