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紅
(廣東藥學院體育部,廣州 510006)
廣東高校殘疾體弱學生體育課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
李映紅
(廣東藥學院體育部,廣州 510006)
通過對廣東高校殘疾體弱學生上體育課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了解到目前高校存在著殘疾體弱學生對體育保健課的興趣較高,但針對殘疾體弱學生開設體育保健課的高校不多等問題,提出了要加強對體育教師在保健、康復、理療等體育相關專業(yè)的培養(yǎng)、整合殘疾體弱學生的課堂結(jié)構的建議,便于殘疾體弱學生上好體育保健課。
殘疾體弱學生;體育;保健課
一直以來,我國是十分重視殘疾體弱學生的身心健康,積極鼓勵殘疾體弱學生參加體育鍛煉。2002年教育部頒發(fā)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其中的第十條建議學校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課程?,F(xiàn)在,頒發(fā)《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將近十年了,殘疾體弱學生上體育課的現(xiàn)狀如何呢?該文通過對廣東高校殘疾體弱學生上體育課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探索殘疾體弱學生上體育課的有效途徑。
1.1 研究對象 廣東省殘疾體弱學生。
1.2 調(diào)查對象 ①廣東省高校(廣東藥學院、廣州中醫(yī)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殘疾體弱學生60人;②廣東省高校(含大專院校)體育部(體育教研室)主管體育教學的領導30人。
文獻資料法、電話訪問法、問卷調(diào)查法、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
3.1 針對殘疾體弱學生開設體育保健課的調(diào)查結(jié)果 通過對30名主管體育教學的領導的電話訪問調(diào)查,有54.33%的領導確定所在學校開設了體育保健課,有23.33%的領導確定所在學校不開設體育保健課,有23.33%的領導確定所在學校以前開設過體育保健課,現(xiàn)在不開設了。由此可得,體育保健課并不是所有學校都開設,體育保健課在高校的普及率并不高。
3.2 對不開設或開設過后來不開設體育保健課的原因調(diào)查結(jié)果 在認為所在學校不開設和開設過后來不開設體育保健課的領導中,認為不開設體育保健課的原因是沒有師資(35.71%),學生不足(35.71%),學校不重視(21.43%),沒有場地、器材(7.14%)。承擔體育保健課教學的老師較少,且學生人數(shù)不足,達不到開班條件,導致學校不開設體育保健課。
3.3 對殘疾體弱學生上體育保健課興趣調(diào)查結(jié)果
對60名殘疾體弱學生上體育保健課的興趣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見圖1。
圖1 殘疾學生上體育保健課興趣調(diào)查結(jié)果
從圖1可知,60名殘疾體弱學生中有26.67%的學生對上體育保健課是非常喜歡,有20%的學生對上體育保健課是較喜歡,有23.33%的學生對上體育保健課是喜歡,不喜歡和不太喜歡對上體育保健課的學生只有13.33%和16.67%。大部分殘疾體弱學生是喜歡上體育保健課的。
3.4 殘疾體弱學生對學校開設體育課程的滿意度調(diào)查結(jié)果 見圖2。
圖2 殘疾學生對學校體育課程的滿意度調(diào)查結(jié)果
從圖2可知,60名殘疾體弱學生中,有51.67%的學生對體育課是不滿意,有23.33%的學生對體育課是不太滿意,有13.33%的學生對體育課是滿意,有6.67%的學生對體育課是較滿意,有5%的學生對體育課是非常滿意。即是有75%的殘疾體弱學生對學校開設體育課認為是“不滿意”或“不太滿意”,只有25%的學生認為是“滿意”、“較滿意”或“非常滿意”,由此可得,殘疾體弱學生對學校開設體育課的滿意度不高。
3.5 影響殘疾體弱學生體育課滿意度的原因調(diào)查結(jié)果 見圖3。
圖3 影響殘疾學生對體育課滿意度的原因
從圖3可知,影響殘疾體弱學生對體育課滿意的原因,有80%的學生認為是“適合自己鍛煉的課程內(nèi)容較少”,有86.67%的學生認為是“自己無法達到課程要求”,有53.33%的學生認為是“老師不重視對殘疾體弱學生教學”,有20%的學生認為是“自己很自卑”。由此可得,學校對體育課程內(nèi)容設置沒有考慮到殘疾體弱學生的能力,老師對殘疾體弱學生的重視不夠,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滿意度不高。
4.1 結(jié)論 通過對廣東高校30名主管體育教學領導的調(diào)查,了解到針對殘疾體弱學生開設的體育保健課普及率不高,原因是師資力量不足,學生的人數(shù)不足,沒達到開班條件。通過對60名殘疾體弱學生的調(diào)查,了解到大部分殘疾體弱學生是喜歡上體育課的,但對體育課的滿意度不高,原因是體育課程內(nèi)容設置沒有考慮到殘疾體弱學生的能力,老師對殘疾體弱學生的重視不夠。
4.2 建議 ①學校要加大對體育教師在保健、康復、理療等體育相關專業(yè)的培養(yǎng),提高教師多方面的教學能力;②進行有針對性教學,把同一年級的身體傷、病、殘、弱及個別高齡得特殊學生組成教學班,調(diào)整合適上課時間,對他們進行教學;③體育教學內(nèi)容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合理設置體育課的內(nèi)容和要求。
[1]駱 意,譚 華,王之春,等.廣州市特殊學校學生身體機能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體育學刊,2010,17(11):86 -91.
[2]劉 成,李秀華.體質(zhì)弱勢群體與體育教學改革[J].體育學刊,2005,12(5):72 -74.
[3]羅智波,熊茂湘,譚新莉.高校殘疾體弱學生參與體育保健課狀況的調(diào)查[J].中國特殊教育,2007,11:9-13.
G 807
B [
1008-9276(2011)06-0775-02
2011-06-30
李映紅(1969-),女,廣州市人,碩士,副教授,從事體育教學工作。
[責任編校:張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