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川
跳遠作為一種跳躍項目,具有很高的鍛煉價值,可以提高學生跳躍能力和腿部力量,在教學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跳躍技術以及安全的練習方法很關鍵。筆者運用海棉墊解決了教學中出現(xiàn)的若干問題。
一、解決不敢騰空起跳的難題
初中的學生個體差異明顯,個別學生尤其是女生膽量太小,還有學生由于曾受過傷,產生心理障礙,不敢起跳,針對這個難題,筆者在踏跳板與沙坑之間的地面上鋪上幾塊海棉墊,告訴學生即使跳不到沙坑還有海棉墊保護著不會受傷,學生看到有海棉墊保護著就大膽地嘗試著進行練習。兩米的踏跳距離對初中生來說不是很難,只要心理因素解決了,練習也就沒問題了。
二、解決起跳腿蹬不直的難題
跳遠教學中起跳時髖部沒有積極前送,身體重心落在支點的后面,起跳腿蹬地不充分。筆者讓學生多做起跳練習,可助跑小步踏跳板練習,同時在沙坑的適當位置放置海棉墊 成倒“V”形,形成一定高度的障礙,讓學生練習騰空步技術并越過海棉墊,保證有適當的騰空動作,解決了起跳腿蹬不直的問題。
三、解決雙腿前伸不夠的難題
跳遠教學中落地技術也很關鍵,由于起跳時低頭、上體過于前傾、起跳腿過早前收、急于完成動作,導致騰空后身體向前回旋,平衡能力差,筆者在每一學生落地時能夠觸及到的沙坑位置平放海棉墊,要求學生在練習落地時腳要前伸,讓腳完全超過海棉墊。練習后發(fā)現(xiàn)學生為了不碰到海棉墊都會把腳盡量往前伸。
四、解決助跑點不準的難題
有的學生助跑的位置與姿勢不固定,助跑的距離不固定,助跑的節(jié)奏不穩(wěn)定,有時也會受氣候和場地以及身體、心理因素的影響,導致助跑步點不準,連起跳腿都無法確定。筆者加大了踏跳板的寬度,加寬到40厘米,只要在此這范圍內踏跳都不算犯規(guī),同時在踏跳板后的位置平放一塊海棉墊,可以把海棉墊當成標志物,又可以限制學生隨意犯規(guī),通過反復的練習,讓學生逐步找到自己的助跑點,發(fā)揮自己的最好水平。
五、解決力量素質差的難題
當前的初中生身體素質不是很好,特別是力量素質,導致一部分學生跳遠成績達不到及格標準。筆者在每一次跳遠教學課的后半程都會留出5分鐘時間進行力量訓練,如安排學生在海棉墊上做俯臥撐,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都很怕臟,做俯臥撐有時會因力量不足而趴在地上弄臟衣服,而在海棉墊上做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學生也更樂意做。還可把海棉墊放在沙坑中練習立定跳遠,通過兩腳連續(xù)跳躍數個整齊排列的海棉墊,以達到提高腿部力量的目的。
海棉墊的巧利用,不僅可以解決跳遠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還可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與練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