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油氣富集規(guī)律研究

      2011-12-06 02:32:22李志新
      巖性油氣藏 2011年6期
      關鍵詞:街組齊家亞段

      付 廣,李志新

      (東北石油大學)

      0 引言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位于遼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和清水洼槽之間的過渡帶上,面積約為350 km2。古近系沙河街組自下而上發(fā)育有沙四、沙三、沙二和沙一段。油氣勘探表明,齊家—鴛鴦溝地區(qū)雖然沒有其外側的歡喜嶺油田油氣資源豐富,但在沙河街組的不同層段不同程度地見到了油氣顯示,展示了較好的油氣資源遠景。然而,由于齊家—鴛鴦溝地區(qū)處于洼槽之外的斜坡區(qū)內,斷裂發(fā)育,油氣分布關系復雜,這在很大程度上給油氣勘探帶來了困難,使人們至今對其油氣分布規(guī)律認識不清。盡管前人曾對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油氣勘探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和探討[1-11],但針對油氣富集規(guī)律和影響因素的研究甚少。因此,開展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油氣富集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研究,對于正確認識其油氣成藏和指導油氣勘探均具有借鑒作用。

      1 油氣藏類型及油氣分布規(guī)律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油氣分布主要與5條規(guī)模較大的斷裂有關。由地震資料解釋可知,這5條斷裂總體走向為北北東向—近北西向,其中F1,F2和F3斷裂平行分布,F4和F5斷裂平行分布,2組斷裂呈小角度相交,從南至北由于5條主干斷裂錯斷出現3個向北逐漸抬升的臺階,即Ⅰ號、Ⅱ號和Ⅲ號臺階(圖1)。在平面上油氣顯示主要分布在這3個臺階上(圖1和表1),其中,以Ⅲ號臺階油氣顯示最豐富,其次是Ⅱ號臺階,Ⅰ號臺階油氣顯示最少。沙河街組目前已鉆探井145口,其中工業(yè)油流井73口,低產油流井37口,35口井見到了油氣顯示。油氣顯示井在沙二段為最多,其次是沙三1亞段、沙三2亞段和沙四段,沙三3亞段油氣顯示最少(表1)。

      圖1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油氣分布與斷裂關系圖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and gasdistribution and faults in Qijia-Yuanyanggou area

      表1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油氣分布Table 1 Oiland gas distribution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Qijia-Yuanyanggou area

      目前,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發(fā)現的油氣藏類型按圈閉的成因可分為斷背斜構造油氣藏、斷鼻構造油氣藏、交叉斷層構造油氣藏、巖性上傾尖滅油氣藏、地層超覆油氣藏和斷層-巖性復合油氣藏6種類型(圖2)。這6種類型中以斷層-巖性復合型油氣藏為最多,其次是斷背斜、斷鼻和交叉斷層構造型油氣藏,巖性上傾尖滅型的巖性油氣藏相對較少,最少為地層超覆型地層油氣藏(表2)。縱向上沙四段至沙一段構造型油氣藏數量逐漸增多,復合型和巖性油氣藏類型數量逐漸減少;平面上Ⅰ號臺階至Ⅲ號臺階復合型油氣藏數量逐漸增多,構造型油氣藏數量逐漸減少。

      圖2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油氣藏類型及分布Fig.2 Reservoir typesand distribution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Qijia-Yuanyanggou area

      表2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油氣藏分布Table2 Reservoir distribution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Qijia-Yuanyanggou area

      2 油氣富集控制因素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位于洼槽和歡喜嶺油田之間的斜坡過渡帶上,歡喜嶺油田沙河街組已發(fā)現億噸級的油氣儲量,且油氣主要來自洼槽區(qū),在清水洼槽向西斜坡區(qū)運移的過程中油氣必須經過齊家—鴛鴦溝地區(qū)。由此可見,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油源充足,油氣能否成藏主要受其他成藏條件的制約[2-5]。通過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油氣顯示與成藏條件疊合研究可知,其油氣富集主要受4個因素的控制。

      2.1 儲集砂體是否發(fā)育

      油氣鉆探結果表明:扇三角洲和湖底扇的河道砂體或前緣及側 緣砂體[7,9,12-13],是齊家—鴛 鴦溝 地區(qū)沙河街組的主要儲集層,其是否發(fā)育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油氣的有無;不同層位砂體分布特征明顯不同(表3),從沙四段至沙一段砂體的分布范圍逐漸擴大。由各層位砂體與所鉆探井之間疊合關系可知,該區(qū)沙二段由于沒有鉆遇到砂體儲層而造成鉆探失利井數增多(其不同層位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失利井數最多的是沙三1亞段,其次是沙二段和沙三3亞段,最少的是沙三2亞段,而且不同層位這些失利井分布的臺階特征也不相同(表3)。

      2.2 圈閉是否發(fā)育

      油氣聚集成藏除了要有砂體儲層外,還應有圈閉[14-17]。前已述及,齊家—鴛鴦溝地區(qū)存在6種油氣聚集圈閉類型,不同層位這6種類型圈閉的發(fā)育特征不同。由不同層位圈閉分布與所鉆井分布疊合關系可知,該區(qū)自上而下因沒有鉆遇到圈閉而造成鉆探失利的井數由多變少,而且層位分布的臺階特征也不相同(表3)。

      表3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鉆井失利原因及其分布特征Table 3 Reasons for drilling failure and failurewelldistribution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Qijia-Yuanyanggou area

      2.3 斷層側向封閉性的強弱

      對于斷層圈閉來說,除了要有砂體儲層發(fā)育和圈閉存在外,還應要求遮擋斷層在側向上具有較強的封閉性,才能確保進入斷層圈閉中的油氣不散失。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地層雖然泥巖發(fā)育但單層厚度較小,僅局部區(qū)域斷層斷距小于泥巖層厚度,大部分區(qū)域斷層斷距大于泥巖層厚度,砂巖層被錯斷,斷層兩盤出現砂-砂對接,斷層封閉類型以斷層巖封閉為主[18],對這種斷層巖發(fā)育的斷層,其封閉的油氣不再是砂-泥對接,而是斷層巖對油氣起封閉作用。油氣勘探實踐表明:斷層巖能否封閉油氣,關鍵取決于其泥質含量的大小,泥質含量越高,斷層巖封閉能力越強,斷層越容易對油氣形成側向封閉;反之則不易形成側向封閉。該區(qū)僅局部區(qū)域為對接封閉類型。斷層圈閉中油水界面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斷層側向封閉能力,斷層側向封閉能力越強,斷層圈閉油水界面越低,含油面積越大;相反,斷層圈閉的油水界面越高,含油氣面積越小?;诖嗽?,首先對斷層側向封閉能力進行了計算,再預測出其油水界面分布,最后將其與所鉆探井進行疊合,結果認為:不同層位由于斷層側向封閉能力較弱,造成的鉆探失利井數不同(表3);該區(qū)失利井數最多的是沙三1亞段和沙二段,其次是沙三2亞段,最少為沙三3亞段,而這些失利井在這4個層位均分布于Ⅱ號和Ⅲ號臺階上。

      2.4 斷裂后期活動是否強烈

      斷層圈閉能否聚集油氣除了上述3個條件外,還要有油氣進入斷層圈閉(后期斷裂活動弱),才能使進入斷層圈閉中的油氣保存下來。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二段油氣成藏主要發(fā)生在東營組沉積末期,之后在館陶組—第四系沉積時期斷裂再次活動,斷裂開啟,造成已聚集油氣的斷層巖的破壞,封閉油氣能力降低或消失,使已聚集在斷層遮擋下形成的圈閉內的油氣部分或全部散失。由該區(qū)館陶組—第四系的斷裂活動強度與沙河街組所鉆探井疊合關系(圖3、表3)可知,不同層位由于斷裂后期活動造成的鉆探失利井數不同,沙三1亞段、沙三2亞段失利井數最多,其次是沙二段和沙四段,沙三3亞段最少,其中各層位失利井主要分布于Ⅲ號臺階,Ⅰ號和Ⅱ號臺階較少。

      圖3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斷裂活動速率分布圖Fig.3 The activity rate of faults in Qijia-Yuanyanggou area

      3 不同層位油氣富集的主控因素

      圖4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不同層位失利井類型分布圖Fig.4 The failurewell typesatdifferent layers in Qijia-Yuanyanggou area

      在上述油氣富集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對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不同層位的失利井數進行了統(tǒng)計,其結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以看出:該區(qū)沙二段圈閉不發(fā)育是造成鉆探失利井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砂巖儲層不發(fā)育以及斷層側向封閉性弱,再次是由于斷裂后期活動性強造成的;沙三1亞段圈閉不發(fā)育是造成鉆探失利井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斷裂后期活動性強以及砂體儲層不發(fā)育,再次是斷層側向封閉弱造成的;沙三2亞段砂體儲層不發(fā)育是造成鉆探失利井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斷裂后期活動性強以及圈閉不發(fā)育,再次是斷層側向封閉性弱造成的;沙三3亞段砂體儲層不發(fā)育是造成鉆探失利井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圈閉不發(fā)育以及斷層側向封閉性弱,再次是斷裂后期活動性強造成的;沙四段圈閉不發(fā)育是造成鉆探失利井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砂體儲層不發(fā)育,再次是斷層側向封閉性弱造成的。

      4 結論

      齊家—鴛鴦溝地區(qū)沙河街組油氣之所以在縱向上分布于沙二段、平面上分布于Ⅲ號臺階上,是由于其主控因素——砂體儲層是否發(fā)育、圈閉是否發(fā)育、斷裂側向封閉性強弱和斷層后期活動是否強烈造成的。圈閉不發(fā)育是造成沙二段、沙三1亞段和沙四段油氣鉆探失利的主要原因,砂體儲層不發(fā)育是造成沙三2亞段和沙三3亞段油氣鉆探失利的主要原因。

      [1] 李曉光,陳振巖,余成,等.坡洼過渡地區(qū)巖性油藏勘探實踐——以齊家—鴛鴦溝地區(qū)為例[J].特種油氣藏,2007,14(2):14-17.

      [2] 單俊峰,陳振巖,回雪峰.遼河坳陷西部凹陷坡洼過渡帶巖性油氣藏形成條件[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5,32(6):42-45.

      [3] 鞠俊成,張鳳蓮,喻國凡,等.遼河盆地西部凹陷南部沙三段儲層沉積特征及含油氣性分析[J].古地理學報,2001,3(1):63-69.

      [4] 竇欣,陳振巖,李成,等.遼河西部凹陷齊62井區(qū)巖性油氣藏儲集層特征及識別技術[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6,33(4):412-415.

      [5] 孫洪斌,張風蓮.遼河坳陷古近系構造-沉積演化特征[J].巖性油氣藏,2008,20(2):60-65.

      [6] 李曉光,張金川,陳振巖,等.遼河坳陷西部凹陷油氣成藏體系及天然氣分布[J].天然氣工業(yè),2009,27(5):39-43.

      [7] 郭永強,劉洛夫.遼河西部凹陷沙三段巖性油氣藏主控因素研究[J].巖性油氣藏,2009,21(2):19-22.

      [8] 鞠俊成.遼河西部凹陷南部中生界成藏條件及勘探方向[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7,29(3):169-172.

      [9] 謝武仁,牛嘉玉,王洪亮,等.遼河西斜坡鴛鴦溝地區(qū)巖性油氣藏研究[J].巖性油氣藏,2008,20(4):75-79.

      [10] 劉立峰,姜振學,鐘寧寧,等.遼河西部凹陷古近系烴源巖生烴動力學特征[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09,34(5):799-804.

      [11] 高先志,龐雄奇,李曉光,等.斷陷盆地潛山構造帶油氣復式成藏特征及油氣藏系列——以遼河西部凹陷興隆臺構造帶為例[J].中國科學 D 輯:地球科學,2008,38(增刊):95-102.

      [12] 孫洪斌,張風蓮.斷陷盆地優(yōu)質儲層的成因——以遼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組儲層為例[J].巖性油氣藏,2009,21(1):51-54.

      [13] 張鳳奇,龐雄奇,冷濟高.遼河西部凹陷巖性圈閉含油性定量預測模型[J].巖性油氣藏,2008,20(2):114-118.

      [14] 張鳳奇,龐雄奇,王震亮,等.遼河西部凹陷復雜構造圈閉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定量模式[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9,39(6):991-997.

      [15] 馮有良,魯衛(wèi)華,門相勇.遼河西部凹陷古近系層序地層與地層巖性油氣藏預測[J].沉積學報,2009,27(1):57-63.

      [16] 劉立峰,姜振學,周新茂,等.烴源巖生烴潛力恢復與排烴特征分析——以遼河西部凹陷古近系烴源巖為例[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0,37(3):378-384.

      [17] 黃文彪,孟元林,盧雙舫,等.利用流體包裹體和盆地模擬分析油氣成藏史——以鴛鴦溝洼陷西斜坡為例[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9,39(4):650-655.

      [18] Allan U S.Model for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entrapment within faulted structures[J].AAPGBulletin,1989,73(7):803-811.

      猜你喜歡
      街組齊家亞段
      General -lumps,-breathers,and hybrid solutions to(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DKK equation?
      黃河流域燦爛的齊家文化——陶器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10
      齊家文化玉器賞鑒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22
      沾化凹陷沙河街組頁巖氣成藏條件研究
      特種油氣藏(2019年3期)2019-07-26 09:36:42
      KL油田沙三下亞段混合沉積特征及演化
      玻璃清潔器
      青東凹陷沙河街組稠油成因及影響因素
      歧口凹陷西南緣沙一下亞段碳酸鹽巖沉積模式
      錦州20-2N構造東營組二下亞段濁積體系特征研究
      歧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組白云巖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
      苍南县| 石泉县| 吕梁市| 肇州县| 宁强县| 厦门市| 台江县| 朝阳区| 南康市| 盐池县| 柏乡县| 渑池县| 辽宁省| 弋阳县| 遂宁市| 嵩明县| 芒康县| 宁强县| 大新县| 新营市| 芷江| 南靖县| 荣成市| 明溪县| 井研县| 双峰县| 华容县| 扎兰屯市| 清苑县| 吴忠市| 香格里拉县| 阿拉善左旗| 武夷山市| 密山市| 西和县| 景泰县| 南郑县| 揭东县| 赤壁市| 遂昌县| 丘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