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
(三明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三明365000)
福建省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狀況及對策研究*
陳勁松
(三明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三明365000)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方法,對福建省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狀況進行調查,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提出了福建省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以作同行之參考依據。
體質健康管理;建設現狀;健康教育實施
健康管理是中國近年來引入的一門全新的學科,整體的發(fā)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青少年學生是一個國家最為特殊的群體,青少年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全民的健康素質。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著實令人擔憂,調查顯示[1],最近20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xù)下降。因此,作為我國健康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的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問題理應受到國家以及全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重視。本文針對福建省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建設現狀,健康管理模式是否符合青少年中學生實際情況和切實需求等情況,做進一步的實證調查和研究。
以福建省福州三中、泉州五中、南平一中、莆田二中、福州八中、漳州一中、同安一中、三明一中、龍巖一中、長樂一中十所中學的部分師生和學生家長為調查對象。其中每所學校隨機選取學生100名,共記1000名學生,教師及學校衛(wèi)生人員5名,共計50名,學生家長10名,共計100名。
(1)文獻資料法
查閱收集了量有關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文獻資料,通過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百度、Google搜索引擎等網絡信息資源和(EBSCO)SPORT Discus體育學術資源數據庫及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等資源平臺,為本文調查研究提供參考。
(2)問卷調查法
以福建省十所中學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為主題設計針對教師、學校衛(wèi)生人員、家長、學生的四種問卷作為對開展青少年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相關信息進行調查。發(fā)放學生問卷1000份,回收973份,回收率97.3%。體育教師及衛(wèi)生人員問卷50份,回收50份份,回收率100%。發(fā)放家長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
(3)專家訪談法
走訪了福建省教育廳體衛(wèi)處以及健康管理相關部門,對8名有關專家和負責人進行了訪談,獲取我省開展青少年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對策,從而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對我省青少年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進行研究。
(4)數理統(tǒng)計法
對回收的有效問卷用SPSS12.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
體質健康管理檔案是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記載,包括學生體質測試數據、生活習慣、疾病情況等與體質健康相關的各方面的記載。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檔案的設置,可以全面科學并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體質健康進行了解,并及時有效的預防、干預和改善學生的健康狀況[2]。因此,體質健康管理檔案被認為是體質健康管理的依據和前提。但通過調查顯示:福建省青少年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檔案建立情況并不是很樂觀,建立檔案的比例只有13.5%,想進行,但沒有條件的占53.4%,完全沒有建立的占18.1%,無所謂的占15%,由此可見,福建省被調查學校的體質健康管理進行的并不是很科學,如果沒有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檔案,學生的健康管理該如何進行,體質健康狀況是否有所改善等情況將無源可追,這種現狀嚴重不利于福建省青少年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開展和進行。
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所需器材設施、管理人員度情況的調查是檢驗學校體質健康管理開展情況最明顯的標志,如果以上二者有一方面做的不好就會影響到學生體質測試的結果,從而最終影響到對學生體健康的干預和改善。同時體質測試器材和管理人員是學校體質健康管理的重要組成方面和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應予以重視。從表1調查顯示:福建省被調查學校體質健康管理所需器材設施還比較充足,不充足的學校只占25.4%,覺得無所謂的也僅占12.7%。由此可見,福建省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管理器材設施的設置還比較充足,這為體質健康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設備。但是,據調查顯示,福建省各學校體質健康管理人員還比較缺乏,管理人員不充足的竟達到49.6%,管理人員的缺乏會直接導致體質健康管理的斷層和中斷體質健康的進行,因此,學校要加強對體質健康管理人員的建設。
表1 被調查學校器材設施、管理人員情況
通過本次的調查數據顯示:福建省被調查學校管理人員的培訓情況并不理想,38.7%的人員是兩年或兩年以上才進行一次培訓,而有36.4%的人員從未接受培訓。這顯然不符合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建設進行的要求,不利于體質健康管理的進行。
(1)被調查學校學生認為體質健康知識傳播有效途徑情況
體質健康管理知識傳播的有效途徑是學生獲得相關知識的最好方式,也是學校開展體質健康管理相關活動的有效參考。表2調查的調查顯示:學生認為體質健康知識傳播的有效途徑為健康課程(即學校開設健康課程,體育教師授課指導)以及講座、會議動員,分別占33.4%和22.6%,廣播、電視、多媒體、墻報、板報、專題討論和其他方式所占比例相差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校的學習壓力大,時間較少,所以只有利用體育教師上課的時間才能較為充分的進行體質健康相關知識的學習。
表2 學生認為體質健康知識傳播的有效途徑情
(2)學生體質健康知識講座和健康課程開設情況
表3 福建省被調查學校學生健康課程和知識講座開展情況
據表3的調查顯示:健康課程和知識講座被認為是有效的傳播方式,但從表2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學校學生健康課程和知識講座開展情況并不理想,42.3%的學校半年才進行一次講座,34.7%的學校一年才進行一次,而健康課程的開設情況更不理想,一個月進行一次的只有6.7%,更有21.1%的學校沒有開設。這嚴重不利于體質健康知識的傳播,不利于學生學習和了解健康知識,從而不利于健康管理的進行。
表4 學生認為體質健康管理進行中存在的最大問題
表5 家長、教師和學校領導認為體質健康管理進行中的最大問題
被調查對象對體質健康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提出是體質健康管理改革和改善的依據,只有找出問題,才能對癥下藥,才能尊重客觀實際,實事求是的分析具體問題,真正的做好青少年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因此本文就福建省部分學校的學生、家長、教師以及學校領導進行關于體質健康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表4和表5的調查發(fā)現:26.9%學生認為體質健康管理進行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器材設施不完善,25.4%的學生認為是學習壓力大、時間少,其次分別是教師專業(yè)素質不高、學校領導不重視、法制措施不完善以及學校領導不重視。而家長、教師以及學校領導認為體質健康管理實施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資金投入不夠,占16.1%,其次是領導不重視、各部門不能有效地配合,占15.6%,器材設施不完善,占14.8%,其中宣傳不到位教師專業(yè)素質不高、學生不重視、評估體系不完善,也分別占 12.2%,12.3%,7.3%。從以上的調查數據可以發(fā)現,器材設施問題是學生以及教師等所有人員都認為存在的問題,資金問題、領導不重視,各部門人員不能有效配合以及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不高也是體質健康管理中遇到的較為明顯的問題,也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體質健康后續(xù)干預,是指對學生進行了健康干預后,繼續(xù)關注并了解學生的體質情況,如對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反饋,對學生以及家長教授體質改善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維持并增加體質健康等。體質健康后續(xù)干預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學生體質健康的可持續(xù)性。被調查學生體質健康后續(xù)干預滿意度情況的調查是反映學校體質健康管理后續(xù)干預情況開展如何的重要指標。本次調查發(fā)現,學生對體質健康管理后續(xù)干預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非常滿意的達到13.4%,比較滿意的多達53.3%,不滿意的只占18.2%,無所謂占15.1%。由此可見,福建省被調查學校學生的體質健康后續(xù)管理開展的比較好,應繼續(xù)加強和保持。
1.福建省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建設情況較好,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隨著社會發(fā)展水平的提高,部分學校的體質健康管理的現狀已不能滿足中學生對體質健康管理的需求程度,學校對中學生提供體質健康管理服務有待加強。應繼續(xù)加強福建省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建設,促進學校、家長、學生、學校相關管理人員的溝通和相互協(xié)作,提高與中學生體質健康相關管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加強學校領導對體質健康管理的重視程度,并把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納入學校規(guī)劃建設的大事之列。
2.福建省被調查學校體質健康管理建設所需器材設施硬件較為充足,但是管理人員較為缺乏,且管理人員大多數沒有經過培訓,管理人員的缺乏和能力的薄弱,直接導致體質健康管理的斷層和中斷體質健康的進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領導對體質健康管理建設關注程度不高,應充分發(fā)揮福建省青少年中學生健康管理進行中的器材設施較為充足的優(yōu)勢,以及發(fā)揮健康管理干預情況較為理想的學校代表作用,推進中學生健康管理的全面開展。
3.福建省中學生對體質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對體質健康知識獲得上,學生對體質健康知識的需求較高,并認為學習體質健康知識的有效途徑是體育教師的授課指導和講座以及會議動員,但據調查發(fā)現,學校進行體質健康知識講座會議動員的頻率不高以及體育教師授課期間對體質健康知識的講授也并不多。學校應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并適當增加體育教師進行體質健康管理教育課的時間,解決學校進行體質健康知識講座會議動員的頻率不高以及體育教師授課期間對體質健康知識的講授也并不多的問題。
4.福建省被調查學校學生的體質健康后續(xù)管理開展的比較好,應繼續(xù)加強和保持。
[1]趙彥.我國學校實施學生健康管理新戰(zhàn)略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4):13 -16.
[2]陳建勛,馬良才.“健康管理”的理論和實踐[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06,(1):7 -8.
[3]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印發(fā)《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的通知”[S].教體藝[2002]12號.
[4]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2005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報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011-07-15
陳勁松(1970-),男,福建莆田人,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