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洪旗,劉玉平
(1.中國地質(zhì)科學(xué)院礦產(chǎn)綜合利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41;2.中國科學(xué)院 地球化學(xué)研究所 礦床地球化學(xué)國家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550002)
資源綜合利用是我國國民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針,是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實現(xiàn)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正確選擇。以貴州鋁廠赤泥為例 (鋁土礦提煉氧化鋁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棄物,俗稱 “赤泥”),目前其生產(chǎn)量已超過100萬t/a,而綜合利用量不到15萬t/a。多年來,已經(jīng)積累了大量的赤泥,不僅占用了大量土地,耗費較多的堆場建設(shè)和維護管理費用,而且對周圍環(huán)境也構(gòu)成潛在的威脅。在伴隨氧化鋁的提取過程中,赤泥中富集了大量的有用元素 (鐵、鈦、稀土等)。因此,赤泥的處理,可以試著從回收有用元素的角度來加以考慮,根本上解決赤泥帶來環(huán)境污染等相關(guān)問題。
查明赤泥的化學(xué)成分、礦物組成,以及有價金屬的賦存狀態(tài),是赤泥綜合利用的前提。以貴州赤泥為例 (表1),貴州赤泥中SiO2、CaO、Al2O3、Fe2O3、Na2O和TiO2等六種組分的總量達(dá)85.30%;而鎵、鍺、釩、鈧、稀土等微量元素的總量不到2%。赤泥的主要礦物是由氧化鋁生產(chǎn)過程中的新生成產(chǎn)物、部分反應(yīng)殘留物和原礦殘留等組成 (表2)。其中的REE等微量元素,主要以類質(zhì)同相形式分散于赤泥各相中,如賦存在金紅石、鈦鐵礦、銳鈦礦、鋯英石、獨居石等礦物中[1,2]。赤泥是一種強堿性的化學(xué)物質(zhì),稀釋10倍后,其p H 仍為11.25~12.50[3,4]。
根據(jù)赤泥利用現(xiàn)狀及難點 (表3),其綜合利用模式可以歸為三類:一是回收有價元素;二是作為大宗材料的原料綜合利用;三是先回收有價元素后,再將其作為大宗材料的原料綜合利用,被認(rèn)為是赤泥綜合利用理想模式。赤泥中的有價元素,不能僅僅將它們當(dāng)作低檔次產(chǎn)品加以利用,而應(yīng)盡可能使之成為具附加價值高的產(chǎn)品加以利用。
表1 貴鋁赤泥化學(xué)成分
表2 貴州某鋁廠拜爾法赤泥中礦物組成[5]
鐵的回收,通常采用還原焙燒使Fe2O3轉(zhuǎn)變?yōu)镕e3O4,然后磁選提取Fe3O4,或?qū)⒊嗄嘀苯油ㄟ^電爐熔煉產(chǎn)出生鐵,或?qū)⒊嗄嘀屑尤朊合冗€原焙燒得到海綿鐵。美國礦物局[6]將赤泥、石灰石、碳酸鈉與煤混合,磨碎后在800~1000℃條件下進行還原性燒結(jié)后,通過磁選機分選,磁性部分通過還原熔煉產(chǎn)出生鐵,非磁性部分則可回收TiO2。該工藝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耗能大,鐵的磁選效率低。與美國礦務(wù)局高耗能相比,Xiang[7]等研究了從赤泥中低溫還原-磁選分離鐵工藝,采用煤、碳、鋸木屑、干蔗渣作固相還原介質(zhì),還原溫度可降低到350℃,還原后的赤泥經(jīng)磁選回收鐵。匈牙利托拉斯工程和發(fā)展中心[8]及E.Ercagt等[9]通過電弧熔煉赤泥和爐渣濕法冶煉試驗研究,其工藝過程包括赤泥焙燒預(yù)處理、電弧爐熔煉得煉鋼生鐵和爐渣。梅賢功[10]和羅道成[11]利用赤泥為原料,配入A型催化劑,采用煤基直接還原焙燒-渣鐵磁選分離-冷固成型新工藝流程,直接還原鐵團礦。廖春發(fā)等[12]據(jù)高鐵赤泥中鐵和稀土元素含量高的特點,通過還原磁選鐵,采用酸浸出分離稀土元素,使物料的處理量大大的減少。
赤泥中TiO2的回收,一般采用酸 (鹽酸、硫酸、磷酸)處理法。Pradeep K.Maitra[13]等以中印度高水平區(qū)礫鋁土礦產(chǎn)生的赤泥含約15%~18%TiO2為例,提出了二氧化鈦的分離機理,包括四個階段,即選擇性酸處理、過濾、傾析、洗滌和煅燒,而與SiO2、Fe2O3、A12O3、Na2O和CaO分離得到 TiO2。S.Agatzini-Leonardou等[14]利用稀硫酸在常壓下從赤泥中浸取鈦的研究表明,酸濃度為6mol/L時,溫度60℃,固液比為5%時,獲得鈦的浸出率最大為64.5%。姜平國[15]等對赤泥中浸出鈦的實驗研究,采用兩次酸浸工藝:一次鹽酸浸出,終點p H值為3時,脫鈣率達(dá)到80%;二次采用濃度為6mol/L硫酸,浸出溫度80~95℃,浸出時間3h,攪拌速度100r/min的條件下,鈦的浸出率在80%以上。張江娟[16]采用兩段酸浸工藝:先用5 NHCl浸出赤泥,使鐵與鈦分離;浸出后的殘渣用92%H2SO4酸解,酸解液水解制得鈦白,所得鈦白純度為95%,回收率為91%。
徐剛研究和總結(jié)了一些從赤泥中回收鈧的研究成果[17],指出目前從赤泥中提取鈧的方法有:①還原熔煉法:赤泥+碳粉+石灰→生鐵+含鋁硅爐渣→蘇打浸出→鈧進人浸出渣 (白泥);②硫酸化焙燒:赤泥+濃硫酸 (200℃焙燒1h)→每升2.5mol硫酸浸出 (固液比為1∶10)→浸出液(含鈧);酸洗液浸出,赤泥→灼燒→廢酸浸出→鋁鐵復(fù)鹽 (凈水劑)+浸出渣 (高硅,保溫材料)+浸出液 (鈧每升10mol);③硼酸鹽或碳酸鹽熔融:赤泥熔融→鹽酸浸出→離子交換NON-REESc/REE分離。張江娟[18]從赤泥鹽酸浸出液提取鈧的實驗工藝研究發(fā)現(xiàn):用1%P507從HCl浸出液中萃取鈧,用6mol/L HCl和蒸餾水進行洗滌,再以2N NaOH溶液為反萃劑,最終得到Sc2O3的純度為66.09%,比原料富集了2600倍以上。Zhou等[19]指出,改性活性炭在酸性條件下優(yōu)先吸附鈧,溫度為35℃,時間為40min時,吸附鈧達(dá)最大。王克勤等[20]以提取赤泥中鈧為主體,伴隨對其他有價金屬進行了回收,其優(yōu)點表現(xiàn)在鹽酸循環(huán)利用,工藝流程簡潔及可行性高。
M.Orhsenktihnti-Petropulut等[21]研 究 了 不同濃度的鹽酸、硫酸、硝酸以及SO2氣體壓力等浸出條件 (如浸出時間、溫度、液固比)對浸出回收率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浸出劑濃度均為0.5mol/L、溫度為298K、浸出時間為24h、固液比為1∶50條件下,其浸出率依次為硝酸>鹽酸>硫酸。其中硝酸浸出時,鈧的浸出回收率為80%,釔的浸出回收率達(dá)90%,重稀土 (Dy,Er,Yb)浸出回收率超過70%,中稀土 (Nd,Sm,Eu,Gd)浸出回收率超過50%,輕稀土 (La,Ce,Pr)浸出回收率超過30%。由于硝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且不能與隨后提取工藝的介質(zhì)相銜接,因此大多采用鹽酸或硫酸浸出。姜平國[22]等提出回收稀土金屬先中溫焙燒再進一步提取的工藝,沉淀中的稀土和鈧的總含量比赤泥中的含量提高了1萬倍,濃縮富集特別有效。張元福等[23]根據(jù)平果赤泥中鈧含量較高,經(jīng)濟效益可觀,進而提出以提取稀有元素為主,伴隨其他有價元素的提取,是較快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方法之一。
針對貴州某地赤泥的成分特點、礦物組成及元素賦存狀態(tài) (表1、表2),并結(jié)合劉玉平①等研究成果 (未發(fā)表資料),初步提出了以下的工藝流程方案 (圖1)。
在干燥過的赤泥中加入煤,配煤比為15%~20%,然后制團,采取還原焙燒,溫度控制在550~750℃,焙燒時間大約在2h左右。焙燒后,一段磨礦細(xì)度-0.043mm 85%~90%,粗選磁場強度63000~64000 A/m,通過磁選可以得到磁性產(chǎn)品和非磁性物質(zhì)。磁性產(chǎn)品經(jīng)凈化處理回收鐵。
在非磁性產(chǎn)品中加入稀鹽酸 (6~8M HCl)浸取,難溶殘渣主要為SiO2和TiO2,浸出液用于生產(chǎn)CaCl2及回收Al、Fe、REE和Sc等。
含Ti、Si渣的不溶物,加入濃硫酸 (H2SO4v%=90%~95%)于150~250℃熟化1.5~2h后,加水于60~70℃浸出,殘渣主要為SiO2。添加輔料后,即可生產(chǎn)硅酸鹽水泥,或附加值更高的微晶玻璃、微孔硅酸鈣保溫建材及硅肥等。而浸出液中的主要溶質(zhì)為Ti(SO4)2和TiOSO4,可回收鈦或生產(chǎn)鈦白粉產(chǎn)品。
圖1 貴州赤泥的綜合利用工藝流程
在氯化物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生石灰 (CaO)充分?jǐn)嚢韬箪o置,沉淀主要為Al、Sc、REE等的氫氧化物,從溶液中提取CaCl2,可以作為工業(yè)生產(chǎn)高純度CaCl2的原料。
在沉淀物中加入過量的NaOH,或加入鹽酸調(diào)節(jié)p H值至4.5~5,可分別返回拜耳法流程、燒結(jié)法流程,分離回收Na和Al。
對上述金屬逐步提取后,Sc和REE則進一步富集。在含鈧和稀土的沉淀物中加入鹽酸后,采用TBP(磷酸三丁酯)萃取鈧,而萃余液則含有稀土,兩者經(jīng)過進一步處理可得Sc和REE。
此工藝的特點:①有價金屬盡可能地在一個工藝流程中同時得到回收利用;②首先考慮回收或分離硅、鈣,才有利于其他金屬的回收;③鐵、鋁、鈦、稀土等有價金屬的回收,遵循 “先多(主量組分)后少 (微量組分)、分步回收、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的原則;④縮短工藝,同時提高有價金屬的回收率;⑤考慮提取元素后酸堿濾液的處理及赤泥中U、Th等元素的放射性;⑥回收工藝盡量利用現(xiàn)有較為成熟的科研和生產(chǎn)上的成果。目前,這些研究還停留在實驗階段,能否工業(yè)化,工業(yè)化效益如何,都得在以后試驗中進一步驗證。
赤泥作為二次資源,其綜合利用研究極為復(fù)雜。推進赤泥的綜合利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有力的政策法律[24]:制定相應(yīng)的法律法規(guī),在財政、信貸、投資等政策上給以鼓勵,已頒布的《循環(huán)經(jīng)濟促進法》將促進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的新局面;②科學(xué)合理的工業(yè)標(biāo)準(zhǔn)[24]:當(dāng)前礦產(chǎn)工業(yè)參考標(biāo)準(zhǔn)已滯后于當(dāng)前社會經(jīng)濟水平,亟待修訂;③開拓創(chuàng)新,加強學(xué)科交叉協(xié)作,如將地質(zhì)、選礦與冶金結(jié)合起來,將更有利于赤泥的綜合利用;④拓展新的應(yīng)用方向,由低級應(yīng)用途徑轉(zhuǎn)向高級應(yīng)用途徑,不斷運用新技術(shù)、新工藝改造落后設(shè)備及工藝。
[1] 肖金凱,雷劍泉.貴州鋁廠赤泥中的鈧和稀土 [J].科學(xué)通報,1994,39 (13):1248.
[2] 庹必陽,王建麗,張覃.稀土元素在鋁土礦的賦存狀態(tài)及利用現(xiàn)狀 [J].稀土,2007,28 (1):117-119.
[3] 南相莉,張廷安,劉燕,等.我國主要赤泥種類及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 [J].過程工程學(xué)報,2009,9(1):459-464.
[4] 曲永新,關(guān)文章,張永雙,等.煉鋁工業(yè)固體廢料 (赤泥)的物質(zhì)組成與工程特性及其防治利用研究 [J].工程地質(zhì)學(xué)報,2000,8 (3):296-305.
[5] 黃迎超,王寧,萬軍,等.赤泥綜合利用及其放射性調(diào)控技術(shù)初探 [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xué)通報,2009,28 (2):128-130.
[6] Luige Piga,F(xiàn)austo Pochetti,LuiSa Stoppa.Recovering Metals from Red Mud Generate during Alumina Production[J].Jo M,V45nll Nov 1993:54—59.
[7] Xiang Qinfang,Liang Xiaohong,Sehiesinger Mark E.et al.Low temperature reduction of ferric iron in red mud [J].Light Metals:Proceeding of Session.TMS Annual Meeting FebⅡ Nov 15,2000:157—162.
[8] 徐進修,羅修連.赤泥的綜合利用和有價金屬的回收工藝綜述 (二)[J].廣西冶金,1995 (1):22-26.
[9] Erol Ercóa(chǎn)g ‘&Resóa(chǎn)t Apak.Furnace Smelt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 of Red Mud:Recovery of Al2O3、TiO2 and Pig Iron.J.Chem.Technol.Biotechnology,1997,70:241-246.
[10] 梅賢功,袁明亮.高鐵拜耳法赤泥煤基直接還原工藝的研究 [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1996(2):27-30.
[11] 羅道成,劉俊峰,易平貴.氧化鋁廠赤泥綜合利用的新工藝 [J].中國礦業(yè),2002,11 (5):50—53.
[12] 廖春發(fā),將平國,焦蕓芬.從赤泥中回收鐵的工藝研究[J].中國礦業(yè),2007,16 (2):93-95.
[13] PradeePK,Maitra,陳定茂 (譯).從赤泥中回收二氧化鈦[J].產(chǎn)業(yè)與環(huán)境,1994,16 (3):42-45.
[14] S.Agatzini-Leonardou,P.Oustadakis,P.E.Tsakiridis,Ch.Markopoulos.Titanium leaching from red mud by diluted sulfuric acid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J].J.Hazard.Mater,2008 (157):579-586.(In Chinese)
[15] 姜平國,王鴻振.從赤泥中浸出鈦的研究 [J].中國有色冶金,2008,4 (2):52-54.
[16] 張江娟.從赤泥中回收二氧化鈦的初步研究 [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3 (1):28-30.
[17] 徐剛.鈧資源提取的評估報告 [R].北京大學(xué)化學(xué)學(xué)院稀土中心,2001:2-3.
[18] 張江娟,鄧佐國,徐廷華.從赤泥鹽酸浸出液中提取鈧[J].輕金屬,2006 (7):16-18.
[19] Zhou Hualei,Li Dongyan,TIAN Yajun,et al.Extraction of scandium from red mud by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and kinetics study [J].Rare metals,2008,27 (3):223-227.
[20] 王克勤,于永波,王皓,等.從赤泥中提取鈧的研究現(xiàn)狀[J].輕金屬,2008 (10):16-19.
[21] Orhsenkahn U Petropulu M,Lyberopudu Th,Ochsenk Uhn K,M.Retoveryof Lanththanides and Yttrium from Red Mud by Selective Leaching [J].Analytical Chi mica Acta,1996,319 (2):249-254.
[22] 姜平國.赤泥中回收稀土金屬的綜述 [J].有色金屬再生與利用,2005 (12):8-9.
[23] 張遠(yuǎn)福,劉永剛,甘國耀,等.平果赤泥綜合利用現(xiàn)狀和開發(fā)研究展望 [J].輕金屬,2004(12):13-17.
[24] 劉玉平,譚洪旗,葉霖,等.關(guān)于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的幾點思考 [J].高科技與產(chǎn)業(yè)化,2008(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