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生
藍田的路燈
文/李秋生
現(xiàn)代城市,需要路燈。然有消息說,陜西省貧困縣藍田縣北環(huán)路共有36桿路燈,每桿路燈上有136盞小燈,36桿路燈共有4896盞小燈,每個燈炮都是11W。按此計算,一桿路燈上的小燈如果全部點亮的話,功率就是1496W,相當于2臺功率750W的1匹空調(diào)的耗電量,36桿路燈就相當于72臺1匹空調(diào)。
不用說貧困縣,就是富??h的路燈也不能這么多這么亮,因為這已經(jīng)大大超出了照明的需要,完全成了一種擺設(shè),一種顯闊,一種浪費。幾年前,我曾到過韓國首都首爾,原以為這個富裕之都,夜幕降臨時會燈火輝煌,五彩繽紛,令人目眩。出乎意料的是,大街小巷沒有多少燈,即使有,也是若隱若現(xiàn),甚至可以說是燈光昏暗。但這絲毫不影響城市的美感,反倒使人體驗到一種溫馨,一種說不出的神秘感。而夜晚乘機飛回本土,在我國一些城市上空,可以看到下面燈火輝煌,“疑是銀河落九天”,甚至一些邊遠縣城及鄉(xiāng)鎮(zhèn),也一律燈火通明,如同白天。高層建筑上,大路兩旁,花叢中,各式各樣的燈爭奇斗艷,像是在開燈會,搞燈展,搞促銷。
據(jù)說,有關(guān)城市在街道上掛這么多燈是為了“亮化工程”,用以提升城市的形象。這種思路令人難以接受。古今中外,還沒有聽說一個城市是靠燈光發(fā)展起來的,說到底,還是要靠經(jīng)濟實力。所謂亮化工程,說白了只是形象工程的一個分支而已,而且要看到,這亮化中往往潛伏著諸多問題。
面對該貧困縣的亮化工程,有網(wǎng)友尖銳地批評說,4896盞燈照亮了這座縣城的路面,卻照不亮當?shù)匕傩盏男摹R徽Z中的,入木三分!能夠為亮化工程拍手鼓掌的恐怕只有燈具制造商和推銷商,想腳踏實地過日子的老百姓是不會歡呼雀躍的。倘若我們的決策者能真正把納稅人的錢花在正道上,花在刀刃上,花在發(fā)展生產(chǎn)、促進教育、改善民生、優(yōu)化環(huán)境上,這樣的城市才會真正“亮”起來,老百姓心里也才會亮堂堂。
亮化工程也好,形象工程也好,之所以屢禁不止、大行其道,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的考核評價機制不夠科學(xué)。首先,為官一任的領(lǐng)導(dǎo)干部的政績由誰來評?是單純由上一級領(lǐng)導(dǎo)派特派員來評,還是領(lǐng)導(dǎo)與群眾相結(jié)合來評?這個問題不能馬虎,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群眾的眼睛是最亮的。其次,評什么也大有講究,“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如果我們的考核組不是對燈光、對大樓、對街道、對賓館、對接待感興趣,而是傾心關(guān)注菜籃子,高度重視解困房,仔細檢查綠色GDP,亮化工程之類恐怕就自然會銷聲匿跡。
眾所周知,陜西省是著名的革命根據(jù)地,當年延安寶塔山窯洞的燈光不多也不亮,充其量是煤油燈、馬燈、汽燈而已,但它亮在人心中,亮在全中國千百萬老百姓的心坎上。歷史的經(jīng)驗值得回顧,革命的傳統(tǒng)需要發(fā)揚。作為新一代共產(chǎn)黨人,擔負著繼往開來的特殊使命,要像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一樣,在廣大人民的心頭亮起一盞燈,這是最重要的事。唯有如此,我們的隊伍才能向太陽,我們的改革開放才能向縱深發(fā)展,一往無前。?